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多年前的结婚证
2020-09-08 上午 11:30   作者:曾耀登   
分享

  近日,偶遇一张一九五三年的结婚证,距今六十多年了。它最大的亮点是由著名的广东(普宁)籍画家赖少其当证婚人。由名人证婚,是以前的一个习俗。

1

图为一九五三年的结婚证。

  而我国传统婚礼中并没有证婚人,只是到了清末民初,随着文明婚礼的兴起,时尚的大城市年轻人,借鉴外国宗教的婚礼规范,在婚礼中引入了证婚人,后来这种风尚逐渐被社会承认并固定下来。

  说到赖少其,他是非常有名的南粤画家,一九八六年底,他在游览从化后,曾经创作了一幅作品《天湖飞瀑》,画作高度超过1.2米,大大增加了温泉天湖的知名度,更是宣传了山清水秀的从化,在我的亲人家里也看过赖少其的相关作品。

2

图为赖少其1986年作《天湖飞瀑》,题记:天湖在从化温泉之巅。

3

图为赖少其画作。

  广东省收藏家协会书画专委会的资深顾问介绍到,赖少其是我国当代画坛领袖之一,有“艺坛圣哲”之称,在日本被称为“中国画伯”。1915年,他生于广东普宁下市乡(今普宁市池尾街道办华市村),1932年考入广州市市立美术学校西画系,1934年起致力于木刻创作,1936年毕业于广州美术专科学校。1937年,赖少其在广东、广西举办巡回抗日木刻漫画展览。1938年参加中华全国木刻界抗敌协会,并被选为“中华全国木刻界抗敌协会”理事。1938-1939年任广西桂林《工作与学习》、《漫画与木刻》抗战刊物的编辑兼发行人,曾被鲁迅誉为“最有战斗力的青年木刻家”。后来,赖少其任广东美术家协会名誉副主席。

  岭南文史学者黄老师还说到,纵观赖少其的一生,他可以称得上是杰出的革命文艺战士,更是中国当代著名书画艺术大师。他长期兼任省美协、省书协主席,并为历届中国文联委员、中国美协和书协常务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西泠印社社员,1996年被授予“鲁迅版画奖”。

  说回这张结婚证,其内容同样极具特色,当中有这样的字眼:

  我俩经过长期的认识,有了深刻的了解,根据婚姻法的原则,自爱自愿的结成终身爱侣,谨于公元一九五三年十二月十日下午六时在上海开元酒店举行结婚典礼。自成良伴,地位平等。同心合力,互谅扶助,工作学习,相与勉励,和睦团结,为了建设新中国,新家庭的幸福,共同奋斗!

4

  岭南婚俗研究者李先生说,结婚证上的证词,体现了新中国成立之后婚姻的变迁,尤其是体现出“男女平等”的意识,充满了“新中国,新气象”的气息。

  李先生还指出,该结婚证上的画是手绘的,除了花开朵朵,各式各样,绽放光芒外,一对鸳鸯更是格外耀眼。他继续说,以鸳鸯比作夫妻的提法,最著名的是唐朝诗人卢照邻的《长安古意》一诗:“愿做鸳鸯不羡仙”,赞美了美好的爱情,后来,历代文人竞相仿效。晋朝崔豹的《古今注》中说:“鸳鸯、水鸟、凫类,雌雄未尝相离,人得其一,则一者相思死,故谓之匹鸟。”而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也说:“终日并游,有宛在水中央之意也。或曰:雄鸣曰鸳,雌鸣曰鸯。”

5

  自古以来,在“鸳侣”、“鸳盟”、“鸳衾”和“鸳鸯枕”等词语中,都含有男女情爱的意思,“鸳鸯戏水”更是华夏大地常见的年画题材。

  最后,来自江浙的才子钟先生看了这个结婚证后指出,汪声远同样是在绘画界颇具名声的名人。钟先生介绍说,汪声远生于1886年,卒于1969年,名铎,字声远,别号北野山樵、浙江渔父,歙县岑山渡人,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毕业于上海美专西画科,曾任上海美专教授、国画系主任,教学有理论有实践,教导学生要吸收各家之长,结合自己特点,发挥自己优势,形成自己风格。汪声远工山水、人物,技法纯熟,与黄宾虹书来信往,互磋画艺,且待人真挚,不图名利。

6

7

图为汪声远作品。

  在这个结婚证上,出现了七个人的名字,除了赖少其和汪声远,其他的暂时不知道是不是同样在书画方面有成就的人物,有认识的朋友可以继续介绍一下。

 

  作者简介:

  曾耀登,南粤古驿道网读者,从化地名探索爱好者。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自南粤古驿道网,欢迎转载。)

责任编辑: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