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子岽古驿道 千年往事浮眼前
2023-10-19 上午 10:11   来源:南粤古驿道网,采编自公众号“丰顺观注”   
分享

  今年暑期,与友人到梅州市丰顺县埔寨镇采紫村民俗博物馆参观,农耕时代的耕作农具、生活用具,摆满了几个展厅。在一条深褐色浸润汗渍的扁担前,我伫立许久,不由勾起了对丰顺先民,沿着猴子岽古驿道,挑“畬坑担”的追忆。

  猴子岽位于丰顺县境内的莲花山脉,高千余米。自晋代废揭阳岭蓝田古隘,改辟猴子岽官道以来,已达一千多年。它历来是粤东交通要隘,北接兴梅,南达潮汕。

  猴子岽古驿道,南从北斗起,北到建桥清潭止,全长约30里路,南面稍缓北陂陡峭。崎岖不平处铺筑一级级青石板,缓坡处则是泥土路。而今,猴子岽两侧断断续续遗存有十几处上百级石阶,每级石阶约三尺长,路人上下可逆向而行。

1

图/渔夫一良

  猴子岽古驿道铺筑青石板,说来还有一段故事。清道光年间,潮州有位池姓商人,雇一帮挑夫把药材挑到兴宁买,一路见挑夫行人艰难前行,心有不忍。途经猴子岽山坳,见武夷王宫烟火燎绕,香客众多,于是前往焚香磕拜王爷,许愿这批药材如能买上好价钱,就把所赚的钱捐出来,铺筑石板路,方便行人。药材挑到兴宁后,心遂所愿。几天后池姓商人回程潮州,重走猴子岽古驿道,再次到武夷王宫焚香还愿,并对守宫的王伯说,预付50块大洋,叫村民凿取石条铺路,铺一级石阶1块大洋,按实结付。不出两年,猴子岽山坳两边崎岖不平处,铺筑了几百级石阶。池姓商人慷慨之举,令挑夫行人为之赞叹。

  在猴子岽山坳有数块平地,当年的驿站、当铺、客栈遗址依稀可辨,另一侧有一座武夷王宫,据《重修武夷王宫碑》记载;武夷王宫建于明朝末期,距今四百多年,是明朝国师刘江东避难嘉应,路经猴子岽而亲自点建的宫址。

  往事越千年,猴子岽古驿道上多少官宦商贾、挑夫行人来来往往、熙熙攘攘的情景,如过眼烟云,湮灭在旧日时光里,留下给人们的典故诗篇寥寥无几。“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唐朝名臣韩愈贬潮州,夜宿猴子岽驿站,因韩愈驻足,山也改名为韩山;北宋诗人杨万里、黄公度路过猴子岽,留下《过瘦牛岭》《瘦牛岭怀古》诗篇;清末洋务运动风云人物、邑人丁日昌亦留下《途中杂咏》诗篇。

  当年潮州沿海产盐缺粮,江西则粮丰盐少。食盐水运至汤坑,挑夫肩挑到畬坑,再从畬坑挑粮返程,来回一次约100里路,需3天时间(畬坑因此形成了商品集散地,食盐在畬坑装船后沿梅江、石窰河运至蕉岭新铺或沿柚树河至平远坝头,然后挑至江西),这个挑担过程丰顺百姓称之挑“畬坑担”。北斗十八渡、猴子岽山坳、建桥清潭圩成为来回的歇脚点,驿站、客栈烟炊袅袅,清潭圩应运而生,店铺多至四五十间,成为潮梅交通要道和商贾重地。

  “畬坑担”青壮年每次挑80-100斤,妇女或少年每次挑60-80斤。几十上百斤担子压在肩上,一步一趋,踄山涉水,“咬牙转肩”地前行,脚下的路不断地向前延伸……

  “因为无米来挑担,手拿“箩索”心就惊;/日炙难过猴子岽,落水难过野猪坪。/因为无食挑盐担,一身汗水变白盐;/早知身上有盐出,唔当空手猜猜(慢慢)行。/猴子岽路象羊肠,十里石阶级级上;/踢破脚趾流血水,一声哎哟一声郎。”

2

图/渔夫一良

  一首清、民时期的丰顺山歌《挑担歌》,道出了丰顺先民挑“畬坑担”,长途跋涉途经猴子岽,汗流浃背艰难前行的心酸与无奈。

  星移斗转,岁月不居。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公路开通,汽车等现代交通工具的普及,当年每天数百上千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的古驿道,逐渐路径荒废,人迹罕至。青潭圩早已荒芜人烟,几十间店铺坍塌只剩下残垣断壁。残存裸露的鹅卵石古道,践踏摩擦留下的光滑痕迹,不禁使人联想起它当年的繁华与喧嚣。

  2000年,汕梅高速公路莲花山隧道打通尚末正式通车,当年挑“畲坑担”的几位汤坑老人,专程骑自行车从北斗穿越隧道到达建桥青潭出口,用不到半小时走完当年需大半天时间才能到达的地方。老人感叹没想到有今天,真是“天堑变通途”。

  猴子岽古驿道,见证了历史的沧桑。昔日丰顺先民挑“畬坑担”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的精神,浸润到他们后人的血液里,激励着后人不断砥砺前行。

 

  (原文发布于“丰顺观注”,南粤古驿道网采编整理。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南粤古驿道网联系。)

责任编辑:彭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