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装饰工艺宝库:河源塘心村
2018-04-02 下午 02:59   来源:南粤古驿道网   
分享

  河源是一块历史悠久、人文厚重的文化热土,特别是古村落文化资源很丰富,由于地处偏远山区,许多古村落至今保存完整。今天驿道君要带大家去的是位于在东江-韩江古驿道线路上的塘心村,这里不但有大量的明清古建筑,更保存了丰富的石雕、灰塑和壁画工艺。

  塘心村位于东源县蓝口镇,村中居民以陈姓为主,古村的客家先民早在明代就从中原迁居此地。小村地处丘陵山地之中,树木葱茏,小溪河涌遍布,土地肥沃,千百年来一直是一处丰足的鱼米之乡。

1

塘心村

  陈氏族人在此安居乐业,村中保留了许多明清古建筑,壹修堂、下新屋、老屋、楼下屋、两阁楼、官厅屋、塘太屋、塘美屋、老黄屋和肖屋,和陈氏、邹氏、李氏等宗祠,多饰以精心雕画的壁画、木雕、石雕、灰塑,可以说是一座明清客家建筑的宝库。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陈氏壹修堂。陈氏壹修堂始建于清同治二年,同治八年(公元1869 年)全面竣工。当时清朝政府外忧内患,社会动荡,地方上也有流寇匪徒作乱,陈氏族人在修筑壹修堂时就考虑到防御的功能,不但建有碉楼,还设有专门的习武场,可惜,这个习武场在不久后的光绪年间被失火烧毁了。

2

俯瞰壹修堂

  壹修堂的整个布局是蝴蝶形,建筑用材较多采用花岗岩和青砖及泥砖,据说广州陈家祠的建设就曾经参考过壹修堂的图纸。壹修堂的内部集私塾、粮食加工厂、厕所、碉楼、戏楼和古水井于一体,是防御系统最全面的古建筑,堪称岭南客家古民居的代表作。

  壹修堂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屋里精美的雕刻。壹修堂内部大量采用石雕、灰塑、壁画等不同风格的工艺做装饰,雕刻技法既有简练粗放,又有精雕细琢,相互映托,使整座建筑庄重大气,又不失古朴典雅。据说这些雕刻都是由当时潮汕知名的工匠所雕刻,而这批工匠后来还参加了广州陈家祠的建造。经过150多年,这些雕刻、壁画、书法都幸运地躲过了动荡的年代,全部都保存如新。

3

壹修堂中门

  壹修堂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牌匾众多。走进壹修堂的下厅,即可见屏门上一块贴金门匾,匾上有四字:渊渟鹄峙。这四个字一般作渊渟岳峙,主要形容人的品德深沉如渊水,巍然如高山,此处4字,是将“渊渟岳峙”“鹄峙鸾停”各取其义放于一处,勉励子孙要修德,德修得好,人的姿容仪态也自然如鸿鹄、鸾凤一样优美。除了这些外,屋内还有“有容乃大”“量入为出”“一品”“状元及第”等牌匾,每一处都体现了房屋主人对子孙的殷切期待。

  壹修堂建好后,陈氏族人在此繁衍生息了五代之久(大约100年)。第五代后,陈氏一族便搬离壹修堂。壹修堂一度成为了当地的小学,后来更先后成为了国民党和共产党部队的驻地。改革开放之后,陈氏子孙才再度搬回壹修堂中居住。

4

三眼井

  在壹修堂不远处有一口难得一见的三眼井。据说,所谓“三眼井”是利用地下喷涌出的泉水源,依照地势高差修建成三级水潭,并对3个水潭的功能与用途进行严格区分。三眼井有“三星拱照”的意思,而井口细,人们打水的时候就不用怕会掉进去。

 

  交通小贴士:

  广河高速——长深高速——X155——新街南路——塘心村

 

  (注:以上图片由南粤古驿道网补充。)

  

责任编辑:李凌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