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营造法式(下) 岭南建筑在大湾区(5)
2021-04-13 上午 11:00   作者:王河   
分享

  岭南营造法式(上)——岭南建筑在大湾区(5)

 

  四、防风措施

  在防风措施上,除了以风水形式讲究建筑择址,注意方位高下之外,还重视绿化的防风作用。如雷州半岛和海南岛是多台风,雷州半岛的村落环植竹林,当地居民谓之“风水竹”。海南岛东部沿海村落多植椰树,皆有助于为房屋挡风。珠江、韩江三角洲平原上则采用低层数、高密度的建筑群体布局,使单体连为整体、积小体量为大体量,提高了抗风能力。单体建筑如客家土围楼、黎族船形屋采用全屋一体的弧形结构,也大大减轻了风力的冲击。在台风多发地区,还通过实践不断提高木结构的整体结构刚度。从广州地区出土的汉代陶屋,可以看到当时的民居,在穿斗式木构件穿仿横贯的基础上,柱间常出现斜撑。增加地袱、门槛的高度,柱间作木框,木框中镶板为隔墙,都可以使整体结构获得良好的整体性而增强抗风力。再就是降低民居高度,汕头妈屿岛风害严重,当地民居檐高一般仅2.3米左右,海南东线的许多民居,檐高仅2米左右,茅屋更加低矮,很少受风破坏。在建筑材料上,由于砖、石材较之木材对咸湿强劲的海风具有较强抗蚀性,石材比砖材又更为理想,因此,沿海建筑喜用石材构筑基础,建造墙身、柱、门框、窗棂等。此外,适当地减缓屋顶坡度(广东沿海民居屋顶高跨比,从汉陶屋至今,大致保持在1:4左右);檐下设置封檐板以阻挡气流进入;屋面散布砖、石或在瓦上抹灰做成瓦龙以增加屋面重量与整体性;坚固门窗与设照壁、屏门、屏风等,潮州五间过民居设置风头柱,外凹肚、内凹肚等阻档、减弱斜向而来的风力;控制平面阔深比小于1:2,相对增加结构的横向抗风抗震能力,当山墙的高度或面阔过长时,采取特殊措施以加强其稳定性,如潮州开元寺天王殿面阔11间,平面阔深比为3.6:1,为此,在尽间小房之间筑四道纵墙,成为山墙的纵向支撑,“文革”中拆除了小房的两道内隔墙,结果在强台风中,山墙向内倾斜,夹于墙内的4根柱均在根部断裂,可见纵墙对稳定山墙的重要作用。广州越秀山巅的镇海楼,三面包以厚实墙体为构架。潮州广济门城楼则在台风将至之前,拆下门窗扇以尽量减少受风面积。由于综合措施,使得建筑物在特大风、震之中能够以内刚维持自身。明代建的海南文昌文庙硬山顶大成门和重檐歇山顶大成殿,经受了数百年来大风、地震考验仍屹立。据《文昌县志》载,明嘉靖二十九年(公元1550年)“飓风大作”,4年后又发生地震,接连造成当地官廨民舍尽毁,而文庙独存。1973年特大台风,文昌县城大批房屋倒塌,大成殿构架完好无损,仅瓦面被揭。大成门整体被移动约半个柱径,柱子偏立于柱础上,上部构架仍完好。台风过后,当地工匠同时敲击柱脚,仅半小时就将构架整体复位。东莞可园4层高邀山楼,顶层瓦面是由立于石墩上的10根杉木柱所支撑,并无一钉一铁和其他焊接,经百多年来风雨、地震而安然无恙,被称为“定风楼”。

1

图为镇海楼,三面包以厚实墙体为构架。

  五、防洪水利措施

  在防洪水利措施上,岭南多雨,河网纵横,地近海澳,防洪排涝成为岭南建筑挑战环境之课题。首先是重视开渠以及涵道建设,以保证城乡日常生活和农业灌溉排涝的基本条件。水利建设在广东历史悠久,连州(今连县)龙口村龙腹破水利工程,相传为东汉时所筑。东汉年间,在乐昌就开始了整治“六泷”的河道整治工程。三国时期,陆胤引蒲涧水到广州城北供居民饮用。宋代,在广州开始凿城濠,系统整治城中河渠,命名“六脉渠’,形成布局较为合理的城市排水系统。广东各地,建有如海康的引水灌溉工程、潮安的三利溪等多功能的水利工程。韩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堤围建设,均有千年左右的历史。清末,珠江三角洲堤围达1850公里,韩江三角洲也建成北起潮州竹竿山、南至汕头市郊梅溪桥的韩江南北堤,为减轻洪潮灾害,保卫耕地和城乡安全起了重大作用。

