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风鼎盛,悠悠驿道滋润“文化三水”
2018-12-17 下午 04:14   来源:三水旅游   
分享

南粤古驿道“广府印象小镇”·2018世界定向排位赛暨亚洲定向杯正在佛山市三水区乐平镇举行。作为南粤古驿道的组成部分,三水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串联起沿江而设的驿道主线路,其所涵养的文化色彩至今依然绚丽夺目。考生沿路北上考取功名,诗人路过留下美句,后人从这里走出去大放异彩......古驿道经过的三水,绽放出文化之花。今天驿道君就为大家讲述三水古驿道上流传的文化故事。

  科举赴考之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虽古代驿道驿站的主要职能和作用,是及时传送官府公文和接待来往官员,但其实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任务,那就是接待赴省城、京城参加科举考试的各级考生。

  科举考试的“初级阶段”,是县试、府试和院试这三轮选拔,三轮考试都过关后而被录取者称“秀才”(别人要叫他“相公”);“中级阶段”是秀才参加省级考试(称为“乡试”),被录取者称“举人”(别人要叫他“老爷”),举人可以择优录取当县官、县教谕或训导(教育部门正、副职);“高级阶段”是举人到京城参加国家级考试(称为“会试”), 被录取者称“进士”,起码可当个县官,过一把“七品芝麻官”的瘾。

  驿道是科举赴考之路,通常是同县或邻县的考生结伴而行,互相照应,途经驿道,食宿在驿站。驿道上可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李希孔是三水洲边村人,他在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倡建魁岗文塔,五年后又倡建尊经阁。据史料记载,当初因三水县内“文无翰林,武无侍卫,财无十万”而建文塔,是为了召唤、吸纳和蓄养四方文气,巧的是其后文人辈出,而李希孔本人也于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考中举人,翌年中进士。

1

图为文塔公园

  彼时,西南驿已迁至旧县城河口(明嘉靖十八年,即1539年迁),若要上京赴考,西南驿大概是李希孔的首站。想必李希孔当年登上文塔,远眺西南驿、滔滔江水,踌躇满志;而在功成名就后,不知他是否庆幸当初倡建了文塔?

  有史料记载,清朝道光六年(1826年),思贤滘畔、昆都山下的江根村村民陆云从104岁高龄进京考科举。他从思贤滘出发,沿北江上韶关,出梅关古道,一路入京。皇上为他百岁高龄赴考的精神所感动,下旨钦赐他为“翰林院检讨”加“国子监”司业衔(“衔”既享受同级官职待遇)。由此,也可反映出三水地理位置优越、三水长寿之乡自古留名、三水人活到老学到老。

2

图为思贤滘

  康熙49年(1710年)《三水县志》记述,康熙二年(1663年)设立六塘为沙头塘、水蕴冈塘、小洞窝塘、上兰洲塘、芦苞塘、街头塘。其中上兰洲塘简称上兰塘,位于黄塘社滘村口,得驿道之便,社滘村人早在明清两代已经进京为官,近代代表为胡彤恩。

  胡彤恩为光绪丁酉科(1897年)三水县第一名拔贡(即全县第一名),从此步入仕途,进京为官。根据《三水县志》记录,其子胡庆育(1904-1970)更是青出于蓝,成为著名的外交家,历任外交部驻外秘书、条约司司长、政务次长等职。

 3

此为胡彤恩拨贡后立于社滘村之碑文。

  除了李希孔、陆云从、胡彤恩,历史上还有很多文人从三水驿道北上,经过层层选拔考上秀才、举人、进士。据史籍记载的不完全统计,三水历代科举考试“金榜题名”的,有钦赐举人8名,举人167名,武举人32名;贡士2名;钦赐进士1名,进士40多名,武进士1名;名列前茅的进士,被选拔进翰林院的有10名。合计260多名。

  白坭镇祠巷村的陈氏大宗祠前,立着54副功名旗杆石。旗杆夹上的每一块石碑,都承载着该村历代族人的奋斗史。

  古驿道上,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除了“哒哒”的马蹄声,大概也少不了吟诗作对的陶醉吧。

 

  驿道古韵诗中寻:驿道悠悠,文风浩荡

  三水的驿站驿铺多依水而建,清秀如水墨画的风光成为文人骚客的灵感缪斯,杨万里、陈白沙、何维柏曾在这里留下优美的诗句。

  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1180年至1182年之间,曾多次乘船往返于北江与广州之间,沿着北江-河口-芦苞涌-官窑-广州这一水路走。路过胥江古镇时,他写下了《明发青塘芦苞》,写出了北江、西江两岸山清水秀、花红叶绿,烟雨蒙蒙的美景。

明发清塘芦苞

青塘无店亦无人,只有青蛙紫蚓声。

芦荻叶深蒲叶浅,荔枝花暗楝花明。

船行两岸山都动,水入诸村海旋成。

回望越台烟雨外,万峰尽处五羊城。

  明朝理学大师、教育家陈白沙(1428—1500)经常乘船到三水,更因为寻访爱徒陈冕而在如今的白坭、西南等地留下诸如陈氏大宗祠牌匾和思贤滘等珍贵的翰墨和瑰丽的诗篇。

西南驿晚望

晓来花雨湿诗囊,晚上邮亭望大荒。

南尽海旁诸郡浅,西来天上一江长。

渔歌落日还孤艇,树隔啼莺背短墙。

料理凭高非一事,樽前谁与共平章。

  这一首题为《西南驿晚望》的诗篇记载着陈白沙老人彼时的心境,也描绘了当时西南驿周边的景象。数百年前的下雨黄昏,陈白沙老人登上高楼,看到船艇晚归,江天一色,心生感慨。

  一日,家住江门新会的陈白沙游兴大发,出门乘船,沿着西江来到三水,去寻访陈冕。不想到了昆都山下,没见到陈冕,他耳闻激荡的江水声,大发感慨,在江畔一块大石上挥毫写下“思贤”二字,“思贤滘”便成了这黄金水道的名称。

  其实,还有另外一种说法,陈白沙曾多次远道来此地观洪波胜景,他的弟子陈冕与何维柏先后在昆都山读书,后人为纪念这些贤士名臣,遂为河道取名“思贤滘”。

  不可否认,思贤滘成为一脉风水,引无数游人墨客慕名前来。贤者何维柏在昆都山结庐读20年,成为耿直不阿、嫉恶如仇的一代清官,与忠臣海瑞齐名,被黎民百姓誉为“三水凤,参天柏”;提学官蒋信闻此,不远千里赶赴江根村,登昆都山寻访何维柏当年寒窗苦读的地方,继而写了“潜藏自是蟠龙地”的诗句;还有邑人、曾任长泰县令的陈景唐,也到过昆都山,并留下“见贤思齐”的佳话......

4

耕读之种,在昆都山上生根发芽;悠悠文风,随三江、驿道奔腾浩荡。

  沿古驿道而来的,除了国内文人墨士外,国际著名的摄影大师英国约翰·汤姆森亦被吸引而来。1869年,约翰·汤姆森在上兰塘古驿边的黄塘社滘村按下了快门,拍下了佛山地区第一张照片,并刊登在1870年代出版的法文旅行书上,成为世界舞台认识三水的重要直观影像。

5

1869年约翰汤姆森拍摄的黄塘社滘村照片及其后刊登的图片。

  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到了近现代,驿道虽已无迹可寻,但它遗留下的悠悠文风依旧盛行。 .

责任编辑:熊灿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