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特色“共同缔造”实施路径探索 以南粤古驿道樟林古港环境整治项目为例
2021-02-05 下午 04:00   来源:南粤古驿道网,采编自公众号“南粤规划”   
分享

摘要

  当前各地践行“共同缔造”,提升城乡建设品质,彰显环境特色。突显的问题是,多元主体的参与行动如何能够发挥出实质性的积极作用。本文回溯地方景观特色共谋共塑的传统文化现象,基于交往行动理论,剖析以组景序列“化地为境”的八景范式,指出其行之有效的机制是借助环境意义的意象化表达,维系环境意义共识,确立社区环境行为的伦理规则,协调个体环境行为的判断与选择,达到持续增进环境特有形式及内涵的效果。南粤古驿道汕头樟林古港环境整治项目借鉴历史经验,侧重于采用协调参与者行动意向的技术措施,尤其利用空间环境的符号媒介作用,在研究和发掘场所脉络的基础上,通过凝练和转译设计理念,塑形空间意象,强化环境意义,探索新时期环境特色“共同缔造”的管创协同实施路径。

 

  1、引言

  自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以来,我国城乡建设加快由外延扩张式向内涵提升式转变,从试点项目开始,践行“共同缔造”理念,延续历史文脉,应对城乡环境的特色危机。众所周知,环境特色呈现在建筑形式、城市(村镇)格局、空间意象等各个方面,来自于地方族群长期持续的建设活动,是社会群体空间实践协调统一的结果。当下各地整治建成环境,建设活动分工分项,进展迅速,参与者包括各级政府管理部门、各种专业机构、各类社会团体,以及广泛的社会公众,各方有着差异化的参与欲求。由此突显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确保多元主体的参与行动能够发挥出实质性的积极作用。南粤古驿道汕头樟林古港环境整治结合实践经验,借鉴传统范式,探讨了管创协同的做法,探索新时期环境特色“共同缔造”的实施路径。 

 

  2、共塑环境特色:“共同缔造”的目标与难题

  2016年联合国人居三《新城市议程》提出开展城市改造,提倡共建共享。我国的一些城市,近年来已经制定和实践了相关的策略办法,同时学界围绕公众参与的现实问题,尤其是“承载社会各群体利益的空间资源的分配与协调”,展开了广泛的讨论,相关的制度建设和法制保障得到持续改进[1-5]。不过,就“共同缔造”共谋共塑环境特色的目标而言,亟待协调的显然不限于经济属性的各方利益诉求[6],公众参与行动超出“市民参与阶梯”理论模型,所要达到的不止于个体权利上的实质性参与,而是要在社区整体的发展上产生出实质性的作用,即参与行动能够增进地方环境的整体特色。可以说,环境特色“共同缔造”是公众参与的高层次目标的进一步延伸(见图1)。

1

图1:环境特色“共同缔造”是实质性的公众参与

(资料来源:作者结合参考文献[5]表1的部分内容自绘)

  现实中,规划管理是协调城乡建设活动的法定机制,但对于如何有效营造地方环境特色,却缺乏有效办法。具体说,规划管理为提高城市风貌管控的可操作性,采用了一系列设计引导的技术方法,包括绘制蓝图,以及制定设计导则或设计管控指标体系等,然而事实上,无论形态构思还是空间意象,但凡关乎环境特征的内容,由于无法“定性、定量、定边”,无从制定明确的管理界限,规划协调的实效性普遍较低,即便“通过可落地的位置、数量、角度、比例等管控与引导语汇”,把图纸“转译”成政策法规,也只是为了“规划管理人员和下一步具体设计人员的理解和使用”[7],并不涉及公众的环境体验和创建行为。也就是说,环境特色营造超出了规定性技术策略能够协调的范畴,是环境特色“共同缔造”的现实难题。

 

  3、环境特色“共同缔造”的传统经验与现实启示

  共同缔造内涵与传统乡土社会两者血缘相通 [8]。公众参与中的集体行为意识,在传统村落建设中起了重要的作用[9],建成效果风貌鲜明[10-11]。随着现代化进程,社会治理的制度化体系广泛替代了特定社群文化的协调机制,城乡建设如何实践环境特色共同缔造?“现代精神,吾本有之”[8]。八景文化在我国影响久远,是地方景观特色集体创建的传统范式,采用非制度性的行动意向引导,构建起了环境与人的积极互动关系,具有特殊的现实借鉴意义。

