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市近代城区的历史演变回顾与保护体系的建立
2020-10-16 下午 10:22   作者:阿瑞   
分享

 国家公园1

  (本文写作于2013年8月。)

 

  汕头旧城是近代中国城市史中具有代表性的中西兼备、规模适中、功能齐全、建筑风格鲜明的街区之一。始于清末对外口岸开放,商贸活动的繁荣,带动城市的迅速扩张,城市的完善延续至20世纪70年代。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汕头特区定位于东部龙湖,城市重点发展地区东移,商品房和福利房集中建于东部,海湾大桥和礐石大桥的建成,城市结构发生重大改变,城市东移,规模扩大。

 

  一、汕头埠的开通与商埠的形成

  (一)从妈屿岛到城区

  汕头,源于《天津条约》1860年开埠。美国捷足先登。英国坚持要求清廷落实条约关于开放潮州进行交涉未果,潮州民众坚拒英人入城。中美1859年6月18日,在天津签订中美《天津条约》,原称“和好条约”,此条约友好装饰成分比英、法多些。如第一款写道:“若他国有何不公轻藐之事,一经照知,必须相助,以中善为调处,以示友谊关切。”[1]友好的外衣背后是利益索求,但对清廷留下好印象,美国在英法之前进入汕头。在条约中的第十四款约定“大合众国民人,嗣后均准携眷赴广东之广州、潮州、厦门、福州、台湾、浙江之宁波、江苏之上海,并嗣后与大众国或他国定立条约准开各港口市镇;在彼居住贸易,任其船只装载货物,于以上所立各港互相往来”;同时也允许在通商口岸贸易,或久居,或暂住,均准其租赁民房,或租地自行建楼,并设立礼拜堂及殡葬之处。美国旋即向清政府提出在潮州和台湾先开市,时钦差大臣何桂清呈清廷奏折写道:“臣窃维潮州、台湾两口岸系米酋所请,既经换约,迟早总可仰沐天恩,前往开市。惟该酋因贸易已久,欲掩其私开之迹,函请先开,是尚知尊崇天朝,心存恭顺。若不允请,则该酋早在潮台两处贸易之船,亦必不肯撤回。是该夷转得自行其便,久将漫无限制。”[2] 清廷1859年10月21日同意美国先在潮州、台湾开市。[3] 由于清廷管治松懈,美英等国在妈屿和南澳岛进行鸦片和华工的人口贩卖,1855年从妈屿岛出发的美国船只五艘,运载三千多名劳工,英国船只三艘,运载近两千名劳工。1860年1月1日,美国使臣华若翰派驻广州领事馆的裨烈理任汕头署理领事,在妈屿岛设领事馆,其后两江总督和两广总督提请将汕头税务归粤海关统一管理。1860年在妈屿岛设立潮海关,首位税务司为华为士(W.W.Ward),1860年1月到任,1861年4月离任。潮海关与1853年清朝设置的“潮州新关”并存。1860年1月19日,潮海关收到第一批税。1860年,美国使臣华若翰来汕视察开市情况。1861年,领事职位由德记洋行的英国商人巴力斯代行。

  1860年,英法见美国商人依约开始贸易活动,即向清廷提出在潮州开市,英国领事1861年拟入潮州城开办通商之事,受到地方官和乡绅的抗拒。两广总督劳崇光向清廷报告“至十年五月间,英国派领事坚佐治前往,即照会惠潮嘉道,欲进城面商事件。潮州风气强梁,人心浮动,好斗喜事,动辄聚众逞凶。兹忽有素相猜忌之人欲作入城之举,遂阖城惊扰,议论纷纭,遍标揭帖,将与为难”[4] 清廷和英国多次施加压力,但潮州民众坚决抵制不依。

  根据粤海关税务司赫德的日记1865年9月24日的记载:“关于汕头问题,我对董恂和恒祺说,如果加入潮州的正当要求不迅予解决,外国人将提出这个问题自行解决:他们这样做,只有给予外国人再一次诉诸武力的理由”尽管赫德号称为大清帝国的外籍公务员,面对此渉及大英帝国利用商业利益,这位英国臣民同样也谈武力威胁。尽管美国、法国已经选择了汕头为领事馆所在地,但在过去五年的时间里英国人对于未能入潮州城还是耿耿于怀。一直坚持到1866年,清政府强力协助英领事进驻潮州城。1868年英国外交部决定不必在潮州设领事馆,有汕头的领事馆就足以。

  1862年以后清廷与意大利、葡萄牙、西班牙、奥地利等国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通商港口改为汕头商埠。