  岭南人民在长期的水利工程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工程技术经验。珠江三角洲的宋代堤围已能因势利导,按灌溉和防洪之需来规划设置。元代新筑堤围,绝大部分筑有石窦,有的设间基以分小围而有利排灌。明代,将过去所筑提围砌上石破,换用石窦,创造了载石沉船截流堵口的办法。清代是广东海堤发展盛期,修堤方法比过去有所改进,比如堵口复堤,“不宜照旧基左右堤岸接筑”,“须相深潭外内地址坚厚处,或前或后弯而筑之”、“因地势长短深浅定局”,修堤位置“必须远离提岸二三里”,“切勿逼水,以致易决”[1]。这都是从长期实践中得出的宝贵经验。与此同时,对堤围内还可发展起塘基,形成“基种桑、塘养鱼、桑叶饲蚕、蚕(粪)饲鱼,两利俱全,十倍禾稼”[2]的农业生态系统,使珠江三角洲成为富庶之区。

  岭南城市规划和建设中,不断总结经验,创造性地把用以军事防御为主的城墙、濠池建成兼有抗洪排涝功能之系统工程。肇庆古城北宋改拓为砖墙,明代重修,“千户郭纯以城南滨江,甃岸以石,高并城址,藉捍水患,”近代肇庆水灾频繁,城墙一直起着防洪之堤防作用,直至1969年加高防洪石堤,古城墙方释防洪之职。潮州古城东临韩江,南宋甃筑,元大德年间总管大中怡里修东城之滨溪者,谓之“堤城”。今存东面临江城墙和广济门为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所筑。每年汛期洪水泛滥之时,广济门即下二道木闸,中填土石,沿江城墙成为一道防洪大堤,保护市区免受水患,至今如是。潮州古南门涵引进韩江水经濠沟流入三利溪,为城市排污之动脉,初建于宋代,几度填塞重建,清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因韩江洪水使南门涵出险,“为一劳永逸计,悉启其旧下址而重新之”[3]。此阴涵既能引水,又有防洪设施,建成后近二百年间,从不淤塞或冲刷破坏,也无清淤或修建记录,真的达到“一劳永逸”的设计目的。传说阴涵内埋下百口大锅,据此,分析涵内落差较多,有弧形或锅状建筑物上下交错相向,水流经过时骤落骤起,流速加快,冲刷不止,使泥沙不致于在涵内沉积。涵洞西挖一个大水池,水沟底深挖槽,槽面间架石梁,水力在石梁间回旋激荡而减弱,此为现代水工所称“消力槽”。南门涵工程的设计,符合现代科学原理,在水利工程史上堪称奇迹。为防潮雨洪水,岭南建筑普遍采用石柱础,一般高在30厘米以上,乃至近米。

  西江边的德庆悦城龙母庙,地处四水汇流处,江水浸漫时有发生。这座古庙有相当好的防洪设施。花岗岩墙础平滑如切,间不容发。石殿柱多为花岗岩打制,少量木柱下面也垫以1米以上的花岗石墩。花岗岩石地板下有完善的排水系统,泄水迅捷。从后楼到大殿、天井、山门、广场逐级递降,稍向西江倾斜。洪水过后,邻近街道往往淤泥及膝,而在龙母庙,只要稍加清扫便光洁如初[4]。德庆学宫大成殿在元至元元年(公元1264年)圮于洪水,大德元年(公元1297年)重建时,在设计、用材等方面采用了有效的防洪措施:将殿堂台基加高至1.2米,为原基高5倍;设置了高35厘米的花岗石门槛;前檐用花岗石柱,其余三面围以高墙;采用了花岗石高柱础(图5-86)。正中四根金柱高达82厘米。大成殿重建至今700多年,其间约受洪水冲淹94次,尤以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和1949年两次洪水为大,殿内水深均达3米以上,但大成殿巍然屹立[5]。

2

图5-86 德庆悦城龙母庙石柱础。(引自吴庆洲、谭永业《德庆悦城龙母祖庙》)

