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2017南粤古驿道“天翼高清杯”定向大赛暨中国南粤古驿道文化之旅(汕头站)在美丽的“世界记忆名录侨批纪念地”西堤公园顺利拉开了帷幕。汕头市委书记陈良贤为大赛鸣锣开赛并加油打气,省体育局局长王禹平、副局长麦良,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副厅长李台然等多位省厅领导及中央、省、市、港澳各大新闻媒体到赛场见证大赛成功举办,并为公园刚刚落成的“世界记忆走廊”揭幕,为大赛添彩,为古驿道增色。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汕头站现场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汕头站比赛现场
汕头市西堤公园被广东省体育局授予“优秀组织奖”
一、侨批公园和樟林古港地理位置
汕头是全国主要港口城市,中国最早开放的经济特区、海西经济区重要组成部分。汕头港于1860年开埠,素有“岭东门户、华南要冲”、“海滨邹鲁、美食之乡”美称。辖内的侨批纪念地西堤公园、樟林古港两地相距不到30公里,是2017年南粤古驿道保护利用工作的8处示范段之一,也是南粤古驿道四大出海口纪念地之一,更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
西堤公园地块是汕头百载商埠的发祥地,也是当时“侨批”的集散地,在申报《世界记忆名录》的16万封侨批档案中,就有12万封是潮汕侨批。2013年,《侨批档案》被饶宗颐誉为“海邦剩馥”“媲美徽学”,并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记忆名录》。2017年10月份“世界记忆名录侨批纪念地”西堤公园建设项目获国家住建部公布的2017年中国人居环境奖。
汕头市西堤公园
很难想象曾经叱咤风云的优良港口如今樟林地处与大海相距十五公里左右,现在汕头西堤码头与三江出海口西面相距近千米已变成陆地楼房,可以说“水改山移”,两地出海口变迁与环境改变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西堤码头
汕头市西堤公园
二、潮汕历史演变
潮汕在远古时属南交之地,2000多年前的夏、商、周时属扬州南部的荒僻地带,居住在这里的居民为越族的一支。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平定南越,设立象郡、桂林、南海三郡。在南海郡的揭阳岭设置戍所。秦末陈胜吴广起兵抗秦,赵佗占据这里,拥兵自立为南越武王,设揭阳令于此,于是这里才有政权建制。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平定越南,设置揭阳县,属南海郡,开始有直属中原王朝的政权建制。那时揭阳县的疆域,包括现在的潮汕地区、梅州和闽南的一部分。
隋开皇十一年(公元591年)在原义安郡地域改设潮州,管辖义安、潮阳、海宁、绥安、义招和程乡(今梅县)等6个县。大业三年(公元607年)改称义安郡,隶属扬州。
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割潮州和泉州各半,设立漳州。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潮州改为潮阳郡; 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复称潮州。北宋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增置揭阳县,这时潮州辖海阳、潮阳和 揭阳等3个县。史称为“三阳”。元代改称潮州路,仍辖“三阳”地域。
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潮州路改称潮州府,管辖海阳、潮阳、揭阳和程乡等4个县,隶属广东行中书省。成化十三年(公元1477年)置饶平县;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置惠来县;五年又置大埔县;四十二年增置澄海县、普宁县。继之,扩大所辖区域范围,四十三年潮州府又置平远县。 崇祯七年(公元1634年)再增置镇平县(今蕉岭)。至此,潮州府隶属广东布政使司岭东分守道海防兵备道。
