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在泉州
2020-01-23 下午 03:25   作者:王河   
分享

  我的家乡泉州是无数游子牵挂的故乡,故乡的宁静、古朴在游子的内心深处魂牵梦绕。故乡褪了色又厚重的宗祠庄严屹立,既是对游子们的期许,也是游子们的浓浓乡愁。宗祠是我国的儒家传统文化,记录着家族的辉煌与传统,象征着家风祖训。

  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开辟了国际间文化与物质交流渠道,加速了世界经济、科技与社会的发展,增进了各国人民的了解和友谊。对于海上丝绸之路的开拓与发展,中国南方港口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海上丝绸之路的主港,历代有所变迁。从公元3世纪30年代起,广州成为海丝主港;宋末至元代时,泉州超越广州,并与埃及的亚历山大港并称为“世界第一大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承认的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便是泉州。

  泉州与广州在历史发展、自然环境、人文特色等各方面上都有着相似之处,在这里,孕育出了海丝建筑文化,留存了许多历史文化遗产。

 

  一、低调的泉州

  我的故乡泉州,红砖古厝、古风古调,周围的一切都遍布历史的痕迹。我每天上学、放学骑着自行车走在古巷里,穿梭在宋元庙宇宗祠、南洋风味骑楼之中,那是一份岁月的安好,也是一份意犹未尽的好景致。这里时光古远,风清云淡尽在低调惬意中,没有大都市的车水马龙,没有大都市高楼林立的气派。这里的古巷悠长,一街一庙、一汤一饭都融入了泉州的千年烟火。我的故乡泉州是一座可以触摸历史的低调古城,默默地屹立在历史的时空里。

  年少的我常常和小伙伴们在宗祠周围的树荫下悠悠转转,时光欢乐悠闲。阳光透过层层叠叠的树叶缝隙散落在凹凸不平的泥土地上,打在宗祠的墙上。墙上的祖训了然在目,我儿时玩耍时无意中的抬头也会看到清晰的祖训,慢慢地随着长大,墙上的那些一字一句便熟知起来,并形成了一种印记。“开闽三王祠”是我们泉州乡亲父老的精神信仰和寄托,无论我们这些外出打拼的游子们身在何处何地,哪怕别时久远,但那古老宗祠的祖训清晰如澈,家风一脉相传。

1

2

  先祖们兴家立业的艰苦奋斗精神确立了我们的家风祖训:扶母投军、审知拜剑、泉州锄暴、进军福州、晋封闽王、四门兴学、设院招贤、海外通商、大兴禅寺、百世流芳,世代相传为我们的精神信仰。

  习近平提出:“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家风祖训在我长大后踏入社会便有了切身的体会,尤其是身在他乡才感受到祖训在心中的地位,每当困难和失意的时候,祖训的勉励就能给予我力量,守护着我的精神家园,让我变得强大,鞭策着我做人做事的道理,鼓励着我奋斗自强。

  我从小在故乡泉州长大,直到上大学后才第一次离开我的故乡泉州。飞机在广州的上空盘旋并缓缓地降落,视觉渐渐清晰,一座现代化、高楼林立的大都市震撼地映入我的眼帘。鳞层栉比的楼群组合形成了伸触不到边际的视觉让我兴奋不已,让我深深地感受到改革开放的无穷力量,感受到全体中华儿女团结奋进的力量,感受到祖国的日益强大。飞机就要降落到这个城市,我就要在这个城市开始我的求学生涯,也许我还要在这个城市实现我的人生梦想。此刻!我无比地兴奋和骄傲,为自己兴奋、为祖国骄傲!

  告别了高考阶段的紧张状态,进入了相对宽松的大学学习和生活,相信对每一位莘莘学子而言都是一种美妙和愉快的时刻。初识广州,国际化大都市的一切都充满着现代化的科技感和时尚感,开学没多久,广州这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文明的现代化大都市便留下了我丰富的足迹。我小时候的记忆里是红砖古厝,周围的一切都是那么的古风古调。我每天上学、放学骑着自行车走在古巷里,穿梭在宋元庙宇宗祠、南洋风味骑楼之中,那是一份岁月的安好,也是一份意犹未尽的好景致。我的故乡泉州是一座可以触摸历史的古城,她曾经是“东方第一大港”,被马可波罗称为“光明之城”、“海上丝绸之路”的发源地之一。

 

