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令这些地方连通古今,更具岭南韵味
2019-09-12 上午 11:00   来源:南粤古驿道网,采编自“南方+”   
分享

  临近中秋小假期,一场“贺中秋 烧番塔”的民俗活动将在肇庆市鼎湖区体育公园举行。在旅游中感受独特的民俗风情,已经成为不少都市人追寻的新体验。

  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突出文化体验的景区和旅游目的地越来越受游客欢迎。驿道君在调研中发现,越来越多文旅融合的新载体开始涌现,它们不仅丰富了文旅消费的产品供给,还进一步提高了文化的表现力、传播力和影响力。

 

  双平台: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和全域旅游示范区

  广州的旅游地标早已不局限于核心商圈的城市建筑群。即将来广州过中秋小假期的北京人陈丽告诉驿道君,她计划去广州市番禺区沙湾古镇走走,听说那里拥有浓郁的岭南韵味。

1

  岭南地区曾流行“先有番禺,后有广州”的说法,而番禺的历史积淀尽在沙湾。地处广州番禺西部的沙湾古镇,拥有八百年历史。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它拥有丰富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广府民间文化的“博物馆”。除了保存完好的古村落格局,大量的砖雕、木雕、石雕、灰塑、壁画等艺术精品,沙湾飘色、沙湾何氏广东音乐、沙湾水牛奶小食制作技艺等也体现着独特的岭南文化符号,如今因旅游业的融入,它们真正“活”了起来。

2

  2018年11月份,沙湾古镇获评第二批“广东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文旅融合在这里拥有实实在在的落脚点。沙湾飘色文化节、沙湾鱼灯文化节、传统开笔礼等品牌活动影响力逐年扩大;结合非遗项目创办的特色研学游,让学生们在户外课堂中了解广东音乐、岭南古建筑、沙湾鱼灯等,反响热烈。

  除了沙湾古镇,广东还拥有北京路文化旅游区、南风古灶文化旅游示范区、珠玑古巷·梅关古道景区等13个文化旅游融合示范区,它们分别散落在广州、佛山、韶关、梅州、东莞、阳江、潮州、云浮、深圳、珠海、汕头等多个城市。作为文旅融合的新平台,它们不仅可以拓展文旅业态多样化的新空间,还将为文旅产业深度融合探索更多新路径。

  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汪一洋表示,广东将深化改革创新,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建设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重点抓好文旅融合的载体建设。

  近期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提出,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到2022年,建设30个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产业融合水平进一步提升,新型文化和旅游消费业态不断丰富。

  作为文旅融合的另一个重要平台,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创建,则是推动文化和旅游业从更深层次、更广范围、更高质量的融合。今年是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验收年。

  就在9月3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广州市番禺区和江门市台山市入围。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王晓峰表示,参加首批验收认定的示范区单位在文旅融合创新示范、旅游扶贫富民创新示范、景城共建共享创新示范等8个领域形成了许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番禺旅游业在全市旅游发展中占据重要位置,长隆旅游度假区连续6年营业收入排在全市旅游售票景区第一名,莲花山、宝墨园、岭南印象园、沙湾古镇等主要景点的游客人数、营业收入也位列全市前列。2018年,全区旅游接待总人数4500.1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512.5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1.5%和11.9%。

 

4

位于广州番禺区的宝墨园古色古香,成为不少游客来广旅游的必打卡地之一。

5

每年的长隆电音节都会吸引众多游客前来。

  台山目前已建成旅游集散中心3个、旅游驿站2个、旅游厕所6座,举办“万人游台山”等推介活动24场,2018年接待游客和旅游收入增速均超14%,连续7年被评为广东省旅游综合竞争力十强县(市)。

6

台山碉楼。

7

台山碉楼。

 8

台山碉楼。

 

  新连接:“古道”和“游径”连通古今,古为今用

  今年6月,一场精彩的象棋比赛在南粤古驿道上的广东省肇庆市德庆县玉龙寨举行,两位象棋高手就在以连片稻田为背景的场地里对弈。另一场定向越野比赛在德庆金林水乡古驿道上展开,金林水乡距今有1300多年历史,厚重的历史感为比赛平添了几分文化味。