三、樟林古港因大米贸易应运而生
早在唐、宋时期已有潮人在外国谋生定居。明王朝下令海禁,人民反抗,那些逃亡海外者,当是早期移民。清乾隆年间(公元1736-1795年),允许商人往暹罗贩米运回中国接济内地民食,出洋的更多,回梓者估计不到60%。随着红头船贸易兴起,潮人为生活所迫,从樟林古港乘船“过番”的更多。他们带着水布,提着市篮(竹篮),内装赖以充饥的甜粿,离开家乡,漂泊过洋。
红头船
四、樟林古港兴旺时景象
樟林古港是历史上粤东第一大港,樟林位于澄海东北部,唐代是个海滨渔村,因樟树成林而得名;宋代盐业鼎盛,著名的小江盐场使司便设立于此,专管沿海各地渔盐业课税;明代是个海防重地,扼闽粤水陆交通要冲。洪武三年遭贼洗劫后,在这里建石城,设水寨,练水军,守边防。那时,韩江支流已经深入其地,是个“河海交汇”之处,百业俱兴,港埠也逐渐形成。但因清初斥地,澄海被迫内迁25公里,樟林港埠一度毁于战火,几成废墟。
樟林港埠的兴旺起始于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海疆展复。康熙八年澄海复县之后,人民重返家园,重修石城,并移东陇河泊所置于石城内,又设海关税馆、右营守备署等机构,樟林的渔业、盐业、航运业迅速恢复。至康熙二十三年,正式弛海禁,樟林港埠商人纷纷造船出海。到了康熙末年,又准与暹罗进行大米贸易,远洋航海事业应运而生,由渔港转商业港,樟林港埠呈现一派繁荣景象。
樟林古港号称“粤东第一大港”,税收占全省的1/5以上,是闻名海内外的百载商埠。有文献为证:乾隆十二年清政府在澄海设税馆,每年“征税额一万一千六百两有盈”,当时“广东通省额征税银四万三千七百五十两有奇,澄海以弹丸黑子之地,几操全粤五分之一”。
如此繁盛的贸易往来,也就不难想象樟林古港旺地的盛极一时了,“贾客海师,往来如梭,闽商浙客,巨帆高桅如蚁集”(来自《澄海县志》)。这一久负盛名的远洋港口,正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三个起源地之一。
据资料记载,至清朝咸丰年间,樟林港中可作远洋航行的红头船队多达100多支,每支船队十几艘至几十艘船不等,船队每年到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及苏门答腊、文莱、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地。
乾隆中叶以后,由于樟林成为粤东最重要的近海贸易港口,河港上游水道两旁兴建了长发、古新、广盛、仙桥、洽兴、顺兴、永兴、仙园等8个商业街区,原来位于樟林西边的两个独立聚落——塘西和仙陇,也由于八街的扩展,与樟林连成了一片,成为“樟林埠”的两个社,加上原来的4社,形成了“六社八街”的格局。
樟林古港的水路连接闽南、江西等地区,跨越了多条行政界线,通过樟林古港交通体系乃至南粤古驿道交通体系。
正如许瑞生副省长考察汕头樟林古港时说的:“樟林古港是连接起与海外华侨情感的最好载体,古码头是当年人们踏上红头船离开家乡的最后一个台阶,踏上船,他们就漂洋过海,远离故乡。樟林古港是海外华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记忆。” 只不过先辈华侨从樟林坐红头船出海过番,而西堤则是坐汽电船到更远国家去打拼另一时代。
沧海桑田,随着海岸线的迁移,河道淤塞,樟林古港逐渐失去了优势,港口的事务逐渐转移到汕头港,即今天的西堤码头一带。
五、汕头西堤码头因输出劳工而兴起
清中叶以后,随着列强入侵, 掠夺加剧,外国列强看中潮汕当时因盛产茶叶和陶瓷、红糖等物资,同时他们急需大批劳动力,“猪仔”贸易便在沿海各地兴起,而点中汕头为通商口岸。英国人、荷兰人在汕头设立的“德记”行和“元兴”行(当时有十三个国家在汕头设立领事馆),就是买卖华工的洋行。1876—1898年,从汕头出国到东南亚和美洲各国的华工约151万人。
19世纪末,罪恶的“猪仔贸易”制度受到全国人民的激烈反对而有所收敛,但潮汕地区饱受天灾人祸之苦,被迫出国者仍然有增无少。民国时期依然有很多潮人出洋谋生,1904—1935年由汕头出国的约298万人,归国146万人。1931—1937年,由汕头往泰国的华侨超过17.6万人。汕头出国人数居中国各口岸第一。
西堤古码头
六、汕头西堤港地理位置独特
