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海陆丝绸之路的通津文化例证
2019-03-11 上午 11:17   来源:南粤古驿道网,采编自“清远日报”   
分享

连州顺头岭古道

1

2

“广荫亭”匾额

3

水石槽

  早在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原后,为了实现他“北逐匈奴,南开五岭”统一中国的大业梦,随即对南方百越开始了“秦戍五岭”的统一战争,派尉屠睢率50万大军分五路出击,其中三路取道大庾岭、骑田岭奔广东。

  骑田岭不但是中原进入南越的关隘,还是中原与岭南的分水岭。连州辖北巍峨的骑田岭余脉河谷、盆地天然构建的山间隙道,成为了秦军首开新道沟通中原与岭南交通的绝佳之处。如今保存完好的连州原山塘镇区山麓的古道,就处于骑田岭余脉上,不但见证了当年金戈铁马的杀伐之声,且由此开创的古道成为了中原与岭南经济、文化交流的纽带,成为了连接海陆丝绸之路的通津文化例证。

  古道之名

  《中国珠江文化史》记:“古代交通多靠马和马车,故古道又称马路或马道。”

  那么,连州原山塘镇区山麓的古道究竟用什么名字命名更适合呢?

  一是泛指:新道、秦汉古道、摺岭路、骑田岭路、桂阳峤道、荆楚古道或湘粤古道。秦代新开辟修筑的穿越骑田岭、大庾岭等五岭的陆路交通,为山隘官道,时称“新道”,后称为“摺岭路” “骑田岭路”。秦汉以来,连州境内有萌诸岭南风坳古道(抵湖南蓝山),而骑田岭山脉里有顺头岭(通湖南临武)和凤头岭(达湖南宜章)两条古道,延伸过去还有阳山的秤架古道。

  胡守为《岭南古史》:“湖南长沙经郴州,越骑田岭至连州,入广东番禺。”张荣芳《南越国史》:“从湖南郴州,跨骑田岭,出阳山关(今广东阳山县西北),沿湟水(今连江)东南行,经湟溪关、洭口,取北江南下可抵番禺。”《淮南子·人间训》载:“乃使尉睢发卒五十万,为五军:一军塞镡城之岭;一军守九嶷之塞;一军处番禺之都;一军守南野之界;一军结余干之水。”其中“处番禺之都”一军,专家考证,正是从这骑田岭隘的古道下来。郑弘只是修筑“旧有是路”,即“桂阳峤道”沿袭秦“新道”加固扩修而成,线路为:广州——北江——湟川——连州——星子——连州原山塘镇区古道——临武——中原各地。

  二是特指:(一)碑志录。称为“顺头岭路” “顺头岭道” “郴连盐道线”等。在皇清顺治十八年由湟川庠生李瑛、李龙在顺头岭半山腰“怀清亭”(之前称为“广济亭”)里撰写的《新建广济亭碑记》载:“予观古人以树木为社神所依,今人以凉亭为行人所止,举此念者,其意善其功弘矣!兹今顺头岭一路迺粤楚分疆之区,上则通于临蓝,下则接于连阳,岂非万古之通衢乎!……乘风歇足之得其便,饮水蔬食之得其泉,亭风苦雨之得其楼,握手谈心之得其地,不亦称功颂德哉!予居此地特书一语,以垂不朽尔!”

  (二)专家论。称为“连州顺头岭古道” “骑田岭南天门古道”等。黄伟宗教授撰《整合五古“通津”建造五大“天桥”——清远北江文化调研报告》称,连州境内的顺头岭古道,即骑田岭南天门古道。暨南大学历史系教授王元林在《连州骑田岭南天门古道与海陆丝绸之路文化》中言,骑田岭南天门古道,也称顺头岭古道。

  (三)村民说。称为“上顺头岭”。查历代《连州志》,唯清代(同治版)首见记录:顺岭,在星子,气象磅礴,高瞰星江,有南天门匾额,州城一百里,俗呼顺头岭。驿道君走访古道数个村庄,村民说,老铺、新铺和黄泥坳(注:黄泥坳村原先从新铺分出,今又并入了新铺)称为顺头岭,界限起止为:百土脚村走到百土头起点往石板古道攀爬前行,过怀清亭、南天门亭、老铺、新铺(黄泥坳)止称为顺头岭,往上就叫坳头铺(为荒塘坪村委辖管)。在百土脚、东村江、白牛桥等村,村民提起这古道,都说“上顺头岭”。

  古道遗迹

  随着千年岁月的流逝,古道建筑或圮、或修,自然景观或风采依然或消失殆尽,但在古道的走走停停行进中,总能隐约捕捉到古道上曾那么真实地存在过的鲜活的遗迹。

  一古道。《山塘志》(2001年版)记:“从南天门顺山势云梯般铺设的720级青石石阶,为古驿道原物,长约2千公尺,全由每块宽约50公分,长(路宽)约1.3公尺的青石板铺成,层层叠叠直泻山下的古村(原驿站)百土脚。”