  南粤古驿道,作为岭南重要的文化印记,连通古今,成为文旅融合的新载体。广东省城乡规划院总工程师马向明表示,南粤古驿道是城乡之间的文化联系,是乡村地区有文化的绿道,是极具价值的文化和旅游资源。

  市场在“用脚投票”。今年“五一”假期期间,全省14段古驿道重点区域接待游客达165.9万人次,同比增长26.3%。梅州平远、韶关南雄、乳源和江门台山等市县,适时举办农民丰收节、农业生态博览会、美食节等,逐渐享受到“古道经济”带来的红利。

  驿道君从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获悉,广东正在继续推进南粤古驿道旅游线路的建设,加强资源整合,创新产品供给,突出岭南地域文化特色,促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并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活化力度,策划开发旅游文化演艺节目和旅游文创衍生品,塑造“风情岭南”,推动全域旅游纵深发展。

9

中山纪念堂。

  和南粤古驿道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则是另一个跨时空的文旅融合新载体。去年10月,在澳门举办的世界旅游经济论坛上,广东首倡提出“共建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系统”,并获得文化和旅游部、港澳各方面的充分认可。这一倡议很快被写入了2019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又被列入2019年全国文物系统重大工作任务和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九项基础工作。广东将通过孙中山革命历史、海上丝绸之路、华侨华人、古驿道等九大主题,把价值突出、保存较好、资源丰富的相关文化遗产有效串联起来。

  “不忘历史才能开辟将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正在参与游径空间规划设计的马向明认为,他在做的是一项“跨越时空的规划”,是把淡忘的故事变成人们可观、可触、可感的物质实体,是“让历史照进现实”。

  将文化和旅游有机融合,游径将为市场提供了一种新型产品,有望刺激新需求。岭南控股广之旅副总裁文爽认为,有文化内涵的旅游体验日益受到消费者喜爱,随着游径的落地,将推出相关游径产品。香港旅行社协会主席胡景豪表示,不少人希望寻找主流景点之外的旅游方式,相信此类产品会得到香港游客的青睐。

 

  专家观点:广东初步形成三种文旅融合模式

  华南理工大学广东旅游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吴志才指出,广东已初步形成“政府统筹资源保育、市场驱动创意投资、民众参与产品活化”三种极具特色的文旅融合模式。

  首先是政府统筹资源保育型,指的是政府统筹顶层设计,强化保护开发并重。突出政府在资源统筹与保护培育过程中的主导作用,用顶层设计理念统筹文旅融合,以资源保育为目标,同时解决环境治理、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公共服务升级等一系列问题。他举例道,沙湾古镇旅游区就属于该模式。该区政府通过成立旅游开发办公室及沙湾古镇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统筹指导古镇保护开发,加强古镇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实现文旅融合的“四变”:文物资源变旅游景点,民居建筑变精品民宿,家族宗祠变文化展馆,工艺美术变纪念商品。

  另一种模式是市场驱动创意投资型。通过文创激活资源的融合因子,市场提升文旅融合发展动力,实现高品质文旅融合产品的供给。如深圳甘坑小镇通过“文化+旅游+城镇化”的“IP Town”模式引领小镇建设。强调“景区社区”一体化发展,“企业—政府—居民”实现资源利益共享化。开发以小凉帽IP为主导的旅游和文创产业,推出小凉帽IP主题衍生产品,成为IP为导向的文旅小镇。

  第三种属于民众参与产品活化型,充分激活民间力量,唤醒民众的自觉保护意识,注重活态传承和生产性保护,成为文旅融合的驱动力,实现文旅产品的生活化和共享化。比如,潮州民间工艺逐渐走出一条对民间工艺传承人“生产性保护”的活态传承保护路线。

 

  (原文刊登于“南方+”,作者为周人果、郑洁琳,摄影为肖雄、马华,南粤古驿道网采编整理。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南粤古驿道网联系。)  

责任编辑:吴熹 河洛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