   六、建筑材料

  建筑材料上,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达到经济、坚固的作用。岭南地近江海,贝壳是先民取食软体动物之后的弃物,堆积甚丰,被广为采用作建筑材料。广州怀圣寺光塔,是以岘壳灰批荡,耐风雨冲刷而通体银白,素雅美观。贝灰粘台力甚强,肇庆城墙以贝灰砌缝,杂草不生。粤东一带使用贝壳灰做建筑材料的历史悠久。揭阳的数处宋墓,用贝壳灰粘合砖缝并涂抹外壁,揭示了至迟在北宋,粤东已开始烧制贝壳灰。揭阳元墓形制巨大者,耗贝灰竟多达几百担。明代以后,以贝灰渗合沙土的三合土夯筑更加广泛应用于建屋的墙体、墓葬的坟头、墓手、灰埕等。《海阳县志·杂录》中述及“潮滨海,皆用熠灰。熠出海硬中不可测,其出必毫光。嘉庆庚午辛未间筑韩山书院,春间少海熠,人传鳄溪上数里有许氏田出熠可用,市之果尔。”许氏田即意溪镇头塘村海角山下的贝丘遗址。潮汕地区土质制砖不佳,故以贝灰为主体原料的三合土版筑得以盛行。版筑之后,再抹以灰泥磨平,墙体光滑,历一二百年而不坏,费用也比砖节省很多。古老的版筑技术在南方得到发扬。高层建筑如清代建的普宁培风塔,三合土夯筑塔身高31.7米。立于海礁上的潮阳海门晴波塔,贝灰三合土夯筑,历百余年而无损。20世纪60年代曾对潮州、澄海、饶平的古建筑贝灰沙进行100多次物理试验,证实了贝灰沙有极好的工程物理性能。潮州开元寺、许驸马府部分建筑体距今千年左右,外围墙抗压强度达110千克/平方毫米。明安揭引韩工程南堤堤段,原有贝灰骨抗压强度110~150千克/平方毫米。澄海向天关涵闸抗压强度59.2~71.3千克/平方毫米。明饶平浮山陂,抗冲强度6~7米/秒,抗弯强度4.9~9千克/平方毫米,抗拉3~3.5千克/平方毫米[6]。

  潮汕一带进而将贝灰应用到堤防上。韩江下游南北堤,涉及二百多万人口、一百多万亩耕地安危。堤围以河沙和沙壤土构成,渗透性大,且原有堤围年代已久,由于坟墓、鼠穴、蚁洞、烂树头,孔隙殊多,难以清理。为了巩固堤围堵塞渗漏,加筑贝灰龙骨(即防渗墙)、灰砍(即挡土墙)防渗。清代在北堤险段意溪渡头,增筑1~2条龙骨,即将贝灰沙夯筑墙基深入到枯水位下。全线46公里外坡一面均增筑贝灰沙灰璃,防渗漏,防冲刷,又能挡土缩减堤坡用地,确实一举多得。

  直接以贝壳为建筑材料。揭阳霖盘联东乡发现明墓,墓底用几百斤贝壳平铺,厚约10厘米。这种基式并不多见。以蚝壳垒墙在粤中却曾盛行过。唐代刘恂《岭表录异》记载广州“惟长蚝蛎,垒蚝壳为墙壁”。明王临亨《粤剑篇》提到“广城多砌蚝壳为墙垣,园林间用之亦颇雅”。民国《番禺县续志》讲到明代广州“周迴蚝壳垣墉”。此风一直延续到清代。蚝壳墙今已不多,斗门菉漪堂、番禺沙湾留耕堂山墙及附近少数民居仍保留有蚝壳墙,历数百年而完好如新,经久弥坚。这种墙体的房子,冬暖夏凉。以蚝壳砌墙,先用铁线把蚝壳穿成一串连接成整体,然后用石灰浆或蚬壳灰浆砌结,此做法用于次要墙体或附属房间。以蚝壳砌高大的承重山墙,则须事先在中间竖以木框架。蚝壳用以砌筑水井,利于疏水,又起过滤作用。大的蚬母磨成薄片,可作为磨砂玻璃一般镶嵌到窗户和天窗,既透光又有隐私作用。

3

图为珠海斗门菉漪堂蚝壳墙。

  还有利用别的特殊材料的,如佛山冼氏家祠后殿山墙及后墙上部以片状铸铁泥模叠砌,是宋代原物,反映了宋代佛山铸铁业的发展和建筑工匠就地取材的智慧。

 

  注释:

  [1](清)冯栻宗.桑园围志

  [2]清光绪.高明县志

  [3]清乾隆.潮州府志

  [4]吴庆洲、谭永业.粤西宋元木构之瑰宝——德庆学宫大成殿.古建园林技术,1992.1(总34):42-51页;1992.2(总35):49-55页

  [5]吴庆洲.建筑哲理、意匠与文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第1版,292-331页

  [6]廖君儒.南北堤的龙骨和灰璃.潮州.1995(3)

 

  作者简介:

  王河,博士、博导,联合国国际生态生命安全科学院院士,岭南建筑家,“南粤工匠”技能大师,广州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建筑总工程师,南粤古驿道网特约撰稿人。

 

  (注: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由南粤古驿道网补入。)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自南粤古驿道网,欢迎转载。)  

责任编辑: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