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弦歌·走进云浮华南研学基地(3):抗战时期广东省立工业专科学校所在地
2021-01-10 下午 02:00   来源:南粤古驿道网,采编自“云浮发布”   
分享

  岁月悠悠,时光匆匆,风物变迁,教泽承传。抗日战争时期,烽火四起,广东省立工业专科学校迁到云浮腰古蓉华义学旧址继续办学。70多年过去,冬日暖阳下,传承百年文脉的云城区腰古镇腰古中学依旧书声琅琅,一片祥和,五星红旗在迎风飘扬。

  近日,驿道君来到腰古中学,漫步校园内,再次探寻该校已有百余年厚重的历史,且行,且思,且赏,别有一番景致和韵味。从蓉华义学到广东省立工业专科学校(即现今的华南理工大学),腰古中学的“前身”鲜为人知,但校园内留下的一处处办学旧址、一件件历史遗存,却仍赫然在目。

1

水东村程氏大宗祠

  据了解,1937年开始,日寇对广州进行长达14个月的狂轰滥炸。战火蔓延到学校,为保存有生力量,时任广东省立第一职业学校校长黄巽决定转移到其他地方继续办学,民国33年(1944年)秋于肇庆市高要县长江坡成立广东省立工业专科学校。历经硝烟,又迁至腰古蓉华义学旧址(现腰古镇腰古中盛建材附近)授课,在此招第二届新生,并着手于腰古长岗咀挖基础建校。民国35年(1946年),该校迁往肇庆鼎湖,后再迁广州。

 

红色基因:战火育才

  “1925年8月云浮县第一分区农民协会成立,由共产党掌握的人民武装队伍——小河农军组建起来。1926年夏,云浮东区的腰古第二分区农民协会成立,此时,广东省农会西江办事处为加强腰古、小河地区农运领导工作,建立了腰古农民协会指挥部,作为云浮东片农会组织的领导机关……”在腰古中学档案室,腰古中学办公室主任,也是蓉华义学创办人的程氏后人程剑峰向驿道君说起了腰古起义、腰古人民如何抗日的爱国事迹等。驿道君翻阅《中国共产党广东党史大事记》《广东党史资料》《广东党史研究文集》等清楚了解到,有关大革命时期腰古农民运动的历史事迹、红色基因就此奠定。由此也可断定抗日时期,广州多所院校为何迁徙至腰古的缘由。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为寻觅华南理工大学的基本办学源头院校——广东省立工业专科学校,驿道君重走了一遍当年爱国青年艰辛的硝烟求学路,揭开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2

广东省立工业专科学校即华南理工大学前身旧址立碑

  在腰古中学的国旗下有一块醒目的“广东省立工业专科学校旧址”石碑,背面介绍了广东省立工业专科学校(华南理工大学前身)办学历史。在程剑峰的引导下,驿道君探寻了腰古中学党员活动室、蓉华义学旧址、水东村程氏大宗祠等,通过史料记载、《云浮县志》及学者的研究资料等多方面了解到华南理工大学前身的来龙去脉。 

  据云城文史《腰古镇专辑》第241页教育专栏记载,广东省立专科学校成立于民国33年(1944年)秋,校址于肇庆市高要县长江坡,校长为原中大教授黄巽,学生百余人(其中云浮县籍学生20多人)。尚未开课,校舍就被日机炸毁。翌年春,该校迁至腰古蓉华义学旧址(现腰古镇腰古中盛建材附近)授课。秋,在此招第二届新生,并着手于腰古长岗咀挖基础建校。民国35年(1946年),该校迁往肇庆鼎湖,后再迁广州。

3

水东村程氏大宗祠

  烽烟四起,动荡办学,尽管环境艰苦,却没有浇灭学生为抗战而学习的热情。为求证广东省立工业专科学校真正在蓉华义学办学一年,驿道君跟随程剑峰来到腰古镇水东村程氏大宗祠,找到了60多岁的老村长程伟洪一再证实。程伟洪告诉驿道君,1945年他尚未出生,只是在任职村长期间担任水东村的宣传工作,所以对腰古的历史颇有考究。随即,他拿出一本厚厚的《云浮县志》,掀开一页页发出清脆响声的蜡黄纸张,翻到民国34年(1945年)的篇章,上面清楚记载:“春,广东省立工业专科学校,从高要县迁来本县腰古乡蓉华书院,第一、二届招收了不少本县籍学生,翌年4月迁走。”“‘工专’在蓉华书院办学一年,招募近百名学生。当时蓉华书院的前身是蓉华义学,后来几经变迁,成为今天的腰古中学。广东省纺织学院、广东省立广州高级工业职业学校在我们的大宗祠都有过短暂办学的历史。”程伟洪说,他既是水东村村长,也是该村管理历史档案的宣传员。

4

  驿道君查阅资料还了解到,华南理工大学办学历史悠久,1951年11月30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第113次政务会议批准了《全国工学院调整方案》:将中山大学工学院、华南联合大学工学院、岭南大学工程方面的系科及广东省立工业专科学校合并成为独立的工学院。这4所院校也成为华南理工大学的基本办学源头院校。其中,广东省立工业专科学校及其前身广东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因对新中国的成立作出了突出贡献,尤为引人瞩目,世称“红色甲工”。

