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古道逛古村,赏李花品美食
2019-03-19 下午 02:16   来源:南粤古驿道网,采编自公众号“邹周游记”   
分享

  为响应广东省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推进乡村振兴和文化振兴再次强调“加强南粤古驿道、古村落、红色革命遗址保护火热连线开发,提升岭南特色乡村风貌”“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推进历史建筑活化利用”的指示精神,结合河源市和平县合水镇彰洞村独具特色的古村落与生态旅游资源,在广东省户外运动协会、河源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与和平县政府相关部门的指导下,河源市户外运动协会承办了2019南粤古驿道和平合水彰洞古村徒步赏花活动。

1

 

  这里有个果园叫龙船山

  李白诗云:“春国送暖百花开,迎春绽金它先来。火烧叶林红霞落,李花怒放一树白。”三月伊始,龙船山李子园的花儿率先怒放了。远远望去,就像白雪覆满枝头,清风徐来,香韵悠悠,宛如世外桃源。

2

  徒步人大多都有一颗“平和心”。大家一起登山徒步,没有世俗的差别。有缘千里来相会,一起活动就是缘分,就要暂时放下面具,找回真实的自己。

3

4

  “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韩愈的佳句瞬间冒上心头。紧随蜂蝶舞步钻入树丛,我细细分辨缠着花枝的密匝匝的花瓣,每一朵花都有一片花瓣尖的色泽与众不同,带着与同朵其他四片雪白色泽花瓣不一样的淡淡的浅红色晕,花瓣尖那么一点,仿佛毛笔尖轻轻一沾,但是,就这么一丁点红晕,却并不与鹅黄的花蕊、洁白的花瓣形成色彩冲突。

5

  穿梭树下,暗香浮动,人没醉,眼先迷离心先醉,手抓着相机,你往往不知道眼要往哪里看手要往哪里拍,就像第一次约会时那种惊慌失措的感觉,当年那重惊喜、痴迷和沉溺的感受随着淡雅的花香,再度袭上你的心头。

6

 

  这里有座小桥叫回栏桥

  回栏桥位于彰洞村南村口处,又称水口处。据《和平县志》七修本记载:“在永丰乡彰丰洞水口嘉庆十四年黄宗高创建。”单孔拱桥,东西向横跨于彰洞河上,全桥用花岗岩石砖砌成,长25.6米,宽4.6米,高6.4米。去乡村看风景,田野上的空气、神秘的乡村、萌动的乡土,值得我们一一去探究。

7

8

  这里有一段“不得欺负回栏桥”的传说:石桥路口的石头无人敢采取,谁采取村里的小孩就要得怪病。据说这是黄氏先祖修建石桥的时候,曾许下过诺言,说此桥修好后,为了保护此桥安全和行人的方便,不准在桥边采取石材。

9

  有位老干部在古桥边上详细介绍彰洞古桥的历史,这是我徒步这么久看到的最年长的志愿者。

 

  这里有座塔叫彰洞古塔

10

  彰洞塔位于彰洞村村南,据《和平县志》七修本记载:“在永丰乡,道光十三年八月创建,高五丈余,共三级,初级祀神农,中级祀文昌,上级祀魁星,因初建太高,电触数次,同治八年重修,光绪十二年复重修。”

  三层楼阁式砖石塔,平面六角形,高16米,塔首层边长3.4米,壁厚1.06米,塔门向北,塔腔内原有木楼梯与木楼板,楼梯已残毁。塔身用菱角牙砖与挑檐砖相间叠出腰檐及假平座,平座束腰饰以彩绘花卉等图案,转角用灰塑出圭角及枭混线装饰。

11

  塔门一至三层门额分别题“峰立”“直上”,首层门联是“文德诞敷文教展,笔峰挺秀笔花新”。外墙镶有四通碑刻,详细记载了建塔的原因与经过以及历次维修的时间,六角攒尖顶上置宝珠刹。

 

  这里有一种场面叫千人宴

12

  组委会不单单为驴友们准备了美食,还有精彩纷呈的舞狮表演,圆了在乡村看大戏的愿望。午饭有扣肉、农家红烧肉、猪肠酸菜、小吃、油果、香菇木耳等等,纯手工制作,让人惊喜不断。

13

14

15

  合水镇领导、省户外运动协会领导发表了激情洋溢的讲话,感谢驴友们、乡亲们为建设新农村所做的努力。彰洞村最有特色的土特产也搬上了舞台。

16

17

  随着主持人一声“开饭了”,驴友们慢慢品味最原生态的美食,扣肉、农家红烧肉、猪肠酸菜、小吃、油果、香菇木耳让人垂涎。

 

  这里有个村子叫彰洞村

18

  合水彰洞村,是于2012年被列为河源18个省级古村之一。这18个古村中,多数景观比较单一,只有老屋。而合水彰洞村的古村元素相对较多,有古树、古塔、古屋。

  在明朝至今的数百年间,黄姓族人在这里辛勤耕耘,创造了许许多多财富,为后人留下了许多无比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彰洞村现仍保存完好的古代建筑有嘉庆年间建造的古桥、同治年间建造的古塔、清与民国年间建造的具有浓郁客家特色的围屋等。

  古建筑屋内装饰精美,正厅中一般都装饰着石雕、木雕与彩绘,反映出了客家的文化艺术。村内到处可见以前遗留的古代使用的器物,如石炉、石柱、石柱础,令人瞩目的是居然还有重数百斤的练功石,这样的练功石在司马第、高安楼都有,可以想象当时的彰洞村人不但崇文而且尚武。

  高安楼:方围屋,三进三横四角楼布局,高三层。土木砖瓦结构,硬山顶,灰瓦面,灰塑龙船脊,角楼歇山顶,棱角牙砖叠涩出檐,四边檐口上用灰瓦加砌一米高棱形花宝壁。墙体搁檩承重,外墙石灰夯筑,内墙泥砖砌筑,表面批荡石灰,屋内青砖铺地。

19

  高安楼正门外有宽阔的余坪,余坪中立有二对桅杆夹,阴刻楷字“候选直隶州分州黄蔚楠率男贡生宝辉仝竖”“皇请道光二十七年冬月吉旦立”。

  花岗岩石门框、门墩,门楣上嵌一对花岗岩石狮子,上嵌花岗岩石匾额,阴刻楷字“儒林第”,落款是“道光二十七年冬月吉旦立”。门上加建砖砌仿楼阁式三楼牌坊。

20

  主体建筑坐东向西,西门墨书楷字“高安楼”三字。正中分门厅、中厅、上厅,中厅前有轩廊,穿斗挑梁,圆木檐柱,鼓形花岗岩石柱础,后设木仪门,四开木门,门额上阴刻楷字“崇德堂”。

 

  这里有条古道叫茶花古道

  如今,古驿道依旧,却已换了人间,再次行走,回想客家的先人们,曾经在风雨中,肩挑背扛或牵马前行奔波在古驿道的艰辛和豪迈,历史的厚重、人间的沧桑若然呈现。

21

  路在脚下断然前行,徒步不仅锻炼人的体魄与耐力,陶冶人的心灵和性情,促进人际交流,同时能够激发人们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使久居都市的疲惫心灵得到放松。

 

  (原文刊登于公众号“邹周游记”,南粤古驿道网采编整理。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南粤古驿道网联系。)

责任编辑:彭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