  3.1八景文化:“化地为境”的地方文化景观创建传统

   八景文化,又叫景观集称文化,是结合了无声诗(画)、有声画(诗),通过朗朗上口的韵文诗歌,高度凝练一个地区的自然景观与历史文脉,以“八”或“十”集称化表现环境意象,形成组景序列,得到广泛和历久的传播,所在空间常作为地方的休憩和节庆场所,构成特定体验的集体记忆,形成明确的环境意义共识[12-14]。

   “八景”文化现象在我国“历千年而不衰”。明清以来,在我国经济较发达地区的乡村中,以家族住地景观为内容和范围,出现了各样的小八景,成为一方“共同的文化符号”。近代,依托这些“八景”胜迹,发展出近代乡村公园,既延续了乡村历史性场所的地方象征性,也赋予乡村人居公共开放、健康休闲的时代气息,显示出环境特色的内在生命力。如台山斗山镇浮石村的兰溪公园就是源自“兰涧香泉”、“云阁春晓”等村落“小八景”,保持着水口园林的特点,时至今日仍是声名在外的地方特色景观[15]。

  八景营造的核心机制可概括为“化地为境”,即把塑造地方文化空间的“意境”及“域境”作为关键环节,持续发展环境行为与环境意义共识的合理化互动关系(见图2)。

2

图2:八景“化地为境”的环境特色共同缔造机制

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部分内容结合了参考文献[17]图1

  1)景观“集称化”采用命题构景的手法[16],调动人的知觉、记忆、和想象等体验能力,由“物象”到“意象”,再到“情感”,在三重“境界”——“物境、情境、意境”[17]——构建文化共同体共享空间,增进空间环境的意义共识;

  2)与之相应的,文化共同体共享的“概念、理念和符号”界定出了情感归属的物质空间范围,并起到重要的社会组织功能,能够持续地规范环境行为,并由此勾勒出整体文化特征的“域境”。

  3.2协调行动意向:“共同缔造”传统经验的现实启示

  哈贝马斯(Habermas)指出,在高度复杂的现代社会中,“诸多行动者的行动的协调或整合需要采取两种方式:一是协调社会中人们的行动取向,一是通过控制行动的结果来协调人们的行动”[18]。目前,协调参与行动,共塑环境特色,主要是通过城市设计和规划管理,采用设计导则或者设计管控指标体系的办法,对建成效果提出技术要求,本质上局限在“控制行动的结果”上,缺少了能协调各方参与主体行动意向的机制(见表1)。

3

表1:两种类型的环境特色营造参与行动管控方式比较

(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推行“共同缔造”理念,提倡包容性发展,正是对此进行补充和修正。不过,相关进展主要是围绕如何协调各群体利益,把参与主体局限为抽象的“经济人”。一如经济学理论发展所表明了的,人的行为选择不会纯粹出于利益权衡,而是嵌入具体的、当下的社会结构、社会关系之中,存在情感、 观念和愿景等“非经济动机”[19] 。“共同缔造”包容多元参与行动,本质上是要协调好非理性个体行为的复杂动机。

  行动规则是协调行动动机的关键。在道德规则、伦理规则和技术规则各类型中①,伦理规则基于伦理共同体的价值理解与共识,指导人们评价有关“好的生活”的问题并决定行动和选择[18],是进行价值判断并形成行动意向的社会规范。八景营造的“化地为境”范式作为宝贵的“共同缔造”历史经验,说明了中国传统文化伦理价值意识的深刻影响,展示了物质环境的文化濡化②作用,亦突显了伦理规则在中国社会文化本底下的应用实效性,提示出借力文化传统的高品质城乡建设实施路径。

  借鉴文化景观创建传统,针对当前规划设计和管理倚重于技术规则的方法论局限,本文以南粤古驿道汕头樟林古港环境整治项目为例,探讨包容了创造性参与行动、侧重于协调参与行动意向的引导性办法,思考应对现实中环境特色共谋共塑的“管控难”问题。

 

