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师”志愿者奔跑在乡村振兴最前线
2018-09-29 下午 03:27   来源:南粤古驿道网,采编自南方日报   
分享

  近年来,南粤古驿道上活跃着一支特殊的力量,他们的身影出现在古道保护修复和活化利用的每一个角落,在乡村振兴、精准扶贫、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发展全域旅游、带动农副产品销售等各项工作上,始终奔跑在第一线。他们就是驿道上的“三师”(规划师、建筑师、工程师)志愿者。

  尤其是今年以来,由“三师”直接领衔的11条古驿道重点线路的保护修复利用工作亮点纷呈,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作为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者与保护者,“三师”专业志愿者以“传播先进理念,建立传统文化自信,提供技术咨询”为目标,针对传统村落、民居、特色历史建筑和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等方面,提供技术指导、专业咨询,开展座谈交流、知识宣讲,争取专项资金支持,拓展乡村产业等,开展多项专业志愿服务,推动保护传承历史文化、建设美丽乡村、延续“美丽乡愁”。

  当前,广东在南粤古驿道保护修复利用工作上,已经建立起“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专业志愿支持”的常态机制,“三师”志愿者对南粤古驿道的保护修复和活化利用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陈雄、曹劲、王世福和朱雪梅四位志愿者,就是他们当中的杰出代表。

 

1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陈雄:

  修复和保护好古驿道 是学者的社会责任担当。

  搬砖、批荡、设计、画图、讲课、评估、指导……在南粤古驿道和沿途的村庄,“三师”志愿者陈雄的身影,这两年都频频见到。

  在建筑设计领域,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陈雄的名字,对业内同行来说广为人知。1998年以来,由他主持设计的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潮汕机场和广州亚运场馆等一大批重大公共建设工程,既是建筑新技术和材料的应用者、引领者,同时也是当代建筑美学的实践者、探索者,因而,每一个大项目的落成竣工,都很快成为这座城市的重要地标。

  在很多人看来,从当代建筑设计领域的领军人物,到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遗存的守护者,陈雄的角度切换在遍布岭南山区的古驿道上似乎有点大。不过,在他自己看来,知识分子下乡,不只是给予,还包括学习。因而,与南粤古驿道牵手,既是一名专家对社会的责任担当,也是一名学者在专业上的自我提升。

  和当地工匠一起做泥水工。

  在媒体人的眼里,陈雄是一个有着农民本色的知识分子。不管是在课堂、会议室,还是在乡村和古道上,他的一言一行,总是透露出一股专注、严谨、沉稳、低调的作风。而淳朴、谦虚的性格,则拉近了他与那些干苦力的民间工匠的距离。

  让外界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在茂名市信宜古道边,在陈雄领衔的“广东美丽宜居乡村行动——农房改造示范项目”工地现场上,他头戴一顶安全帽,脖子上披一条汗巾,拿起批荡便与当地的工匠们一起做起了泥水工。“这不是做秀,而是通过角色代入向传统工匠学习的过程。”陈雄说,许多民间流传的工艺其实都隐含有中国传统工匠很高的智慧在里边。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我们一些民族特色建筑的建造方式、形制都很不一样。在南粤古驿道的保护修复和利用过程中,既要借鉴传统的东西,又要引入新的审美体系,让不同的元素在同一公共建筑或空间环境里边相互连接、融合,形成前后接续的关系,后辈或外面的游客过来了,就能够通过修复后的古道、古桥、古屋、古亭等建筑空间和人文景观,很清晰地看到新旧历史文化演变的过程。

  “不管是学者,还是干部,参与古驿道的修复和活化利用,首先必须从不同的维度去认知它,然后才能找出其中的规律,进而研究出如何去保护和利用它们的最好办法。”陈雄坦承,下乡的过程艰苦,遇到困难也可能是焦虑的,所以从事这项工作需要有激情。但光有激情也不行,还必须有专业的理性和谨慎,这也是我们的责任所在。

