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定梁家庄园:芳华古建筑,识读文教风(上)
2020-11-25 上午 11:00   来源:南粤古驿道网,采编自“南方+”   
分享

  按语:

  烽火办学路,芳华古建筑。经实地调研、历史资料研究等,抗战时期迁校至云浮市包括原云浮县、罗定县及郁南县等地办学的学校有国立中山大学、省立文理学院、仲恺农工学校、省立艺专等20所,这些院校迁校办学旧址、遗存、遗迹等文保单位与历史建筑见证了烽火年代延续华南教育火种的青春韶华。

  初秋,云浮罗定市黎少镇榃濮村,青砖绿瓦、雕画满屋的梁家庄园萦绕着百年白玉兰老树的清香,如深藏闺中的娇羞少女,细品她的建筑造诣,追溯她的历史事迹,时空交错瞬息,又因民国抗日战争年间曾与原广东省立文理学院(今华南师范大学的前身,简称省立文理学院)的大师学生一同度过战争动乱时刻,更添几分意气风发挥斥方遒的烽火英气。

  近日,重游彼时省立文理学院在梁家庄园的办学之所,她的私塾、粮仓、九座屋等已褪去当年学者的身姿,但在此处滋养的学生大多以师者传道之举滋润着当地的文教之风,与梁家庄园的古韵味一起渗透到西江流域乃至整个南粤之地的教育历史肌理。

1

梁家庄园九座屋的正面。罗定博物馆供图。

  以教育之名再现历史遗珠之芳华,当下,云浮罗定深入挖掘和整理梁家庄园与省立文理学院的华南教育变迁史,已完成梁家庄园研学基地的挂牌,初步形成活化利用办学遗迹专项规划,将进一步修缮梁家庄园建筑,新建纪念广场等配套设施和相关活动设施,打造“文教旅融合”的典范,建设粤北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助推云浮乡村振兴。 

 

  璞世珍宝:反映封建地主生活的“实物百科全书”

  秋日初见,青琉璃瓦镶嵌屋檐,雨滴与瓦上花纹浑然一体,青得晶莹剔透,宛如刚从匠师手中打磨而出。往上,屋脊瓦面的灰塑雕刻着文人喜墨作画的图样,继而,向屋内一窥,白光洒在五彩斑斓的广式满洲窗上,一百多年过去了,昔日典雅秀丽的气质澎湃着眼下人的心潮。

  这是哪?从省道S352转入云浮罗定市黎少镇榃濮村,远远的,白玉兰的清新香味已沁人心脾,再往前,一部反映封建地主阶级生活的“实物百科全书”出现在眼前,它便是梁家庄园,创建于清咸丰年间,历经三代人,至中华民国甲寅年(公元1914年)建成,占地3.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建筑包括九座屋、粮仓、私塾和码头等。其规模之大,堪称广东地区中华民国初年建造的最大地主庄园之一,也是西江流域最大的私人庄园。

2

九座屋、私塾、粮仓……梁家庄园是西江流域最大的私人庄园。曾伟明供图。

  清末,志士仁人求索救国之路,在革新的思潮下,民间工商业得到一定发展,罗定素龙冲表商人梁性存原是小商贩,发迹后回乡买地置业,浩浩荡荡,在泗纶河与泷江河交汇河口处,一座恢宏的庄园建筑依山面水坐地而起。考究其发家史,对梁家庄园深有研究的云浮市南江文化研究中心副教授彭祖鸿表示,关于梁家庄园主的传奇故事以及庄园是如何发展壮大,至今仍是一个谜,在当地民间流传更多的是梁性存意外暴富而获得“第一桶金”的传说。

  轻轻掀开其蒙着的神秘面纱,昔日的梁家庄园美得优雅端庄,又富甲一方,颇有兴业气魄。自初建,梁家庄园定调了大气格局,结构布局具有建筑的科学性。至建成,共有房屋48座,包括主体生活建筑九座屋,7个粮仓、晒场、炮楼供园内生产之需,栽培育人的书塾。九座屋的门外还有石砌高台地堂2352平方米,高台至河岸是一个6000平方米的家丁训练操场,中间砌有石道直通码头。

3

梁家庄园美得优雅端庄,又富甲一方,颇有兴业气魄。曾伟明供图。

  俯瞰,十一路三进,九条主脊,十条直巷,由三组建筑和两侧厢房组成,俗称九座屋。踏着沉淀百年的石砖,漫步九座屋的青砖绿瓦,你会发现屋内巷道布置着设计巧妙的排水系统,底下相通相汇,不积淤水。屋外,正立面有六个镬耳山墙,抬梁与穿斗混合式梁架结构,“半拱形,两边翘起,像是马鞍,可防风防火。”文物博物副研究馆员、原罗定市博物馆馆长陈大远如此评价。

