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林古港”沧桑记忆
2017-03-24 下午 03:04   来源:南粤古驿道网 祁方   
分享

  题记:2017年2月17日,汕头市澄海区东里镇在开展南粤古驿道示范段樟林古港保护修复中,挖掘出较为完整的樟林古码头遗存,古码头基本风貌保存较好,还挖出一块古石碑,碑文内容如下:

  众议:港内不许壅塞水道,填埕霸占。港坪乃风水所关,违者拆毁重罚。谨白。社众禁界。

1

图为樟林古港石碑拓片

  “海上丝绸之路”是连接世界文明的海上大动脉,是沟通东西方商贸与文化往来的重要桥梁,也是一条和平与发展、友好与包容、开放与繁荣的文明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在出访欧洲和亚洲国家时,先后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大战略。

  岁月流转,时代变迁,海上丝绸之路的史迹,许多已被历史尘烟湮灭。但通过对现有历史遗存的挖掘,依然可以想象当年中外海上交往的繁华。汕头作为“海上丝绸之路”起源地之一,在“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和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

2

图:樟林古港全图,资料来源于陈国梁、卢明《樟林社会概况调查》,中山大学社会研究所,1936年版

  中国海上丝绸之路有三个重要起源地,也是三个地标,它们分别是南宋时期的福建泉州港、元明时的漳州月港,以及清朝中叶的樟林港。

3

图为近代樟林古港照片

  樟林古港原是一个海滨渔村。据澄海考古出土文物表明,大约距今4000年,沿莲花山麓樟林象鼻山至苏湾都的内底一带岛丘,已有人类从事渔猎的活动;隋大业三年,这里与南洋寨城(今莲下镇)以外的一片海域,是隋炀帝训练水师、发兵琉球的大好基地;唐时已有小村浮聚;至北宋这里是个渔盐鼎盛的地方。“盐灶—樟林—东陇”所产生之盐,名甲东南沿海,故小江盐场榷盐司设立于此,专管歧山、华坞、玉井、南澳、海山、东界一带渔盐课税。宋哲宗时,盐官李前为了打通至潮州的内河水运通道,减轻陆运肩挑盐担疾苦,动用了大量地方财政,招集大批民工,开程洋岗山尾溪一段运河,使韩江的北溪与东溪相连,从此北上潮州,南“汇合水寨溪入海”、通畅无阻。后人对此举予以高度评价,认为他为樟林古港的昌盛繁荣,奠定了内河的水陆交通运输的良好基础。

 

4

图为樟林古港石碑标记

  明代,樟林古港的确已俨然呈扼闽粤水陆交通咽喉之势态,尤其经过宋末元初之兵燹浩劫、元末明初之战乱动荡之后,其海防的地位更显得特别重要。其时海上盗寇异常猖獗,以南澳为据点,勾结倭寇,经常窜犯福建、粤东沿海各地,抢劫掠夺,无恶不作。东陇、南洋一带屡遭其袭。

  据乾隆《澄海县志》记载:这些海盗,“当其连船南下,自东陇、旗岭、飞钱、大洲、蓬子入,而苏湾危;自新港、东港、西港、天港、溪东港入,则蓬洲、鳄浦、-江危……”,故明政府为了巩固海防,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下令实行海禁,同时,部署军事设施,严加防犯。明洪武元年,建浦巡检司署于蓬洲;洪武二年,置辟望(今澄城)巡检司于芒尾村;洪武三年,筑南洋寨城、东陇水寨城,此时,樟林港埠的范围也随之逐渐扩大,至明中后期,如万历、天启至崇祯间,由闽入粤东的造船户,越来越多。

  清代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开“海禁”之后,樟林由于其位于“河海交汇”之区,有最便捷水路通往府城和韩江上游的有利地理位置,逐渐成为当时东南沿海最重要的贸易口岸之一,乾隆、嘉庆年间樟林港贸易达到其全盛时期,从樟林港出发的“红头船”北上上海、天津,南下广州、琼州,以至东南亚各国,而在韩江干流和三角洲纵横交错的水网中行驶的各种内河船只更使樟林成为一个繁盛的转口贸易据点。在此期间,各地客商、船户和其他外来人口大量到樟林定居,社区的范围不断扩大。

 

5

图为樟林古港河流一侧

  100多年前,潮州、澄海、饶平、南澳四县(市)在樟林交汇。樟林古港以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成为潮汕以致粤东和闽南地区出海的一个主要港口,繁荣兴盛达百年以上,据说,当时国外的来信只要写有“中国樟林”即可送达。而随着商贸越来越频繁,它也自然而然的成为粤东乃至毗邻诸省移民出国的重要口岸,沿海各省商贾渔船,来往更加频繁,据不完全统计,明清两朝到海外谋生的先侨,60%以上就是从这里出发。

  而樟林港也在乾隆年间进入黄金时期,《澄海县志》记载,“每当春秋风信,扬帆捆载而来者,不下千百计。高牙错处,民物滋丰,握算持筹,居奇囤积,为海隅一大都会。”据樟林古港景区管委会主任陈澄波介绍,全盛时期,樟林港所在的澄海关税收占到全广东的1/5,被誉为“通洋总汇”。即便是在1775年清政府闭关锁国,只留广州一口通商的情况下,樟林港仍然发挥特殊的作用,当时清政府在福建留下缺口,允许厦门与西班牙进行贸易,期间三至四亿两白银通过近海口岸运到中国,而樟林作为中西贸易的交汇地带,也在中国向近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6

图为古码头遗迹

  学术界普遍认为,樟林古港真正的黄金时代,应推自雍正元年至乾隆五十六年(1723—1791)这大约70年间,此时,樟林港埠的中心格局:“八街六社”已经形成。所谓“八街六社”,是指仙桥、长发、古新、广盛、顺兴、洽兴、永兴、仙园等8条街道,和围绕这八条街道的东、西、南、北以及塘西、新陇等6个村社。其中的仙桥街和长发街最繁荣,每街各拥有商铺和作坊60余家,而且分类也十分明确,如海、淡水产,农林副产类,日杂百货类,洋行洋货类,抽纱织染类,粮仓加工类,钱庄典当类,侨批汇兑类等等,应有尽有,琳琅满目。故有“天顶神仙府、地上樟林街”的歌谣流传至今。

7

图为樟林古港遗迹

  樟林,从一个海角荒埔发展成为负有盛名的港口,经历了无数风风雨雨,她的成长,正似大海起伏的波涛,成为汕头作为“海上丝绸之路”起源地之一的重要见证,在“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和发展中起过重要作用。清代康、乾年间,樟林是广东较大港口之一,是潮州红头船航泊的基地。当时,潮州活动贸易的兴起,使樟林迅速趋于繁荣,樟林的先辈,移居海外的也日益增多。上世纪初,樟林还被标入了英国出版的世界地图。鸦片战争之后,汕头港逐渐取代樟林港,樟林遂转为内地埠市。

 

  参考文献:

  1、陈春声:《天后故事与社区历史的演变―樟林四个天后庙的研究》

  2、陈春声:《樟林港史补证三则》

  3、江鹏:《从碑刻看清代中后期樟林社会的变迁》

  4、黄光武:《红头船考源—兼论潮汕华工第一次较大规模东南亚移民的时间》

  5、黄光武:《嘉庆十年澄海樟林二林通匪案——兼谈樟林新兴街、新围天候庙的有关历史问题》

  6、张映秋:《樟林港埠与红头船》

责任编辑:李凌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