  加强对资源的有效利用。

  近年来,由于频繁不断地下乡,陈雄在不同的古道周边做了许许多多的田园调查。“广东现有的大部分省定贫困村都散布于南粤古驿道的周边,这些村庄给我最深刻的印象是,越是边远,空心化现象就越严重。当一个村庄没有了人气,再好的历史建筑和人文景观,也不可能得到保护。”

  所以,这两年他们与各级政府一起,不厌其烦地向社会呼吁,对这些文化遗存的价值要重新认识,不能就这样让它们被荒废掉、遗弃掉。而由广东省政府直接推动的南粤古驿道保护和活化利用工作,则为这些曾经被历史遗忘的珍贵文化遗产重回公众视线提供了一种可能性,同时也为各级政府借助古道文化来推动乡村振兴、精准扶贫和全域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抓手。

  在他看来,南粤古驿道是山区建立后发优势的可靠资源。今年,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正在大力推进全省11条重点精华段的修复建设,这无疑是一项可以有效集聚资源,为乡村旅游和农业发展助力的综合工程。“对地方来说,它更多地带来的是一种理念的变化,让社会重新认识这些文化遗存的价值。”因而,这项工作的推动未必要遍地开花,更合理的办法是在全省选择一些重点区域,先做出一些精品示范项目,然后再去引领社会形成共识,合力带动更多的文化遗存得到保护。

  当前,广东集中力量在引导各地加强对古驿道及周边文化遗存的“有效利用”。对这一目标价值导向,陈雄也深表认同。再好再优质的资源,如果不能用在支持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事业上,就算现在花很大的精力去修复它,以后仍然不会受到社会的重视,从而走不出再次被荒废的泥沼。

 

2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曹劲:

  通过保护利用,让古道融入当代社会生活。

  “志愿者里边来了一个考古专家!”走在南粤古驿道上的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曹劲,经常会听到一些地方的工匠或者干部在离她不远处的人群里欢呼。每当这个时候,一种文物保护专业工作者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便油然而生。

  作为亟待保护的历史文化遗产,南粤古驿道的概念从提出伊始就一直在不断扩展,层层叠进。首先是不纠结于如何去区分驿道、官道、民道,遍布南粤大地的以驿道为代表的古代道路都被纳入保护对象。这些遗存中,既有梅关古道、西京古道这样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或者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但更多的是大量寂寂无闻的乡村古道。

  在曹劲看来,今天的种种保护与利用,其实都是为激发其内在活力,再次融入当下的社会生活。

  老村因古驿道焕发生机。

  曹劲是广东第一批“三师”志愿者,多年来通过下乡不断学习乡土营建的知识,认识到地域传统的特质与魅力,再把这种感受传达给乡亲,帮助他们认识到家乡的美,唤起他们从内心深处对家园久违的自豪感,促成乡村在文化和观念上的转变。

  2016年5月,她开始参与到南粤古驿道项目。对她来说,这是一个逐步加深理解、不断感受惊喜的过程。南粤古驿道的活化利用是各部门联动、全社会共享,大大突破了原有的思路与方式。体育赛事所带来的活力,青少年游学的传承等,让古道边一些原本比较边缘的村庄,人气迅速集聚。后来作为指导组专家的身份,她深度介入到河源粤赣古道等精华段的修复建设和保护利用工作。期间,有太多的人和事让她感动、难忘。譬如,粤赣古道何新屋,村民代表开会到深夜,投票表决,自发、主动要求成为定向越野比赛点;西京古道上的乡贤许化鹏,怀着满腔热忱,数十年如一日地默默收集、调研古道相关知识、故事......

