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1930年3月,在如今的上海多伦路201弄2号,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文学团体,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指导进行创作,与社会黑暗斗争。当时,在左联的号召下,美术家、戏剧家、社会科学家等联盟组织纷纷成立,形成左翼文化阵营,以文艺为铎,为国人敲响振聋发聩的时代声音。
在南粤大地上,一批热血的潮籍文化青年前赴后继奔赴上海,成为左联的主要发起人或参与者,有“左联七常委”之一的洪灵菲,“左联五烈士”的冯锵,以及戴平万、丘东平、杜国庠、许涤新、许美勋、唐瑜、梅益、柯柏年等。在左联的影响下,陈波儿、郑正秋、蔡楚生等成为我国电影事业的中坚力量。他们以艺术为利器,为大众服务,参与抗日民族运动。
1936年春,为建立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左联解散,而她的精神流向全国,汇入各条战线。全面抗战爆发之后,众多粤港澳院校为维系教育不堕,曾有一段迁徙办学的艰苦历程。上世纪四十年代,在管埠这个深藏粤北的小山村,抗战时期国立中山大学师范学院办学地,众多左联文化人士走上战时学园的讲台。青山下,武江畔,有洪深、许幸之指导学生排练的身影,有穆木天、彭慧诵读新诗的语音,有符罗飞、唐英伟、刘仑手中画笔、刻刀的辗转。左联星火闪烁,用进步文艺丰富青年学子的生活,为他们驱散前路多艰的迷茫,陪伴他们走上爱国救国的道路。
时光荏苒,战争阴霾消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时代强音。2018年以来,以许瑞生为核心代表的广东“三师”志愿者们沿着“韩江—上海滩—粤北管埠”这段时空路径,深入挖掘整理左联历史,重新发现左联与南粤大地的历史人文关联,构建南粤“左联”之旅以及诠释左联精神在抗战时期粤北华南教育的星火传递。
即日起,南粤古驿道网特辟《在粤北的乡野寻找左联的星火》专栏,跟随广东“三师”志愿者寻找左联的星火,致敬那些曾在动荡年代中照亮祖国未来的人。
广东全面发掘活化抗战时期华南教育历史
南粤古驿道网 彭野
2020年9月3日,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省文化和旅游厅、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自然资源厅、教育厅、广播电视局联合韶关、梅州、清远、云浮市政府共同举办的“‘铭记烽火历史、传承红色基因’ ——走进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系列活动在韶关、梅州、清远、云浮四市顺利举行。同日,在广州市的省立图书馆,省自然资源厅、省文化和旅游厅以及南方报业传媒集团还共同主办了“‘烽火课堂 勿忘先师’—再现华南教育历史主题展暨‘品粤游径’研学营活动”。
本次系列活动是对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第一阶段建设工作的小结。活动的主会场设在韶关市浈江区犁市镇大村村和乐昌市坪石镇管埠村。
图为广东省话剧团朗诵《迁韶校中书事十首》。
图为话剧《风云儿女》。
图为广州交响乐团表演马思聪《F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在韶关大村主会场,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杨树,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刘耿辉,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余云州,广东省教育厅主任督学李璧亮,广东省广播电视局副局长陈小锐,韶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刘启宇等约200人参加活动。