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曾特别提出要让城镇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2023年10月,为服务保障广东省头号“百千万工程”,推动引导人才向基层流动,切实解决基层专业人才紧缺问题,汕头市委组织部开展“技术人才组团服务百千万工程”行动,推动市级优势资源和技术力量下沉,赋能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凭借这个契机,我有幸作为技术人才帮扶团的一员参与进来,到潮阳区海门镇挂任副镇长。在挂职期间我们深入基层一线、全力推动“百千万工程”的各项具体工作,让我对海门城镇建设历史沿变及推动人才入县下乡拥有更深刻的感受和了解。
自古以来,作为水陆要津、咽喉据郡,海门是南粤古驿道的重要节点,是兵家必争之地,在历史长河中留下许多故事。作为练江水系汇入南海的出海口,海门水运历史悠久,拥有海门港、所城及古炮台等遗迹。这些港口和所城不仅是古驿道重要节点,也是潮汕地区对外贸易的重要门户,更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驻镇挂职期间,最让我牵挂的是海门所城的石板路,每逢节假日我与驻村书记林鸿同志等亲友一起到所城石板路周边调研,全方位、多角度地了解石板路周边历史、文化、经济及民俗等情况。
回忆父辈的青年时期,他们曾上山下乡至偏远的农村,每年会有一两次,他们骑着自行车,载着我们兄妹几人前往上辈所在的曲溪镇。在镇上,我们总是到叔伯家位于石板路旁的店铺做客,那段经历既让我们感到高兴,也让我们对那里充满向往。那条长长的石板路两侧,连排的店铺售卖着各式各样的日用百货;时不时从餐饮店飘出的粿条汤、卤蛋、粿汁、卤肉、猪肠胀糯米、炸豆干、炸虾饼等美食的香味,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令人羡慕不已。石板路上,各种货物琳琅满目,在烟火气人群中来回穿梭夹杂着叫卖声和自行车钉铃声响,父亲一再叮嘱“坐稳了"的亲切话语仿佛仍在耳边响起……我对那条石板路的印象尤为深刻,与众不同。特别难忘的是,在我读初中的时候,为了鼓励我努力学习,父亲特意从揭阳仙桥镇骑着自行车来到海门的石板路,买了一块手表作为奖励。在驻镇期间,我多次带着历史的记忆走访所城,发现海门所城中还保留着一条长约一公里、宽约四米的石板路。这些石板由当地的“红”和“青”两种麻石条交织而成,看似寻常,却耐得住时光的磨砺,在看似暗淡的外表下,怀揣历史足迹与记忆。此外,所城还遗留有近二百米长高约四米城墙外立面。这一切都让我对古所城充满了怀旧之情,同时也寄予了新的希望。
在深入调研所城历史文化期间,我还走访了海门文化研究者肖泽阳老师,他为我详细介绍了海门所城发展的历史过程:在明朝之前,海门旧称海口村,地处粤东练江出海口,势若大海门户而得名,海门城明朝设置,明洪武24年(1391)建城官黄文灿临海筑城,洪武27年(1394)迁潮阳守御千户所于此,遂命名为海门守御千户所,驻扎水师。这里河海交汇,通洋总汇,成为我国东南沿海工商贸易出入港,也是我国明清时期重要的滨海戎所,有“海国长城,云峰千古”之美誉。
明代海防相对紧张,特别是东洋倭寇对我国东南沿海洗劫虏掠,无恶不作的骚扰入侵,对明王朝统治构成极大的外在威胁;为加强国家政权对漫长海岸线边缘地带的控制,保护海上商渔船只安全,明洪武二年(1369)海门开始顺应施行卫所制度,并实施“海禁”政策,为保卫国家安全,在沿海要隘设置防务,配置规格很高的防御设施和军事力量,卫所驻军官员的行政等级比地方知府、知县的级别还高,在三至五品官阶之间,明初实行“世兵役”,治属于卫所,所以也称卫所制,卫所兵员的来源除元朝降明军队外,还通过垛集民兵补充,即通过抓“民壮”的选民兵、募客兵、编乡兵、联渔兵组成。明陈天资《东里志》上载:“明洪武二十年(1387)汤和受命经略海上,以匪盗出没地区迁徙南澳居民入潮阳县海口村耕种,至明永乐二年(1404)将内徙南澳居民迁回原籍耕种”。史书古籍也不仅记载了海防变迁史,也记录了官府把南澳居民迁入潮阳海门充军的过往。