  二、泉州与广州共同的百越起源

  在起源上,泉州、广州都是古越族人生活的地方。百越,是指中国古代南方沿海一带古越族人分布的地区。吕思勉先生曾指出:“自江以南则曰越”。

  “百越”之称谓源于先秦时期对南方沿海一带古越部族的泛称,因这些古越部族众多纷杂且中原人对其不甚了解,故谓之为“百越”;越地上的族群又称古越族或越族等。百越有很多分支,包括吴越、扬越、东瓯、闽越、南越、西瓯、骆越等等众多越族支系。《吕氏春秋》统称这些越族诸部为“百越”,其它文献上也有“百粤”、“诸越”等称谓。

3

图为越人聚居点示意图。

4

图为百越民族分布图。

 

  据《汉书·地理志》记载,百越的分布“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各有种姓”。从今江苏南部沿着东南沿海的上海、浙江、福建、广东、海南、广西及越南北部这一范围内,是古越族人最集中的分布地区;局部地区零散分布还包括湖南、江西及安徽等地。

  泉州与广州作为共同的百越起源地,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及其后的海丝建筑文化与海丝文化遗产的诞生有着深远的影响。

 

  三、泉州与广州源远流长的海上丝路

  广州古称番禺,地处南海之滨,背靠岭南腹地,位于珠江出海口,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得广州成为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并作为海上交通中心在世界海上交通史上屹立不倒,是逾二千年长盛不衰的大港。

  在自然环境上,泉州、广州有着多个相似之处。在地形上,泉州面朝东海,三面环山,位于晋江出海口;广州地处南海之滨,地势东北高、西南低,背山面海,位于珠江出海口。在气候上,泉州、广州都在北回归线附近,临近海洋,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温暖多雨、光热充足、夏季长、霜期短、气候条件优越、气候资源丰富、全年水热同期、雨量充沛、利于植物生长、四季常绿、花团锦簇。

  在文化上,泉州、广州的人文环境更是大体类似。在稻作、饮食上,根据近代考古学研究,水稻就是南方的古越人最先驯化的,泉州、广州现今都以稻米为主食。《史记·货殖列传》中对南方越人的饮食方式进行了精辟概括:“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晋代的《博物志》也记载了南方钟爱水产的食俗:“东南之人食水产,鱼、鳖、螺、蚌以为珍味,不觉其腥臊也。”在舟船上,越人“水行而山处”,素以善制舟楫,巧于驭舟,尚铜鼓,精于剑,熟水性,善使舟及水战,首创水师,富于航海经验而著称于世。大型战船“楼船”就是越人发明并最先使用的,楼船的甲板建筑特别巨大,船高首宽,外观似楼,所以被称作“楼船”。《淮南子·原道训》里有记载:“九疑之南,陆事寡而水事众,于是民人被发文身,以像鳞虫;短绻攘卷,以便刺舟,因之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古越人对海洋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船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对海域的探索和占有是岭南居民的生活重点。

  泉州位于福建南部,面朝东海,三面环山,晋江流经,注入东海。自秦至初唐,先后属闽中郡、闽越国、建安郡、晋安郡、南安郡、丰州、武荣州地。唐代改武荣州为泉州。五代时,节度使刘从效扩城,在环城及在巷陌中遍植刺桐,因此别称刺桐城。其后,凭借着发达的造船技术、优良的天然海港,泉州不断发展,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港口,更一度成为世界最大港口之一。

5

图为丝绸之路路线图。

6

图为汉代楼船模型。

  关于丝绸之路,《中国大百科全书》是这样写的:“中国古代经中亚通往南亚、西亚以及欧洲、北非的陆上贸易通道。因大量中国丝和丝织品多经此路西运,故称丝绸之路,简称丝路。” 

  19世纪,德国学者李希霍芬在《中国亲程旅行记》中描写了中国经西域到希腊、罗马的交通路线,首次提出了“丝绸之路”的概念。其后,法国学者沙畹在《西突厥史料》中具体提到:“丝路有陆、海二道,北道出康居,南道为通印度诸港之海道”。由此有“海上丝绸之路”之称谓。

  《汉书·地理志》记载“自日南障塞、徐闻、合浦船行……有译长,属黄门,与应募者俱入海市明珠、璧琉璃、奇石异物,赍黄金杂缯而往。”说明海上丝绸之路兴起于汉武帝灭南越国之后。东汉(特别是后期)航船已使用风帆,大秦(罗马帝国)已第一次由海路到达广州进行贸易,中国带有官方性质的商人也到达了罗马。这标志着横贯亚、非、欧三大洲的、真正意义的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

