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旅行视角下南粤古驿道活化保护研究(上) 以西京古道为例
2023-06-17 上午 11:10   作者:李小琦 赵建华 卢丹梅 蔡健婷   
分享

  引言 

  南粤古驿道起源于秦汉时期,曾是广东省经济交流和文化传播的重要通道,是我国重要的线性文化遗产[1]。沿线历史文化遗产的活化传承是南粤古驿道发展的核心问题[2]。广东省2016 年开展南粤古驿道保护利用工作[3],2018 年南粤古驿道被纳入为广东省中小学研学旅行的重要活动资源,古驿道研学成为广东省研学旅行热点之一,研学旅行系列活动为促进线性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研学是人类文明中最为传统的一种学习教育方式。古希腊时期,阿基米德、亚里士多德等先哲就在游历讲学中逐步奠定西方哲学思想的基础[4]。17世纪欧洲的“大游学”运动推进研学旅行进一步发展,许多贵族青年前往意大利、罗马等地朝圣,学习艺术文化[5]。随着西方社会对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研学中注重考察重要历史价值的遗址遗迹、景观遗产。通过体验式环境教育、森林教育等研学实践,利用沉浸式体验和数字化展演等信息技术手段拓展研学体验深度,建立“国民信托”资金保障体制,促进遗产活化保护[6]。在日本,研学旅行被称为“修学旅行”,被纳入中小学教学范畴,有着系统的组织结构和政府保障机制[7]。由此可见,国外研学旅行日趋普及化、主题化,研学内容从对宗教、艺术的认知性游历拓展到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的主题化探究与体验,有着良好的研学保障体制。

  研学旅行作为“行走的课堂”,旨在培养学生对社会的真实体验和探究精神。2013年,我国在《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 年)》中提出逐步推行中小学研学旅行的设想,即通过集体旅行、集中学习等方式让学生走出校门开展实践活动[8]。2016年,教育部等 11 部门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进一步明确研学旅行是国家推动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目前,研学旅行在我国大中城市广为开展,已成为我国素质教育中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江苏、贵州等省以及西安等城市依托深厚的非物质文化资源开展研学实践项目[9-10],建立了一批非遗研学基地进行试点工作。通过对京杭大运河、都江堰、海上丝绸之路以及贵州古法造纸、荆楚非遗技艺的调研实践探索[11-14],从遗产空间主题、遗产研学体验方式等方面初步提出了建议和策略。广东省实施“以道兴村”的实践模式[15],依托南粤古驿道开展驿道文化、体育、旅游、产业等实践[16],着力发展“古道经济”,激活了沿线村镇的内生发展动力。通过古驿道遗产资源的整合和活化,积极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的规划和建设[17]。

  由于当前我国研学旅行的开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实践中尚存在研学内容纷杂、组织方式欠灵活、与文化遗产地空间融合度有待进一步提升、研学市场监管不足等问题,尤其是缺乏有效的组织体系和保障机制。因此,探讨如何以研学旅行触发古驿道遗产活化,以古驿道丰厚的文化遗产助力研学,重拾南粤古驿道价值,延续乡土文化,形成文化遗产传承与素质教育之间的互促互生机制,是本研究开展的重要目的。本研究在大量实地踏勘、调查访谈和数据统计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南粤古驿道研学活化发展现状及问题,构建南粤古驿道文化遗产与研学旅行二者的互动机制,并选取最具代表性的西京古道进行实证分析,为南粤古驿道文化遗产活化及沿线乡村振兴发展提供借鉴与启示。

 

  1、南粤古驿道遗产活化现状 

  南粤古驿道文化遗产是在不同历史空间中不断演化的文化基因,与当地的村庄、村民进行深度融合,成为沿线乡村发展的重要资源。南粤古驿道文化遗产主要包括古道和交通史迹、城市与村落史迹、生产贸易史迹、多元文化史迹等物质文化遗产以及文化技艺类和精神信仰类非物质文化遗产[18]。研学旅行是南粤古驿道沿线文化遗产活化传承的重要方式,主要由广东省政府及相关部门联合博物馆[19]、学校、社会团体等推行(表1),运用“驱动—探究—反思”的现代教育理念,开展“驿路同游”、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艺道游学”、高校研究调查实践以及艺术采风等丰富多样的研学旅行活动(表2)。总体来看,南粤古驿道研学活动开展以来,公众参与较为广泛,辐射带动能力强,对重拾南粤古驿道价值、传承沿线乡土文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