  在九座屋北面300米,硬山顶、平脊、外凹肚趟栊大门的四排双层粮仓保存完整,其底层用砖砌高半米中空高台,用以防潮防虫蚁,也便于运输。粮仓的屋顶桁条桷板和瓦片紧密,既可防漏又可防盗。粮仓第一进左厢房为粮食销售点,在解放后成为黎少镇粮食管理所下辖的榃濮粮油购销站。在其左侧,晒场比粮仓高半米,砌石梯通往二层粮仓。粮食晒干后,经石梯担上二层粮仓。四角均有三层炮楼,每层四个窗眼八个枪孔。这可能是广东地区最大的粮仓、保存最好的粮仓建筑之一。

  “主体建筑和粮仓都保存得这么完整,在我们省比较少见。在我接触的里面,用几间房子存放粮食是比较常见的,例如围屋,但像这种独立的粮仓能保持得这么完好,我觉得很少见。”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华南教育历史研究专家委员会主任曹劲说,以文物保护的角度来看,梁家庄园的真实性和完整性都非常高。

4

梁家庄园粮仓的侧面。罗定博物馆供图。

  以今日之遗存回忆过往峥嵘。中华民国年间,梁家庄园拥有田产一万多亩,租谷年收1.3万多斤,当铺6间,商店100多间,配备一个排的武装力量(护院队)。至1947年有婢女126人,长工数十人。

  “每到夏秋两季收粮时,灰沙地堂晒满谷。一艘艘装满新谷的船从四面八方汇集到粮仓对出的码头,耕仔有的撑着船来、有的沿着岸边拉着船过来。接着,梁家庄各房人请工人将谷挑到地堂晒。”年过八旬的余洁珍年幼时曾在梁家庄园当婢女,据她回忆,梁家庄园田地遍布连州、泗纶乃至广西等地。

  故当时有“梁家庄园新谷一出南江口,肇庆米价就要跌”一说,说的就是梁家庄园粮食存量之庞大,可影响一方米价。再之,其家业发展更是带旺周边经济,在榃濮村形成了一个规模不小的墟场,当铺、商店和小买卖沿街热市,昔日每逢农历三六九墟日,还设有猪墟、鸡墟、柴墟等,体现了南江流域经济的繁荣。

5

梁家庄园粮仓的左侧是晒场,比粮仓高半米,砌石梯通往二层粮仓。曾伟明供图。

  如今,在梁家庄园内闲逛,细品其建筑艺术美学,她确实富得内外兼修。其主体建筑九座屋的用石材料尤为讲究,彭祖鸿在《广东南江流域庄园民居叙事的语义分析——以梁家庄园为例》一文中指出,梁家庄园与南江流域其他庄园、民居一道处处发挥出建筑的实用价值。从建筑石材的使用可见一斑,九座屋天井、庭园、排水通道、通道、各进正门门框、门槛等均采用红砂岩和花岗岩,其主要目的是防水抗腐,修辞作用占比很少,可看出庄园主人的务实精神,务实精神也正是南江流域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同时,还彰显了云浮“石都”石材资源丰富的地方特色。

  在外墙楣和屋脊可见癸丑年蒲月杨海秋制作的灰塑,飞禽走兽、梅兰竹菊,还清晰可见。屋内墙楣,古人礼人传学、名诗名画等泥水画大多保留着原貌,细看,作者有得时老人、杨海秋、滩溪居士定邦、甘泉氏、仿鲸等。铜钱、四叶花、同心结……数十种造型的石雕嵌于下水道渠口,虽现已爬满青苔,但风采依旧。刀法细腻的木雕多见于后屏雕板及花窗、屋檐和出跳,屏板门多用镂雕,擦去木上灰尘,残留在屏风上的枝条镂雕栩栩如生。

6

梁家庄园内的广式满洲窗古色古香。曾伟明供图。

  灰塑、木雕、石雕等雕刻造诣与岭南建筑艺术、中国古典文化一脉相承。在此基础上,梁家庄园园主接受西方进步文潮,在九座屋的第二进小私厅和中厅挡中,以传统题材为内容,采用进口玻璃材料进行蚀刻、磨刻或喷沙脱色等处理技术,冠以红、黄、蓝、绿、紫、金等颜色,在传统木框内镶嵌套色玻璃,这种窗子称广式满洲窗,最初出现于清末,是中西文化结合的实用工艺品。“要好好保护留存下来的广式满洲窗,太珍贵了。”陈大远说。

  (未完待续…)

 

  (原文刊登于“南方+”,记者为杨金凤,南粤古驿道网采编整理。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南粤古驿道网联系。) 

责任编辑: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