  到了唐宋时期,由于政策开明、贸易繁荣、人口迁移、治水有力等有利因素,南方逐渐成为经济中心。

  自唐玄宗开元二年(公元714年)设市舶使后,市舶使几乎包揽了全部的南海贸易,注重经济效益,为地方和中央开辟了可观的财政来源。另外地方豪族和地方官乃至平民也直接经营海外贸易,促使社会生活发生变化。

  泉州一带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以白糖、茶叶、陶瓷、绸缎、麻布、酒类、乾果著称。唐末时,造船业已具相当规模。城东南泉州湾海岸线曲折蜿蜒,与台湾海峡相接,有天然的良港,以后渚港、安海港等最为有名。1987年在广东阳江海域发现的南宋古沉船“南海一号”,据推测就是福建泉州造,木船体残长约22.1米,船体保存最大船宽约9.35米。

7

图为泉州船南海1号复原模型。

  宋朝初年,泉州港成为诸蕃国进贡香药、宝货的官方贸易场所之一,从此泉州港的地位日益重要。到了宋代中期,由于海盗活动猖獗,广州的海外贸易一度消沉;泉州作为东海与南海的交汇处,成为了南海诸商船舶停留的地方,同时,泉州港也是宋朝通往朝鲜、日本的沿岸港口,往来船只云帆遮天。官府在此设立了市舶司,往来贸易更加繁荣。

  到了元朝,泉州港超越广州,成为中国第一大港。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其游记《东方见闻录》中写道:“(离开福州)到第五天傍晚,抵达宏伟秀丽的刺桐城。在它沿岸有一个港口,以船舶往来如梭而出名。” “刺桐是世界最大的港口之一,大批商人云集这里,货物堆积如山,的确难以想象。每一个人,必须付自己投资总额百分之十的税收,所以,大汗从这方获得巨额的收入。”

  在提及贸易商品时,他讲道:“大批外国商品运到这里,再运到全国各地销售。运到那里的胡椒,数量非常可观。但运到亚历山大港供应西方世界各地需要的胡椒,就相形见绌,恐怕不过它的百分之一吧。”

  另外,他也提到了泉州船只:“大汗又下令准备了十四艘船,每船有四根桅杆,能扬九帆。” “其中至少有四、五艘船可容纳船员二百五十或二百六十人。”

  正是因为有着共通的发展历史、优越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特色,泉州、广州才能在华南地区脱颖而出,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通商港口,并进一步诞生出海丝建筑文化。

 

  四、泉州古厝与广府行商庭园建筑文化特色

  探索泉州、广州的建筑文化演变历程,可以发现它们之间有着许多共同的特征。

  在上古时期,在泉州、广州居住的都是百越族人,《博物志》中记载:“南越巢居,北溯穴居,避寒暑也。”而干栏正是古越人巢居发展进化而成的建筑形式。关于干栏,古代文献记载:“依树积木,以居其上,名曰干栏。”据推测,当时居住在泉州、广州的古越人居住的就是干栏式住宅。所谓干栏式住宅,就是一种下部架空的住宅建筑形式,其主要特征是在地上栽桩立柱,在柱上架板为居住面层,上面再立柱架梁。这是一种让地板离地,整个房屋架空的结构方法。干栏式住宅适应南方炎热、潮湿多雨的气候,人居离开地面的楼上,可以防潮、防湿,减少蚊虫侵扰,躲避毒蛇猛兽的攻击。

  自海上丝绸之路开辟与经济重心南移以来,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通商港口,泉州、广州一直受到中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影响,博采众长、兼容并包的海丝建筑文化正是在这文化交融、碰撞的过程中诞生的。

8

图为番仔楼外观。

 9

图为骑楼街街景。

10

11

图为官式大厝外观。

12

图为一落大厝。

  自晋代以来,经济重心逐渐从北方转移到南方,尤其在战乱时期,大量中原人迁移到南方,他们带来了中原文化,中原文化与百越文化在这里激烈碰撞,长期融合。比如,泉州、广州传统民居中采用的穿斗式木构等,就融合了干栏式建筑的结构内涵;民居建筑上张扬夸张的造型和热情奔放的色彩装饰则是百越人性格的体现;像官式大厝一类的建筑就明显是从北方传来的建筑形制。

  泉州民居当中最著名的是古厝,又称大厝。厝,在闽南话里就是房屋的意思。厝是闽南地区极具特色的传统民居,古厝群以今泉州南安、晋江的古厝最出名。官式大厝,又名“皇宫起”,即按皇宫式样建造的大厝,形似殿宇,富丽堂皇,数量最多、分布最广,是泉州传统民居建筑的典型。它的特征是:前埕后厝,坐北朝南,三或五开间加双护厝,红砖白石墙体,硬山式屋顶和双翘燕尾脊。 在这种建筑中,木雕、彩绘、石刻、透雕、泥塑、剪贴等民间手工艺精品随处可见。

