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视野下的岭南民居之四:客家民居 岭南建筑在大湾区(4)
2021-03-30 下午 04:00   作者:王河   
分享

  编者按:

  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城市与乡村,岭南建筑既是外在的载体,也是灵魂。岭南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较具特色和活力的地域文化之一,源远流长。岭南建筑作为岭南文化的重要载体,富含岭南文化的精髓。千百年来,岭南建筑经过历代建筑匠师的辛勤劳动,充分利用了岭南的自然资源,结合老百姓的生活特点,形成了风格独特的建筑艺术,在中国建筑之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如今,粤港澳大湾区正承载着新时代的重要使命。三地的历史、民俗、语言以及建筑风格同根同源,如何在历史中溯源岭南建筑的源头,呼吁更多的有志之士挖掘、抢救、复活珍贵的历史文化与建筑;又在新时代中迸发岭南建筑及设计的灵感与创新因子,用岭南工匠精神“智造”湾区,让建筑当随时代成为新的思考。

  有鉴于此,南粤古驿道网邀请联合国国际生态生命安全科学院院士、广州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南粤工匠、南粤古驿道网特约撰稿人王河博导共同推出《岭南建筑在大湾区》系列,尝试通过众多学术话题的碰撞与探讨、不同设计案列的剖析与畅想,漫谈岭南建筑悠长的历史、全新的活力。

  本期将探寻湾区视野下的岭南民居之客家民居。

 

 

一、客家人的背景

  客家人是我国汉民族中的一个特殊民系。据1993年统计资料,全世界有4500万客家人,国外700万人,国内3800万人。除集中在粤、闽、赣三省边区外,还分布在四川、湖南、广西和台湾等省。

  客家民系是我国南方五大民系之一,五大民系即越海民系、闽海民系、广府民系、赣湘民系和客家民系。历史上北方中原人民三次大迁移,移民来到南方,由于先来到的南下移民与当地土著居民结合而形成了四大民系并已占据沿海地区,后来的南下移民,只能在粤闽赣边界山区艰苦地生活和生存,长期来就形成为一支独特的民系,即客家民系。他们的中原怀旧与浓厚的传统意识在五大民系中是非常突出的,客家民系不但在文化特征上是独特的,在建筑类型和建筑风格上也是独特的。

  汉民族第一次大迁移于西晋“永嘉之乱”,其后又经过唐代“安史之乱”和宋代的“靖康之难”。中原古汉民历经三次大规模的迁徙,南方人口逐渐增多,超过了北方,其中有一支中原先民进入了赣闽粤地区就形成了客家地区。

  汉族人在这个地区进行共同开发、垦植生产。他们精诚团结,艰苦谋生,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个独立的民系社会——客家民系,同时形成了其独特的建筑形态——客家建筑。

  吴庆洲教授则从更高的角度探讨客家建筑的仿生象物营造意匠,认为它是追求天地人和谐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的产物,其文化渊源为生殖崇拜、图腾崇拜和风水观念,并从法人、仿动物(包括凤凰、龟、龙、牛、螃蟹、蛇等)、仿植物(莲花等)、象物(包括船、棋盘、八卦等)几方面进行了研究[1]。

 

二、客家民居法人的设计构思

  清代客家著名的风水师林牧,对客家三堂屋的平面处理和空间组织,提出了法人的设计思想,将三堂屋住宅比拟人体,以人体的比例决定三堂屋的比例及平面关系(图5-71)。

1

图5-71  客家民居中人体的比例与三堂屋的比例及平面关系(引自吴庆洲《建筑哲理、意匠与文化》)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极重视人的价值。“天地之性(生)人为贵”(《孝经》),认为天地之间的生物以人为最宝贵。“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老子》第二十五章)按照古代天地人同构的思想,天地是个大宇宙,人本身是一个小宇宙。“天地万物,一人之身也,此之谓大同。”(《吕氏春秋·有始》)人有血脉,地亦有之。“水者,地之血气,如筋脉之通流者也。”(《管子·水地》)正因为认为人是与宇宙万物同构的小宇宙,城市、建筑、园林规划设计中都有法人的例子。

  客家民居建筑屋式以前后两进,两边作辅弼护屋者为第一。后进作三间一厅两室,或作五间一厅四房,以作主屋。中间作四字天井,两边作对面两廊。前进亦作一厅两房。后厅要比前厅深数尺而窄数尺。前厅作内大门,门外作围墙,再开以正向或旁向之外大门,门外作围墙,再开以正向或旁向之外大门,以迎山接水。正屋两旁,又要作辅弼厦两直,一向左,一下截比上截要深三寸。两边屋栋,上半截与前进一样高,下半截比上半截低六七寸。两边护屋,墙角要比正屋退出三尺五寸,如人两手从肩上生出之状……此为最上格。其次则莫如三间两廊者为最:中厅为身,两房为臂,两廊为拱手,天井为口,看墙为交手,此格亦有吉无凶。