2

 

  2、研学旅行与南粤古驿道文化遗产活化的互动机制 

  南粤古驿道作为一种线性文化遗产[20],以线性纽带的形式将古道沿线的城镇和村庄联系起来,进行物质与非物质的互动融通,带动区域间文化、物资、人流等的互动发展,并受外部自然生态及社会环境变化而不断演进发展,形成由村落、城市、遗址、风俗文化等若干子系统构成的有机整体[21]。南粤古驿道有进行自我协调完善的能力,同时也需要一定的外部辅助力量抵御文化侵蚀和消散,维持整体的平衡和活化发展。

  研学旅行通过动态的人流互动体验活动,如户外旅行、探险、体验式学习、综合社会实践模式等,让人在参观体验、比赛合作、文创公益等多种活动形式中深入了解南粤古驿道文化。联合政府、学校、教辅机构、博物馆、志愿者协会等多个团体组织的管理和带动,为驿道文化活化提供多个平台,是南粤古驿道活化利用的重要方式之一。另一方面,依托不同古驿道文化遗存空间资源,可以规划不同主题的“研学旅行”活动,丰富研学层次与深度。

  为了深入探讨南粤古驿道文化遗产与研学旅行二者的内在联系,构建研学旅行与南粤古驿道文化遗产的互动机制模型(图1)。模型由内部互动机制和外部动力机制共同组成,内外结合能清晰看到南粤古驿道文化遗产与研学旅行对应元素的发展互动关系。

3

图1 研学旅行与南粤古驿道文化遗产互动机制模型

  2.1、内部互动机制 

  模型的内部互动机制是指南粤古驿道文化遗产资源的活化利用和研学旅行的融入探究,把南粤古驿道文化遗产和研学旅行进行有机融合。为方便对应及观察,设南粤古驿道文化遗产、研学旅行及二者的结合体“驿道研学实践”分别为A、B、C,古驿道文化遗产(A)依据前文南粤古驿道文化遗产的分类划分为 A1—A5 共5个大类,其中A1—A4分别为物质文化遗产大类下的古道交通史迹、生产贸易史迹、多元文化史迹、城市村落史迹,A5为具有代表性而单独成一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学旅行(B)对应划分为B1—B5共5个大类,即古迹追寻主题、生产商贸主题、文化追寻主题、村镇体验主题、非遗传承主题。由古驿道文化遗产活化利用和研学旅游相融合形成“驿道研学实践”(C),划分为C1—Cn多个大类。“驿路同游”(C1)是由广东省博物馆主办、各地市博物馆和广东省中小学协办的“驿路同游”研学课程,属于馆校合作的范式;由广东省政府和高校、省“三师”专业志愿者委员会共建的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以及“艺道游学”(C2)是政府驱动的共同成果;高校、社会等单一团体组织的活动(C3)是自行组织的模式;同时还有亟待继续探索的“1+N”运营管理体系(Cn),具有巨大发展空间。

  2.2、外部动力机制 

  外部动力机制是指外部的催化剂(D)、辅助剂(E)及增强剂(F),辅助古驿道系统整体平衡与更新发展。催化剂(D)是国家政策的支持以及政府部门的重视,促进古驿道研学旅行的发展,吸引利益相关者的加入。辅助剂(E)是遗产技术的提升与教学方式的创新,为古驿道研学旅行提供多种形式及发展可能,主要表现为对遗产的修复利用技术、情景还原技术,以及研学行迹定位追踪、智慧评价、行程优化、险境报警提示等多种技术。增强剂(F)主要为历史文明传承以及知行合一理念的升华与融入,以提升古驿道研学旅行的综合价值。3种外部动力能够有力地促进古驿道研学旅行内部互动机制的联动发展。

  2.3、南粤古驿道研学融合发展水平模拟分析 

  南粤古驿道与研学旅行二者之间的发展联系受外界推动力和制约力的影响是不断变换的,但整体趋势是在曲折发展中逐步加强融合。为了更好地厘清南粤古驿道与研学旅行二者之间的发展路径,结合具体情况,尝试模拟南粤古驿道与研学旅行二者之间的融合发展路径进行深入分析。