  在曹劲看来,不管来自哪个行业,专业地位有多高,从事志愿服务就应当是“润物细无声”的。志愿者投入的不是资金和项目,而是时间、情感和智力;不是去传达自上而下的决定,而是将专业者的知识、有利于乡村保护的知识灌输给乡村,以一种平等、平和的沟通和帮助来获得村民的理解;是观察者、倾听者、引导者,通过文化和教育上的主动关怀和输出,提升村民的素质,启发他们自身可以持续发展的动力。

  而“三师”下乡,在志愿者和乡村之间成功建立起信息交流的平台和渠道,形成多种优势与资源的集结。同时,艺术活动和旅游发展给地方带来了经济自信,给村民带来生计,返乡创业的潮起则让空心村逐步恢复生机。

  时代气息和乡土风味结合。

  在古驿道遗存修缮的过程中,曹劲提出应保留时间的痕迹,尊重乡土社会随着时间流逝而产生的变化。尤其是,对已经消失的遗迹不做复原,不建假古董。新的建造要有时代气息和乡土风味。这些,与陈雄、王世福等专家的观点亦不谋而合。

  今年国庆,全省将会有11条古驿道文化精品线路向广大游客推出,当被问及作为指导组专家,应该如何当好自己负责的线路的“推销员”,曹劲满面春风地说,她诚挚邀请国内外的游客,特别是年轻朋友,到东江上游的粤赣古道何新屋来,体验中国传统的建筑之美、废墟之美,到珠海岐澳古道,感受人文荟萃的中国现代革命史和商贸史的遗迹胜景,到韶关的西京古道,沿着坎坷崎岖的山路回溯中华文明绵延千年的历史,感受岭南文化和自然生态景观演变的沧海桑田。

  道路与聚落密不可分,在曹劲看来,除了本体以外,广东还要保护那些曾因道路而兴旺的古城镇、古村落,以及相关的乡规民约、风俗节庆、传统手艺和传说故事,例如石塘村的月姐歌和堆花米酒、郁南县的禾楼舞、西京古道的“石阶除道”,以此实现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面覆盖。

  “让人欣慰的是,近年来各地对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不断发展进步。”曹劲说,今天的广东,已经从重视“古代文物”“近代史迹”的保护,向同时重视“当代遗产”“20世纪遗产”的保护方向发展;从重视“静态遗产”的保护,向重视“活态遗产”和“动态遗产”保护的方向发展;从重视公共文物遗址的保护,向同时重视反映普通民众生活方式的“民间文化遗产”保护的方向发展;从保护单体文物向保护文物群落,再到复杂类型(文化线路等)的发展。

 

3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世福:

  进入国际语境让驿道文化传播更深远。

  南粤古驿道的活化利用,在有些学者看来,是让自己的注意力沉浸到古旧文化里去淘金。

  这样的“淘金者”,就包括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世福。与一般的工匠和乡村学者相比,搞建筑和规划设计出身、近年一直活跃在全省众多南粤古驿道上的王世福,显然拥有更多的国际视野和当代审美理念。由他主导规划和设计的空间景观作品,代表着广州、东莞、佛山等珠三角现代大都市的审美思考。

  作为2018年南粤古驿道保护和修复利用工作第七指导组专家,面对着散布偏远山区的那些动辄几百上千年的文化遗存,又会以什么样的心态和方法去修复和利用它们呢?坐在华南理工大学西湖边由一家老发电厂改造的咖啡馆里边,王世福谈起他这两年的经历和感受。

  去农村吸收传统美学营养。

  早在2014年,广东省成立“三师”专业志愿者委员会。王世福作为第一批志愿者,就投身到广东古村落的规划与发展中去,为对口服务的东莞市塘尾村提出了活态博物馆的活化建议。在广东绿道的规划建设中,王世福的研究团队也开展了深入的研究,接着在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的指引下,近两年又积极参与了升级版的绿道——南粤古驿道的保护利用工作。尽管作为一名城乡规划学科的教授和博导,教学科研任务繁重,还肩挑指导组专家的职责,但在王世福看来,自己到古道和乡村去,除了帮忙之外,更多的是吸取营养。“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主要在乡村,像中国引以为豪的诗词、绘画等,其根基都在乡村,而承载这类美学思想的空间载体也大多分布在乡村。”王世福说,“我们搞规划设计的专家,不懂乡村不行。中国农村有关于人居环境美学最丰富的物质表现形态。在这方面,城市要向乡村学习。即使我们搞CBD花城广场的规划设计,怎么才能做得更符合自然生态的规律,更有人情味,也得向乡村学习。乡村中富含人文精神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在工业化、机械化的语境里是非常缺乏的。”

