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民俗文化(四)
2017-06-23 上午 10:39   来源:南粤古驿道网,采编自爱程旅游网   
分享

  14. 舞罗伞

  舞罗伞是罗阳的特色民间艺术之一。舞罗伞队伍排场气派,道具也丰富多彩,有金黄大罗伞,有色彩鲜艳的旗帜等。整个节目反映人们祈求幸福、五谷丰登的美好祝愿。此外,舞罗伞节目还穿插了身着粉红服饰的女生跳着欢快的舞蹈,舞动手红绸,更增加了喜庆气氛。

1

  15. 博罗民间大鼓

  民间大鼓,流行于该县的龙华、长宁、横河等地。横河民间大鼓是横河花园村独有的民间习俗,已有500多年历史,现在村中传下来的打鼓艺人有500多人,每年春节或是重大节日里,各村小组的鼓手都会串门拼鼓,以祈求整年风调雨顺,村民添丁发财。

2

  16. 杨包庙会

  有了杨包庙后(即1875年),就固定了每年的农历三月廿七为祭祀日子。每到吉日,霞涌村民,澳头、金门塘村民,以及港澳同胞,不分男女老少,均盛装打扮;家家户户大办贡品,张灯结彩,锦旗飘扬。并在当天于杨包庙前举行舞龙、舞狮、点炮台、唱学佬戏等活动,以祈得出海平安,善男信女们则在真人面前烧上几炷香,许个心愿。如今,杨包庙会闻名遐迩,不仅是霞涌渔民一年一度的盛大活动,更成为霞涌一张旅游名片,每年都吸引无数游客慕名前来观看。而且在这一天,每个家族的亲朋都会从四面八方回来相聚,这一天也成为当地人团聚的重要日子,承载着当地人对团圆和祈福的美好寄托。

3

  17. 东升大王爷节

  “大王爷”是东升渔民心中的保护神。渔民每次出海打鱼都要祈求“大王爷”保平安,渔船上都供奉有“大王爷”。农历二月初五被认为是“大王爷”诞辰日。渔民为纪念“大王爷”,每年都会在农历二月初五为“大王爷”“做寿”,即“大王爷节”。渔民们说,“大王爷节”前后7天,渔民都不出海打鱼,一起欢庆节日。上个世纪60年代初,当地渔民起居饮食、婚嫁、包括祭拜“大王爷”全都在渔船上进行。上个世纪60年代中期,渔民们开始搬上东升岛陆居,渔民们便在东升岛对面的一个小岛上盖了一座“大王爷庙”,“大王爷节”也随之上了岸,且节日一年比一年盛大、一年比一年丰富。如今,“大王爷节”首日,渔村以家族为单位,准备丰厚的祭品供奉“大王爷”,这些供品有猪、鸡鸭、水果和点心等,渔民们张灯结彩,敲锣打鼓,男人们穿上新装,妇女们则穿上特有的渔家服装,渔村还举行舞狮子和唱大戏等活动。

 

  18. 南瓜节

  传说600多年前,东胜村住着赵、侯、蔡三户人家,但相处不和谐。有一年在三家菜地之间长出一个大南瓜,赵、侯两家均想占为己有。县官判决将南瓜切成两半,不料南瓜里坐着一个男孩。后男孩判给了纯女户蔡家。男孩聪明招人喜爱,经常到赵、侯、蔡三家串门,三家因此矛盾顿失,和睦相处。后来男孩过世后,人们发现原来这个男孩是上天派来调解矛盾的。村民们怀念男孩,年年种南瓜。每逢农历二月十三男孩升天日,东胜人自发举办“南瓜节”以示怀念,希望男孩保佑东胜人风调雨顺、祥和安康。

 

  19. 龙门婚俗“担担”

   “担担”,是龙门县传统婚俗礼仪中的一种形式。“担担”礼仪始于清代初期,距今已有350多年的历史,传说起源于一个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吉日良时,新郎在数名亲友的陪同下,亲自上门接新娘回家拜堂成亲。新娘的父母吩咐亲戚去送担。担之中的盒箩,装有大桔、利是、红糖、粘谷、糯谷,还有两碗“暖房”的饭菜,寓意深刻。“担担”礼仪流传至今,它具有历史价值和民俗价值;盒箩用竹篾编织,用藤作耳,工艺精致,造型美观,又有欣赏价值。

4

责任编辑:江家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