广东省话剧院、广州交响乐团和韶关学院演出团队共同完成了文艺表演,节目大都选自曾在韶关教学、工作的先贤的佳作,如《迁韶校中书事十首》出自“岭南才女”冼玉清,记述抗战期间作者随岭南大学搬迁到粤北韶关大村艰苦办学的个人生活和生命体验。《F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由著名音乐家马思聪1943年作于粤北。据悉,马思聪与冼玉清都资助过曾就读岭南大学附中的冼星海。如今,音乐人艺术殿堂之一的星海音乐学院正是为纪念了这位广东籍音乐家冼星海而命名的,他作曲了抗战老歌《在太行山上》。朗诵《烽火书声》则根据抗战时期大中院校迁粤北韶关的坪石、曲江、犁市等地展开教学为历史背景而创作。现场演出的话剧《风云儿女》根据同名电影改编,该电影是1935年由许幸之执导,田汉、夏衍编剧,袁牧之、王人美、谈瑛等人主演的一部抗战故事片,于1935年上映。
图为冼玉清雕像揭幕。
文艺演出结束后,参会领导为冼玉清雕像举行简短而隆重的揭幕,与会人员一同参观了第一期项目建设。
图为管埠主会场现场。
图为《马思聪作品集》首发及唱片捐赠仪式。
在韶关乐昌坪石管埠主会场,现场举行了《马思聪作品集》首发及唱片捐赠仪式。据悉,这张专辑是广州交响乐团为纪念马思聪先生、挖掘传播优秀中国音乐作品专门录制的,专辑曲目包括马思聪的《第一交响曲》《第一小提琴协奏曲》和《思乡曲》。广州交响乐团团长陈擎表示“选择在马思聪《第一交响曲》和《第一小提琴协奏曲》的诞生地——韶关进行唱片首发意义非凡”。首发仪式后还举行了马思聪本人手录密纹唱片捐赠仪式,广州美院梁迪宇副教授将这张饱含历史沧桑、意义非凡的唱片交到了广州交响乐团副团长张毅的手上,代表一段跨越时光的历史传承。
图为马思聪、王慕理夫妇雕像揭幕。
图为出席活动的领导嘉宾与当地小学生为定友图书馆举行开馆仪式。
图为广州交响乐团副团长张毅在当年马思聪、许幸之经常散步谈艺的“诗音漫道”上深情演奏了马思聪的《思乡曲》。
此外,管埠主会场还举行了马思聪、王慕理夫妇雕像揭幕仪式以及简短的文艺表演。广州交响乐团副团长张毅在当年马思聪、许幸之经常散步谈艺的“诗音漫道”上深情演奏了马思聪的《思乡曲》,用实际行动,追忆广东前辈音乐家,用音符唤醒一代人心中的红色基因。
活动当天,在梅州、清远、云浮等地分会场还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实际行动致敬先辈,传承历史。
华南地区院校内迁粤北艰苦办学,坚守学术抗战、教育救国最前线
抗日战争时期,以国立中山大学、广东省立文理学院、私立岭南大学、东吴大学、培正培道中学为代表的华南地区中高等院校纷纷内迁至粤北,艰难办学,延续教育火种,成为了如今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惠州师范学院、广东实验中学、广州培正中学、仲元中学乃至江苏苏州大学、香港岭南大学、澳门培道中学、台湾东吴大学等的根脉所在。
·办学环境恶劣:租借宗祠寺庙、搭建简陋校舍坚持办学
图为虞炳烈先生绘制的中山大学坪石校区分布图。
其中,广州沦陷后,国立中山大学先从广州迁至云南澄江办学,再迁至韶关办学约5年;韶关告急后,各学院分散至梅州、云浮等地。在韶关办学期间,各学院集中在乐昌坪石这一粤北重镇:师范学院在武江边的管埠;文学院先在南边的清洞乡,后迁至坪石老街旁的铁岭;沿江西去,过了老街,首先会到理学院所在地塘口村;接着是车田坝,即法学院在1941年秋季之后的办学地;相去数里,又有三星坪、新村这两个隔江相望的村庄,是工学院;再往武江上游数里,是法学院的初建地武阳司……还有较远的两处:农学院在湖南宜章的栗源堡,医学院则设于乐昌县城。
各学院租借祠堂、寺庙和村民民居作为课室,并由时任工学院建工系主任虞炳烈规划设计,因地制宜地利用杉木板、杉树皮、竹竿、竹笪为建材,用最低成本的材料建造校舍。1940年国立中山大学迁至韶关坪石管埠办学,其师范学院较为稳定,在管埠租用了民宅34处,用于办公室、图书馆、教职员住宅、医务室、工人宿舍等;租民田新开辟为球场;建筑新校舍,共有15个课室、1个礼堂、1间图书馆。此年还特别购买钢琴一架,用于音乐教学。
广东省立文理学院(华南师范大学前身)迁址办学之路更为坎坷,其九载十迁,两次落脚连县(现清远连州)。1939年,学院由广西融县迁往韶关乳源侯公渡后,韶关遭日军进犯,又被迫迁往连县东陂。
