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坪石)设计回顾
2020-05-01 下午 08:22   作者:广东省“三师”专业志愿者、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施瑛、潘莹、许斯琳   
分享

  我的博士学位论文选题为华南建筑教育历史研究。因为一直从事建筑学专业教育工作,常常被本学科发展历史上曾经的人或历史事件触动,加之对历史研究也有浓厚兴趣,于是决定将两者结合,进行建筑学科专业教育史研究。经过多年对相关历史文献档案的收集、人物访谈和资料整理工作,从繁杂的历史信息中逐步梳理出较为清晰的华南建筑学科专业史脉络,在学科专业史研究的同时,以国立中山大学、私立岭南大学、勷勤大学、广东省立文理学院等高校为主的华南高等教育历史逐渐呈现在眼前。

  1932年为筹备勷勤大学建筑工程系,林克明先生在广东省立工业专科学校创办建筑工程班,1933年8月升格为广东省立勷勤大学工学院建筑工程学系,开创了华南地区最早的大学本科建筑学教育(图1)。在经历了短暂几年的辉煌发展后,因为抗战爆发,1938年广州沦陷,勷勤大学建筑工程学系在胡德元先生带领下整体并入国立中山大学工学院,并跟随国立中山大学西迁云南澄江(图2),1940年又回迁粤北坪石办学(图3),1945年抗战胜利后返回广州石牌复课。经过1952年至1953年两次全国院系调整,以原中山大学建筑工程系为主,和华南联大、广州大学、湖南大学的建筑系师生合并组成华南工学院建筑工程学系,直至发展成为现在的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1

图1:勷勤大学石榴岗校区(来源:广东省立勷勤大学概览,1937年)。

3

图2:西行志痛——国立中山大学图书馆主任杜定友绘制(来源:广东省“三师”专业志愿者)。

2

图3:国立中山大学三度迁校示意图(来源:广东省“三师”专业志愿者)。

  在研究过程中,尤其是抗战期间华南教育在粤北坚守办学的这一段历史给我很大震撼。不论环境条件多么艰苦,教师和学生坚持教学和科研探究,为中国培养出上万名学子,为各行各业培养出大量杰出人才,这其中有二十余位后来成为中国举足轻重的学部委员或院士。这段时期,师生们展现出不畏艰辛、不屈不挠、不怕牺牲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气节,对抗战必胜的民族自信让人深深感动。无论是从当时的许多报刊杂志上,还是从教师们的日记中,我们都可以看到这种坚定的信念(图4)。1945年初,日寇侵袭坪石,时任国立中山大学建筑工程系系主任的卫梓松先生(图5、6),因病未能及时走避,但他不愿为日伪服务,服安眠药自杀殉国。抗战时期华南教育还有许许多多这样感人事迹,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老一辈们逐渐逝去,人们渐渐不再记起,有些学校在校史介绍上对这段历史只是一笔带过,甚至根本不提。历史不应该被忘却,先生们的民族气节和精神需要我辈铭记传承。这使我在研究过程中一直有种强烈的使命感,希望能够尽可能地记录下这段可歌可泣的光荣历史。

4

图4:抗战以来的中山大学(来源:教育杂志1941年第31期)。

5

图5:卫梓松(来源:广东省“三师”专业志愿者)。

6

图6:1940年建工系教师名单之一(来源:广东省档案馆)。

  机缘巧合,2019年7月初,我以广东省“三师”专业志愿者的身份,有幸参与“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坪石)”的前期调研和策划工作。可以将博士论文研究的成果运用于实践,能为纪念抗战时期的华南教育历史贡献更多的力量,这个机会让我激动不已。特别是在省“三师”专业志愿者阿瑞老师身体力行的感召下,我们设计团队带着这种使命感全情投入到坪石研学基地整体规划及节点建筑方案设计的各项工作中(图7、图8)。经过两个月的突击奋战,设计团队完成了坪石研学基地整体及节点概念性规划方案及一期建设的建筑方案(图9、图10)。整个设计过程紧迫而有序,我们从中也积累了一些有价值的经验。