  4、樟林古港环境整治“共同缔造”实践

  2016年广东开始推动“南粤古驿道活化利用行动计划”,2017年编制并实施广东省南粤古驿道文化线路保护与利用总体规划[20]。樟林古港是南粤古驿道文化线路③示范段四个出海口纪念地之一[21],其整治工程属于文化线路保护与利用规划建设的一部分,项目整治成效获得了2017年度“广东省宜居环境范例奖”。

  4.1找型:挖掘地方特性,凝练设计理念

  樟林古港位于韩江出海口,曾是清代潮汕地区最大的海运贸易和民众出洋口岸(见图3左)。因为地理变迁影响,海岸线外移,樟林古港现已是一个距海十余里的乡镇,属汕头市澄海区。“找型”就是要在沧海桑田的变迁之下,探究社会文化现象的空间分布变化,挖掘“地方本性”,凝练环境意义共识。其中包括三个方面:

  1) “地理找型”,就是考察区域中社会文化现象的空间特点和空间过程,整理环境意象元素和空间肌理特征;

  2) “认知找型”,即基于地方文化和集体记忆,提炼标志性的视觉要素;

  3) “愿景找型”,则是回应地方文化精神,表达当地时代发展的共同愿望。

  具体看,“河、船、街、码头” 及其所组成的空间肌理,直观呈现了樟林古港基于水运交通的自然和社会成因;潮汕人当年漂洋过海的红头船(见图3右),经历数代相习、口口相传,融入地方文化,是先辈扬帆渡海的精神象征,而重振昔日繁荣则是新时期樟林人的共同愿景。项目借用“红头船”文化符号,结合古港的空间形态特征及时代发展愿景,提出“双船会、振兴梦”的设计理念[22],通过塑造“千帆竞发、勇于开拓”的情景想象,传播价值理念,强化意义共识。

 4

图3:左:樟林古港区位图;右:复原的红头船

(资料来源:左图为作者改绘自参考文献[20];右图为作者自摄)

  4.2转译:多尺度塑形公众意象④

  这里所称的“转译”,是专指建筑语言上的符号效应方式,类似叙事、隐喻, 用以表达建成环境的意义[23]。项目通过适度“定性、定量、定边” 管控,在空间形态、景观特征和标志符号等多个尺度上,转译设计理念,引导公众联想和理解,确立公众意象[24]。

  1)历史之舟与现代之舟:空间形态特征的共同想象

  樟林古港1984年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从2002年起,当地政府数次编制樟林古港保护与利用规划,划分了保护层次及范围。本次整治项目突出空间历史渊源,进一步通过设计管控,明确街巷、开敞空间、水系的空间界定,强化“社会群体通过文化构建的象征性的边界”[25],形成古河道与建成环境交融、由环境意义区分的两个部分,一是承载“红头船”文化情感的古港历史码头街巷所在的“历史之舟”区域,二是古港河西岸以新建博物馆为标志的“现代之舟”片区,由物质空间到环境意义,塑造了形态特征上“双船会”的共同想象(见图4右、图5)。

5

图4:左:樟林古港街巷网络的空间形态特征;右:樟林古港的两个环境意象区域.

(资料来源:作者改绘自参考文献[20])

6

图 5:樟林古港航拍全貌

(资料来源: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2)河街景观:街巷与河岸的环境意象特征

  沿古港河道,项目以“一河、两环、五街、七巷、多节点”的系统构架,整理街巷与河岸的开放空间,突出“河”、“街”的地方特性(见图4左),进行“点、线、面”的设计管控。具体包括,依据建筑质量及重要性等因素挖掘文物和历史建筑作为活化“节点”,把广场等开放空间作为构建对话的“支点”,沟通街巷与河流、借景远山(见图6上);通过整治,联系起街巷空间与河岸开放空间,建立连续通畅的街巷系统脉络;结合节点与开放空间,串联街巷,强化河街景观特征。

7

图6:上:樟林古港河道沿岸整治效果;左下:樟林古港河道沿岸整治前状况;右下:樟林古港整治后的亲水节点

(资料来源:作者自摄)

  3)红头船:景观节点上的视觉符号

  项目以红头船作为象征符号,设计打造纪念广场、古码头遗迹等核心景观节点,采用解构与重组的方式,比如提取红头船桅杆元素,设计景观纪念柱;近于足尺复原红头船(见图3右),作为标志性装置等,通过地方文化和集体记忆的视觉符号,引导“社会群体对空间秩序和景观进行塑造,进行空间建构与认同的过程”[26]。

