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鼓:瑶族文化的留声机
2017-03-17 上午 11:09   作者:文、图/陈伟峰   
分享

1

  每个民族,每处地方,都有其独特的声音。这些声音成为地域的标志,记载着千百年来民族的发展历程,展现着独特的民族文化魅力。

  有言“瑶不离鼓”,瑶族的声音同样离不开鼓声。鼓声有两种,唪啪唪梆——那是瑶族青年跳长鼓舞击鼓的声音,可以想象到小伙子一边击鼓,一边随着节拍腾挪闪跃,灵动飘逸的舞蹈画面。还有一种鼓声藏在村庄里,隐匿在鸡鸣狗吠之间,但是像树一般笔直,挺立。哧哧哧——那是老匠人拉削木材造鼓的声音,长鼓初生的声音。

  长鼓,作为长鼓舞民族艺术表演当中不可或缺的道具、表演中的精神核心,展示着瑶族人民独有的民族文化和极具特色的地域风情。

  瑶族长鼓起源

  瑶族长鼓(排瑶称“汪嘟”)鼓身细长,成两个倒接的喇叭状,流行于广东、广西等瑶族聚居区。瑶族使用长鼓当作舞蹈道具的历史非常长,早在宋代已有记载,当时称之为铙鼓、铳鼓,或长大腰鼓。南宋范成大在《桂海虞衡志》记载:“铙鼓,瑶人乐,状如腰鼓,腔长倍之,上锐下侈,亦以皮鞔植于地,坐拊之。”

  及至清代称作长鼓,清代许州李来章《八排瑶风土记》中载:“长鼓其行,头大中小,黄泥涂岁,以绳挂项,式去亦古制也。”现在长鼓的形状多保留着古时长鼓的形制特征。

  在我国的少数民族瑶族中,有一个分支称作排瑶,排瑶又称“八排瑶”。排瑶同胞很早就开始了定居生活,往往几百户甚至上千户的人家聚集在同一个村寨。他们建造的房屋一排一排地靠在山上,鳞次栉比,故称排瑶。

  广东连南排瑶有独特的民族语言,而没有本民族的文字。相传长鼓舞是连南排瑶人民的祖先从湖南迁徙至连南定居时带来的。排瑶的《来路歌》述,他们的祖先来自湖南洞庭一带,迁徙到连南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广东瑶族历史资料》中述:考隋时之熙平,即今之三连(连州、连南、连山),隋时三连已有瑶族在连南一带定居。

2

  说起广东省连南瑶族自治县八排瑶的长鼓,当地流传着一段神话故事。从前有一仙女化身成瑶族姑娘到瑶山游赏,途中遇到巨蟒拦路,眼看就要被吞噬。危急之中,排瑶一位勤劳英俊的青年唐冬比路过,用弓箭搭救了仙女,后来两人倾心相爱,结为良缘。后来玉帝闻知,命雷公下凡,逼迫仙女回宫。仙女无法抗命,临别时,嘱唐冬比可往南山伐木造长鼓,于十月十六日击之,则可升天相聚。唐冬比历尽艰辛,爬山涉水制作长鼓,终于完成了仙女的嘱咐。当天他一边击鼓,一边跳出由上山砍树演化出来的舞步,行、跑、跳、蹲等等的动作,随后像山鹰一样向天上飞去,与仙女在天上团聚。后来民众模仿这种舞蹈和长鼓做法,代代相传,从此长鼓舞在瑶家流传至今。

  长鼓舞展现的是瑶族人民生活劳动的场景,比如上山落岭,种树伐木等,反映着瑶胞勇敢勤劳、奔放热情的性格特征与气质。

  瑶族长鼓分小长鼓(花鼓)和大长鼓,小长鼓(花鼓)多为过山瑶使用,二者的制作过程基本相同,鼓身用硬质木材制作,整段原木经车旋而成,中腰较细而实,两端稍粗而空,形成两个共鸣鼓腔。长鼓两端鼓面大小不一,蒙以牛皮、羊皮或山兔皮,再由鼓钉固定。鼓长80—110厘米,腰径4—5厘米,面径12厘米左右。鼓身通体涂漆,纹以云头、日月、龙凤、花草鸟兽等吉祥图案,色彩艳丽,富有民族特色。