7

图7:省“三师”专业志愿者对许崇清故居进行调研的现场图(来源:作者团队摄)。

8

图8:省“三师”专业志愿者对王亚南故居进行调研的现场图(来源:作者团队摄)。

9

图9:华南教育历史坪石研学基地路线与节点总规划图(来源:作者团队绘制)。

10

图10:华南教育历史坪石研学基地设计方案(来源:作者团队绘制)。

 

  一、“读万卷书”

  历史就像是埋在地下的宝藏,它就在那里安静地等待着与发掘者相遇。与一般设计项目不同,“华南教育历史坪石研学基地”的规划设计要求我们首先要对相关历史文献资料尽可能充分准确地掌握,规划设计过程实质上是一种“历史文献空间化”的过程。除了现有资料,我们还利用各种方法深入发掘新的历史文献和照片,有很多材料甚至是第一次在公众面前进行展示。

11

图11:2008年坪石老街航拍图(来源:广东省文物考古所)。

12

图12:2008年测绘图与现状航拍图叠加,其中,红色为坪石老街走向(来源:作者团队绘制)。

13

图13:管埠师范学院礼堂正立面图,虞炳烈,1940年(来源:东南大学)。

14

图14:国立中山大学武阳司法学院宿舍正立面图,虞炳烈,1940年(来源:东南大学)。

  每一次的历史文献新发现都会让我们兴奋,因而常常会对规划设计产生重要的关键影响。比如省文物考古所曹劲所长提供的2008年坪石老街航拍图(图11),直接决定了坪石老街规划的石板街走向(图12)及其两边环境景观处理的基调(以原有建筑物的平面为基座);从东南大学获赠虞炳烈教授的一批坪石国立中山大学校舍的图纸(图13、图14、图15),其中通过比对确定了在新村的建筑工程系办事处的位置,以及管埠师范学院礼堂与教室的位置;阿瑞老师通过繁杂的历史资料和当代文献信息,梳理出与坪石有关的中国十多位院士,因此在坪石老街规划中设立“院士纪念园”就很有意义(图19);自杀成仁的建工系系主任卫梓松先生肖像照片的发现,让纪念柱的设计不再有遗憾;1940年岭南大学校报对岭南大学农学院在坪石灵石坝村开基报道的发现,为岭南大学农学院纪念地的选址提供了依据;通过英国科学家李约瑟先生拍摄的理学院数学天文系教师邹仪新女士在坪石塘口村天文台的工作照片(图17、图18),发现了天文台的建筑遗迹(图16),结合虞炳烈先生的设计图纸,为塘口村理学院纪念地增添了一个具有科学意义的场所;通过发动当地村民,在进行口述史的收集过程中,发现新村入口山腰处的国立中山大学无名师生墓(图20)。这样的激动和兴奋在这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内不断出现,让原本看起来已经破败不堪的建筑遗迹、荒郊野岭逐渐在我们的视线中鲜活生动起来,振奋人心的故事几乎无处不在,抗战时期华南教育在坪石坚守办学的场景历历在目。最近又新发现卢鹤绂先生回国后1942年撰写的《重原子核内之潜能及其应用》一文即诞生于塘口村,使坪石成为了中国核能理论的启蒙之地。丰富的历史文献资料对研学基地规划设计的影响无疑是决定性的,这项工作至今一直仍然在持续不断地进行着。

15

图15:塘口村理学院天文台设计南北剖面图,虞炳烈(来源:省“三师”专业志愿者)。

16

图16:塘口村理学院天文台遗址航拍(来源:广东省文物考古所)。

新17

图17:塘口村理学院天文台复原推断图(来源:作者自绘)。

18

图18:邹仪新女士在坪石中大天文台记录测量数据,李约瑟摄(来源:省“三师”专业志愿者)。

19

图19:华南教育历史坪石研学基地坪石老街办学纪念园之院士园效果图(来源:作者团队绘制)。

20

图20:无名师生墓园(来源:作者团队绘制)。

 

