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中华民族之海外移殖》
年份:1937年
作者:陈焜池
学校及学(院)系:勷勤大学教育学院博物地理系
该论文在明确说明人口移动、殖民与移民的定义与原因的基础上,对中华民族海外移民的原因、历史演变、作者所处时期海外移民的各方面概况、与祖国的关系、危机以及救济方法,对各个国家、地区的中华民族海外移民的经济、政治与教育等方面概况及相关数据都进行了详尽的比较分析。最后基于前文的概况分析,提出解决或缓解海外移民的危机与问题的方法。研究过程中主要运用了比较分析、归纳综合等科学研究方法。行文逻辑清晰,有理有据,关于各海外移民居留地的概况与移民数据十分详实。文章重点着眼于抗战时期海外华侨 的概况与危机,以及华侨同胞与国内的联系、动态。
关于移民的动因分析,作者虽与我们所处的背景不一,但都会将其笼统地归因于生态环境、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相互作用。作者在宏观角度的移民原因上着墨不多,仅仅是说明了航海时期至近代以来人口流动的原因,并将其分为“偶然”与“故意”两大类,“故意”之下又进行再次细分,但在中国海外移民的中观角度,却能基于当时的农工业发展国情进行分析,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与地域性特征。移民原因分析的理论研究在今时今日都是一个复杂且多样的命题,研究尚存在众多困难,何况是在移民思想都尚未具有理论性质的20世纪前半叶,文章作者未能抽丝剥茧,梳理出人口移动的内在机制与模型也是情有可原,以百年后的理论成果要求作者则过于强人所难。
初读文章,不禁感慨作者在中华民族海外移民的历史演变、分布数量、教育、经济、社会团体等方面研究的详尽程度,着实让我心生敬佩,在作者所处的时期,查阅收集资料绝非易事,没有进行过多方面资料与书籍的阅读,是万不可能了解如此明确的数据,以及各国对于中华民族海外移民施行的详细政策的。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祖国内忧外患之时,海外华侨也在异乡遭受着“排华”政策带来的种种压迫,祖国奋起抗战之时,华侨同胞们不远万里筹款捐物,更有同胞远渡重洋,归国抗战。“一切团体以至个人大体上都能合作,过去虽因情况隔阂,对政府存在疑虑的,现在也是毫无二致地拥护政府抗战了。”作者在论文中也详尽列举说明了侨胞们在团体组织等方面的不足,但各地区华侨对祖国各个方面的贡献,毋庸置疑,海外同胞对抗战前后期祖国的支持都是巨大的,也是值得肯定与赞扬的。
国民政府在抗战前后期实施各项保障侨民权益的条例与政策,针对日本南进政策、泰国政府排华政策也作出了相应外交政策与侨务政策。但国共两党之间矛盾,在国内统一战线遭到破坏之后,也使得矛盾在抗战后期蔓延到了海外。执政党加强对华侨民众的控制,特务政治渗透海外,给华侨爱国运动带来不利影响。加之国民政府在援华物资稍显充足时,对华侨的帮扶并未能够持续下去。
在当时的环境之下,侨胞之间的合作、国内政府与华侨的互帮互助缺一不可。可当我回顾这段历史,对作者结论部分所提出的方策只能深感遗憾,在当时国民政府的统治之下,政府内部本身与侨务政策都存在种种问题,并未能充分调动海外华侨的人力物力。
抗战前十年,国内政局初步稳定,侨务重新得到重视,教育也提上日程。政府颁布了相关法令并设立专管机构,在建校、教材方面也都开展了工作,而这一时期侨居地政府的态度尚为宽松。在多方有利条件的作用下,华侨学校数量剧增,发展态势良好。但数年后又因经济危机、学校数量与规模见长以及国内政局动荡、抗战爆发等不良因素,华侨学校入不敷出,短短十余年,华侨教育发展状况起伏不定。作者在文中也对华侨教育的开展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对“同化”现象表露担忧,认为要从教育着手,并在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提出解决方案。但作为这段历史的回顾者来看,这些措施在当时国内政局不稳的背景之下,结果多半也是被搁置,最终不了了之。
个人与国家的命运是分不开的,若海外华侨背后是一个强大的祖国,有着持续长久的发展与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远在异乡的同胞才能有底气、有切实的权力进行华侨经济、教育等方面的发展,仅靠个人在外单打独斗实属艰难,哪怕能作出一些成绩,在当地政府的压迫之下,也难以为继。
参考文献:
[1]吴莹.异域与本土:近代英属马来亚华侨教育百年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
[2]梁海艳.人口跨境迁移国内研究综述[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17,29(02):72-77.
[3]魏宏运.抗战时期的华侨捐输与救亡运动[J].近代史研究,1999(06):157-182.
[4]王宁宁. 抗战时期的华侨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
[5]华金·阿朗戈,黄为葳.移民研究的评析[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19,36(03):114-125.
相关阅读:
华南师范大学抗战时期本科毕业论文评阅书征文:
(1)(2)(3)(4)(5)(6)(7)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自南粤古驿道网,欢迎转载。)
责任编辑:周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