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广东的公路和驿运
2020-04-13 下午 10:50   作者:陈别   
分享

  2016年以来,广东率先对1913年以前的南粤古驿道线路进行系统的保护修复和活化利用,成为我省展示文化自信、助推乡村振兴、带动全域旅游等工作的重要抓手,取得了积极成效。自2019年下半年开始,在南粤古驿道保护利用的工作平台上,挖掘抗战时期华南教育历史、保护粤北内迁学校办学旧址、建设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的工作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笔者认为,将抗战时期广东省特别是粤北地区的公路和驿运运转情况梳理出来,对推动省政府提出“挖掘办学迁徙线路和历史人物足迹在各市之间的关联,形成横向的旅游开发资源”的落实具有参考价值。

 

  抗战时期全省公路大破坏,粤北公路得到完善提升

  广东在抗战前共有省、县、乡道公路14519公里。1937年抗战爆发后,根据军事运输需要和出于战略方面考虑,广东紧急抢修了广东北路中的主要干线,如广州至韶关(广韶路)未通路段(新丰至翁源段和从化良口段),韶关经乳源连县至鹰扬关(古关隘,位于现广东连山县西部)通广西后方路线以及梅县松口至大埔、清远至三水、四会至广宁等线路,整修了粤港公路,因而到1938年10月日军占领广州前,全省公路总里程比抗战前增加了341公里,达到14860公里。

  1938年10月12日,日军在大亚湾登陆。随后,广东省政府先迁连县,再迁韶关,韶关成为广东战时全省政治、军事、经济、文教的中心。当时,广东军政当局以粤北都是丛山峻岭,且与赣、湘、桂、闽等省相联为由,安排国民党军队十二集团军驻守在新丰、翁源一带和粤赣边区等地,将粤北作为战时基地。为了阻碍日军机械化部队的推进,1938年12月至1939年4月,广东军政当局先后两次下令对粤北以外各地区各县的公路进行全面彻底的破坏,仅留3尺行人道,桥梁则一律炸毁,原有的车辆分撤到粤北地区和广西等邻省大后方继续运营。据1939年广东省建设厅的统计,全省共破坏了12554.6公里的公路,仅剩分布在曲江、始兴、南雄、翁源、仁化、乐昌、乳源、连县、阳山、连山、连平、和平、河源、龙川、五华、兴宁、梅县、蕉岭、平远等县共2305.4公里的公路,这只有原来线路的16%。

  战时,广东全省尚存公路中有干线19条共长1686.5公里,支线21条共长619公里,均分布在粤北地区,情况如下表(单位:公里):

1

1

抗战时期粤北尚存公路交通网示意图(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绘制)

  这些大破坏后剩下的为数不多的公路,以韶关为中心,向东、西、北三个方面辐射,担负起战时交通的重任。在东路方面,延“韶兴路”可由韶关伸向兴宁,再由“兴梅路”、“蕉白路”、“蕉武路”而通向福建,而由“兴平路”可往北通向江西寻乌;由“翁虔路”、“忠定路”、“忠和路”通向江西的定南等地;由“韶庾路”通向江西的大余、赣州,由“雄信路”通向江西的信丰。在北路方面,循着“韶坪路”可通向湖南。在西路方面,循“韶连路”、“连贺路”通向广西,与大后方联系。

  通过上述几条干线,韶关可以与福建、江西、湖南、广西等省保持正常交通状态。但是通往连县仅有一条“韶连路”(今232省道)。而由于该条线路要经过乳源的丛山峻岭,路狭坡陡,又是单边路,汽车行驶困难且危险。因此,1940年5月,广东当局决定另修一条从坪石越过湖南宜章县境,至连县的星子圩,全长77公里的“坪连路”(今107国道)。这条线路经过的地区多是丘陵和平原,山岭相对不多,于1941年12月修成。该条公路修成后,从韶关至广西大后方的公路交通不经过乳源,改经乐昌至坪石,再由坪石至连县,然后出鹰扬关至广西贺县,虽然路程增加,但道路通行条件较好,汽车较易行驶,成为战时广东与大后方联系的重要军事、经济干线。

  战时广东公路建设的另一项工作是修复个别线路,比如广东南路交通干线的“罗信茂公路”。该路由罗定经信宜至茂名,长200余公里,在1938年至1939年间已被彻底破坏,不能通车。广东当局鉴于该路是联系南路的干线,处于粤西山区靠近粤桂边界,日军威胁不大,于1941年10月开始进行修复。后由于物价高涨,资金不足,至1942年2月仅修复了罗定至信宜一段。1941年,为了加强与湖南的联系,广东还新修了9.5公里长乐昌九峰至湖南汝城的“乐汝路”。

 