  二、“行万里路”

  要对每个办学地的现状场地情况有细致的了解,现场查勘必不可少。设计团队多次到坪石当地进行现场调查、测绘和走访,鉴于历史研究的严谨性,将历史图纸、地图与现场进行一次次认真的比对考证,力求历史信息能在规划设计中得到准确表达。

21

图21: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坪石老街国立中山大学校本部办学纪念地规划总平面图,其中,13为朱德故居;16为三界庙遗址(来源:作者团队绘制)。

22

图22: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三星坪“国立中山大学工学院”办学纪地规划总平面图(来源:作者团队绘制)。

23

图23: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三星坪“国立中山大学工学院”办学纪地效果图(来源:作者团队绘制)。

24

图24: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三星坪码头大树历史图(来源:省“三师”专业志愿者)。

25

图25: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三星坪“国立中山大学工学院”办学纪地码头效果图(来源:作者团队绘制)。

  在调查过程中,不仅仅考虑历史的角度,也会从场地的现状实际条件出发,去进行合理的功能布局。比如将2008年坪石老街航拍图与历史地图、老街现状进行比对,确定“三界庙”位置和朱德故居遗址(图21);通过对武江特殊水文情况的了解,在三星坪工学院办学纪念地的设计,采用地面抬高的干阑式处理,以应对每年的季节性洪水上涨(图22、图23);通过现场勘察,在历史信息还不是很完整清晰的情况下,提出对许崇清故居进行现状遗址保护展示而不是盲目复建故居,但对过往视频的研究,在视觉信息完整的前提下,提出复种古码头大樟树的建议,以呈现古码头给人的强烈场所记忆(图24、图25);对武阳司村的多次现场走访,确定了王亚南先生的故居所在(图26),将老街、古码头、以及中山大学修建的炮楼(图27)通过游线串联起来,并在武水河对面的山坡上发现一处眺望全村的风景绝佳之地,后经证实,此处下到河滩确实也有一处古码头;对文学院及其周边场地勘察后,将武水河边洗衣码头附近的荒废杂草地,结合现状地形条件,设置诗书园以丰富文学院的纪念场所,改善提升环境品质(图28、图29)。

26

图26:武阳司村国立中山大学法学院研学基地暨《资本论》研学课堂规划总平面图(来源:作者团队绘制)。

27

图27:武阳司村国立中山大学法学院研学基地炮楼修缮与利用效果图(来源:作者团队绘制)。

28

图28: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铁岭“国立中山大学文学院遗址航拍图(来源:作者团队绘制)。

29

图29: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铁岭“国立中山大学文学院”办学纪念地诗书园(来源:作者团队绘制)。

 

  三、“少扰民,多添彩”

  研学基地中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办学纪念地(园)。与一般城市广场项目不同,办学纪念地(园)的设计不是为了营造一个材质精美、空间复杂的场所,相反应该是在尊重历史遗迹的基础上,除了必要的安全性和纪念性考虑,尽可能不对原有场地进行过多的干预,以保护办学地原有风貌为基础,以优化提升居民生活环境、满足研学活动需求为目的。项目中,坪石老街上的定友图书馆(所图30、图31)、红砖房小剧院设计(图32、图33)都是建立在保持传统风貌的基础上对现有荒废旧建筑重新改造,活化利用。

30

图30:坪石老街定友图书馆选址(来源:省“三师”专业志愿者)。

31

图31:坪石老街定友图书馆改造设计轴侧图(来源:作者团队绘制)。

32

图32:坪石老街红砖房——小剧院选址(来源:省“三师”专业志愿者)。

33

图33:坪石老街小剧院改造设计效果图。

 

  四、“多方配合、无缝衔接”