 

三、客家民居的胎土与风水

  客家民居的围龙屋和五凤楼中,均有一处称为胎土(或称化胎、花胎、花头)的所在,其位置在中轴线上的祖堂之后,形如半月,高于祖堂地平。若其后无围龙屋,则呈土丘状;若后有围龙屋,则呈龟背状。据民国十六年(1927年)《兴宁东门罗族族谱》云:化胎,即在“龙厅以下,祖堂之上,填其地为斜坡状,意谓地势至此,变化而有胎息。”在祖宗的神龛下方或祖公厅后面的花胎上,都安有龙神,让其与祖宗一样,享受长年香火。“胎土”乃客家民居的“龙脉”和风水要点,其文化渊源十分久远,乃源自古代先民的生殖崇拜文化。

     围龙屋与五凤楼的胎土,龙脉至此,地势变化,天地在此交感,孕育了胎息。为了让胎土透气,不宜用泥灰封死,而要用卵石铺砌。这胎土乃全宅神圣之地,乃神龙之所在,主宅中人丁兴旺。“民间认为,客家人是龙的传人,而主宰子孙兴衰祸福的,是祖宗和本屋的龙神,所以他们在祖宗的神龛下方或祖公厅后面的花胎上,都安有龙神,让其与祖宗一样享受长年香火。年深日久,遇到不顺吉的事多了,便认为龙势变了,就得安龙奉朝,请巫公作法以壮龙势。

  如前所述,对龙的崇拜实乃对男性祖宗生殖力的崇拜,其内涵是生殖崇拜。胎土呈土丘状或龟背状,象征大地母亲的子宫,具有生殖功能。其所在正是风水穴位所在。风水穴位实为地母女阴之位,从风水图可以一目了然。《老子》云:“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风水穴位正是《老子》之“玄牝之门”。

  南方坟墓(即阴宅)形如圈椅,与客家府第式和围龙屋民居相类似,亦有类似胎土的突起,也有同样的生殖崇拜文化的内涵。

  《老子》云:“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这里的“谷”指山谷、洞穴,地母的子宫。

  周予同先生认为,中国先民以山川、丘陵、溪谷等为生殖器在自然界物化形式,“他以人间的生殖方法来比拟宇宙的生殖,于是以天、太阳、山、丘陵为男性的性器官,以地、月亮、川、貉谷为女性的性器官,而加以崇拜,于是产生祭天地、祭日月、祭山川等等的形式。       

  阴宅所在也是地母子宫之所在,人死后葬于此,利于灵魂投胎转生。故坟墓有突起如胎土者。子宫中有羊水孕育婴儿,故风水穴位不可无水,孕妇怕风,故须避风、藏风。郭璞云:“经曰: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中国传统的风水理论继承了生殖崇拜文化,与《老子》《周易》哲学有一脉相承的关系。只有看到风水的生殖崇拜和生命崇拜的智慧之光,才是抓住了中国传统风水文化的要旨。

 

四、客家民居基本类型

  客家民居单体建筑平面形式多样,组合灵活,其基本类型有:门楼屋、锁头屋、堂屋[2](图5-72)。   

  (1)门楼屋,也称一堂屋或单栋屋,即三合院式。

  (2)锁头屋,平面像古代锁头形状,故得名(图5-73)。

  (3)堂屋,这是以厅堂为中心,对称组合而成的民居平面。两进称二堂屋,三进称三堂屋,当地也称“三厅串”。

2

图5-72  客家民居平面基本类型(引自陆元鼎、魏彦钧《广东民居》)

3

图5-73  广东梅州大埔洲瑞田背乡廖宅锁头屋(引自陆元鼎、魏彦钧《广东民居》)

  客家民居的组合类型是由正屋和横屋组合而成,大型的在后面再加上半圆形围屋或枕头屋,如:

  (1)门楼屋和横屋组合而成者,如单门楼一横屋、单门楼双横屋。

  (2)以锁头屋为基本单元组合发展而成的有:合面杠(图5-74)、茶盘屋(图5-75)。再增加横屋,称之为三杠屋(图5-76)或四杠屋(图5-77),甚至六杠屋(图5-78)。

  (3)堂屋与横屋组合而成者,如双堂双横屋、三堂四横屋等(图5-79)。

4

图5-74  广东兴宁模湖赖宅合面杠(引自陆元鼎、魏彦钧《广东民居》)

5

图5-75  梅州大埔县洲瑞取田背乡廖宅茶盘屋(引自陆元鼎、魏彦钧《广东民居》)