  汕头具有优良的港口条件,其时实际扮演潮州澄海外港的角色。折中办法是两广总督后派一员同知,在汕头处理通商事宜。汕头逐步成为各国领事馆集中、商业活动聚集的的商业中心。多国设领事馆及潮海关于汕设置,先在沿海外围设置海关、领事馆。

1

图为妈屿岛最早的海关。

2

图为1862年至1872年妈屿岛海关的进出口货物登记册,藏于广东省档案馆。

3

图为1862年至1872年妈屿岛海关的进出口货物登记册其中一页。

  妈屿岛,也称放鸡岛,0.2平方公里,岸线2.3公里,为潮汕的门户,海防重地。潮海关下去海域辖区包括了汕尾的遮浪角、福建的诏安湾。建设有相关建筑,包括税务司公馆、副务司公馆。英国于1860年7月7日也在妈屿岛设领事馆。明代南澳副总兵何斌臣在重建妈屿岛重点“妈庙”碑记中写道:“春冬例有汛师一哨屯之,盖所以捍全潮门户,据吾澳藩篱者,此其最冲最胜也”1851岛上元代(1271-1368年)创建了妈宫,清朝(1851-1861年)再建另一座妈宫。福建、潮汕船主,船员和家属,多到此祈福。1851年开始有外国商船停泊于此。1856年,美国浸信会耶士摩和约翰逊传教士在岛传教,并在岛上建基督教堂。1878年,美国约翰夫人在妈屿岛上创办正当女学。0.2平方公里的妈屿岛,在19世纪末已经聚集了各类与西方相关的机构,包括欧美人士。

  在汕头妈屿岛设立的潮海关1865年迁至汕头城区。根据粤海关税务司赫德的日记1865年5月7日的记载:“我上了汕头去,和威涵励一起观看江水两岸,选定南岸近领事馆一处作税务司住邸地址,但是因为有些人家坟墓坐落那里。影响到他们的风水,我担心得到这块地会有些麻烦;海关应设在北岸,白潭洲现在看起来相当荒凉,除了引水外,我们的人是岛上仅有的人,所有商人都已转移到汕头,村庄对面南岸有不少外国房子。建筑物非常漂亮,”日记中提到的威涵励即H.D.William,其时任潮海关司,1868年离任。1865年潮海关搬到汕头城区铜山路头即后来的居平路。税务税务司后来也建在礐石。外事及外贸活动是从外围岛屿向旧区聚集的过程。1889年开始,在南面海岸线圈围滩涂造地扩大潮海关的规模。

  前期的领事馆的建立形式简单,如法国由英国兼任,日本于1872年设领事处由日本驻香港领事林道二道兼管,比利时、意大利也是由香港领事兼任;1864年,德国领事馆为德国商人迪格士担任领事,同时兼管挪威、丹麦领事处。[5] 19世纪末,有关领事馆向汕头城区东面聚集。德国(1874年)、意大利(1899年)、法国领事馆、日本(1904年)等领事馆均建于外马路沿线。领事由商人兼任,自然以生意和利益为要。

4

图为外马路外国领事馆的分布。

  美国领事馆先在妈屿岛、后在礐石与英国领事馆为邻,1909年搬至外马路。1861年6月,英国领事馆选择了礐石,并设专门码头及会所。德记、怡和等洋行的高级住宅也集聚于此并设有外国人基地。其领事馆及领事住宅英国建筑特征明显。潮海关和各领事馆、商人逐步由妈屿岛向城区、礐石聚集。尤其外马路和东面崎碌的集聚,强化了城区的功能和对城区向东扩展起到带动作用。

5

图为外事机构迁移示意图。

  (二)城区岸线码头的历史变化

  1821年,已经有商人在汕开商铺,开埠后,各种类型的商业活动繁荣,航线增多,传统漂洋出海的始发地樟林港被汕头埠代替,汕头的发展有赖于码头的建设和各类航线的开通,20世纪初已经形成怡和码头、太古码头、达濠码头、潮漳码头、招商码头、揭阳码头等十几座码头。西堤码头近现代又形成“公共码头”,来往揭阳、潮阳。

  汕头埠的岸线码头主要靠近西南面,与韩江和榕江相接,易于避风,也有利于江和联运。西堤码头附近的岸线近百年历次向外迁移。先是老妈宫及西北夏岭至南部海岸,逐步移至安平路小学和居平路一带,因船舶来往于福建漳州、铜山,故称为铜山路头,并有建于1854年漳潮会馆。名士翁方纲诗道“粤船北去闽船南,船船贩得潮州盐;西来水高风又急,不敢当心挂荡帆。”这也印证了当时此处与福建码头贸易的情景。