  在广州民居中有一个亮睛之笔是“行商庭园”,指清代十三行行商利用经营所得,为满足日常生活、商业政治应酬等需求,在广州等地区大规模兴建的私宅园林。以潘家花园为代表的行商庭园集中了岭南园林艺术的最高成就,吸收了西方营建技术成果,是岭南古典园林发展史上的辉煌杰作,是中西园林技术相互交流的经典之作,在十八、十九世纪广州的上层社会活动和文化活动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为当时岭南乃至整个中国的园林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价值、历史价值与文化价值。

13

图为潘家花园之六松园。

14

图为潘家花园之晚翠亭。

15

图为某行商庭园明信片。

  18世纪中期,福建泉州龙溪人潘启在广州某洋行务工,后自行开设同文行,由于诚信经营、眼界开阔、经营有方、敢为人先,积累了雄厚的足可敌国的财富,之后成为十三行首届行商首领,被《法国杂志》评为十八世纪“世界首富”。同文行故址在今广州十三行路与文化公园间的同文路。在经商期间积累了巨大财富的潘启及其后代,开始修建富丽堂皇的住宅。接受了西方文化影响的行商们在传统岭南庭园的基础上,融入了西方文化的风格,这种融合东西文化的庭园成为这一时期岭南建筑的一个独特风景,也成为了岭南庭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后来,“行商庭园”衍生出岭南传统园林建筑艺术设计手法:(1)厅堂结合;(2)厅亭结合;(3)厅榭结合;(4)厅廊结合。

17

图为潘启(公元1714-1788年)画像。

18

图为香港邮政总局1986年发行印有潘有度等画像邮票的首日封。

  另一方面,西方文化不断传入,尤其到了近现代,泉州、广州相继开埠通商;华侨、华人在外务工,回国时也将南洋和西方建筑风格带回家乡。例如,官式大厝中广泛采用的石墙体以及在大门周围重要部位采用辉绿石装饰的建筑手法,与现存的北宋伊斯兰教寺院清净寺的高大规整的石砌墙体以及绿辉石砌筑的穹窟形拱项大门一脉相承,至于外部墙体注重装饰,用红砖拼凑出各种华丽图案,则与现在西亚阿拉伯建筑的装饰风格十分类似;如骑楼、番仔楼等华侨民居既坚固又美观,既保留百越传统民居建筑特点,如仍以木、砖、石为主要建筑材料,门窗仍然有石刻的郡望堂号,对联采用中国传统的木刻、石刻、泥塑等装饰内容,又有西方建筑的形制特点,如增加了钢筋、水泥、有色玻璃、马赛克、釉面砖等外来装饰材料,出现了带有明显欧式风格的哥特式门窗、科林多式廊柱、阳台、拱券顶、百叶窗等建筑形式,以及种类繁多的山花形式、动、植物图案等,形成具有泉州、广州侨乡特点的“中西合璧”的民居建筑。

 

  五、泉州姑嫂塔与广州“千年中轴线” 

  在博采众长、兼容并包的海丝建筑文化影响下,泉州、广州诞生了许多“海上丝绸之路”历史文化遗产。

  目前保存在广州市内各地的“海上丝绸之路”遗址包括南海神庙、怀圣寺、光孝寺、清真先贤古墓、莲花塔、沙面西式建筑等。怀圣寺是伊斯兰教传入中国最早的清真寺。中山四路的秦代造船工场遗址是海上丝绸之路开端的依据。光孝寺是中国古代四大佛经翻译基地之一,有宋代羊城八景“光孝菩提”之称。位于下九路的西来初地是中国佛教禅宗始祖达摩首登广州的地方,建有西来庵,是今华林寺的前身。南海神庙,是古代扬帆出海前要祭拜的海神庙,历代皇帝都派人前来祭海,留有许多御碑。建于唐代的怀圣寺与光塔是古代阿拉伯人来广州经商的重要遗址,在唐宋时期这里曾居住过12万阿拉伯人,是盛极一时的“蕃坊”所在地。相关的文化古迹还有六榕寺与花塔、琶洲塔、赤岗塔、莲花塔、海幢寺、荔枝湾、长洲岛竹岗外国人公墓、琐罗亚斯德教徒墓地等,文化遗产之丰富程度令人叹为观止。