  4.3体验与创建:管创协同的参与行动

  体验和创建是环境特色“共同缔造”公众参与的两种行动方式。在樟林古港环境整治项目中,公众的环境体验与建设行动既受规划要求管控,又遵从共同的价值准则,在一定程度上行使个体的判断与选择,显示出管创协同的参与效果。

  1)整治项目争取一切边角地,营造各式广场庭院,创造公共开放空间(见图6右下),其总体目标是在此基础上,进行设计管控,优化河街景观“点、线、面”的空间网络,强化河街景观的公众意象,通过塑造特定环境的“意境”与“域境”,传递环境意义共识。例如,依托街巷与河岸的空间肌理,设定自然的亲水游径,设计配置导视系统,为公众认知环境与地方文化特征创造条件。尤其是结合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线路(见图4左、图7),把健康、开放的定向赛事文化融入居民的日常生活空间,集合了现代时尚和地方历史元素,增进了环境特色体验方式的包容性,同时也拓展环境意义共识的内涵,增添环境特色持续发展的新元素。

8

图7:游径结合定向大赛线路

(资料来源:作者自摄)

  2)整治工程包括“清、拆、保、修、建、美”等内容,涉及到各级职能部门、技术单位、施工单位以及居民等多个方面。如果缺少有效协调,参与行动极易对环境特色造成“建设性破坏”,比如早期的古港河治理行动局限于水体保护的目的,惯例地一刀切沿河围起石栏,切断了河流与街巷的联系,损害了基于水运交通历史的“河、船、街、码头”的空间意象(见图6左下)。而与之对比的,是本次项目实施中的各种个性化做法。例如,整治中核心的截污工程难以按常规方案实施,地方建设单位就结合工程经验,在河底埋置干管,同时主动协调检修口的景观要求,创造性地解决了问题(见图6上)。又如,居民清拆历史建筑添加物、整改房前屋后的乱搭乱建,自觉运用地方材料、工艺,发挥民间工匠智慧进行“原创性”整修等(见图8),自发诠释了对环境意义共识的理解,主动丰富了景观风貌中的地方特色内容。

9

图8:左:集设计与施工于一身的工匠;中:完成后的地方特色建筑装饰;右:“原创性”整修

(资料来源:作者自摄)

 

  5、结语

  本文剖析八景文化“化地为境”的地方景观创建传统,结合交往理性概念下的规则观辨析,指出实现环境特色“共同缔造”,除了预设建成效果,规定建设要求,进行规划管控之外,还有必要以协调参与行动意向为目的,着眼于引导公众的价值判断,针对环境意义的空间表达与表现,完善规划设计和管理的技术措施。通过总结南粤古驿道樟林古港环境整治项目实践,本文提出管创协同的规划建设实施路径,即通过研究并塑造环境空间的地方特性,促进环境意义的共同理解与想象,确立基于伦理价值的社会规范,协调多元化的参与行动,发挥公众参与的实质性作用,并在环境与行为的交互作用下,形成长效机制,持续增进地方环境整体特色。其做法具有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也有待更多的实践进一步探索。

 

  注:

  ① 哈贝马斯从规则的有效性与主体间性的关系上,区分了三种类型的行动规则:道德规则、伦理规则和技术规则。其中,道德规则和伦理规则的有效性的基础则是基于有关价值的共识。见参看文献[18]。

  ② 文化濡化(enculturation):人类学用词,指人类个体适应其文化并学会完成适合其身份与角色的行为的过程,转见钟年. 文化濡化及代沟[J]. 社会学研究, 1993(01): 78-83。

  ③ 南粤古驿道,是指1913年前广东境内用于传递文书、运输物资、人员往来的通路,包括水路和陆路,官道和民间古道,是经济交流和文化传播的重要通道;南粤古驿道文化线路:是指以广东省古驿道历史文化遗产(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为核心,通过古道、绿道、风景道、水道等多元的线性载体,对历史上的古驿道线路进行复原、标识,串联沿线的古驿道遗存、历史文化城镇村、各类文化遗存以及自然景观资源等发展节点,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和展示,为公众创造满足现代生活需求的线形公共文化产品。见参看文献[21]。

④ 公众意象是大多数居民对地方物质环境的共同印象。见参考文献[24]5。

 

  参考文献:

  [1] 李郇,黄耀福,刘敏. 新社区规划:美好环境共同缔造[J]. 小城镇建设, 2015(04): 18-21.