6

图为铜山路口原潮海关——引自《潮海关150周年纪念》。

  (三)有别于中国传统城池的城市结构

  1910年左右,该城市中心城区格局基本稳定,由于新式的市镇有别于中国传统以官府机构为中心,城墙为防卫的传统中国城池布局。清末建于中心附近的镇守使署规模有限,而且晚于市集的建设,1868年才建成。   

7

图为20年代旧城中心区(根据1923年的汕头市市政计划图绘制)。

  汕头埠从建设开始,没有过多的清规戒律的限制,各类建设以商业效益为主,呈现开放的格局。同时,欧美的商人的到来,他们的住宅及相关建筑、物品和习俗多少体现西洋风格,所以汕头埠一开始的建设就体现了中西兼容和开放的特点。初始,汕头埠开始充分利用岸线开辟码头,充实宗教中心,老妈宫(妈祖庙)周边为原集贸地,即顺昌街和行街;1865年后,潮海关搬到居平路,更强化“老市”的中心功能;1867年,鉴于中外交涉的事务增多,巡道张铣决定在汕头建行署;1868年建成,在旧公园街,也称为“道台街”。由此中心地展开道路通达至码头岸线,自然就形成放射性的道路结构。《最新汕头地图》为1909年绘制,小公园这一地标区域尚未形成,以小公园为中心形成放射道路结构是老市中心功能强化和沿海岸线码头利用最大化的结果。

  此图的测绘者为W.H. Camphin。图中标注了戏园、外国署、教育处(学堂)、电灯公司、自来水公司等公共建筑和设施的位置。据统计,较为完善的码头有13座。外国署包括德国领事馆、法国领事馆、日本领事馆,沿着老市区通向碕碌的交通干线布置。太古洋行、怡和洋行占据了大量的土地和码头,潮海关填筑的滩涂地已形成陆地。图中还标明了退潮“退水”后线路滩涂界线。招商局也初具规模,关仓库、栈房、泊船坞、码头等也已形成。

8

图为1909年的汕头地图。

  (四)移民与华侨对城市建设的参与

  汕头是粤东地区华侨出入国的主要港口,也是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最大的对外移民口岸之一。[6] 随着航运工具和航线的提升和拓展,移民潮更广泛地涌现。1862年,英国的汽船首次进入汕头港,后多国船舶陆续进入。从汕头港出发的移民潮涌现,促进汕头商埠各业的发展。1869年,约2万人从各地由汕头移民东南亚;1895年,约有9万人由此漂洋过海移民。据对1879-1897年的统计,从汕头到泰国的移民为19.22万;1900- 1906年,每年移居泰国的潮汕人约为4万人。不少客属乡亲也从这里出发。有关洋行在汕头城区开设招工馆所,1876年招工馆所超过二十家。德记洋行为其代表。1872年汕头成立洋务公所,专门处理潮州地区华工出国事务。

  飘洋过海的潮汕人承担抚养家人的重担,赚得的血汗钱省吃俭用寄回家乡。1882年汕头已经有“侨批局”12家。1918年发展到67家,同时成立了南侨批业公所后改为华侨批业公会。侨批业迅猛发展的同时,金融经济活动也趋于旺盛、完善,各种“银号”林立,产生了许多出口商行。

  清末民初活跃的商业活动推动了城市发展,西堤一带“码头动力”带动了小公园一带旧城的扩张,开埠后,潮阳、澄海、揭阳、兴宁、大埔等地的民众向此聚集,寻找更多的发展机会,商户和居住建筑逐步增加,城市商贸集散地的作用更为突出。1888年,招商局设在汕头轮船码头。

  汕头商埠轨道交通发展比较早,从20世纪20年代潮汕三角洲的图中从走向可以看到,希望通过轨道交通加强与澄海、潮州、庵埠的县城联系,发挥潮汕三角洲的协作作用。其时,三城池的规模与汕头商埠相差不远。

9

图为汕头三角洲图(1921年督办广东治河事宜处编),藏于广东省中山图书馆。

  移民重要的原因是生计所迫,而在海外发展得较好的华侨返乡投资寻找商机经济的再发展。交通运输和基础设施多为华侨投资。1903年,印尼华侨梅县人张氏兄弟筹资兴建潮汕铁路;1906年通车,从汕头至潮州、意溪,线路长42.1公里;运行33年。1915年,又建汕樟轻便铁路,先通车到外砂,1923年通至澄海。全长16公里,采用手推轻便客车,共有200辆。路基铺复线铁轨,使用人力推动滑行,1932年由于营运汽车的兴起而被淘汰。