  二古亭。古道曾建有三座古亭:1、广荫亭(又称南天门亭),始建何时,无史料记载,今建筑为重修,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所垒。位于顺头岭老铺街尾的粤湘古道突出的山嘴,亭北镶匾“广荫亭”,寓意为广大商旅带来福音(荫),亭南嵌额“南天门”,意思一是五岭之南,岭南门户;一为地理位置高,彷如五岭南麓天界之门。2、额眉亭(今圮废),《山塘志》(2001年版)载位于广荫亭南面约400公尺处,元、明年间修建。清末民初曾重修,旁有清泉,泉水清凉甘甜。3、怀清亭(前称广济亭),《山塘志》(2001年版)据亭内《新建广济亭碑记》为依据入志,位于顺头岭至百土脚的半山间,初建于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及清同治年间、辛亥革命初年曾数度重修。该亭全部用长条麻石砌墙,十字木架盖顶,造型优美,亭旁有长年不竭的清泉。

  三“伙铺”。明清建筑,现顺头岭老铺的沿线古道两旁建设的房屋,白天把门摊开置商品,晚上收起当门紧闭,一举两得。由于房子狭长而称为“竹筒屋”,又因门面铺位,经常有客人食宿不分东西南北陌生熟悉与否,“搭伙”住在一个大房间里,故称“伙铺”。更由于商家来自湖南广东各地,所以,顺头岭村的老铺、新铺为典型的“九家十姓”,成为名副其实的“七十二家房客”。

  四古泉。1、顺头岭老铺村往桂阳州路桥下有一甘冽清泉,当地村民呼“大井”。2、两头泉。从广荫亭南面约400公尺处的额眉亭(今圮废)取一弯曲小道可达,古时商旅尽享该泉清凉甘甜,因泉水从一块大石两头潺潺溢出而名。3、龙凤泉(又称怀清泉、半岭泉)。古时风水师说,两泉位于“龙凤脉”上,又缘于怀清亭,以及位于顺头岭半岭,故名。4、低泉。位于百土头下方的百土脚村旁,村民因其处于山脚低处而命名。

  五“水碓”。据顺头岭村新铺唐秋成在《集源楼与风景带记》载:“……公元一九六三年癸卯岁,我先民吸取前人教训,果断采取补救措施,在我新铺的前方建起了一座名为‘水碓’的楼房,一则用于聚气,把持水口;二则用于舂米,方便村民。水碓建成后,我新铺勃然而兴,人财两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古道内涵

  “通津者,通畅水路中的渡口也。” “古道文化,实质是人类历史文化的化石和载体。”古道,在根本上属于交通性质,其文化内涵或元素也往往是综合性的,且带有普遍性,只是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所起的主要作用有所不同。连州顺头岭古道历史悠久,遗迹与传说丰富了古道的内涵,而其作用上通临郴,下接连州湟水源头,有白牛桥货物码头以及星子多个渡口作为中转站,水运抵达连州,是通畅水路的重要“渡口”。秦汉以来,连州顺头岭古道既是震慑边陲的军道、传达政令的驿途、贬官南徙的辛酸路、移民追寻的憧憬捷径,又是南北商品交流的要衢。

  一军道。无疑,连州顺头岭古道作为秦军开辟的“新道”,最初是作为秦始皇统一中原后“北逐匈奴,南开五岭”军事用途的,即“秦戍五岭” “使尉佗逾五岭,攻百越……”,到“元鼎五年秋,卫尉路博德为伏波将军,出桂阳,下湟水……”,从而平定南越吕嘉乱。

  二官路。既是军道,同时也是官路。《史记·南越列传》记载,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南海尉任嚣病死,赵佗行南海尉事,“移檄告横浦、阳山、湟溪关曰‘盗兵且至,急绝道,聚兵自守’ ”。赵佗扼守三关,自称南越王,表面上向西汉王朝俯首称臣,进贡岭南特产,连州顺头岭古道在西汉王朝与南越国之间发挥着传达微妙而紧张的“政令和行政管理”的作用。

  三商途。《太平御览》卷九三八《鳞介部·鲛鱼》记,南越国赵佗还“献鲛鱼、荔枝。高祖报以葡桃锦四匹”,汉代桓宽《盐铁论·崇礼》有“南越以孔雀珥门户”的记载,南越王献给汉高祖“白鹇、黑鹇各一隻”。而民间客商有牛羊牲畜、金铁田器等交换于岭南各物。岭南土特产上贡中央,加强了岭南港口与内地特别是都城的联系。

  连州“人物富庶,商贸阜通,有小梁州之号”。“每天不下五六百人,旺季达千人……” “粤盐遍湖南,肩挑贩夫益至数十万人”,明清时期,连州顺头岭古道成为商贸“盐路”,肩挑商贩晨光里启程,暮色里歇息,栉风沐雨,筚路蓝缕。

  四民径。“民”不单为相邻村居民,古道历史上更重要的是移民。中国数千年历史,近半是移民史,改朝换代、外族入侵、瘟疫流行、虫旱灾难等,会造成一次次的移民潮,移民足迹便深深地烙印在条条古道上。而连州,古为“宜居”县邑,刘禹锡称“炎裔之凉墟”,另外又没什么战乱,所以成为了千百年来,中原以及外地人移民于此的首选之地,如今姓氏、风俗、饮食、语言等多元文化就是连州移民历史的见证。

 

  (原文刊登于“清远日报”,作者:黄世康,南粤古驿道网采编整理。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南粤古驿道网联系。)

责任编辑:李凌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