  复兴驿运古制,发展战时驿运

  自秦汉以来经过2000多年的发展,广东逐步形成了以广州为中心,四通八达、遍布全省的古驿道网络。到了近代,随着汽车、火车、轮船等运输工具的进步和工商业的迅速发展,运转了两千多年的驿传制度于1913年被废除了。抗战爆发后,由于重要交通线和沿海口岸先后被日军占领或封锁,铁路和航运也遭到破坏,粤北地区的汽车、汽油及配件供应不足,再加上战前粤北地区的公路修筑时建设标准低,又长期失修失养,路况难以适应战时几倍以至几十倍骤然增加的交通荷载,严重影响了战时公文递送、物资供应和军事行动等。为解决战时交通运输问题,根据当时的客观条件,1940年9月,广东省在韶关曲江成立驿运管理处,复兴驿运古制,依托遍布各地的古驿道线路(40余条水陆驿运线路,共设183站,总里程6303公里),利用人力、兽力以及民间木船、板车、独轮车、大车等各种旧有运输工具,并通过开辟新线、划分驿区、设立驿站、修复旧路、征调运力、统制运具等系列措施,进行军需民用物资的战时驿站运输,积极发展“战时驿运”,成为战时最重要的运输方式。

  战时驿运开办后,广东省驿运管理处根据战时实际需要,充分利用原有的古驿道线路,进行适当的调整与线路延伸,先后开辟了曲歧、曲三、曲庾、阳梧、广南等驿运线路,承担疏运进出口物资,抢运沦陷区物资,辅助军运粮运,稳定金融,平抑物价和调剂民生的重要使命。这些线路中,位于粤北的重要线路主要有曲岐支线和曲庾支线等。

  曲歧支线西起曲江,经翁源、连平、河源、龙川五县而东抵五华县岐岭镇,全线共长385.5公里,设曲江、大坑口、铁场、江镇、翁源、官渡、三华、南浦、坡头、杨梅坪、连平、粗石坑、忠信、黄沙、李田、义都、老隆、哈定口、岐岭共19站,于1940年12月开始营运,采取水、陆并运方式,由曲江至大坑口用水运,其余用陆运。每日对开运送盐米,由曲江至岐岭需要用时19日,由岐岭到曲江需要用时22天。营运期间对调节粤东米荒和粤北盐荒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陆运中间经过不少丛山峻岭,全以人力肩挑,运量少,费用大,且与“韶兴路”平行,后加之物价高涨,沿途民夫发动困难,于1941年停办。

  曲庾支线于1942年开通,即是历史上的大庾岭道(“梅关古道”),走向由曲江沿浈江河经始兴、南雄,过梅关连接江西大余县,分江口、南雄、里东、大庾4段,全线长202公里,沿途设5站。曲江至南雄采用木帆船水运,由南雄至大余则以畜力车和人力肩运,由曲江至大余需要8天,而由大余至曲江由于顺水只需要4天。这条线路运输的物资丰富,主要有桐油、茶叶、布匹、液体燃料、汽车零件及五金器材、粮食、食盐与日用品。

 

  以抗战时期的公路和驿道为空间纽带,推动形成横向的粤北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带

  抗战期间,以中山大学、岭南大学、省立文理学院为代表的中高等学校纷纷内迁至粤北坪石、曲江、连县、梅县等地,在烽火中延续华南教育之“火种”,成为如今包括广东甚至港澳台等诸多高校和中学的根脉所在。如今正在建设的粤北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分布在韶关、清远、梅州和云浮四个城市,挖掘出各个学校办学迁徙的线路和历史人物足迹在各市之间的关联,对各个研学基地在空间上进行合理的串联,将是形成整体的、可落地的横向旅游资源,带动粤北绿色发展的关键。

  通过梳理抗战时期粤北地区的交通情况,可以发现当时粤北地区主要公路基本为东西横向设置,其中如“韶兴路”连接韶关与梅县,“韶连路”连接韶关和连县,“坪连路”连接坪石和连县,再加上广泛分布的古驿道线路,应是战时各个学校迁徙办学、师生日常联系交流以及相关重要历史事件发生的重要空间载体。这些战时修筑或修整的公路和驿道,很好地联结了正在建设的各个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现今仍旧是粤北地区不同区域间交通运输、经济往来的重要线路,而且所经之处沿线有非常多的乡村和自然人文资源。建议可以对此进行更深入的、系统的挖掘研究,在与学校迁徙线路等进行细致完整比对的基础上,整体策划形成跨区域、长距离、体验式、利用方式多样的粤北华南教育历史研学线路,并依托南粤古驿道、绿道、万里碧道等众多游憩系统,与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广东段)和南岭国家公园两大国家级公园等其他粤北文化生态功能平台进行空间联结,构建全覆盖、多主题、多角度、多节点的粤北生态发展区游径网络,焕发粤北优质人文、自然生态资源新光彩。

 

  参考文献:

  [1]邓健今主编.广东公路交通史[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89.

  [2]齐易.广东航运史[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89.

  [3]柳滔.抗战时期的广东驿运事业[J]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8.

  [4]肖熊.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的战时驿运[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0.

  [5]解放军军事经济学院党史政工教研室.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的战时交通建设与军事运输[J]党史研究与教学,1995.

  [6]周继厚.驿运在抗战时期的重大作用[J]文史天地,2018.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自南粤古驿道网,欢迎转载。)

责任编辑:彭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