10

图为潮海关备忘录中潮樟轻便铁路的照片(来自《潮海关报告》),藏于广东省档案馆

  照片拍于1921年6月14日,是潮海关副税务司到澄海海关卡口检查工作乘车的情况。列车普通车厢为四个座位,私家车厢为两个座位,车资是普通的两倍。

11

图为汕头潮汕铁路售票处遗址。

 

  二、建立市政制度后的汕头市的城市规划与建设

  开埠成为商埠初始,警察局成为城市管理的主要机构。原为各洋行买办组织团练维护治安,1905年将团练改为商办巡警。1907年设官办巡警总局,1911年至1915改称为警察事务所,1915至1918改称为汕头商埠警察局,设东西南北中、水上、礐石七个警区,从《汕头商埠警察厅各区地址简明图》可以看到城区由分局管治的范围基本均等,警局的位置处各区显眼位置。1919年改为汕头商埠警察厅,增至八警察署管辖全市,并开始设置消防队。

  广州市是省会城市,无论对全省各乡镇的政治制度还是具体的城市建设模式和建造方法都起到了直接的影响作用。汕头商埠在这历史阶段,大多数管理和建设模仿广州。广州也是正在进行着城乡合治向城乡分治的改革阶段。  

12

图为清廷巡警首脑合照(来自《汕头大博览》)。

  1908年,汕头在全国自治的研究浪潮中,也与广州一样成立了汕头自治研究会,会长为杨源,对城市自治进行讨论。杨源也是1902年汕头市第一份报纸《岭东日报》的主持人,清末嘉应州最后的一名进士,具有维新思想。1919年,汕头仿效广州市政公所(1918年设立),设立汕头市政局。

  (一)市政制度的建立

  参照《广州市暂行条例》而制定的《汕头市暂行条例》的诞生,是市政制度建立的基础,并对汕头市的规划与建设产生深远的影响。

  1921年,汕头是继广州之后在广东省内第二个城市设立市政厅,始有汕头市之名。汕头市于1921年3月29日呈省政府核准《汕头市暂行条例》,省政府5月3日核准,强调行政区划的独立性:“隶属省政府不入县行政范围。”省长任命市区测量委员会确定市区范围。设立包括工务局等六局,市长与六局局长成立行政委员会处理全市的事务。市长按条例应由市民选举,但此次“暂行条例”未修改前由省长委任,任期五年。市长月薪为三百元(因为汕头市区范围较广州小,广州市长为五百元),共有八章59条条文。条例规定设立市参议会和审计处,参议会的职能是:议决市民请愿案,提交市行政委员会办理;议决市行政委员会送交案件;审查市行政各局办事成绩。参事员18名(广州30名)。[7]

  1921年3月市长王雨若上任,也称市行政委员会主席,5月省政府批准了市区测量委员会。市区管辖范围为鮀江、鳄浦、上蓬、下蓬四区,礐石四周划勘为汕头市农工业区,拟定市区东至金狮喉巷,北至虾骨埔、浮陇、南至礐石山四周,西至大井、天港。由于有了专门的市政机构,汕头市的城市规划和建设相对规范,20年代30年代是汕头埠建设的黄金期,市政厅出版了《汕头市政公报》,及时向市民公布市政建设的情况,制定了一系列市政规章,如《汕头市广告取缔规则》、《汕头市租赁铺屋取缔规则》等。

  同时,为了加强市政建设,市政厅也引入了不少技术工程人员,著名建筑师林克明在这段时间到了汕头市政厅工务局工务科担任工务科长。

  林克明先生在其回忆录写到:“我于1926年冬赴汕头,任汕头市政府工务科科长。因没有工作经验,边做边学。由于很顺利地找到工作,而且张市长与林直勉友善,我的工作很顺意。所以心情亦舒畅。我做汕头市街道规划时,为了熟悉情况而作了详细的调查。经调查后认为,当时执行的沿街退缩的办法并不可取。而且骑楼的做法已经形成,难于改变,只好沿袭。我又极力主张设立公园,现在汕头市的中山公园园址是由我选定的。同时将海滨马路也设计成小花园。我在工作中边学边做,还能胜任。几个月后换了方乃斌任市长,我因为是技术人员而得以侥幸留任。几个月后市长又换成肖冠英。其时张子丹做盐务局长。他是胡汉民的义子,和林直勉也很友好,于是我又去盐务局兼职。”