  依据南粤古驿道研学融合发展水平模拟图示(图2),X轴为时间(年份),Y轴为融合发展程度。蓝色线代表“研学旅行”的发展,橙色线代表南粤古驿道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主要分为前期接触、曲折探索及融合发展3个阶段。2017年以前是二者逐步在广东出现、发展的萌芽阶段,联系较少。第二阶段开始实行“驿路同游”“艺道游学”以及建立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等重要实践,出现发展路径的交叉点,这个时期受到政策和企业辅助的推动力作用以及后期疫情等外界不可抗力的制约力,发展历程呈现波动。2020年后受驿道沿线研学基地建设进一步加强、南粤古驿道文化遗产工作推进的影响,二者逐步过渡到融合发展阶段。因此,二者的发展具有阶段性和不断融合互促的潜质,研学旅行是促进南粤古驿道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的重要方式。

4

图2 南粤古驿道研学融合发展水平模拟图

 

  参考文献: 

  [1]单霁翔.大型线性文化遗产保护初论:突破与压力[J].南方文物,2006(3):2-5.

  [2]潘裕娟,潘泽瑞,黎映宇.基于文化传承视角的南粤古驿道保护与利用策略探究:以珠海香山古驿道为例[J].城乡规划,2018(5):71-78.

  [3]许瑞生.线性遗产空间的再利用:以中国大运河京津冀段和南粤古驿道为例[J].中国文化遗产,2016(5):76-87.

  [4]周志宏,禹文婷.研学旅行概念辨析及研究进展[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14(2):104-110.

  [5]李文雅.英日两国中小学研学旅行实践模式及经验启示[D].大庆:东北石油大学,2020.

  [6]冉源懋,王浩霖.研学旅行的英国实践及启示[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0(3):99-106.

  [7]李虹.日本中小学修学旅行的实践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9.

  [8]李军.近五年来国内研学旅行研究述评[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7,31(6):13-19.

  [9]邱悦.江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学旅行产品开发研究[D].南京: 东南大学,2017.

  [10]陈龙.贵州铜仁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研学旅行融合路径[J].当代旅游,2020,18(33):10-14,39.

  [11]刘 聪 聪 . 大运河北京段线性文化遗产研学设计与实施[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9(23):76-79.

  [12]孔岳雪.文化遗产地研学旅行开发潜力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20.

  [13]龙莎莎,韦娟娟,张胡琴,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学旅行的有机结合:以贵州石桥村古法造纸为例[J].农家参谋,2020(2):211-213.

  [14]亓秀鋆,王斯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研学旅行实践探究: 以荆楚非遗技能传承院为例[J].文化产业,2020(24):16-18.

  [15]肖宇,蔡穗虹,邱衍庆,等.探索“以道兴村”的广东模式:南粤古驿道推动乡村振兴之实践[J].中国勘察设计,2018(7):36-39.

  [16]邢照华.南粤“古驿道”与“研学游”融合发展[J].广东经济,2018(9):46-51.

  [17]丘伟萍.粤港澳大湾区旅游文化遗产游径的构建与保护[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20(8):60-62.

  [18]王嫚.南粤古驿道文化遗产的构成与属性研究[J].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19,11(5):28-33.

  [19]王芳.“驿路同游”:建构馆校合作研学实践新模式[J].文博学刊,2019(3):52-57.

  [20]张一,张春彦.京津冀线性文化遗产景观体系构建:以太行东麓遗产带为例[J].中国园林,2018,34(10):71-76.

  [21]刘怀玉.马克思哲学中的社会有机体概念[J].学术研究,2007(10):16-22,159.

 

  作者简介:

  李小琦,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

  赵建华,通信作者,博士,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新西兰奥克兰大学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历史文化景观遗产保护与更新;

  卢丹梅,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小城镇与乡村发展特色营造、历史文化保护与更新活化;

  蔡健婷,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

 

  (原文刊登于2023年4月《现代城市研究》之“规划与建设”,南粤古驿道网采编整理。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南粤古驿道网联系。)

责任编辑:熊灿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