交通是人类生活的基本前提之一,其状况决定和制约了该地域的文化交流规模和程度。《周礼·秋官》中有记载,周王朝的官职中设置了主管邮驿、物流的官员“行夫”。实际上,早在商朝已有近似快递的驿传制度。由于古代中国疆域辽阔,发展交通、强化驿站也便成了巩固政权的重要手段,而随之发展的便是包括驿站、递铺等在内的驿传系统。
一、官路与私路、驿路与县路
古代交通面貌变化的原因多种多样,或因都城之迁徙,或因交通中心转移,或因路线地位变迁,或因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但其通常都会带来道路越来越多,各地交通愈加紧密的结果。交通路线的走向及其功能、地位与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密切相关。不同名称的道路,其路况、功能及地位亦有明显差异。中国古代的道路,一般分为四种:官路与私路、驿路与县路,四者既有所区别,又相互联系。
古代交通掠影图
官路,是指由官方营治的,用于政令推行、政情沟通、物资运输及军事行动的路线,它是州与州、州与县之间连通的干道。由于其自身的政治性质,官路上必有馆驿、递铺等官方交通设施。此外,官路亦准许百姓及商旅通行,但会征收相应的商税。
私路,则是非由官方营治的,因民间方便往来而形成的交通路线。它不如官路宽广平坦,但没有商税之征。本质上,私路是一条民间商道,它因商而辟,因商而兴,也因商而得以流传,最终也会因商被遗弃。
驿路和县路同属官路。驿路从京师向全国辐射,连通重要的州(府)县,是邮传和人员往来的通道;县路则是各地连通重要的州(府)县的道路,小地方依靠县路与驿路连接,从而连通与中央的信息往来。政治、军事形势往往决定一个地方有无驿路经过,有无驿路交会;而从州(府)县是否有驿路经过及其整体驿路分布,亦可反观其政治、军事形势乃至社会经济的状况。
二、关于“驿传系统”的种种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组织传递信息的国家之一,邮驿历史长达3000多年。古代驿道及驿传系统的发达,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巩固了中央集权的国家政权,保证了中央各种制度在全国的推行。在繁荣的隋唐,更是出现了“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星流”的邮驿盛况。
古代驿站场景图
驿道与驿站等设施和机构组成的驿传系统,有助于高度集权的大一统的专制主义王朝建立和健全政治管理体制,提高行政效率。而高效能的驿传系统,也推动着社会生活中的信息传递方式的进步,促进了民间交往活动的发展。
驿是官府接待宾客和安排官府物资的运输组织,是由中央直接管辖的官方招待所。驿的任务包罗万象,既负责国家公文书信的传递,又传达紧急军事情报,还兼管接送官员、怀柔少数民族、平息内乱、追捕罪犯、灾区慰抚和押送犯人等各种事务,有时还管理贡品运输和其他小件物品的运输。除此之外,还有一种称做“馆”的设施,是属于地方政府设置的宾馆,为南来北往的旅客提供了一个休憩补给的中转站,更是驿路上一个繁华的物资集散地。
先进的邮驿制度,对周围邻国也有影响。据悉,唐朝时期,我国和日本联系密切,唐朝的邮驿组织被引进到日本,当时日本邮驿制度,从任务、设备、工具、方式等多方面,都可看出唐朝邮驿制度对其的影响。
中国古代的各种道路连接着中原与各个地区,是民族大迁徙和民族大融合的走廊,对促进各地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往,增进民族团结等,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物质文明发展迅速的今日,古驿道被重视起来了,驿传系统上的构件也应该得到相应的重视。古驿道还是一条商道,若人们能把古驿道及其驿传系统中所包含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历史价值挖掘出来,加以统一开发、规划管理,使之纳入各地的旅游发展范畴,将会给当地特色旅游以全新的面貌。
参考文献:
1. 曹家齐. 《官路、私路与驿路、县路——宋代州(府)县城周围道路格局新探》. 《学术研究》:2012年第7期.
2. 王子今. 《驿道史话》.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本站所刊文章仅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责任编辑:李凌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