6

图5-76  梅州桥溪村杠式楼(引自陆琦编著《广东民居》)

7

图5-77  梅县松口镇四杠屋平面(引自陆元鼎、魏彦钧《广东民居》)

8

图5-78  梅县南口镇侨乡村潘氏承德堂及其杠式楼近观(引自陆琦编著《广东民居》)

9

图5-79 客家民居堂屋与横屋组合形式(引自陆元鼎、魏彦钧《广东民居》)

  客家民居中有两种特殊类型,一种叫楼,另一种称围龙,是属于聚居防御式民居类型。

  (1)楼:因平面方形,故称为方围,有的客家地区称为四角楼。最早的楼见于紫金县龙安区桂山乡,称为“桂山老石楼”共五层,乃清初所建(图5-80)。

  方楼的平面,实际上是由二堂屋或三堂屋为主体进行组合、发展而成的一种大型方形建筑群。外墙厚为l-2米,外观封闭、坚实、稳固。有的楼开窗,为一般方楼。真正的碉楼则不开窗,如开窗,则为炮眼窗。楼的内部有回廊相通。外围设壕沟,通风采光靠天井。这种楼的特点主要四角有微凸的碉房,作防御用(图5-81)。

10

图5-80  紫金龙安桂山老石楼(引自陆元鼎、魏彦钧《广东民居》)

11

图5-81  惠东县房龙世居(引自陆元鼎、魏彦钧《广东民居》)

  (2)围龙:也称围龙屋,是广东客家最有代表性的一种集居式住宅,主要建于山坡上。它分为前后两部分,前半部是堂屋与横屋的组合体,后半部是半圆形的杂物屋,称做围龙屋。围龙屋房间为扇面形,正中间称为龙厅,其余房间称为围屋间。围龙的发展是,它以堂屋为中心,一般为二堂屋、三堂屋,然后在两侧加横屋,后部加围屋组合而成。横屋数量不拘,视家族人口而定,但一定要对称。后围数量与横屋相呼应,以平面布局完整为原则。有的围龙屋把门前禾坪周围砌上高高的围墙,在两端各开一个大门,称做“斗门”,形成一个封闭的院子。围龙屋组成后的形式有:单门楼四横加围屋(图5-82)、双堂双横加围屋(图5-83)、双堂四横加围屋(图5-84)、三堂双横加枕屋等。此外,还有后带双围、三围甚至五围者。

12

图5-82  大埔单门楼四横围龙屋(引自陆元鼎、魏彦钧《广东民居》)

         13

图5-83  客家民居双堂双横围龙屋平面(引自陆元鼎、魏彦钧《广东民居》)    

14

图5-84 客家民居双堂四横双围龙屋平面(引自陆元鼎、魏彦钧《广东民居》)

  围龙屋在艺术造型上很有特色,当地称它为“太师椅”。它比喻建筑坐落在山麓上稳定牢靠。同时,它配合山形得体,前低后高很有气势。在侧立面处理上,半圆体与长方体结合别有风味,构图上前面半圆形的池塘和后面半圆形的围屋遥相呼应,一高一低、一山一水,变化中又协调,艺术处理很有特色(图5-85)。

15

图5-85  梅县南口镇宁安庐剖面、平面图(引自陆元鼎、魏彦钧《广东民居》)

  在粤北山区中,还有一种堂横式民居。它有两进或三进房屋,最前面的是门厅,最后面的是后堂,是祭祀祖先用的。建筑的特点是天井两旁有廊而无厢,在前厅、中堂、后堂的两侧可毗连建造住房,供族人居住。这样,就形成工字形或王字形的平面。在粤北客家山区民房很多见。

 

五、客家民居建筑的特征

  宗法礼制的厅堂系统和家庭生活的居住系统,是构成客家民居的两个主要机能系统,其主要特征变现为以祖堂为核心形成严谨的“秩序”。无论何种类型、何种平面形式的客家民居,其空间形态构成主要有4个特征:

  1、围合性

  客家的围屋围楼,首先是以厚实的墙体在大自然中围合成一个安居乐业的空间环境,这是客家聚族而居以维持家族共居的基本条件。

  纵观各种聚居建筑形态,客家民居建筑的显著特点是防御性强,客家聚居地往往是山贫地瘠,自然环境恶劣的偏僻山区,个体的生存极为困难,加之惧怕原土著居民的攻击和野兽的侵袭,所以客家人多以血缘为纽带聚族而居,建造攻击性较弱而具有极强封闭型防卫性民居。客家聚居建筑的防卫体系由三部分组成:外墙抵御手段、内部组织结构、生活供给系统。外具有防御性的住宅建筑,这是为生活、生存而产生的建筑。