  “这两年深度参与到古驿道的规划设计,最出乎我意料的是,我们来之前都低估了那些农村干部和地方乡贤对古道文化的认知和热爱。”王世福说,当他拿着从图书馆里找出来的“死资料”去跟乳源许化鹏那样的乡村学者交流时,才发现他们手头掌握有太多从省城来的专家所没有的当地“活知识”。尽管在面对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彼此间也会经常就一些话题激烈碰撞,但是,这并未妨碍自己内心对他们的敬佩和尊重。

  同样的感触还发生在一些现有的文化遗存上。王世福坦言自己所看到的很多遗存,大多具有“数量少、分布散、距离中心城市远、甚至处于大山之中”等特点,从物质空间质量来考量,都属于比较破败的,不仅功能退化,而且在文化审美价值上也说不上漂亮。至少在当代人的审美体系里,这些都属于不太容易理解得到的美。但是,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讲,正因为它们少,甚至有点“平庸”,所以才显得特别珍贵。

  传播古驿道要用国际语言。

  曾经主持过广州海鸥岛、番禺广场、金融城、恩宁路、南华西二期、越秀传统中轴线等重要规划设计项目的王世福,更愿意把南粤古驿道放到国际视野下来进行思考,“跟外国人讲古驿道他们未必理解,但讲到线性遗产或文化线路,他们就明白了。只有进入国际语境,才能让古驿道传播得更远。”

  线性遗产已经被公认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一类。早在1987年,西班牙的朝圣之路已经被欧洲定为文化线路,1993年列入了世界遗产,至今依然是国际上非常有名的一个文化线路经典样本。到今天,欧洲文化线路委员会已经认定29条欧洲文化线路。王世福说,遗产线路可被视为一种特殊的动态文化景观,因为驿道一定是为了相互交流而设计,本身就是文化景观。而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本身也会产生文化的积淀,因此充分挖掘古驿道,能找到很强的中国文化自信。

  他赞同广东大力推进对古驿道周边历史文化和名人故事的挖掘,通过讲好驿道故事带动驿道品牌传播的做法。而在他看来,最重要的活化方法就是参与,带动式和体验式,像广东省正在推广引入的各类青少年研学活动等。从加强体验的认同感策划角度,起点给你发“护照”,中间各个驿站盖交换戳做记录,如果步行累积超过100公里、骑行累积超过200公里给你授个勋章,有的重要文化景点还会给你的明信片上盖纪念戳等。

  “只有让大家认知到,南粤古驿道作为品牌文化线路才具有生命力。”他认为,广东显然早就意识到这一点,所以这几年一直在大力推动驿道文化遗存的有效利用。

 

4

  广东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朱雪梅:

  重拾古道价值 让空心老村重燃生命。

  “因岁月变迁,这些曾经辉煌的古村大多荒废沦为贫困村,已经成为人们心中的痛,文化似乎也沦为沉重负担。这是多么可悲的事情啊?”刚忙完一天工作的朱雪梅,用一种颇为无奈的语气感叹。

  这是她作为一名建筑与城市规划学者,从过去那些年的田园调查过程中带回来的一种文化忧虑。不过,随着2018年她以“三师”志愿者及南粤古驿道保护和修复利用工作第一指导组专家的身份,参与到韶关南雄梅关—乌迳古道的恢复建设,曾经格外无奈的心情便多了一些希望。

  连接历史文化与当代文化。

  以广东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的身份,去接过指导组专家这份“压力丝毫不亚于专职工作”的重任,朱雪梅教授坦言,自己完全是出于一种专业的趋动,文化的感召。