明洪武钦差大臣黄文灿监督建成的海门所城,采用“五凤朝阳”格局,意欲为饮“五都”之水,开有东西南北四门,每个城门前开一个水池,起防火作用;西门外还建有一小屋,称狮子舌,故西门又名“流涎狮”,城状近似长方形,全长约2.25公里,城墙高3米余,在沿海边山坡丘陵建造,以粗糙大石和泥沙、石灰筑砌而成,石砌成“丁”字状,结构科学合理,四围城墙设有垛口,其中东门、南门设有瓮城,属于典型的古代军事城址。所城的南门外方圆300丈是校场,明清政府为加强海防经常在此操练水师、训练兵马,每当镇台至海门营检阅队伍,就会在校场操练,刀枪剑戟、矢石炮火、星罗棋布、大演武技,取胜者可以进德胜关领赏受奖。几百年来风云变幻,经过多次加固修葺、倒塌重修,如今旧所城早已容貌不再。
海门千户所城建成后,为对抗倭御海盗,保家卫国发挥了重大作用。明隆庆三年(1569)驻潮阳参将金丹为抗击倭寇在海门莲花峰狮首山建莲花营,又称细柳营,在倭患猖獗时,在保卫海防时发挥其重要作用。该营建成立后,邑人浙江提学副使林大春为之撰写《新建海门莲花营碑》碑记,并颂咏七律:“谁倾银汉落晴湾,种得莲花俨翠环。丞相留题空瀚海,将军行垒耀天山。潮声夜转渔灯入,野色朝随猎骑还,共说边城屯细柳,西风不用玉为关”。隆庆三年(1569)六月二十六日,在南澳海域,福建总兵俞大猷、郭成与巨盗曾一本发生追逐战,官兵用大炮轰击,曾一本乘坐的船被击沉、曾一本受伤溺死,戚继光、俞大猷率领的抗倭明军在东南沿海取得了转折性局面。于是众人在莲花峰勒石刻纪功碑,全文如下:“纪功碑:皇明隆庆三年六月二十六日,推府来公监纪诸军事,按辔此山,是日也,巨寇曾一本就擒,海边军民有更生之喜。归辔公壮献遂请于莲花峰摩崖纪。潮州推官来公,讳经济,浙江绍兴府萧山县人。隆庆明威将军潮州卫指挥佥事周于体,掌海门所事、管备倭巡捕、本所千户程大逵”。万历年间,金吾将军江应龙出镇海门,往所城南三里许巡求胜迹,见古遗莲花峰侧石上书有“镇海将军石”五字;1595年江应龙在抗倭剧潭血战阵亡、为国捐躯,民众为了纪念他,将其迁入忠贤祠祭祀。在明天启六年(1626)年,候世威将军倡导建设海门南门城外关帝庙,并立“忠爱碑”以纪事,希望以此激发驻守官兵立志忠国爱民,积极投身于保家卫国的崇高事业。清顺治十八年(1661),郑成功收复台湾后,联系潮汕沿海渔民、招揽兵马对抗清军;因海门地处关防要隘,清政府高度重视海门的海防并实施“海禁政策”,沿海渔民内迁五十里,推行“迁斥”政策,拆毁海门外十家桥、山尾林等乡镇,把民众迁入海门城,并建设钱澳炮台、莲花炮台、靖海炮台、赤澳炮台、神泉炮台等军事设施,每有敌情便举烽火为号,整体海防体系完备且戒备森严,在抗击外来侵略之时发挥重要作用。至清乾隆盛世,海门的海防获得了“商渔都仰望”的美誉,海门参将吴本汉在海门城北门外立石牌坊时就赞颂海门为“南天锁钥”。而在盛世之后,海门的海防随着清王朝的没落而逐步土崩瓦解,经历二次鸦片战争后,海门至1910年彻底撤防,成为碧海波涛中的一缕烟尘、悠悠历史中的一声叹息。
随着历史变迁、时代变化,海门所城和其他小城镇沿变一样,慢慢发展演变为小城镇、逐步向四周范围发展扩大。听海门所城的老一辈介绍,现存的石板路原本是海门所城从东门到西门的中央直大街。这条街路曾是所城的中心,集中了最繁华的商业活动。与其他城市的老城石板路相似,所城的石板路也汇聚了各类商品、商店以及政府办事机构,它们分散在街道两侧,向老城四周延伸。其中,海门石板街在潮汕地区解放后最为出名,尤其是售卖港货、录音带、手表、金银首饰、鱼胶以及各类鱼产品的商铺。石板路两旁,电影院、车站、银行、布店、经销社、卫生站、食杂铺、西门市场、搬运站等国营商铺林立,同时也有各种小商品摊位。
