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重点文物:笔架山潮州窑遗址
2020-05-29 下午 02:30   来源:南粤古驿道网,采编自公众号“文化潮州”   
分享

  “春暖花开·潮州有约”栏目将系列推出潮州毓秀山川、文物胜迹、传统文化、工艺美术……希望读者籍此走进潮州、品味潮州。

  本期推出的是笔架山潮州窑遗址。

笔架山潮州窑遗址

  笔架山潮州窑遗址位于韩江东岸笔架山西麓,北起虎头山,南至印子山,绵延四华里,窑址鳞次栉比,相传有九十九条窑之多,号称“百窑村”,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笔架山潮州窑考古遗址公园成功入选国家文物局公布的第三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成为广东省获此殊荣的两个单位之一,也是粤东地区首个获准立项的国家级考古遗址公园。

1

图为笔架山潮州窑遗址10号窑外景。

  “百窑村”又称“水东窑”、“白瓷窑”,始于唐,盛于宋,被誉为“宋代广东陶瓷之都”,其产品远销国内外,成为中国陶瓷出口基地之一。产品主要有碗、盘、盏、灯、炉、杯、壶、盂、枕、盒、豆、釜、洗等日用器皿和瓶、人物、玩具等美术瓷。胎质坚实,别具一格。

  釉色以影青釉为主,兼有青、白、黄、酱釉等。其主要特点是釉质晶莹润泽,釉水较薄,多为不开片或只是极细的鱼子纹片,饰纹以划花为主,还有雕刻和镂空的。1953年以来,先后发掘龙窑10座,阶级窑1座,最大的龙窑残长79.5米,宽约3米,除窑头及火膛已被毁,窑壁、窑尾、隔火墙、阶级隔梁等均保存完好,是北宋阶级型龙窑,窑身长度为国内所罕见。

2

图为笔架山潮州窑出土青白釉菩萨像。

  该窑出土了大量瓷器,其中有被列为一级藏品的“麻姑进酒”,有小洋人、哈叭狗和军持(净瓶),还有饰以八字胡的观音佛像,这说明潮州瓷是以外销为主的。而最宝贵的是,在几个释迦佛像座上刻有窑址、定制人、年代鹤匠人姓名,如“治平”、“熙宁”等年号及“水东中窑甲”、“匠人周明”等铭文佛像,这在中国陶瓷史上颇为罕见。

3

图为笔架山潮州窑出土佛像(北宋)。

  笔架山潮州窑遗址规模宏大,灶型基本上以龙窑为主,也有部分为阶级窑。龙窑是一种长条形的斜坡式窑。建窑时一般是在山坡上挖一长条形深沟,自下而上,依山势上伸。窑基、窑身用长方形耐火砖筑砌,两侧填泥加固,前端为火门火膛,烟道置于后壁。

4

图为笔架山潮州窑遗址10号窑内景。

  由于窑床有一定坡度,有利于火焰延伸,虽长达几十米也能保持必要炉温,这就大大扩展了窑容,且能充分利用燃料的热能。至于窑门,则开于窑室侧面,进坯后用砖封塞,出器时再行拆开。阶级窑的特点是把窑床分隔成若干窑室,成阶梯形。每个窑室前端设有火厢(燃烧室),火厢隔墙下端有一排火孔,燃烧时火焰从窑顶倒向窑底,经火孔进入窑室,有利于控制还原气氛和炉温,提高烧制质量,且比龙窑节省燃料。

 

  (原文刊登于公众号“文化潮州”,南粤古驿道网采编整理。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南粤古驿道网联系。)  

责任编辑: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