  尽管来自工科院校,但是她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关注一直特别走心。在她的精神感应体系里边,任何一处散落在岭南的文化遗存,哪怕已在风吹日晒中变为残垣断壁、朽木瓦片,仍然值得人们去珍视。因为不管是当下还是未来,我们要了解前人的历史文化、精神世界,唯有通过这些遗存的细节去研究和解读。

  事实上,在担任指导组专家之前,她已经与这些古道和乡间的文化遗存接触了许多年。“几乎每一次下乡,总会跟农村的一些人群和遗存擦出一些火花。这里边有太多感触和感动。”

  一说起农村的人和事,她就能滔滔不绝地说个不停。从饶平的西片古道到梅关和乌迳古道,从珠海的岐澳古道到乳源乐昌的西京古道,每讲到这些古人走过的路,她就显得特别动情,对自己碰到过的老人,带队勘查过的古屋、古桥、凉亭,总能说出一堆的故事。在她眼里,古驿道就像一本读不完的书,串连了那么多历史文化、名人故事和生态景观。有些东西,表面看上去那么不起眼,而且长时间被人们忽视,甚至遗忘,但是,当我们细细去探究和观察,就能发现它们身上,承载着丰富的环境美学、管理哲学和空间设计观念,既带着古人的情感思考,又饱含某种人文精神。它们有些外表破坏,但灵魂还在。在饶平西片古道,她就此调研过一些荒废的小池塘,其实是一个曾经有过几十年辉煌发展历史的特色鱼苗产业的遗存;在连州的秦汉古道,她曾经遇到过当地的老人正在为水道边上即将被拆除的古墙伤神的场面;在河源和平的古道边,一位80岁的老人很认真地在一张白纸上一笔一画地为她描画了整座村庄呈“七星伴月”的建筑选址文化由来。这无数的点点滴滴,不断地唤醒着她,一定要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去帮助当地人寻找历史与当代文化的有效连接方式,让这些老去的“生命”重新焕发青春。

  南粤古驿道更是文化之道。

  在朱雪梅看来,今天,广东不仅要建设文化强省,还要推动乡村振兴,同样需要保护和善用古道、古村宝贵的文化资源,将文化遗产的保护与自然环境保护更紧密地结合,彰显移民文化集中呈现地的历史厚度和文化自信,尽可能发挥资源的最大效益,展示好过往的辉煌、当下的奋发和未来的美好。

  因此她认为,结合全省南粤古驿道线路保护与利用契机,重拾古驿道的价值,通过驿道复兴带动乡村发展将是广东乡村振兴特色。值得肯定的是,在省领导的直接推动下,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等有关厅局和各地方政府,已经在运用文化线路的理论,创新性地将文化信息和自然景观联系起来,特别是与广东绿道形成有机整体,重拾古道古村价值,让文化成为恒久的财富。而古驿道、古村与绿道的结合,亦逐步营造出“古驿道+文化”“古驿道+旅游”“古驿道+农产品”“古驿道+教育”和“古驿道+体育”等创新模式。

  “南粤古驿道更是文化之道。”她说,岭南文化的包容性,正是因为大家都从不同的地方来。人们通过驿道将中原文化的精华,如儒家文化、风水文化、农耕文化、宗族文化等,在这里得到了诗意的栖居。在朱雪梅看来,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形成了南粤文化的多元性,如广府文化、潮汕文化、客家文化等,这些都形成了我们的文化名片,是我们未来建设的特色所在。

  所以,她主张在当代重拾古驿道的价值,可有效的与乡村振兴结合,实际上就是将南粤古驿道作为一个纽带,以承载多种要素混合交织和叠加,产生共赢,更好地带动广东贫困地区发展。

 

  (原文刊登于南方日报,南粤古驿道网采编整理。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南粤古驿道网联系。) 

责任编辑:李凌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