·抗战不幸殉国:以血肉之躯不畏强敌现风骨
在日军进犯过程中,众多师生不幸遇难,以身殉国。1945年当坪石被日军围攻时,中山大学工学院建筑工程系教授及主任卫梓松因病未随学校大部队撤退。日伪部队鉴于卫教授的学术地位,强迫他任维持会长,卫先生坚决不就,遂服用大量安眠药自杀殉国。
1945年1月,就在仲元中学迁址粤北时,日寇疯狂进犯粤北,数十个日寇从莲花山下逼进仲元校园。在曲江,澳门出生的仲元中学校长梁镜尧,护校战死至最后一刻。在这次战斗中,校长梁镜尧、长子梁铁(十六岁)等多名师生临危不惧,壮烈牺牲,献出了年轻宝贵的生命。中共地下党员许克老师及校长次子元博(十三岁)身负重伤,梁元博终身残疾。其妹妹教导主任梁秋河,忍受着一家两死一伤的巨大悲痛,带领仲元师生继续艰难办学。
·学术成果惊人:研究举足轻重、交流内外频繁
在极端艰苦的办学、住宿及研究的环境下,粤北却成为了当时中国乃至世界的学术中心之一,大量学术论文与成果不断涌现。
时任中山大学法学院经济学系主任的著名经济学家、教育家王亚南与应广东文理学院院长林砺儒之聘、讲授经济学的郭大力合作翻译了第一个中文全译本《资本论》,这是中国人最熟悉、使用最多的译本。1943年,王亚南在坪石教学孕育形成的《中国经济原论》专著初稿,借鉴《资本论》创造性提出了具有中国国情的“中国经济学”的框架,成为中国经济学学科的奠基之作。武阳司也成为了当时《资本论》的第一讲坛和马克思主义传播前沿阵地。
图为卢鹤绂在乐昌坪石任教时的国立中山大学。
1942年,卢鹤绂在塘口村执笔撰写了《重原子核内之潜能及其利用》一文。该文第一次全面介绍了核裂变的实验发现和理论认识,预言了大规模利用原子能的可能性,坪石因此被称为“中国核能理论的启蒙之地”。
在抗战时期,从国外留学归国的学子,有很多是以华南教育为服务祖国的第一站。据省“三师”专业志愿者阿瑞考据,在粤北抗战时期坚守教育岗位的教师队伍中,曾注册就读里昂中法大学的教授们有:张云、崔载阳、虞炳烈、吴尚时、岑麒祥、叶述武、古文婕、卢干东、谭藻芬、黄巽、李慰慈、何衍璿、姚碧澄、康清桂、孙宕越等先生。文史学家盛成先生、音乐家马思聪先生、生物学家张作人、人类学家杨成志先生也曾留法学习。
尽管在战争动乱中,粤北保持了颇为频繁的国际学术交流。1943年,英国现代生物化学家、科学技术史专家李约瑟访问考察了国立中山大学、私立岭南大学和私立东吴大学,在东吴大学陪同他的是后来在20世纪80年代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的委员,当时在韶关曲江仙人庙教书任副教授讲经济学的吴大琨。
·投身教育与新中国建设:众多大师成为各领域的开拓者、推动者
众多教授既须施教学之力,部分又为大学和行政领导,张云曾任中山大学校长,后任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所长;叶述武后来创办了华南师范学院(现华南师范大学)数学系;马思聪后任中央音乐学院院长。林砺儒后来成为了北京师范大学校长、王亚南成为了厦门大学校长;辛树帜建立了兰州大学并任校长;1944年任中山大学理学院院长的任国荣后来参与了香港亚洲文商院的创立,该院后改名为新亚书院,并于1963年组建为香港中文大学。岭南大学李沛文教授担任过岭南大学农学院院长、华南农学院副院长等职。
在战时,岭南大学、中山大学等为其他院校学生提供借读的机会。岭南大学为香港大学的借读生专门设立了国语班,同时设有“香港大学学生招待所”。因香港沦陷,近一半在内地求学的香港、澳门学生借读于粤北教育机构。在1942年,浙江大学理学院、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理学院、西南联大师范学院、北平师范文理学院、私立沪江大学理学院、私立光华大学、私立大同大学等学生借读中山大学。
尽管是战时办学,但中大从研究院到本科教育一直到附小、附中,教育系统十分完整。由专业名师任系主任,这是管埠中师的教育特点。师范学院院长、系主任和教授如杜定友、陆侃如、冯沅君、叶述武、穆木天、任国荣、吴其昌、刘朝阳等均是各自学科领域的佼佼者,但他们在坪石均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从事师范教育。