  广州城市发展的一个特征是广州的传统“千年中轴线”一直都没有变过。从越秀山镇海楼、到中山纪念堂、再到广州市政府合署、到北京路城隍庙、最后到海珠桥,广州从古至今的城址变迁都围绕着中轴线扩展。二千多年来广州城的中心位置从未改变过,这是难能可贵的,更体现了历史文化街区、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19

图为从越秀山鸟瞰广州传统“千年中轴线”。

  而泉州目前保存的“海上丝绸之路”遗址有万寿塔、真武庙、天后宫、九日山祈风石刻、伊斯兰教圣墓等16个点。万寿塔、六胜塔是宋代时建造的起着海上航标作用的石塔。真武庙供奉着作为海神的玄天上帝,因此这里是“郡守望祭海神之所”。宋代时,为祈求海航顺利,地方官每年分别举行祈风和祭海仪式。祈风的地点在九日山,而祭海之地则选择在可望到海的真武庙,所以也被称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起点”。天后宫则是东南沿海现存最早、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一座妈祖庙,南宋末年时民间信仰妈祖的影响逐渐扩大,泉州的祭海仪式从真武庙转移到了天后宫。在泉州九日山,祈风祭文石刻遍布于山上各石。199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考察队员也来到山上朝圣,并留下了独特的英文石刻。

  泉州海丝文化遗产当中最著名的当属万寿塔,其建于南宋时期,已有800多年历史。姑嫂塔背靠泉州湾,面临台湾海峡,有关锁水口、镇守东南的气势,所以又叫做“关锁塔”。

  姑嫂塔占地325平方米,高21.65米,八角五层,为仿楼阁式花岗石空心石塔。第一层西北面开一拱型石门,二至五层各有两个门洞,转角倚柱作梅花形,顶置穹形斗拱。塔身从下往上逐层缩小,每层迭涩出檐,外有回廊围栏环护四周,内有石阶可绕登塔顶。石塔二层门额上刻“万寿宝塔”四字,顶层外壁建有方形石龛,龛内并刻两个女像,是泉州民间传说中姑嫂二人盼望到南洋务工的丈夫归来的形象,因而又称“姑嫂塔 ”。姑嫂塔不仅是早期泉州乡民背井离乡、移居他国的见证者,也是当今海外赤子回乡参与国家建设,为家乡人民造福的见证者。

  “千年中轴线”是两千多年广府岭南文化活态空间的具体体现,它在这空间上演绎了岭南政治、经济、文化、人文风情的脉络。而姑嫂塔对称所形成的空间,面向着海洋,它是泉州人文空间、民俗、民风、民情的具体体现,更是亲情、爱情、乡情的见证。

  除了保护海丝文化遗产外,历史文化街区也是不可忽视的重点。广州从越秀山镇海楼到珠江海珠桥之间的传统“千年中轴线”,象征泉州繁荣历史的保存最完整的古街区西街,都是见证城市发展的历史文化街区,也应该加以保护,使之焕发出“老城市·新活力”。

 

  六、泉州与广州共同打造老城市·新活力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1世纪初,时任福建省省长的时候就曾提到:保护历史文物是国家法律赋予每个人的责任,也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在为《福州古厝》一书作序时,他又讲到:古建筑是科技文化知识与艺术的结合体,古建筑也是历史载体。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历史,保存城市的文脉,保存历史文化名城无形的优良传统。

  2018年,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视察时发表了关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论述;在参观了广州美食园与永庆坊后,也再次强调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改造老城区的重要性,并提出了“老城市、新活力”的重要指示。

  泉州、广州作为申报海上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的国家中心城市,为海上丝路申遗做了大量准备工作,目前已进入攻坚阶段关键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申遗史迹应立法保护,各史迹点应抓紧完成专项保护规划编制工作,整治改善环境景观,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这些珍贵的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让它们在新的历史时期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泉州、广州都曾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通商港口,在这里有着众多关于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遗产,我们应该积极做好申请“海上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工作,保护好这些属于全中国、全人类的共同遗产,把博采众长、兼容并包的海丝建筑文化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着力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作者简介:

  王河:“南粤工匠”技能大师、广州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杨嘉楠,广州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2018届研究生。

  黄继明,广州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2018届研究生。

  李荣泽,广州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2018届研究生。

  张韬,广州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2018届研究生。

  李本科,广州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2018届研究生。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自南粤古驿道网,欢迎转载。)

责任编辑:熊灿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