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路同游”:建构馆校合作研学实践新模式(下)
2019-07-13 下午 02:05   作者:广东省博物馆馆长助理 王芳   
分享

  “驿路同游”:建构馆校合作研学实践新模式(上)

 

  三、面向未来: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南粤古驿道实践课程

  为培育面向21世纪的学习者,教育的重点不再是强调对事实的死记硬背,而是培养人才的批判思维、研究技巧、创新能力、毅力、适应能力和团队精神。[1]广东省博物馆“驿路同游”研学活动,是将博物馆研学向外延伸的积极实践,这是教育领域实现文化转向——培育探索精神、好奇心和鼓励试验。学生们通过参加“驿路同游”研学活动,在南粤古驿道上实地体验古道的历史人文和自然方面的内涵,并且开展延展性的探索学习。以下,我们以广东省博物馆和广州市第十六中学合作的南江古驿道研学课程实践为例,探讨和评估“驿路同游”研学课程的具体内容。

1

南江古水道。

  南江古驿道研学路线是“驿路同游”培训课程的第一次具体实践。南江古驿道位于广东省云浮市,此次研学考察的区域位于云浮市下辖的罗定市。研学活动前后分为三个教学阶段,第一阶段为行前课程,组织考古、自然、戏剧、古驿道研究专家组队,完成背景导入,建立古驿道相关概念与学习方法引导,充分激活学生的探索热情。第二阶段是南江古驿道实地考察,引导学生逐步完成探索目标,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法与学习方法,包括启发式问答、情景剧创作、调研访谈、样品采集、考古挖掘等,激发学生对学习成果的不断生成与延展。第三阶段为博物馆拓展课程,学生回到博物馆,继续学习展览策划、文物修复保护,或是主题手抄报制作,进一步体现与深化学生的研学成果。2018年1月,24名学生参加了为期4天的南江古驿道研学课程。主要课程有;

  (一)古驿道之人类寻祖:穿越60万年的握手

2

磨刀山遗址与南江旧石器地点群。

  大名鼎鼎的“磨刀山遗址与南江旧石器地点群”是2014年度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它位于南江古驿道区域范围内。磨刀山遗址所发现的旧石器工具,将岭南地区人类活动的历史由距今约13万年大幅提前至数十万年的旧石器时代早期。研学课程分配给学生的任务是完成考古学家手记:采集原始人在此生活的证据,分析原始人定居原因。在参与当年发掘工作的当地博物馆工作人员的支持协助下,对淡水资源、土壤性质、气候因素、地质结构进行综合判断,将历史、地理、生物等学科知识综合运用:鹅卵石判断河道踪影、土壤松软精细度判断水源、网纹红土判断干湿交替气候特征、石块判断旧石器时代器物来源等等,十六中的学生们出乎意料地找到诸多原始人定居生存的证据。

  这些21世纪出生的青少年成功地使用原始石器演绎了一场磨刀山版“荒野求生”。有趣的是,数十万年前的远古人类也正是利用这些旧石器工具走出荒野走向文明。

  (二)博物学家的实践

  博物学家课程是指让参加研学的学生制作腊叶标本。众所周知,腊叶标本是植物分类学建立的基础。在地理大发现时代,许多博物学家到世界各地进行动植物种类的考察和研究。设置腊叶标本制作环节,可以让学生们实际接触大自然并对南江古驿道所在区域的植物资源和生态环节有所了解。

  (三)地理学家实践

  该项实践主要是手工绘制南江地区陆路与水路的网络图。古驿道并非凭空而来,无论早期的岭北岭南的交通联结,还是明清时期交通网络的成型,都凝聚着先人们无数的努力。地图绘制将从历史地理角度让学生们进一步理解地理对历史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四)古驿道之乡土智慧

  食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每一份当地食物,都包含最质朴的地方简史。古驿道之乡土智慧选择“罗定稻米”作为主要考察内容,意在通过稻米种植和栽培了解当地的民风民俗。罗定稻米品质优良,油润光泽,是当地著名特产。参加研学的学生从餐桌到百年前的梁家庄园大粮仓,再到稻米博物馆和现代工业化下的米厂,亲身感受罗定稻米的生长生产过程,进一步加强了对南江古驿道区域民生的感受。

  (五)古驿道之风云人物

  罗定是我国著名爱国将领蔡廷锴将军的故乡,也是在淞沪会战中屡创战功的十九路军将领的摇篮,浓厚的爱国情怀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深深的刻在每一个罗定人的心中。这次罗定研学,参观罗定博物馆,通过文字、图片、实物等感受蔡廷锴等爱国将领的家国情怀,并以情景剧的表演再现80年前抗日战争时期那一次惊心动魄、热血沸腾的淞沪会战。

  在梁家庄园里,蔡廷锴将军与罗定子弟们的故事由24位同学经过两天密锣紧鼓的剧本创作和反复编排,终于演绎成一共四场的“血战淞沪”情景剧,家国情怀在这看似简陋的戏剧现场中上演。时光仿佛穿越一般,台上台下都仿如回到了战火燃烧的从前,剧终一刻,全场每一位参与者都热泪盈眶。