上世纪七十到九十年代,是石板路最繁华的时期,也是所城达到繁荣的时代。特别是石板路三角街头的海门书店和对面的录音带铺,曾是海门青少年们购买书籍和录制音乐带的热门去处。当年,年轻人能在石板路上走一走、逛一圈,选购商品,是一种时代的荣耀。
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和城镇化的发展,新楼盘逐渐涌现,所城由于交通局限,外围道路不断拓宽,以适应汽车时代的到来。到二十世纪初,大型商场、大集市场、综合超市、小型综合体和城镇高层住宅逐渐兴起,小汽车也普及到家庭。这使得所城内部及石板路的交通和生意受到局限,经济逐渐被边缘化。由于交通工具的局限和缺乏吸引力,住户和商家数量逐渐减少,只剩下一些小吃店和传统小商店以及老人在坚守。可以说,所城的黄金岁月已经渐行渐远,其经济发展也经历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变迁,曾经的繁华逐渐被历史的车轮所淘汰。
在深入调研的同时,我也意识到随着所城逐步被城镇化发展边缘化,有些传统文化活动也正在逐渐消失,如“间馆活动"。打更是我国旧时在夜间的一种报时工作,兼具提醒人们防火、防盗作用;旧时夜间每到一更,巡夜的人打着梆子或鼓、锣报时,打更巡夜的人则称为更夫,而更馆是更夫工作的驻地。在历史的演变中,更馆也兼容诸多功能,平时在鱼闲期间,或日间有闲时可到更馆闲谈,或喝几杯粗茶,因此海门乡民大多将更馆称之谓“间馆”或“间格”。
海门所城最早的间馆起源于何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和考究。听老一辈人讲,海门的各间馆最初是按照区域划分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所城的人们开始自愿参与间馆的活动,这些间馆成为了他们闲暇时喝茶、打牌、闲谈,获取外来或当地每日新闻的场所。渐渐地,间馆也成为了所城居民饭后或空闲时的主要活动地点。所城石板路间馆活动最为繁盛的时期是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然而,随着广播、电视、手机的逐渐普及,间馆文化也逐步衰退,并慢慢消失。如今,年轻一代对“间馆”这个词已经很少听说,对其文化内涵也缺乏理解。
如今,当我们漫步在古驿道海门古所城的中央石板路上,仿佛走进了一条时光隧道,被带回了那个古老的海边所城。每一步都仿佛能触摸到历史的痕迹,聆听到岁月的静静回音。两旁的旧店铺,低矮的贝灰砂墙和简洁自然的浅红瓦,都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又一个古老的海边所城的故事。所城遗留下来的石板路上的每一块石板,都记录着过往行人的脚步和岁月的变迁。如果走累了,就可以在旧食店里叫来一碗鱼丸面,慢慢品尝,感受这种宁静与古朴的氛围,仿佛置身于一个曾经繁华的海边世外桃源。无论是漫步在老所城的巷道里、还是行走在东西石板街上,无论是坐在街边品尝一碗海门小食、还是来一盘猪肠胀糯米,都能让我们忘却尘世的喧嚣,享受片刻的宁静。海门镇的古驿道石板路,不仅是一条街道,更是海防历史的见证,海洋文化的传承。如果你有机会来到这里,一定要好好感受它的魅力,让它成为你旅途中难忘的回忆。