  长鼓舞一般是在瑶族传统习俗“祭盘王”和逢年过节串村走寨闹圩场时表演,也有在新屋落成及其他喜庆日子里跳,以示祈祷和庆祝。

  舞时横挂在腰间,右手五指并拢,以掌拍鼓。发出“比”声;左手持一竹片,敲打鼓面,发出“冬”音。 这样有节奏地连续击拍,便发出“冬比冬比冬冬比”的声音。表演者随着舞蹈动作,变换节拍, 表现不同的内容和情绪,来达到其艺术效果。

3

  刀斧之凿,精雕细琢

  连南三排瑶寨,位于连南县城南部11公里处风光绮丽的三排山脉半山腰上。驱车盘山而上,往外看去都是连绵不绝,覆盖着厚厚森林的嵩山峻岭,极目处成为了一个个矮小的黑影,没入天际。有人称赞此:“虽无桂林水,却有桂林山”。山上有山涧纵流,美丽明亮的梯田镶嵌其中。油岭村,便安安静静地躺在这一片山间福地,远离尘嚣。

  村中一座土房子里,传出了阵阵拉锯木材的声音。一位头发花白、捆着红头巾的老匠人正弓着身子,专心致志地用刀具掏空木材。

  唐大打大不公今年73岁,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瑶族长鼓制作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这座老房子是他制作长鼓的“工厂”,木材的砍劈、掏空、打磨等工序都在这里完成。屋里昏暗,阳光从门前打落,投入屋里,照的有四五平米亮堂的地方。

  屋里摆放着一堆的木材,工作用的长凳,和一套长鼓制作的工具,墙上挂着一副牌匾,写着“姻缘好合,永结同心”。

  唐大打大不公一边工作,一边介绍长鼓制作的每一道工序。第一是取材,“我用来做鼓的树木叶子很大,我称它为‘大叶树’,从附近的樵夫手里买过来的。”唐大打大不公说。树生长4年左右,就可以成材。他按照所需鼓的长度断好木材,有长有短,一般长度为八十七厘米。目前也有专为小孩子做的鼓,用于学校里小朋友的长鼓练习,长度也会相应减短。

  第二,要将木材里面掏空,先用铁棒一点一点钻通,唐大打大不公使用的铁棒上带有螺旋的刀纹,方便钻进木头里。然后再用拉刀去将孔挖大挖圆,形成筒的形状。筒壁越薄,长鼓打击时发出的声音越洪亮清脆。这是特别费力的一道工序,也是非常体现工匠手艺的一道工序。

  然后,打磨木具。用木刨细致地打磨掏空后的木具,使其表面光滑,匀称。唐大打大不公需要耗费大半天的时间,约五六个小时,才能完成上述这几道工序。

 

5

  接着,唐大打大不公要把木具拿回新居里继续加工,走过了一片稻田和树丛,不远便是他的新家宅院。里面有一处小鱼塘,还养了一群鸡。几只小鸡趴伏在母鸡身上,扭过头望着我们这几位新来的客人。老匠人平时不制作长鼓的时候,都在宅里干农活。

  上色是第四道工序。用油漆将长鼓的表面涂成红色,间以黄色条纹。涂颜料也要分三次,初上的颜料没有光泽,最后一层颜料有反光的功能,阳光底下明亮闪耀,格外醒目。若是长鼓存放得久了,表面颜色会暗哑,因而唐大打大不公有客户需要才会去做长鼓,免得长期堆放。

  最后,穿上长鼓的珠带和蒙上牛皮做的鼓皮。长鼓上珠带并不只是一种装饰,它还有很重要的作用——调音,将珠子拉到不同的地方,能敲出不一样的鼓声,因而称作“调音珠”。艺人在跳长鼓前,都需要调整珠子的位置以获得正确的音调。大的长鼓有七个调音珠,小的长鼓有五个。工序都完成后,一个长鼓也算是完成了,大概一天多唐大打大不公可以做好一个鼓。

6

  学艺:全靠一旁“偷师”

  唐大打大不公以卖鼓为业有二十来年,事实上小小年纪的他已经对长鼓产生极大的兴趣。唐大打大不公当年师从何处?老匠人笑着说,他并没有拜师,都是“偷学”回来的。

  “小时候经常看到村里的人跳长鼓舞,我觉得很有趣,也很好奇鼓是怎么做成的。于是我平时便留心做长鼓的师傅,在一旁看他们怎么做。”