  以上是“驿路同游”南江古驿道的研学活动的概况。前有提及,广东古驿道资源丰富,为充分利用古驿道资源开展研学活动,从2017年开始,广东省博物馆联合各学校与教育机构研发了多条针对中小学生的“驿路同游”研学线路。通过多次实地考察、论证、备课与实践,针对各条古道上深度挖掘历史渊源、自然风光、风土人情和红色故事,设计不同的考察研学模式,已经开发的古驿道研学项目共包括11条高品质研学游径:

3

  在研学过程中,广东省博物馆十分注意收集整理青少年们的古驿道研学作品,如,学术类:各类古驿道、传统文化、自然科学类专题报告及论文;艺术类:戏剧创作、画作、书法、摄影作品等;商业创新类:涉及文化类、日用类等多种文创作品;自然科学类:沙盘、标本制作等;语言成果类:演讲、辩论等。一条古驿道,一场研学,一群学生,一所学校迈出的一小步,却是教育回归本真的一大步。藉由前人的足印思索寻见,为憧憬中的理想教育脚踏实地,步履不停,这就是驿路的未来,也是我们的未来。

 

  四、探讨与思考

  “教一个人——不是让他把答案记在脑子里,而是教会他参与使知识的建立成为可能的这个过程”。[2]我们希望打破博物馆围墙,带领教师和学生在自然、历史遗址和生活中去感受和寻找,把散落在南粤大地的珍珠穿起来;用脚步丈量古道,用眼睛观察自然,用心体会文脉传承,用头脑规划未来发;打破学科界限,在社会中学习整合资源和信息,促进思考。搭建沟通交流平台,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岭南古驿道研学,是将博物馆研学向外延伸的积极实践,是以古驿道独有的区域属性与丰富的文化内涵为载体,引导学生通过项目式学习模式,充分发挥主动性与创造性进行自主学习与知识构建。

  这些“走出去”的项目不仅惠及博物馆的观众,也同样让博物馆系统受益。粤博开发每条线路,都会将省博物馆开发的资源打包授权给所在地的博物馆,而当地博物馆则依托自己的馆藏和积淀,协助省博物馆进行项目的开发和推进,让原本寂静的偏远地区的博物馆也发掘了更多的价值。在我们的观念中,广东省就像个大的、活的、立体的博物馆,粤博正是通过驿路同游这样的项目,来让“曾经(发生在这里)的故事鲜活起来”。

  国家文物局和教育部多次下发文件鼓励开展“研学”, 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借助文物与旅游部门合并的契机,整合资源,细化类型、模式。[3]明确强调,中小学可利用历史博物馆、文物展览馆、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可组织研学旅行,把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促进研学旅行与学校课程、德育体验、实践锻炼有机融合,利用好研学实践基地。[4]作为一项推动青少年全面发展的惠民工程, 一项关乎未来发展、民族复兴的大事, 研学旅行工作备受关注。

  研学旅行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教育项目地域特色不明显, 不少中小博物馆教育项目同质化严重, 个性化缺失, 很多活动内容和形式千篇一律, 无法激起学生参与或者体验的兴趣;其二, 教育项目“低幼化”严重, 体验性和探索性不强, 体验性和探索性不强, 多数内容无法满足初、高中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需求。[5]

  近些年研学市场乱象不少。国家文物局在《人民日报》上发布了一则题为《社会机构组织博物馆研学旅行应规范管理提升质量》的文章,对于部分社会机构、个人以博物馆游学之名开展粗放的只游不学、走马观花、名不副实的研学旅行活动损害中小学生利益的行为表示坚决发对。收费偏高,孩子却收获寥寥,且组织不甚规范。[6]市场上已有多家上市公司以研学课程为目标的运营模式。博物馆研学当前也没有真正建立一套多维、开放、科学的评价体系,研学效果缺乏专业评估和制度性检测。[7]

  香港教育部门为教师带队的研学考察项目提供补贴的方式是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的。博物馆和自然界都是学生学习的终身场所,怎样能够突出公益性质,搭建长远发展的道路是至关重要的。

 

注释:

[1] (美)伊丽莎白?梅里特(Elizabeth E. Merritt)著,谢颖编译:《美国博物馆趋势观察:2017》,《中国博物馆》,2017年第3期。

[2]  George E. Hein, Learning In the Musuem, Routledge, 1998, p.5

[3] 教育部、文化部、国家旅游局等《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2016年11月30日。

[4] 教育部《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2017年8月。

[5] 马帅磊:《中小博物馆开展青少年研学旅行策略探究》,《文物春秋》2018年第5期,第50-54页。

[6] 《社会机构组织博物馆研学旅行应规范管理提升质量》,《中国博物馆通讯》2018年9月底373期,底20-21页。

[7] 沈仲亮《博物馆+研学旅游:从“物理反应”到“化学反应”还有多远》中国文物报,2019年4月9日第5版。

 

    (注:以上图片来源自网络,由南粤古驿道网补充。)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本站所刊文章仅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责任编辑:彭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