广东作为全国第一经济大省,面临的一个显著短板是南粤古驿道沿途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这阻碍了广东的高质量发展。为了提升发展的平衡性和协调性,省委省政府提出了“百千万工程”这一重要方针政策,旨在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并将短板转化为“潜力板”,以拓展发展空间和增强发展后劲。海门古驿道及其附属的古所城和石板街,应紧抓广东“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中典型镇的机遇,作为推动城乡融合、海门高质量发展的契机。应高起点规划修复工作,不仅提升海门古所城及石板路的风貌,还要将其改造为商业步行街,恢复原有业态,吸引人流,重振商机。改造后的古所城应让市民能够重新欣赏到山水之美,唤起乡愁记忆,成为老海门人及海边城镇的新网红打卡点。这将使原本沉寂的所城再次成为经济增长的极点,焕发出新的活力,真正将短板转化为“潜力板”。
同时,海门古驿道及其附属的古所城和石板街不仅见证了海门地方的历史变迁和发展,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城镇发展的历史故事。这些历史的痕迹,如同沧海桑田,既是对过去的记载,也是对未来的期许。当前海门所城外围城镇正延续原有独特位置向外扩张发展,东南端靠潮阳城区练江出海口,东接濠江、西连潮南,一面靠山、三面环海,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距潮阳市区8公里,距汕头市中心 18 公里,距时速 350 公里汕头南站6公里,高速、公路、海运、河运都非常便捷。拥有国家级中心渔港、国家4A级旅游景区莲花峰景区、潮阳海门临港特色产业片区和潮阳纺织印染环保综合处理中心,先后入选全国特色小镇、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省卫生镇、省教育强镇、省文明镇、省乡村治理示范镇等荣誉,近两年均入选全国千强镇、广东省“百千万工程”典型镇。海门一二三产业正蓬勃发展,未来沉睡所城及石板路将在“百千万工程”所唤醒提升发展迎来新时代的春天,恢复原来店铺繁华客流,吸引各式各样青年人才进驻融入商铺创业。尤其是要依托海门国家中心渔港这一优势,努力推动恢复咸鱼巷、熟鱼巷、鱼胶巷、干鱼巷、鱼丸巷等成粤东海产品独特商业街业态。借助新时代新技术、新质生产力,通过网购、直播、电商带货等等方式,将海门培育成国际鱼胶产品销售集散中心及渔业深加工、精细化产品市场,让所城石板路的渔业恢复多品种优势,让这条集历史、文化、商贸、旅游、娱乐于一体的海门石板路早日成为海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通路。
展望未来,海门镇在“百千万工程”的推动下,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石板路作为连接历史与未来的纽带,将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通过高起点的规划修复和改造,石板路将不仅是一条展现海防历史和海洋文化的步行街,更将成为海门经济增长的重要点位。在“百千万工程”的推动下,借助新技术、新质生产力,海门将成为国际鱼胶产品销售集散中心和渔业深加工市场的领军者。这条集历史、文化、商贸、旅游、娱乐于一体的海门石板路,将成为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力量,为海门镇的未来发展描绘出更加美好的蓝图。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自南粤古驿道网,欢迎转载。)
责任编辑:彭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