 

追溯义学:百年文脉

  蓉华义学何时创办?旧址位于哪里?带着疑问,作为程氏后人,程剑峰对于蓉华义学的历史了然于心。“据我们族谱记载,‘蓉华义学’是我们村程祥翰号雁峰(当时的六品武官)、程森翰为了给穷困子弟读书,就与举人谭大培共同筹划,联合附近有识之士捐资兴建了一所私塾,供其免费读书。”程剑峰十分自豪地告诉驿道君。随着社会的变迁,“蓉华义学”旧址于1983年因建三茂铁路被拆除,中学部搬迁到腰古圩头蓉秀(现称河旁街),改称“蓉华中学”后搬到腰古中学。到底旧址在哪里?程剑峰只能向驿道君指个大概方向。“三茂铁路修建时,将蓉华书院的旧建筑拆掉了,现在的地址是新的,蓉华书院建筑的痕迹一点也找不到了。”

5

蓉华义学拓本

  在腰古中学办公大楼3楼的党员活动室,“蓉华义学”的牌匾悬挂墙上。程剑峰介绍,匾中“蓉华义学”四个大字为楷书,其小序用行草书,匾序为“义学有裨教化,尤近日岭南要务也,东安县学刘生演祖等,以芙蓉都创建义学,请题额,欣然书之,为各属劝”。落款署:“同治十三年四月五日”、“督学使者章鋆题”,并刻有“臣章鋆印”、“壬子状元”字样两个印章。据悉,“蓉华义学”匾额的石刻长3.13米,宽0.73米,刻于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为章鋆所题,原在腰古中心小学校园内,现存放在市博物馆。 

  “以芙蓉都创建义学”,芙蓉都是何方?程剑峰向驿道君介绍,腰古镇过去称芙蓉都,原属新兴县管辖,明万历五年(1577年)划属东安县(1915年改称云浮县)。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当地仕绅创全省先例,是由当地乡绅自发倡议,并得到当地及邻近县高要、罗定等地的热心教育人士慷慨解囊,并由以上各地推举知名人士组成“蓉华局”,负责筹集建校和办学经费,校址设在墟镇东面(即今火车站处),校舍为古代书院式建筑,命名“蓉华义学”,是当时东安县最早最具规模的学堂。学校建成后,时任广东学政(相当今省教育厅长)的章鋆专门前来该校巡视,并欣然为新建成的“蓉华义学”题写匾额。

6

蓉华义学旧址立碑

  据史料记载,当时“蓉华义学”吸收今腰古、安塘、思劳、前锋等地穷困子弟免费读书,“蓉华义学”在光绪廿八年(1902年)改办“蓉华高等小学”,民国二年(1913年4月2日)东安县督学局请示教育司获批,“蓉华义学”更名为“东南区公立第一高等小学”,仍由“蓉华局”管理学校,1941年设升中预备班。两年后(1943年),利用“蓉华高等小学”校舍创办“私立蓉华中学”(即现腰古中学前身),“私立蓉华中学”初期建设3个教室,分别是:汉祠教室,由思劳冲坑1位热心人士捐建;蓉华教室,由腰古、安塘热心人士捐建;河莲教室,由新兴天堂热心人士捐建。  

  1944年建成学校招生。次年,广东省立工业专科学校转到此办学,百年文脉,薪火相传,知识救国。

 

研学基地:百年树人

  如今,腰古中学仍旧生机勃勃,活力充沛。这里,常年有数百学子,一个个风华正茂的少年宛如初生太阳,茁壮成长,自强不息;这里,数十园丁,辛勤耕耘,不忘初心。  

  近年来,腰古中学以“文修正品、格物致远”为办学理念,“包容开放、求是创新”为校训,“正直向上、和谐创优”为校风,“静心养德、潜心滋教”为教风,“居敬持志、学思践悟”为学风,努力建设一支较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扎实推进素质教育。

7

水东村程氏大宗祠内部环境

  2020年9月,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之际,云浮市在云城区腰古镇水东村程氏大宗祠举办“铭记烽火历史、传承红色基因”——走进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活动启动仪式。作为华南研学基地之一,腰古中学将进一步发掘传承红色基因,引导学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程剑峰告诉驿道君,现在学校正紧张筹建研学馆,开设忆烽火岁月求学路、缅怀先烈等路线。“待研学馆建成后,我们将通过文字、图片等史料,多视角、全方位展示革命时期云浮教育发展历程和先烈们的英勇抗争事迹,缅怀革命先烈的求学之路,激励学生们要以实际行动来继承先烈们的遗志,奋发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8

水东村程氏大宗祠门前挂牌

  此外,该校一直坚持开展《书法入门及莲的文化》与《理学文化在云浮(水东)的传承与发展》两门校本课程,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宣传普及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教师的师德修养和学生品行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及身体素质,实现“让每朵鲜花(学生)如期绽放”的教学目标。此外,校园体艺活动丰富多彩,艺术、体育等在区各项比赛中屡次获奖,丰富了学校内涵建设,凸现了低进高出的教学特色,获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原文刊登于“云浮发布”,南粤古驿道网采编整理。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南粤古驿道网联系。)

责任编辑:彭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