因师范学院教程需要,管埠中山大学师范学院(以下简称“管埠中师”)重点聘请教育学的新生力量,聘请了史国雅、侯璠两位在美国研究课程学和心理学领域最新理论的博士。史国雅留美时,是带着学习美国课程学理论的目的而去的。随着他的到来,管埠成为了“课程学”的试验田。
管埠中师近五年师范教育实践,是中国教育史上难得的一笔财富。由于战争,管埠中师的老师们各奔东西,但在日后的岁月,依然可见这批“坪石先生”的身影,他们在中国教育界继续为师范教育贡献智慧。
在最早的第一批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后来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名单中,至少有十位在韶关坪石教学和学习过:卢鹤绂曾在塘口村中山大学理学院教学和居住;叶叔华院士在坪石度过了中学时光;杨简是中山大学研究院兼医科研究所病理学部的兼职教授,蒲蛰龙、赵善欢、丁颖等均在中山大学研究院任农科所兼职教授。黄本立在培联中学念书,黄翠芬于1943年在中山大学理学院毕业,张作梅在1941年从三星坪中山大学工学院机械工程系毕业。中国病理学的奠基人梁伯强在坪石担任中山大学医学院院长兼医科研究院主任。
据统计,从粤北任教或就读的走入中南海、成为新中国建设的重要政治力量的师生有10位。在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具有投票选举资格的共有1197位代表,其中“华南教育先师”约占百分之一。马思聪、李达、林砺儒、梅龚彬、洪深、王亚南、梁伯强、许崇清、雷荣珂、丁颖等人参与投票通过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在1954年12月召开的第二届全国政协会议上,梅龚彬、洪深、李达、郭大力、邹仪新等人参加。其中,梅龚彬代表中国共产党协助组建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雷荣珂曾任致公党中常委和宣传部长。
全面发掘活化抗战时期华南教育历史进入新阶段
·缘起南粤古驿道保护利用工作,写入省政府工作报告
2019年6月,广东省自然资源厅组织省“三师”专业志愿者在韶关西京古道开展南粤古驿道保护利用工作时,在乐昌坪石一带发现了抗战时期国立中山大学等学校办学的历史遗址遗迹,由此揭开了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以下简称“华南研学”)建设的序幕。广东省自然资源厅相关负责人表示:粤北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建设是南粤古驿道保护利用工作的延伸,要打造为“亮点”。
2020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建立粤北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深度挖掘红色革命、改革开放、南粤古驿道、古城古镇古村等特色文化旅游资源”。在2020年1月省政府召开的粤北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活化利用专题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在韶关、清远、梅州、云浮四市规划建设“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
近日,经省政府同意,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印发了《关于建立广东省粤北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的通知》,华南研学建设有了正式的制度保障。
·各界参与华南研学建设,引发强烈共鸣