  这是林克明先生在法国里昂建筑工程学院留学后,1926年回国的第一份较为稳定的工作,汕头公园建设在全国也是较早起步。文中提到的林直勉为孙中山先生的秘书,东莞人,为林克明的堂兄。张市长为张永福。文中谈到了“骑楼和道路退缩”证明此时汕头市区的骑楼模式已经比较普遍,道路退缩也证明规划对单体建筑的建设位置进行了规划控制。文中中山公园的提法有误,因为1923年中山公园选址在汕头市政改造计划中已经确定,林克明先生应该是参与具体的规划。

  (二)城市规划引导下的建设活动

  1921年至1937年期间,市政厅提出了一系列市政改造计划并在规划引导下进行市政建设,最有历史意义的是1923年5月通过的《汕头市政改造计划图》,规划提出汕头规划市区范围为265平方英里,海域为327平方英里。

13

图为1923年汕头市改造计划图,藏于中山图书馆。

  规划对城市进行功能分区,分为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行政区;对道路系统进行系统规划,部分旧区的道路拟拓宽,新区的道路网络规整,南北走向的道路直通海滨符合海滨城市景观和功能特点,在南面拟建南堤连接西堤,同时打通南北向干道连接外马路并通向海滨;确定了道路等级,分小路、30英尺道路等八个等级,最宽道路断面为120英尺,规划将潮汕铁路结合道路延伸至南面海边和西堤;新区向东北方向发展居住区,东面发展商业区,北面乌桥地区发展工业区,行政区靠近月眉坞中央公园东侧、汕樟轻便铁路起点;第一公园利用原行署前的空地,中央公园规划在北面月眉坞附近,原址有水面池塘。在东面住宅区与商业区之间也安排了公园;岸线调整以向外对滩涂进行填筑,延长岸线。从潮海关一直填筑至石炮台形成陆地,岸线增加16,160英尺,陆地面积增加6467,635平方英尺。规划的总工程师为H.L.Chang,市长萧冠英审定。1925年,在原图上又增加了一些公共设施的内容,如市立中小学校、计划市场位置等,道路级别简化为四级,最宽为100英尺。1930年制定了全市厕所的规划布局。几次规划基本按照1923年的版本规划道路系统和功能分区。总规划面积为6.89平方公里,其中行政区域0.13平方公里;工业区域0.8平方公里;商业和住宅区域5.06平方公里;中山公园0.23平方公里。

  1927年,汕头重新规范街道名牌和居民号牌;1928年,市政厅改组为市政府,礐石、崎碌也包含到行政区范围内。市政建设方面建立了城市公园、市场、学校等一批城市公共设施,开辟多条道路。在1921年将原镇守使署署前空地辟为公园后,[8] 1926年又建设了中央公园,后改名中山公园。1928年1月,汕头市政厅工务科编制了《西堤马路计划图》,西至杉排路,东至镇邦直街。主干道西堤路为100英尺,次干道为海平路和永泰路60英尺,南北支路延续原形成的南北道路直通海边。市区的西面空间得到较大地拓展。

14

图为汕头市政厅西堤新填地马路计划图。

  1924-1928年开始铺筑外马路,宽20-27米,全长3.4公里,为当时较具现代功能的道路。中山路建于1926年,为沙石路面。比较重要的道路还包括:安平路(1926年)、永平路(1923年)、国平路(1925年)、居平路(1928年)、同平路(1924年)、西堤路(1934年)等等。道路系统格局形成。1930年,汕头市政府确定选址没有在北面行政区,而是选择了外马路南面德国领事馆对面的填筑土地,并于1931年建成。从此,汕头市的行政中心确定。

15

图为1930年汕头市政改造计划,藏于广东省中山图书馆。

  1932年的行政区划范围有所调整,陆域65平方公里;1934年与澄海有争执,又再调整。

  从1948年的汕头市街图可以判断,政府拟在西面西堤路的西面向西扩展的道路,延伸镇邦路、升平路等东西走向的干道。南面在潮海关前和向东石炮台方向继续填海,并形成海滨道路。

16

图为1948年汕头市街图,藏于广东省中山图书馆。

  (三)多元化的城市建设投资

  汕头市城区建设的资金来源是多元化,通过填海滩涂造地出售获取资金,1922年-1937年通过围海造地50万平方米,[9] 获得了资金也扩大了城市建设空间。同时吸引商家参与有回报的公共设施项目,也有商家集资兴建的基础设施。

