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纸文字改革的倡议书 华南师范大学抗战时期本科毕业论文评阅书征文(4)
2021-10-09 下午 03:40   作者: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专业 古广政   
分享

1

2

  题目:《中国文字之发生与演进》

  年份:1937年

  作者:崔兆惠

  学校及学(院)系:勷勤大学文学史系

 

 

  本篇论文题目所称“中国文字”,实际上不包括中国少数民族文字系统,指的就是狭义的“汉字”。因此本文的题目实际上是《汉字之发生与演进》。论文的框架按照汉字发展的时间顺序展开。第一章为绪言。第二章讲汉字起源问题,评述了结绳、八卦、仓颉造字说。第三章讨论不同时期汉字字体的演变,涉及甲骨文、金文、古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字体。这两章围绕的都是汉字的过去。第四章讨论中国文字的改革及将来趋势,涉及的是汉字的现在和将来问题。作者对汉字的缺点、汉字改革历史、汉字拼音化等问题都作了总结。前三章篇幅大而无太多发明,最后一章却比较精彩,限于篇幅,只挑选几个点略加评述。

  第二章第三节讨论仓颉造字,认为仓颉并无其人,并赞同仓颉为“创契”之音转这一推测。崔氏未提及此说为何人申发,只说是“后世学者”,有些遗憾。据笔者所见资料,较早提出并支持仓颉是创契音转的至少有吴世昌《中国文字学概要》、徐仁甫《仓颉说》等,童书业等人也有类似观点。此说颇受“古史辨”派学者欢迎,可备一说。

  第三章第二、第三节,涉及到“古文”的时代问题。作者沿用了旧说,认为是“仓颉造字以后,至史籀作篆以前之文字”。现在一般认为,古文并不早于籀文,而是战国时期的六国文字。其实王国维在1916年所作的《战国时秦用籀文六国用古文说》就已经明确提出古文是六国文字的观点,但作者对于这一说法仍保持怀疑态度。对于许慎是否见过金文、《说文解字》中是否保存了金文的问题,作者认为《说文》中一部分古文来源于金文材料,只不过占比重相对少而已。但问题是金文中“习见之形体,不载于《说文》”(吴大澂《说文古籀补》自序)。作者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只好迂回用三体石经材料,侧面证明金文与《说文》古文相合。当时战国文字资料出土不多,研究尚未兴起,可以看出人们对古文的认识也是经过了曲折过程的。

  关于汉字改革问题,其实作者早已埋下伏笔。绪言中提到,语言与文字本来关系形影不离,但因为“一般尊古学者,不敢将文字改动”,使得二者分道扬镳,各不相谋,这就已经暗示着汉字有言文脱离和变化滞后两大不足。其实前文所述汉字各书体的演变,也是为后文的汉字改革问题做铺垫。至于汉字具体的缺点,作者于第四章第一节,从学习困难、不合于现代生活,以及与外来文化不兼容三个方面详细阐述。那么汉字依照什么样的道路发展呢?作者认为就是拼音文字的道路。因此汉字改革的道路也是拼音化,理由除了符合汉字自身演变规律以外,还有方便实用的优点。检讨作者论证拼音化道路使用的证据,并不是无懈可击的。一方面,形声字比重的上升虽然可以说明表音化的趋势加强,但是形声字未必就一定变成拼音文字;另一方面,世界文字体系众多,不见得全都是拼音文字,只是当时文化上强势的西方国家多是拼音文字而已。不过我们也要认识到,当时的汉字改革运动包含着扫盲、现代文化启蒙、语言统一等目的,拼音化看似激进,不仅是众多知识分子的呼声,其实也蕴含着“毕其功于一役”的信念,希望将教育、文化等问题都寄托在拼音化上,这是我们不能不注意的。同样的,作者对汉字拼音化道路的态度是坚决的,因此简体字、手头字运动都只是中间环节;拉丁方言字、注音符号也只是一时之举,归根到底是在国语罗马字和拉丁化方案基础上,制定出合适的替代方块汉字的拼音文字系统,这也是作者在文末的呼吁。文章在结尾希望学者“各自破除门户之见”,“完成中国文字改革之使命”,虽不免偏激,但却充满时代进步青年的发声,令人热血沸腾。

  总的来说,这篇论文虽说新意和深度稍显不足,部分章节有堆砌材料之嫌,但整体上行文晓畅,对某些争议问题,作者有自己的看法。汉字改革的部分,可以为今人研究近代汉字拼音化和简化问题提供参考资料。论文结尾没有列出参考书目,不妥。有的地方写了讹字和俗字。如25页倒数3行讨论称甲骨“初为王懿德”所得,王懿德当为王懿荣之误;35页第3行,陈介祺之祺字误作“淇”。俗字如第2页倒数2行,分道扬镳的镳字作3;36页倒数2行,汲冢周书的冢字作4;72页倒数7行,勾连的勾字作5;81页倒数2行,孤立的孤字作6,等等。但瑕不掩瑜。导师吴三立先生拟评六十七分,要求十分严格。必须指出的是,前面对论文不少苛责之语,只是纯粹学术上的质疑,且多有以今律古之嫌。本文写作于1938年,学院在战火中易址,作者写作条件之艰苦,远非我们今人能想象。

  值得一提的是,论文全文用恭楷缮写,新式标点一丝不苟。除个别错字有剜改痕迹外,版面严谨整洁。加上校图书馆保存修复得当,看起来干净如初。即使单看书法水平,这篇论文也是本次活动文选中质量颇高的。如今高校大学生毕业论文均改用电脑写作排版,而我院除此之外还有誊抄定稿的环节,不知是否为这一传统的延续。

  文末还想附带谈谈关于作者的一些资料。本文作者崔兆惠,1937年省立勷勤大学廿五年度概览之学生名册中有其名录,为文史学系三年级学生。1933年南海县立师范学校编印的五周年纪念册中显示,崔兆惠当时是该校高中师范科二年级(本校高中第二届)学生,为小学六年级的实习班主任。(见下图)除这些之外,再没有别的信息。若果如此,这篇论文也算是一份珍贵史料。不知崔兆惠同学毕业后去向如何,如果他有后人的话,相信一定十分感激图书馆所保存的这篇论文吧。

7

 

  相关阅读:

  《儿童保育活动的国家化:从强国强种到抗日救亡——华南师范大学抗战时期本科毕业论文评阅书征文(1)》

  《悟先辈之精神,传学术之火炬——华南师范大学抗战时期本科毕业论文评阅书征文(2)》

  《被赋予时代使命的文字演进探究——华南师范大学抗战时期本科毕业论文评阅书征文(3)》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自南粤古驿道网,欢迎转载。)

责任编辑:江家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