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国情怀寄尺素——江门五邑银信(侨批)专题展”在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展出
2021-04-20 上午 10:10   来源:南粤古驿道网,采编自“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官网”   
分享

  日前,由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中共江门市委宣传部、江门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江门市博物馆承办的“家国情怀寄尺素——江门五邑银信(侨批)专题展”首次在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开幕。此次展览为期一个月,从4月9日至5月9日。

1

  侨批也称“银信”,是指近代海外华侨通过海内外民间机构汇寄至国内的、连带家书或简单附言的汇款和领取包裹的凭证,是一种信、汇合一的载体,也是海外华侨连接家人、家乡、祖国的核心纽带,传承着侨乡丰富的民俗文化,涵盖了侨乡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各个层面。2013年6月,侨批档案入选《世界记忆遗产名录》,其中的5万件侨批出自江门。据介绍,目前发现得最早的侨批来自江门五邑。

  本次展览分为“何为银信、递送银信、游子之心、桑梓之情、报国之志、复兴之梦”六个部分,共展出银信及相关展品230余件,其中江门市博物馆展品170余件图片、图表近100幅。

2

△江门日报记者 周华东/摄

  中共江门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冀表示,此次展览是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调研时的重要指示精神,保护利用好“侨批”文物,教育引导人们不忘近代我国经历的屈辱史和老一辈侨胞艰难的创业史,并推动全社会加强诚信建设。更是希望在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时期,通过举办这样的侨批展,将侨批中的诚信精神、家国情怀,传播开来、传承下去,让更多社会大众看到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艰苦创业、勤劳勇敢的智慧和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同时,以侨批为纽带,广泛团结海内外侨界人士,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力量。

  “从辛亥革命到抗日战争,再到新中国成立,五邑华侨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矢志奋斗,前赴后继、不畏艰辛,任劳任怨,为祖国付出了血汗甚至生命。”江门市博物馆馆长黄志强说,侨批中记载华侨寄钱回家盖碉楼、购买枪支、支援抗日、建设医院学校的故事比比皆是。据研究,抗战期间,陈纳德“飞虎队”中95%的飞行员是华裔,而其中绝大多数是江门华人后裔。

  近年来,江门市在侨批活化展示方面进行了大量积极探索,在侨批文化研究和“活化”利用中走在前列。去年11月以来,江门市委宣传部召开江门五邑银信(侨批)保护活化工作研讨会,成立了侨批文化保护活化研究中心,出台《江门市侨批保护活化工作方案》;打造了台山银信广场和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专题博物馆——银信博物馆,建成“五邑银信多媒体数据库”;与中央电视台联合拍摄了《国宝档案:华侨故事——银信里的家国情》《跨越山海的家书》《新闻调查:寻找丁龙》《美国筑路华工》《金山客》等多部纪录片;开发银信红包、侨批台历等文创产品;创编微纪录片《侨批里的江门故事》,打造一批网络“爆款”宣传品。

  目前,江门市正积极探索侨批档案保护活化新路径,让侨批档案走出家门、国门,成为讲好江门故事、中国故事,展现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并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华侨华人重大文化交流平台建设。

 

  (原文刊登于“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官网”,南粤古驿道网采编整理。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南粤古驿道网联系。)

责任编辑:何洛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