  1889年开始有华侨在汕头置业,参与房地产和市政建设。1927-1937年间,华侨在汕头的投资占全市的44.19%,包括许多客属华侨。1889年-1949年按行业结构分析,房地产为39.73%,商业为19.03%,金融15.21%,交通14.20%,工业6.25%,服务业5.58%。[10]

  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营运侨资发挥重要作用,许多项目侨资占50%。华侨投资既有抓住商机而获取经济回报的,也有在乡村治安不好,投资汕头商埠获取相对安全保障的。不少华侨是对家乡的热爱热心公益进行投资,如在乡村公路建风雨亭、办学校等。

  (四)现代城市基本功能具备

  汕头市在20世纪30年代已经初具现代城市的基本功能,表现在具有综合的对外交通运输体系,机场、铁路、对外通航的港口;城市在对原有区进行道路拓宽改造的同时,新区道路具有系统性;城市公共基础设施齐全,包括供水、供电和地下排污系统;公共服务设施基本配套,包括影院、图书馆、公园、学校、市场。汕头民航机场1929年选址于崎碌尾,1933年通航,先为中转站,后可通航到上海、曼谷等地。

  从1948的地图中可以分析20世纪40年代末的现状:西面的道路网络已经形成,用地基本开发完毕,外马路和中山路东西走向的主道路骨架已经形成,两条轨道交通从市区向北延伸分别接潮州和澄海已经被废弃,乌桥工业区部分形成。东面市政厅及部分城市公共活动场所、居住区已经形成。可惜的是机场也被废弃。

  汕头市区的建设基本严格按照规划进行。1939年,汕头市区建成区面积约6.36平方公里,以商业住宅地区为主,约占80%,各类学校109所。20世纪20至30年代是建设高峰期, 1905年-1937年建成房屋201.2043万平方米,[11] 1938年后建设缓慢,至1949年十年间建设面积约2.8万平方米。1948年的汕头市街图反映出城市的发展状态:道路布局按照1932年的规划基本完成80%,南岸正在修筑,向西堤和东面延伸。城市的发展空间在东南方向。北面的工业区域道路已经按规划完成。1949年市区道路密度为5.9公里/平方公里。1947年,汕头市重新划界,全市面积为30.5平方公里。在1901年市区人口为3.8万,1921年6万,1934年18.1万。抗日战争结束后,在1946年,居民21199人,其中外国侨民约300人。1948年市区人口22.2万人。[12]

  解放初期,汕头人均居住面积3.56平方米。后来强调的是“先生产后生活”,在1958年制定了《汕头市初步规划》,人口规模也控制在40万人左右。

  (五)中西兼容的街道景观和建筑主体风格已经形成

  由于西方各类活动在汕头商埠涉及面广,另一方面华侨回乡投资带回侨居国的文化理念,两方面的主要因素直接体现在具中西兼备的建筑的设计和建造中。城区街道基本上由骑楼构成,这些应该也有学习广州市当时骑楼模式盛行的动机,骑楼增加了业主的建筑使用空间。在外马路沿线的建筑,招商路交界处骑楼基本消失。由于解决了众墙的问题,以及房地产联片开发,街道建筑保持了立面的连续性。

  独立的建筑单体建筑特点明显:宽阔的券廊,简化的西洋柱式,通透的栏杆并带装饰性的图案,注重主入口的装饰线条,檐口悬挑并在底面加以装饰,窗户加上窗楣、装饰线或泥塑花饰。高级的建筑的建筑材料为混凝土、砖和石头。  

17

图为典型汕头旧区门与窗的样式(参照德里街37号、永兴街119号等建筑绘制)。

  联排建筑主街道和内街有别。在主要街道以骑楼的方式联结形成步行通道,骑楼采用简化的西洋柱式,内街没有骑楼空间,但仍然注重装饰。联排民居采用下铺上居的空间安排,多设内天井。屋顶也使用潮汕民居的做法,有些改良形成局部天台可以晾衣被。建筑材料为经济起见,常采用贝灰沙与杉木结构。后期才逐步用混凝土。

18

图为原美国领事馆及原汕头市政府,引自《汕头大博览》。

  汕头旧区的发展,其动力是经贸活动,由于港口条件的海上优势,在陆路交通不发达年代,海上交通发挥主要作用。以港立市作用明显。汕头埠的发展和在近代崛起,是充分利用汕头湾的优良自然地理条件缘故。汕头湾是潮汐叉道的溺谷海湾,也就是由于纳潮量大有利于将泥沙利用潮汐带出海外。但过度的围海造地使港口的优势削弱。1931年,汕头湾面积为140平方公里,1956年减少为126平方公里,1988年仅剩下67.4平方公里。[13]

