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不到照片的老师和找不到教室的学校
2019-07-10 下午 03:09   作者:阿瑞   
分享

1

  前文对卫梓松教授的介绍,苦于找不到相关照片,文字描写属于整合两三篇有关卫教授的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简介:卫梓松教授为台山人,1906-1909年就读于两广大学堂,1910年获举人奖叙,1916年于北京大学土木工学系毕业后留校,期间于1919年出版了由蔡元培为之作序的著作《实用测量法》,1936年为北京大学地质学讲师。1941年入中山大学任教,当年冬接任为系主任,1945年当坪石被日军围攻时,因病未随学校大部队撤退被困,日军诱降不就、遂服用大量安眠药自杀殉国。“举人奖叙”是废举人制度后过渡的一种安排。

  这些文字最初来自那里呢?省立中山图书馆馆藏有国立中山大学农林植物研究所保存的1945年12月至1946年2月的校报。在1945年12月15日(星期六)油印的校报上有一则“校闻”,题目为“卫梓松教授追悼会今日与死难员生追悼会同时举行”。内容如下:本校工学院教授卫梓松广东台山人,自幼考入广东高等,以奖给优贡升入大学正科。民国肇再入北京大学土木系,毕业后历仕京奉铁路工程师,农商部技正,国立清华大学、东北大学及本校教授。本年三月三日坪石沦陷时,因病未及走避,被敌所困,宁死不屈,为国殉难,闻者惜之。现在本校定于今日上午九时在文明路旧址附小礼堂举行追悼抗战死难员生大会,及卫教授追悼会亦并同时举办。

2

3

1945年12月15日《国立中山大学校报》刊登的《卫梓松教授追悼会今日与死难员生追悼会同时举行》公告。

  上述文字中,对卫先生简介补充的重要信息是卫梓松先生参加京奉铁路的建设。查1922年4月16日的《国民政府公报》,登有京奉铁路报交通部的文稿,报告该路专门人才的办事成绩,成绩单上列有卫梓松先生名字,建议量才升职或者加薪。1922年另一公报刊载卫梓松等人获得四等嘉禾章的奖励。1927-1928年,卫先生在北洋大学任教,教的就是铁道工程,在2015年李秀明主编的《北洋大学校友口述录》中有该校校友回忆到。东北大学校志对应卫先生简介中的记载是“农商部及实业部的技正”。卫先生还担任北京协和医院建设主任工程师,由此可见卫先生毕业后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2002年出版的《中国人名异称大辞典》载有:卫梓松(1888-1945)字蓨赤。广东台山人,国立北京大学毕业。曾任北平大学教授、东北大学教授、广东省政府技正。1945年坪石沦陷被俘,服毒自杀。著有《实用平面测量法》等。从这段介绍得到的重要补充信息是卫教授曾经担任广东省政府技正,为国殉难时为57岁。

  查民国广东省政府第八、九届委员会会议记录中的第27项,主席提议:派卫梓松为秘书处技术室技正。请公决案。(决议)照案通过。

  2004年出版的《黄汲清回忆录》回忆了1924年他在北京大学学习的情况,对朱家骅评价一般,但对卫先生高度好评:平面测量由讲师卫梓松担任,讲得非常好,而且实习课程也非常实际,学生们真正学会了这门课。他还担任投影几何,也胜任愉快。

  卫先生于1918年任北京大学工本科任助教,1922年预科甲部任讲师。1924年,卫先生在北大任教时的校长是蒋梦麟。1926年有记载卫先生在北师大任讲师,在北师大女师上图画。通过冯友兰先生的年谱分析,1930年卫先生在清华大学地理学系任讲师。在东北大学校志的简介中,提到卫先生到东北大学任教前担任过北洋大学、北平大学农学院、工学院教授,于1933年成为东北大学土木系教授。如此之多的学校任教经验,其授课得到学生好评,这是我们对卫先生的新认知。

  在岭南大学、培正中学和培道中学,澳门培道中学的网站均介绍其校址曾于1941年迁往坪石,并于1941年至1944年与培正联合办学,建立培联中学。香港培正中学的网站上写到:1941年香港沦陷,我校被迫停办校舍,教职员生唯有转往澳门和国内。香港岭南大学的历史与发展栏目中记载:1941年岭大校长带领教职员工和学生进行艰苦的(arduous)旅程来到韶关办学。在坪石,当时许多校舍都是临时的,现在学校和学生老师们已找不到原来的“课室”,但地点依稀可辨。通过整理合理的文献,进行室外纪念性空间展示,可以让未来的老师和学生找到前辈的身影,心中便有了“课堂”。虽找不到前辈老师的照片,但在脑海常现。

  广东实验中学是具有光荣革命传统和风尚的学校,它的前身中山大学附属中学于1924年开办。为纪念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在1924年创办广东大学(后改名为中山大学),学校决定将该年定为建校元年。附中学生经常出现在广州学生运动的前列,成为运动的中坚力量。1931年“九·一八”后,附中学生组织抗日宣传队,走上街头,和愤怒的群众一道查焚永汉路的日货时,遭警察当局镇压,酿成震动全国的“双十惨案”。1935年在北平“一二·九”运动的影响下,广州学生开展声势浩大的抗日救亡爱国斗争,附中学生四次汇入示威洪流。1936年秋,中共广州地方组织恢复活动,附中共有学生30余人加入党的地下组织,成立了党的支部,并编辑出版了不定期刊物《游击队》。“中大附中青年抗日先锋队”成立于1937年12月26日,是全省成立最早的抗先队基层组织。1942年秋,附中复办于坪石镇。1944年夏秋,日寇侵犯坪石,大学部的中共党员和进步同学200余人,分批前往东江,参加抗日人民武装东江纵队。其中有附中学生12名,陆兴焰老师及褚兆北同学则在坪石撤退中遭日寇杀害。抗日战争胜利回迁广州后,附中学生积极参加了1946年的“一·三〇”爱国民主示威游行;1947年的“一·七”反对美军暴行的示威游行及 “五·三十一”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示威游行,附中同学一直出现在广州中学生队伍的最前列。在三年解放战争期间,附中共有进步学生30余人参军参战,地下学联成员发展至39人,约占学生人数的8%。自1924年建校至1949年不完全的统计,附中师生共有16人为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光荣牺牲,他们的英名将永远记载在附中的校史上。中共广东地方组织中的一些著名政治活动家和青年运动领导人,都曾在附中度过他们的青年时代。历史上的附中校园,也见证过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1925年8月,毛泽东曾到附中演讲《工农政策》;解放战争时期,还成为广州历次学生运动的集结所。热爱祖国,关心政治,钻研科学,追求真理,成为附中的传统。[1]

 

  注释:

  [1]摘录自广东实验中学官网“学校概况”中“光辉历程”的介绍 http://www.gdsyzx.edu.cn/aboutus.php?id=1351578737

 

  (注:感谢省立中山图书馆帮助收集相关资料。)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本站所刊文章仅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责任编辑:彭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