在省政府的统一部署下,省自然资源厅、文旅厅、住房城乡建设厅、教育厅、财政厅、体育局、港澳办、广播电视局、核工业地质局等部门,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广州美术学院、广州体育学院、广州大学、韶关学院、省建筑设计研究院、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省“三师”专业志愿者委员会、南粤古驿道网等单位,在地方政府部门的积极配合下,稳步推进华南研学规划建设工作。
难能可贵的是,这一年来协助华南教育历史基地提供历史资料的文化教育界人士络绎不绝,如华东师范大学原校长陈群,南开大学副校长许京军,中科院数学研究院席南华院士,黄旭华院士,叶叔华院士,黄本立院士,詹伯慧教授等等。广东省档案馆、广州市档案馆也提供了大量资料支持。
2009年从小学教师岗位上退休、现年71岁的何昆亮,如今是省“三师”专业志愿者、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建设工作专班成员,为来访的研学师生、游客、党员讲解历史,往返于韶关浈江大村与乐昌坪石之间,车程颠簸,但他乐此不疲。“小时候就听爷爷零星讲过那段迁地办学的往事,我想让更多人了解粤北这段光荣的历史,从中汲取前行的力量。”
目前正在进行的“探寻历史的足迹——粤北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实践成果征集大赛”吸引了446组、上千人次报名,赛事覆盖省内13个地市,省外辐射澳门、内蒙古、江苏、江西、福建、河南、辽宁、湖北、云南、黑龙江、上海等省市。
·一年多规划建设,四市五研学基地成果涌现
图为坪石老街(中山大学校本部旧址)定友图书馆。
图为管埠中山大学师范学院陈列馆。
自去年起,由省“三师”专业志愿者、原华南工学院建筑学院历届学子及省内各高校学子捐资建造,为中山大学各学院设计制作的9根“纪念柱”已经完成立柱施工,正投入展览使用。每个学院的信息柱都独一无二,柱面上被分割成40个用瓷片贴合的小方块,瓷片上烤制了对应学院的图像史料,包括学院标志、校歌校训、杰出师生、档案名册、毕业名册的图片,甚至还有当年学生们做过的考试题目。
图为修建好的岭南大学纪念柱及正在修建的纪念广场。
图为四姑医务室。
图为挖掘清理出来的东吴大学校舍遗址。
同在韶关的私立岭南大学(其农学院后并入中山大学,亦是华南农业大学前身)、东吴大学(苏州大学前身)的办学遗址经实地勘察、村民访谈及历史资料的梳理比对,已基本推测出校园原貌,并找到重要建筑的原址。目前,大村的研学基地已完成了一系列利村惠民的建设点,并为当地村民及到访游客提供了相关配套服务。闲置的旧村委办公楼已更新改造成为研学基地展馆,荒废地美化成为村民茶余饭后的休闲地,闲置的民房外立面美化成为村庄活化利用典范的驿站,破旧鸡舍改造成为村民文化精神乐园“玉清书舍”,荒废泥砖房改造成为村民医疗卫生服务点“四姑医务室”等等。
图为抗战时期中山大学各学院向梅州迁移历程及路线。
在梅州,抗战时期搬迁至此的学校包括国立中山大学、私立广州大学、私立岭南大学等8所高校,以及广东省立仲元中学、华南中学、广州私立国光中学3所中学。目前,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抗战时期华南教育历史专家委员会”专家曹天忠及其团队开展课题研究和史料挖掘,8月初已形成《华南研学·梅州纪念馆项目建议书》。
据介绍,梅州将因地制宜复建原兴宁市高级工业学校礼堂作为华南教育历史研学文化礼堂,礼堂内以文化陈列展览和开展爱国教育为主。此外,还将打造一个沿江特色生态、文化、旅游相结合的“中大工学院”兴宁办学纪念园,并设立农事教育培训基地及抗战迁学纪念馆,对农耕文化、迁学历程、重要相关人物事迹进行陈列展示。
图为连州区域旅游路线规划。
在清远,连州市东陂镇等地曾是原省立文理学院(华南师范大学前身)及附属中学(华附前身)在抗战时期的办学地。为纪念广东省立文理学院院长林砺儒先生,修缮团队在西塘村五福公祠——原省立文理学院本部旧址内设立砺儒书舍,于2019年国庆开始对外开放,并初步形成区域旅游路线规划。
图为私立广州大学迁校路线图(云浮郁南石咀——郁南连滩——连滩鸭漂村——连滩厂头村)。