  2、向心性

     客家民居的围合中心是放有祖宗牌位的宗祠祖堂,祖堂是家族祖先的象征,它通过宗法礼制观念以及家族观念来“监督”家族成员,具有很强的威慑力,其核心点表现在对祖宗的崇敬,即以祖宗牌位为中心的一种家族人文秩序。体现了“慎终追远”的历史含义,在家族延续过程中,就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聚居生活。

  客家民居的空间是由礼制厅堂和生活住房这两部分构成,无论哪一种类型的民居,厅堂与庭院是客家建筑中最重要的空间。客家的礼制厅堂、天井庭院是客家人面对天地、祖宗、文化的地方,它是客家文化的象征,也是客家建筑的核心。以祖堂为核心的平面构成关系形成了空间的向心性,这种向心性表现在所有厅房均朝向祖堂,无论是方形平面布局还是圆形平面布局,也无论是全围合空间还是半围合空间,祖堂就是这个聚居小宇宙的中枢。聚居建筑,这是以宗族、血缘为基础的大家族聚集而居的建筑群。

  3、中轴性

     中轴性是客家民居空间构成的又一特征,无论何种类型、何种平面,都严格表现了中轴对称、井然有序的空间序列,大门、祖堂、公共厅堂、内院天井都布置在一条中轴线上,大门通常位于祖堂的轴线上,并且与祖堂相对。

     客家民居通常为对称性的布局方式,无论是圆楼,还是各类方楼角楼。典型的围龙屋,大门外为禾坪以及具有象征意义的半圆形水池,围龙屋后面还设有半圆形后围和“花胎”、凉院,具有非常强烈的中轴对称性。尽管客家民居由于受到风水观念的影响,或者民居规划后由于资金不足等状况,使得民居不能做到完整的对称布置,如大门朝向转了角度,与祖堂不能平行布置、横屋左右出现不对称的情况、后围出现半围合形状等等,但不会影响客家民居以宗祠祖堂为中轴中心的民居布局方式。

     这种围合性、向心性和中轴性特征的客家民居聚居布局对每一家族成员来说都具有一种强烈的内聚力,应该说,客家家族群体凝聚力的产生,多多少少都受到这种空间形态构成的影响。

  4、祠宅合一

  祠宅合一,它以祠堂为中心,住宅环绕祠堂而建。祠堂代表家族祖先,是所有后辈必须尊敬和祀拜的。因而,在客家建筑中,祠堂居中,规模最大,规格最高。一个围屋、围楼只能有一个祠堂,居室则可布置在祠堂的周围,或环形,或在两侧。为达到族内同辈平等,居室大小采用统一规格,不分等级。这种聚居与防御、祠堂与住宅相结合的建筑特征就是客家民居明显的特色,围龙屋是客家民居聚居建筑的典型代表,堂横屋和杠屋则是客家民居单幢建筑的代表[3]。

 

六、客家民居的渊源

  第一,深厚的文化渊源。客家民系的客家人在漫长的迁徙过程中意识到,只要团结就能战胜许多困难。这种团结合作的精神一直激励他们由北而南的迁移,直至定居之后共居一处共同对付来自自然或人为的外来侵略。尽管长途跋涉,但对老祖宗“敬宗睦族”“与人为善”“和睦共处”等的祖训,客家人不仅没忘,反而发扬得更完全。客家民系的集中住宅无疑能增强宗族的凝聚力,并起到相互约束的作用,以致宗族中出了问题都能够随时得到指出改正,并使得家族的传统伦理观念更为强烈,既利于宗族的发展与团结,又利于保持宗族的行为准则。

  第二,现实的经济渊源。经济是一切政治的决定因素。客家聚居原因取决于自然地理条件和以梯田文化为代表的客家家族的物质文明条件,客家聚居地多处远离城镇的偏远山区,山多地少、土地贫瘠、可供耕种的土地更少,稀少的耕地、不断增长的人口使得聚居建筑日益受到欢迎。相对于分散居住,这种聚居建筑对于土地、山地等宝贵自然资源的占用和消耗达到最小,从而有效地缓解耕地压力[4]。

 

  注释:

  [1]吴庆洲.仿生象物的营造意匠与客家建筑.南方建筑,2008(2)

  [2]陆元鼎.梅州客家民居的特征及其传承的发展.南方建筑,2008(2)

  [3]陆琦编著.广东民居.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11月第1版,177-178页

  [4]陆琦编著.广东民居.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11月第1版,179页

 

  作者简介:

  王河,博士、博导,联合国国际生态生命安全科学院院士,岭南建筑家,“南粤工匠”技能大师,广州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建筑总工程师,南粤古驿道网特约撰稿人。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自南粤古驿道网,欢迎转载。) 

责任编辑:熊灿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