  移民潮和与之相关的金融和物资交易活动,集聚了城市人口。华侨带回来资金和侨居国的理念,对城市的消费及投资起重要的拉动作用;现代意义的城市行政管理机构在20世纪20年代及时产生,使汕头建设之初就具有现代城市的基本规划和建设理念。由于外贸活动和码头动力的特征,城市结构由外围的海岛(包括礐石)和沿码头岸线向原老市集聚。聚集发展能提升城市的凝聚力,投资强度增加。

  理解汕头的发展,不能是局限地看待旧城区或某栋建筑,而是应从汕头港湾及岸线发展过程联系起来,从汕头发展内在动力进行分析,这些因素包含了移民侨胞的投资和消费作用、近现代金融活动的网络形成、海内外的联系等。

 

  三、从区域整体发展角度建立整体的区域保护体系

  (一)以侨埠为核心的区域历史文脉保护体系

  旧区的保护,不仅仅是对小公园一带的保护,也必须将妈屿岛、礐石纳入其中,这样才能体现对汕头城市发展脉络完整的理解。商贸和航海活动,是涉及汕头开埠的缘由,而潮人的移民也是开埠后进一步发生的重大事件,应以侨埠为 核心,构建区域历史文脉保护体系。突出“商”与“侨”两字。

  以“银号”、“侨批”和“银行”为代表的近现代独特的金融运作体系,是汕头商埠的经济运行重要地方特征,它是世界独特的金融运作体系,侨批局以及银庄,银行可以构成叙述汕头金融活动发展历史脉络的网络,整理近现代金融网络可从激活全城区的保护体系的形成,形成历史展示的有机载体。

  (二)吸取历史教训,避免复辙

  除了政治运动对历史建筑与旧区的历史建筑造成破坏外,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建设也铸成了难于弥补的损害。妈屿岛的教堂部分被拆变为旅游宾馆;两座大桥的选线对历史文脉的考虑欠缺:海湾大桥的桥墩建在妈屿岛外国人墓地之上,礐石大桥引桥严重破坏了西堤的景观并影响步行交通组织;镇邦街68号汕头市基督教普益社和双和市场拆除变为万安花园房地产(1863年在此创建基督教普益社,1920年原址大火被毁重建,六层的西式建筑,二、三层为礼拜堂)。在普益社开办私立觉世小学,后改为真光学校普益分校。三楼开设了普益幼稚园。屋顶曾经放映默片电影。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停办,抗战胜利后又复办。解放后,普益幼稚园改名为市第二幼儿园,一个时期内定名为普益小学,1979年改称“镇邦路小学”。双和市场是具有历史传统的市场,鱼市是全市知名。

19

图为20世纪70年代汕头双和市场、普益社一角和人民广场海边(本人1977年所绘的风景油画)。

  德国领事馆等历史文化建筑在民国拆除变图书馆,富有近代优秀建筑特征的市政府建筑和门楼,包括汕头人有集体记忆的“广场”被改造成为所谓现代化的办公楼和休闲广场。

  (三)以保护优秀历史建筑为重点,制定功能置换的政策和危房更新保护技术

  汕头旧区是东学西渐的体现。各类建筑吸取了欧洲的建筑设计手法,同时与潮汕生活和经营习惯相结合。目前,需要加深对建筑个体乃至规划的研究,从建筑师的身份以及历史图纸的查找、整理、收集等等基本的学术研究起步,历史建筑的保护应着重选择具有艺术价值、具有历史代表性型制的建筑。

  在城市中的侨房,由于土改运动初始强调工商业的发展和保护,相对冲击小一些。但后来运动极左和公私合营运动、私房社会主义改造运动以及后期的一系列政治运动,没收或接管了许多物业。由于大量历史建筑功能改变,以及业主的缺位,维护不到位,或盲目的加建和改建,毁坏了许多历史建筑。出现了各种产权分类,如直管房,经租房,代管产等。

  在深入研究20世纪80年代后国家有关落实侨房和私房的政策基础上,需要认真地摸查现有的各类历史建筑的产权状态,业主的去向和意图,有针对性地采取分类经济鼓励政策,促使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旧城历史建筑的维护和更新,出台一系列鼓励功能置换的政策,使历史建筑活化。