在云浮,抗战期间在当地办学的各校旧址及空间分布覆盖了18所学校,包括大学、中学,分布在原云浮县、罗定县及郁南县等地。目前,当地已委托广州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编制省立文理学院旧址(梁家庄园)、仲恺农工学校旧址(国宝黄公祠)修缮方案,初步拟定了活化利用思路和方案。
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规划建设还将深化、提速
·成为学科史、思政课堂与粤港澳台“同根同源”的重要场所
如今的研学基地,成为了探寻学科史、粤港澳台“同根同源”历史与进行思政教育的重要场所与热门目的地。
图为2019年国庆,旅行团在坪石广同会馆前合影留念。
图为2019年,研学团师生漫步于坪石老街。
坪石的研学基地已多次迎来粤港澳中小学、大学的学生团体,也多次接待了面向大众的旅行团,反响热烈。据统计,去年6月以来,韶关两个研学基地共有5000多人次参观学习。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广州美术学院等的党建活动也选择在此举行。华南研学俨然成为了知史爱党、知史爱国、自觉践行初心与使命的好去处。
图为粤港澳台四地画家在坪石管埠村码头进行创作。
近日,粤港澳台四地约30名画家自发集结前往韶关研学基地,开展“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的华南教育历史水墨图式创作”采风活动。香港美术家协会主席林天行说:“南粤古驿道及华南教育历史有着悠久文化历史或特殊的时代背景,做好相关挖掘、保护和活化工作,去凝聚我们的中华传统文化、传承民族精神,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共同责任。”他还表示,作为香港美术家协会的代表,一定会大力支持并推广这段具有历史意义的华南教育历史,为香港市民增添家国情怀。
除了探寻学科史、粤港澳台“同根同源”历史与进行思政教育外,研学基地也成为了实现自我价值、推动乡村振兴及决胜脱贫攻坚的实践场所。位于清远连州的研学基地,则以特殊的方式迎来了华南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队伍——“星云队”。队伍采用云实践的下乡形式,以研学基地相关的历史文化等资源为基础,开展直播带货、云研学、在线旅游、线上调研帮扶等活动,助力连州经济、文旅、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实践行动反馈当年曾哺育过各院校师生的当地村民后代。
·专家学者为华南研学的深化、提速建言献策
如何进一步深化、提速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规划建设与活化利用?“文旅+教育”“学术层面深度参与”等成为了省“三师”专业志愿者们的关键词。省“三师”专业志愿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曹劲提出了“文旅+教育”的思路,建议注重研学的规范性与可持续性,并重点思考如何为仍然贫困的乡村注入活力。
省“三师”专业志愿者、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施瑛表示要继续从学术层面深度参与到研学基地建设中去,提供技术指导与相关服务。
广东省人民政府副省长许瑞生表示:广东省人民政府将全力支持韶关,把坪石特别是武阳司村活化利用好,让青少年一代永远记住“野马轩”。
正在规划建设的“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将成为华南教育历史乃至中国教育史、世界学术史的重要历史场景,也是进行爱国主义与思政教育的重要场所,对促进粤北生态区发展,构建粤港澳大湾区同根同脉同源精神家园,发挥深远影响。
——本文发布于2020年9月3日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自南粤古驿道网,欢迎转载。)
责任编辑:周文娟 何洛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