汕头西堤港地处韩江出海口,南面有礐石山为屏,港湾水域宽广,风小浪平,能通韩、榕、练三江的内河航运,是一个不冻的优良港湾。汕头开埠后,取代了樟林港,成为辐射粤东、闽南、赣南等腹地的中心港口。1866年驶进汕头西堤港的帆船、汽船达525艘,总吨位21万吨;1867年,英、德的汽轮公司在汕头设立分公司,并辟汕头至厦门、福州航线;紧接着,日、法、美、荷、葡、挪威等国的轮船公司也在汕头设立分公司成立办事处,至1933年,进出汕头港的轮船已达4478艘,总吨位632万吨,港口吞吐量占中国沿海港口吞吐量的8.67%,成为仅次于上海、广州而居中国第三位的港口,那时,汕头有10家中外轮船公司,有44家船务商行,司理内外货物交流。
西堤古码头
与此同时,汕头自1860年开埠至1949年解放时期,侨批局和过番人数应运而生,据记载侨批的数量之多,可以说没有一个城市比得上,是侨批集散地,“汕头出侨批”名副其实。在汕头老开埠区(四永一升平)范围中,1933年至1949年间有登记侨批局160家,从抗战胜利后1946年到1949年登记的侨批局123家,从1860年汕头开埠至1949年曾经经营批局的有200多家,永和直街短短不到一公里就有23家侨批局,可见当时汕头埠的繁荣景象。
七、侨批公园和樟林古港如今地理环境变迁
现如今从地理结构上看,也许是潮汕所处地壳板块在慢慢上升,海水在慢慢下降,同时河流泥沙淤积,而形成今日现状,造成古码头变成陆地。也印证了古人说的“沉东京,浮南澳”民间传说,同时也很难想象当年(819)韩愈贬任潮州刺史时广阔的大海经过1000多年变迁,潮汕沧海如今变成繁华都市。
纵观潮汕历史沿变,潮汕大地自北而南而生得益于三江哺育,出海冲积而形成及地理变迁。可以说大海是潮汕摇篮,潮汕人是迎风斗海浪而生。潮汕政治中心因海防而设,因海而生,因海港变迁而变迁。或许早在秦始皇时代,潮汕最早政治中心揭阳岭设置戌所也许是在海边港湾,唐朝韩愈当时贬潮时也许潮州府地处韩江出海口港湾。清中期经济贸易大港樟林也在海边,后来潮汕政治中心转移到汕头,也在海边,可以说因海变迁而生。据此推测,如此环境变化也许大潮汕未来五十年后发展中心将移到东海岸新城一带,再过五百年甚至一千年也许南澳岛与大陆相隔海湾变成陆地,形成一个新的繁荣城市格局。纵观城市发展规律,要保持一座城市发展永久不败,环境是重中之重。首先要保护好自有环境,提升城市环境格局,提升自有城市环境建设,加快生态保护,而不被新兴城市所淘汰。十九大提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更好爱护环境,珍惜环境,保护环境,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而永保不败立于世。
西堤公园
樟林古港
八、 侨批公园和樟林古港未来建设发展方向
纵观侨批公园和樟林古港有同样生命发展走向,形成同样城市发展抛物线,从渔村、码头、商埠,再从繁荣、衰落到荒芜变化形成特征,因环境变化而变迁。两地同样在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推动促进下已开始蜕变。两个港口的兴衰变迁有其政治、社会和地理环境变化多种因素造成变迁。但是我们当下要拿出和以前老一辈精神(红头船精神和侨批精神)一样干劲,要敢于面对现实、承认落后、承认差距、找出落后根源,寻找当下发展改变良策。如今两地改造建成后,如何在意识形态上扭转两个地方落后阻碍发展的根源,从低谷如何去再爬杆再发展,值得我们以后两大古码头去探索发展。今年两个纪念地变化得益于有省领导重视及古驿道活动大力推动,已从边缘地带逐步走出困境,形成一个新文化旅游景点,面貌焕然一新。
樟林古港
接下来,两地发展如何巩固:
1.首先营造优美环境、加深人文建设、搭建文化平台、再造血。
2.其次努力把古码头打造建设成为世界潮人精神家园、文化建设新标杆和文化发展试验田。
3.努力建设成为南粤古驿道上文化、建设、经济(文化创意)示范点。
4.两大古码头遗址地要抓住机会,借十九大春风,更好融入到国家“一带一路”的海上丝绸之路发展战略中。
汕头市西堤公园
我想侨批纪念地西堤公园和樟林古港已重新启航,势不可挡,正在重写辉煌。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本站所刊文章仅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责任编辑:江家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