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虎砦揽胜
2019-06-17 下午 02:00   来源:南粤古驿道网,采编自“韶关日报”   
分享

  乐昌风光以苍劲雄奇闻名悠久,而黄圃、白石的风貌却以浑厚、壮实更胜一筹,令人铭记于心。

  在一个气息清明,天空爽朗的初夏,有幸随邓老师、杨教授从北翼登临黄圃白虎砦,沉醉于乐昌北陲的秀雅景致。我们如阅读历史小说,用各自独特的方式翻阅这本奇妙史册。每一座山峰蕴藏着一个感人的故事情节,每一个坡度饱着一个段落,一草一木,一树一叶均是鲜活的字符,共同撰写起伏迭宕的迷人故事。

5

1

  古树丰厚的合殿村后山是我们的登山起点。一对相互倾慕的老树成“人”字形挡住了去路。它们情投意合,相互依靠,长厢厮守,共同勉励,任由犀利岁月削磨,仍用茂盛的绿色证明自己的顽强。我们边向这对躯残叶茂的老情侣行注目礼,边沐浴着清甜的山风,贪婪扫视着眼前葱绿欲滴的风光,逐级上升,渐入佳境。 

2

  据《乐昌市不可移动文物公告·千年石砦》载,白虎嶂(海拔869.1米)古石砦位于黄圃东南面白虎嶂(因地势险峻,曾筑石寨,故又称白虎砦),相距2.5公里。白虎嶂由焦溪山脉西行经分数支至把水坳,北支西行至龙王井、桑殿、鹤殿、起白虎嶂,在白富岭和合殿村南面。据清同治八年《乐昌县志》载:“香炉峰在黄圃皈下,高插云霄,为一乡之镇。四时云烟布染,如炉烟焉,故名。白虎嶂在黄圃塘村之背,列香炉峰之右,略相低昂,上各有石寨,两相犄角。相传唐末流贼滋扰,邑人康公名护者,曾为连州刺史,弃官归,倡建以护乡人。山有康公庙,黄圃一乡祀之。”而据《乐昌县志》载:“白虎砦与香炉峰对峙,上各有石砦,互相犄角。”巍峙山巅东南隅的香炉峰以风光绝妙震魂撼魄。炉鼎式表面,平坦如磨,往西开始陡跌成绝壁,裸崖峥嵘,然后滑落成肌丰肉厚的精美梯形,绿得令人迷醉的景色直泻山麓。既似怀素的狂草,以“势拨山乞压赤城”造神,又如黄山谷的欹峻行草取胜。营造出气势磅礴,磊落大方的生机世界。这种天生的肢体语言滴水不漏地勾勒出令人思维飘逸的造型。手笔老辣、干脆、洗炼。往东则以线条取势,以绿色造形,细腻的绿草绒毛般包裹着坡面;丰满矫健的山脊线如虬劲的老树根,四处伸张,八方扩展,变化多端,舒展自如,跌宕起伏,张驰合度。既有王羲之的惠风和畅,颜真卿的厚重踏实,欧阳洵的方正圆润,也有柳公权的直率挺拔,苏东坡大江东去的豪迈,赵佶的铮铮瘦金……白虎嶂(因何命名,不知)巅,残存康公的杰作——石砦(寨),一堵颓废的石灰石墙,高2.8米,厚1.7米,砦门高4米,宽2米,如一具骷髅,软弱无力地包围在东、西、南三面,畅开的东门成为一道人造通风口。或如历史巨嘴,想唤回逝去的荣耀!

3

  为祀康护七公(他在家中排行第七,乡人尊称他为“康护七公”“七公大王”),当时东边岭的绅士、仁人、信士们常参加塘村街尾的七公庙祭祀活动。因路途遥远,行走极艰难,当地人提议在白虎嶂砦建一间祠庙,故称“白虎仙庙”。庙坐东南朝西北,门额镶“白虎仙”匾,方形,三开间,约100平方米,神龛供康护七公等塑像,额悬“乡坊功臣”匾,配联:“康公人也神也总是为民,黎民古兮今兮仍然敬崇。”气韵深悠,敬意虔诚。 

4

  放眼张望,四野景象令人万分激动。这是一方天地共同整合成的世界:云彩是飘浮的大地,大地是凝固的云,苍苍茫茫的神韵铺天盖地,丰富多姿的形象尽情释放自己的天赋,用绝对自由的风格诠释生命的真谛。云彩,不管浓淡、方圆,既然是云,就应以流浪为天责,挥洒自如地生存,哪管它地动山摇;既然贵为飘浮的天使,就得无条件履行四处游荡的使命。不管有无机会给大地提供人们梦寐以求的甘霖,能够丰富天空的内容,也不枉为一遭云。起伏无序的大地,是自然力量摧残的结果,高低大小,方圆扁长,绿黄灰紫,都是大地的特殊细胞,从不同的角度,在不同的层面构成大地的绚丽篇章。云朵,这位天生的画匠,妙笔生花,不时润色大地,画龙点睛,使大地更神秘,迷人;大地则在云的衬托下显得更为壮观,华丽,生机盎然。

 

  (注:以上部分图片由作者本人拍摄。)

  (原文2019年6月26日刊登于“韶关日报”,作者为黄玉美,南粤古驿道网采编整理。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南粤古驿道网联系。)

责任编辑:何洛曦 周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