  与其他设计团队以及各级政府部门和相关学者的紧密配合,顺畅地沟通交流和无缝衔接,使得近两个月的高强度密集方案设计工作得以保证进度。我们得到了省建筑设计研究院、省文物考古所和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等各方力量的支持,受到了阿瑞、曾宪川、杜黎宏、曹劲、田中、何昆亮等省“三师”专业志愿者(图34-36)的鼓励和大力配合,省政府、省自然资源厅、省文旅厅、省住建厅、省水利厅、省教育厅及地方各级政府部门(图37)都给予了尽可能的帮助,这是我们设计得以快速深入的重要缘由。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坪石人、乐昌退休教师何昆亮老师,完全是自发的坪石历史研究者,正是他对当地历史的熟悉、对华南教育历史研究的热心,使得很多历史文献档案的深入调查和现场认定工作得以迅速开展。

34

图34:与广东省建筑设计院团队讨论方案(来源:省“三师”专业志愿者)。

35

图35:与各省厅单位在省文物考古所交流(来源:作者团队摄)。

36

图36:省“三师”专业志愿者团队在坪石开展活动(来源:省“三师”专业志愿者)。

37

图37:与地方政府部门交流(来源:作者团队摄)。

 

  五、“场地整理、提前展示”

  由于建筑工程建设的行业规范性,工程全面落地需要有申报、审批及建设等流程和时间。在此之前,可以充分利用现状条件,同时进行旧建筑及周边环境整理。另外,发挥展板的优势,结合室内外多样化展陈手段,快速营造出可提供多样化参观及研学活动的场所,满足展览、教学、研讨、纪念仪式等需求。坪石研学基地在建设全面启动前,省“三师”专业志愿者、各级政府部门以及广大群众密切合作,通过场地整理(图40、41),在几个重要节庆假日就已经策划开展进行了丰富的研学活动,旅行社、博物馆也开辟多条相关游线、组织各种研学活动,各级高校、中小学生广泛参与,许多校友们自发参团或自驾游,取得了非常好的社会反响,在广东省乃至全国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获得了较好的关注度,抗战时期的华南教育历史再一次走入人们的视线。

40

图40:省“三师”专业志愿者和地方部门对研学点进行场地整理(来源:作者团队摄)。

41

图41:坪石各研学点的场地整理(来源:作者团队摄)。

42

图42:坪石各种研学活动的开展(来源:作者团队整理)。

 

  六、“群众参与”

  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发动群众。群众的主动参与和配合是项目能否成功的决定因素。许许多多抗战时期华南教育在坪石办学的故事,虽不见文字记载,但都是群众代代口述传播下来的。这其中既有坪石当地的老百姓,也有当年在此地教书和学习的老师、校友及其后人,他们提供了非常珍贵的口述历史资料(图38)。无论是历史信息资料的提供,还是历史实物的捐赠、场地和建筑的整理和借用(图39、43、44),正是群众的积极投入和无私奉献,使得研学基地的建设和研学活动的快速开展成为可能。

38

图38:访谈村民现场调研图,浅绿衣者为何昆亮老师(来源:作者团队摄)。

39

图39:省“三师”专业志愿者与当地义工共同安装“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立牌(来源:省“三师”专业志愿者)。

43

图43:抗战华南教育历史亲历者——坪石三星坪朱兰修老人(来源:作者团队摄)。

44

图44:国立中山大学工学院院长陈宗南故居,由朱兰修老人将自宅借用出来作研学展陈室(来源:作者团队摄)。

  此次对“华南教育历史坪石研学基地”规划设计和建设的全程参与,我们设计团队不仅锻炼了专业技能,更是一次重要的“知史爱国”、“知史爱校”的教育经历,收获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自信、文化自信!历史不应该被忘记,也不会被忘记!我们将不忘初心,继续为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的建设努力奉献!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自南粤古驿道网,欢迎转载。)

责任编辑:江家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