  根据每栋建筑的特点,平面布局和建筑风格,制定各种可以兼容的功能。为了提升吸引力,可鼓励各类民间博物馆、设计工作室、传统食品店入驻。政府可以规划先行,对危房进行评定,对各类建筑存在的功能替换可能性进行研究后公布。马上动手抢救频临毁灭的历史建筑。重点放在具历史标志意义的历史建筑的抢救,如潮漳会馆、六邑会馆戏台、汕头大厦、南生公司百货大楼等商业建筑、妈屿岛教堂、税务司住所、礐石德国医生住所等潮海关及开埠相关历史建筑。

  对修缮、加固技术的研究应用工作,需结合地方特点。目前败落的现象正在加剧,无论泥塑饰物,还是建筑结构(混合结构、三合土),均需要加紧寻找解决的加固修缮的技术方法。

  旧区的建筑结构多属混合结构,许多墙体是传统的三合土材料建而筑成。如何考虑防震及结构安全,需要利用现代新技术,包括钢结构的支撑、利用新材料混合渗透以提高墙体的密度和强度、防潮材料的罩盖等等。只有一系列的工程技术研究透彻后加以运用,才能避免旧区保护走弯路。

  对于完全为危房的建筑,应该研究如何诸如保持立面而内部更换钢结构的做法,或者加固、更换屋顶材料,或者独立形成钢结构内部结构受力体系,展示和保护方法应该是多元化的,近代汕头市的建设学习了欧洲城市的许多建造方法,目前欧洲在城市复兴和历史建筑维护有许多值得借鉴之处,向欧洲再学习,结合地方特点,形成有效的技术指引政策。

  (四)红色文化线路

  汕头旧城区尚有许多史料遗址等待挖掘,不要忘记1922年深夜张太雷与达林完成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初稿后,漫步外马路低吟的国际歌歌声;不要忘记郁达夫在外马路与许美勋畅谈《火焰社》的未来;不要忘记周恩来在这里如何搭上火车从潮州转换火轮船进入苏区!

 

  注释:

  [1] 赵任楹 :《中国近代外交史》,世界知识出版社,2008年,173页。

  [2] 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汕头开埠及开埠前后社情资料》,2003年版,138页。

  [3] 汕头市志编纂委员会:《汕头市志》第一册,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78页。

  [4] 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汕头开埠及开埠前后社情资料》,2003年版,150页。

  [5] 吴勤生编:《汕头大博览》,香港文化事务所有限公司,1997年,278页。

  [6] 广东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广东省志华侨志》,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61页。

  [7] 陆丹林:《市政全书》,道路建设协会,1928年版,78-86页。

  [8] 汕头市志编纂委员会:《汕头市志》第一册,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第345页。

  [9] 蔡人群等编著:《潮汕平原》,广东旅游出版社,1992年,179页。

  [10] 广东省地方史志编篡委员会编:《广东省志 华侨志》,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164页。

  [11] 汕头市志编纂委员会:《汕头市志》第三册,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第710页。

  [12] 蔡人群等编著:《潮汕平原》,广东旅游出版社,1992年,178页。

  [13] 蔡人群等编著:《潮汕平原》,广东旅游出版社,1992年,172页。

 

  参考文献:

  1. 广东省地方史志编篡委员会编:《广东省志 华侨志》,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

  2.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等编:《清代外务部中外关系中外关系档案史料汇编 中英关系卷》,中华书局,2006年。

  3. 汕头市志编纂委员会:《汕头市志》第一至四册,新华出版社,1999年。

  4. 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汕头开埠及开埠前后社情资料》,2003年。

  5. 林俊聪:《妈屿风情》,岭南美术出版社,2008年。

  6. 赵任楹:《中国近代外交史》,世界知识出版社,2008年。

  7. 谢雪影:《汕头指南》,1934年。

  8. 林胡虹、林伦伦编著:《全本潮汕方言歌谣译注》,广东省人民出版社,2012年。

  9. 陈汉初、陈扬平著:《汕头埠图说》,中国文史出版社,2009年。

  10. 陈历明著:《潮汕名胜纪实》,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

  11. 吴勤生编:《汕头大博览》,香港文化事务所有限公司,1997年。

  12. 陆丹林:《市政全书》,道路建设协会,1928年。

  13. [美] 凯瑟琳·F·布鲁纳、约翰·K·费正清编:《赫德日记》,中国海关出版社,2005年。

  14. 蔡人群等编著:《潮汕平原》,广东旅游出版社,1992年。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自南粤古驿道网,欢迎转载。)

责任编辑:江家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