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营造法式(上) 岭南建筑在大湾区(5)
2021-04-08 下午 03:39   来源:王河   
分享

  编者按:

  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城市与乡村,岭南建筑既是外在的载体,也是灵魂。岭南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较具特色和活力的地域文化之一,源远流长。岭南建筑作为岭南文化的重要载体,富含岭南文化的精髓。千百年来,岭南建筑经过历代建筑匠师的辛勤劳动,充分利用了岭南的自然资源,结合老百姓的生活特点,形成了风格独特的建筑艺术,在中国建筑之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如今,粤港澳大湾区正承载着新时代的重要使命。三地的历史、民俗、语言以及建筑风格同根同源,如何在历史中溯源岭南建筑的源头,呼吁更多的有志之士挖掘、抢救、复活珍贵的历史文化与建筑;又在新时代中迸发岭南建筑及设计的灵感与创新因子,用岭南工匠精神“智造”湾区,让建筑当随时代成为新的思考。

  有鉴于此,南粤古驿道网邀请联合国国际生态生命安全科学院院士、广州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南粤工匠、南粤古驿道网特约撰稿人王河博导共同推出《岭南建筑在大湾区》系列,尝试通过众多学术话题的碰撞与探讨、不同设计案列的剖析与畅想,漫谈岭南建筑悠长的历史、全新的活力。

  这两期将探寻岭南传统建筑文化的技术特色,探讨构建传统岭南建筑的“营造法式”。

 

  岭南古建筑作为中国古建筑的一个分支,其建筑技术具有中国古建筑的基本特征,诸如以木构架大屋顶为主要的结构方式,按照一定的组织规律组群布局。同时,受当地的自然条件、经济水平、生活习俗所制约,又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尤其强调通风透气避雨,集中采用了防潮、防湿、防洪、防雷、防腐、防虫害等技术措施。研究岭南传统建筑的技术特征,对当下建筑的防灾、减灾及生态保护具有积极的指引和启发。

   一、结构方式

  在结构方式上,在中国古建筑木构架体系中,主要有抬梁、穿斗、井干等结构方式,抬梁式木构架使用范围最广。在岭南却普遍采用穿斗式,也有一些大中型堂屋采用两端山面穿斗式,中央诸间抬梁式的混合结构法。穿斗式结构较抬梁式结构简单,柱和“穿”可以用较小的材料,结构接近岭南早期干栏式建筑。因此,在岭南至迟在汉代已经相当成熟并流传下来。

  另一方面,传统建筑以斗拱结构显示建筑的等级地位,穿斗式结构却无法实现这个功能,因此,在宫殿、寺庙及一些高级建筑上,又在中央诸间采用抬梁式,两端山面仍保留穿斗式的办法。个别规格高、始建年代早的建筑,如广州光孝寺大殿、肇庆梅庵祖师殿,才全部采用了抬梁式结构。混合式的结构,造就了宽敞的室内空间,又保持了源于本土的干栏、穿斗式结构刚性大、整体性强、抗风性能好的优点。这种结构最终形成,是南北建筑结构相融合而又适应本地自然条件的结果。

1

图为光孝寺大雄宝殿。

  二、屋顶形制

  在屋顶形制上,从汉代陶屋明器上可见到当时屋顶已具备庑殿式、悬山式、硬山式、四角攒尖或圆顶攒尖式等形式,而且应用自如地进行组合,适应于曲尺式、三合式,城堡式等平面、立面变化的建筑,形成主次分明、错落有致的屋顶。在其后的发展中,岭南建筑较多地采用硬山式和歇山式。采用前者,是由于硬山顶比悬山顶抗风防火的性能好,而且出椽不长,不易受雨淋腐烂。采用后者的原因,一是等级的限制,地方不能僭用至尊的庑殿顶,等级高的建筑只能采用歇山顶。二是地域气候的关系。南方北方建筑有密闭与通透的区别,早年的歇山顶不做山花板,山面透空,只有悬山的博风板,适于南方炎热气候。屋顶结构上也有别出心裁之作。梅县灵光寺殿顶的螺旋式藻井,以千百块木料接榫垒成,下端八角形,渐收为圆锥体,高达数米,状若菠萝,不仅造型极为美观,还有着特殊的作用。前后树木近在咫尺,殿顶却落叶无存。殿内香烟被抽空而去,而不会浓烟熏罩。民国初年,有粤东一流的巧匠想揭开菠萝顶的奥秘,把原构件逐一拆卸并作了记号,孰料复原时却总是衔接不上,无奈只能辅以铁钉,而原结构是不用寸铁的,于此可见菠萝顶建筑技艺之奇巧。

2

图为梅县灵光寺。

  三、地基处理

  在地基处理上,沿海地区针对地势低下,地下水位高,采用了一些有地方特色的工艺技术。如南越王国的王宫建筑之木构架基础。在广州德政中路盛唐建筑遗址、吉祥路宋六脉渠遗迹,也可以见到类似的木构架。上溯到新近发现的广州东山农林上四横路发掘的西汉早期大型木椁基之木椁结构,均可见到其一脉相承。南梁构筑的宝庄严寺舍利木塔,地基采用埋下梅花井桩式的九井环列。维修六格花塔时,勘测塔下并未有夯土打桩的情况,证实了现存北宋砖塔是利用原来井基重建,又屹立了900年。以井桩解决地下水位高和台地地基不稳定的情况,显示了岭南建筑在接受外来文化时结合实际的创造性发展。

潮阳文光塔建于南宋咸淳年间,传说建成时略呈倾斜,塔的建造者采取补救措施,在塔脚挖井,果然塔身慢慢扶正。现塔下尚存八角井。这一传说反映了古人已注意到地下水位对建筑物地基的直接影响,并掌握了一定的技术。建于北宋宣和年间的潮阳和平桥,采用松木条叠成墩基,上砌石条为墩,这是浮筏式的地基作业。清代的番禺余荫山房,建筑基础不是桩基,而是沉箱式沙基,在主建筑的墙、柱下以陶制釉面的大缸排列装沙,然后加盖作基础。广州西关大屋,除少数打木桩者,大多采用天然基础,处理方法多样:原土夯完后,直接做砖砌放大脚;石块砌放大脚;黄泥浆结蚝壳扩大基础;砖墙脚下部埋放瓦腿(残次品),缸内填满砂石作扩大基础用。这都是在西关是冲积平原且房屋密集不便打木桩的前提上创造出来的技艺。东莞可园双清室,地下设置通风管道,用人力摇风,并加香料,从出口送阵阵凉爽香风,而地板的砖缝之间,连头发丝也插不进去。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

  王河,博士、博导,联合国国际生态生命安全科学院院士,岭南建筑家,“南粤工匠”技能大师,广州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建筑总工程师,南粤古驿道网特约撰稿人。

 

  (图片来源于网络,由南粤古驿道网补入。)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自南粤古驿道网,欢迎转载。)

责任编辑:杨澍煜 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