  长鼓中空,需要把木条里面的木质挖去。当年,做鼓师傅站在溪流边的石头上,将一段木头用溪流里的石头固定压稳,使劲把T字型的铁棒往木里钻,时不时用溪水淋在钻木的地方,起湿润软化降温的作用。在一旁只有十七八岁的唐大打大不公将这些都记在脑子里。

  “那时用的木材我们称为‘糖树’,他们需要几天才能将一段木头中间钻通。”

  小小年纪的唐大打大不公见到做鼓的师傅钻得满头大汗,而且效率比较低,便思索如何更快更轻松钻孔的方法。他将T字型的铁棒加上螺旋纹,这样一来能够更方便地钻透木心。另外用拉刀将木头里面的木质一片一片拉出来。

  “当时也没有拉刀这种工具模板,是我让打铁师傅按着我需要的形状而打造出来的。”唐大打大不公笑着说。

  以前的长鼓匠人用刀慢慢对长鼓进行打磨,用打碎了的玻璃和陶瓷刨出长鼓细节,而他使用木刨,一来可以提高效率,二来也使作品更美观。

  “当时小时候完全是因为贪玩而自己学习揣摩,没有想到卖钱的事。”唐大打大不公望着门外,思索着年轻时候的事情。

  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若是丰收之年,连南瑶族地区将会举办耍歌堂的活动。村中能歌善舞者围着油岭老排,穿村过寨,带着长鼓跳长鼓舞巡游,村里便会给巡游队伍每人派发糍粑。

  “会打长鼓的每人给十二块糍粑,不会打只是跟着走的人也可以领到六块糍粑。当时我打鼓一天能有几十个糍粑,全天都够吃了。”

  资料记载,耍歌堂是连南排瑶祭祀祖先、庆祝丰收的大型娱乐活动,多在农历十月十六日以后进行,时间的长短各种不一,约为3-9天。届时家家备有水酒、糯米粑粑招待客人,瑶族祭神,一般用猪、鸡、鸭、蛋、鱼等食品。

7

  “有人需要的话,我们可以多做!”

  随着经济社会的变革和生产活动方式的改变,瑶族长鼓舞已收到严重的冲击。加上没有本民族的文字,不少表演程式和道具制作、舞蹈技艺几近失传。瑶族长鼓舞于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3年12月,瑶族长鼓制作技艺被列为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近年来,当地政府密切关注连南瑶族长鼓舞的传承和发展,多次组织表演团在国内各地,甚至到国外展示长鼓舞的魅力。由于今年长鼓舞演出比较多,长鼓的需求也有所增加。唐大打大不公抽着长烟,说:“今年我卖了两百个鼓,比往年多不少,有人要就生意旺!”说起今年的生意好,老匠人也非常开心。

  “徒弟自己也要养家糊口,我都是有人找我订做长鼓的时候,才叫他们帮忙一起做,其他的时候他们自己有工作,不能老待在我这里啊。我现在有4个徒弟。有人需要的话,我们可以多做!”

  学徒在学习长鼓制作工艺的时候也在协助制作客户定制的鼓,唐大打大不公给他们工钱的同时,也耐心地教导他们细节怎么处理,怎么把技术做精。

  老匠人佝偻着腰,提着长竹烟从矮屋里走出来,看我给他拍照,立刻挺直了腰杆,像他打凿的树一般坚挺硬朗。

  目前,连南瑶族自治县里不少小学有开设长鼓舞教学的课程,但是长鼓制作的课程并没有开设,靠的只是传统的师傅带徒弟的传承方式。

  “我见到有一棵大树,想着要做一个大鼓。”老匠人指了指他身旁比他还高一点的大长鼓,“我做的长鼓上面都有一块我的铭牌。”铭牌上印着“唐大打大不公”几个金字。

  老匠人不只把刻着名字的铭牌印在长鼓上,还把那些拉锯敲打的声音留在长鼓里。日后,表演者一敲打,那些声音又重新响起。这些声音成为了民族的一块铭牌,烙在民族的血脉里。长鼓来源于老匠人一丝不苟的劳动,又作为劳动的象征在舞蹈艺术中体现。

  夕阳西下,红霞满地,洒落在三排瑶寨每一处高峰上,渗透进每一棵蓬勃向上的大树里,锻造出一个个热烈刚硬的瑶族长鼓。鼓声像风一样,嗖嗖地穿过莽莽森林,飘至远方。

4

图片文字转自《优游时光》杂志

责任编辑:李凌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