  [2] 李郇,彭惠雯,黄耀福. 参与式规划:美好环境与和谐社会共同缔造[J]. 城市规划学刊, 2018(01): 24-30.

  [3] 罗燕,黄建云,肖洪未. “包容性”内涵及其对我国城市规划工作的启示[J]. 城市发展研究, 2018,25(08): 1-6.

  [4] 李郇,刘敏,黄耀福. 社区参与的新模式——以厦门曾厝垵共同缔造工作坊为例[J]. 城市规划, 2018,42(09): 39-44.

  [5] 李洋,贺辉文. 公众参与的阶梯式跃升路径研究——以厦门和玉树为例[C]. 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中国重庆. 2019.

  [6] 李稷,张沛. 行为经济学视角下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动力机制优化[J]. 现代城市研究, 2018(06): 44-50.

  [7] 段进,兰文龙,邵润青. 从“设计导向”到“管控导向”——关于我国城市设计技术规范化的思考[J]. 城市规划, 2017,41(06): 67-72.

  [8] 黄庄巍,刘静,陈应文. 基于闽南地域文化特征的传统村落共同缔造方法研究[J]. 小城镇建设, 2020,38(04): 5-10.

  [9] 李洋,贺辉文. 公众参与的阶梯式跃升路径研究——以厦门和玉树为例[C]. 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中国重庆. 2019.

  [10] 王昀. 向世界聚落学习[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1.

  [11] B·鲁道夫斯基. 没有建筑师的建筑:简明非正统建筑导论[M]. 高军. 天津: 天津大学出版社, 2011.

  [12] 耿欣,李雄,章俊华. 从中国“八景”看中国园林的文化意识[J]. 中国园林, 2009, (05): 34-39.

  [13] 李开然,央·瓦斯查. 组景序列所表现的现象学景观:中国传统景观感知体验模式的现代性[J]. 中国园林, 2009(05): 29-33.

  [14] 毛华松,廖聪全. 城市八景的发展历程及其文化内核[J]. 风景园林, 2015, (05): 118-122.

  [15] 张波,肖大威,李荣彬. 兰溪公园:五邑侨乡村落水口园林的近代化[J]. 中国园林, 2014, (09): 113-116.

  [16] 吴庆洲. 建筑哲理、意匠与文化[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75.

  [17] 李畅,杜春兰. 明清巴渝“八景”的现象学解读[J]. 中国园林, 2014, 30(04): 96-99.

  [18] 童世骏. 没有“主体间性”就没有“规则”——论哈贝马斯的规则观[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05): 23-32.

  [19] 臧得顺. 从波兰尼到格兰诺维特:“社会人”对“经济人”假设的反拨与超越——兼议新经济社会学的最新进展[J].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2009(06): 11-20+125.

  [20]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广东省南粤古驿道文化线路保护与利用总体规划课题组. 广东省南粤古驿道文化线路保护与利用总体规划[R]. 2017.

  [21]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南粤古驿道保护修复与活化利用[J]. 南方建筑, 2017(06): 4.

  [22]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华南理工大学. 樟林古港古驿道建筑及景观改造设计方案(第二版)[R]. 2018.

  [23] 朱小雷. 一种地域性城市设计的研究思路[J]. 城市规划, 2002(09): 72-76+84.

  [24] 凯文·林奇. 城市意象[M]. 方益萍, 何晓军. 北京: 华夏出版社, 2010:5

  [25] 王敏,赵美婷,江荣灏,朱竑. 边界与想象社区的建构:以广州归侨聚居区为例[J]. 人文地理, 2018, 33(01): 24-30+123.

  [26] 王敏,江荣灏,朱竑. 人文地理学的“视觉”研究进展与启示[J]. 人文地理, 2017, 32(03): 10-19.

 

  (原文刊登于“南粤规划”公众号,作者为李荣彬,南粤古驿道网采编整理。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南粤古驿道网联系。)

责任编辑:熊灿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