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驿道研究中心成果展示(39):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连州):重拾烽火岁月的记忆
2019-11-20 下午 02:10   来源:南粤古驿道网,采编自公众号“南粤规划”   
分享

  2019年6月下旬,广东省“三师”专业志愿者委员会、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多位工作人员,在韶关西京古道乐昌段开展工作调研时,在坪石一带发现了这片极具历史价值与文化价值的抗战时期的华南教育历史遗址遗迹,“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建设的序幕由此揭开。

  许瑞生副省长在连州调研时特别强调了发掘广东省立文理学院办学旧址、打造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连州)的重要意义,为落实省政府工作部署和许瑞生副省长的工作安排,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多次率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南粤古驿道(历史文化游径)保护利用研究中心技术人员赴连州开展现场调研和摸查,希望通过详实的考证和科学的规划设计,纪念这一段辉煌的岁月。

 

  01.成立初始

  据1983年《广州近百年教育史料》、《羊城杏坛忆旧》记录,陈济棠为纪念国民党元老古应芬(字勷勤),于1933年夏创办勷勤大学,当时的勷勤大学由工学院、师范学院(广东省立文理学院前身)、商学院组成,省政府主席林云陔兼任校长。

  广东省立文理学院八迁校址 ,两次落脚连州,在此度过了最为辉煌的岁月,书写了先师知识救国史。

1

当年的史料,详细记载了文理学院连州办学点。

2

资料来源:广东省档案馆

  1938年10月,广州沦陷,10月29日,广东省教育厅随省政府迁至连县,在时任广东省教育厅厅长许崇清的领导下,迅速采取若干措施以保持教育机构运转的连续性。1940年1月黄鳞书接任后继续对教育资源进行统筹,坪石、连县成为抗日战争时期的教育重镇,国立中山大学、岭南大学农学院、培联中学等院校在这里坚守至1945年。

  1940年,中山大学的老师和同学们从粤北西京古道坪石的三星码头上岸,在这里度过了近五年艰苦卓越的时光。在抗战时期,先师们依然坚持在抗战一线办学,这种精神可歌可泣。坪石作为抗战时期华南教育重镇,其历史地位不容小觑。

  可以说,广东省立文理学院作为多所中高等院校的前身,也是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连州)的重要节点,为广东教育做出了重大历史贡献。

 

  02.重要意义

  1、发掘老一辈对广东省(粤北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 

3

  2、展现南粤儿女家国情怀,让港澳同胞找到了同根同源的根基所在。

4

  3、为已经走向城市化社会的广东保留一处承载历史记忆的港湾。

5

  4、整合现有资源,打造以人民为中心的高质量旅游产品。

6

 

  03.规划设计目标

  “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不仅要寻找、挖掘当年中大等学校的办学旧址,追忆华南教育的摇篮与圣地,同时要考虑依托古驿道、老坪石的历史与风貌,复原其城乡肌理,把华南教育和古驿道这两条历史轨迹融合在一起。换言之,省立文理学院是过去,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连州)是现在和未来。

  规划设计过程中,主要着眼于三点:

  一是教育传承,通过修缮办学旧址、新建乡村教育图书馆、组织驿道研学等方法,重现峥嵘岁月的革命教育场景;

  二是文化发掘,通过改善古村人居环境、增设展现历史底蕴文化景观、展示古村悠久历史文化内涵等办法,营造感受乡愁的美丽村;

  三是乡村振兴,通过串联沿线优质旅游产品、构建顺畅便捷慢行游径、策划多样文化教育活动,连片带动县域文旅产业发展。

 

  04.省立文理学院办学旧址活化利用

  1、联动打造省立文理学院旧址与茶盐古道

  基于省立文理学院旧址所在的东陂镇西塘村、江夏头坪的区位条件,可以判断该址有人气、有文化、生态环境佳。因此,我们要善于串联沿线古道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

7

  2、串联沿线古道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

8

  3、改造砺儒书舍前水塘,连接东陂河古水道

9

  4、改造建设古村公园,建立立体纪念柱

10

  5、优化改善乡村人居环境

11

  6、西塘村标识系统布置——讲好文理学院好故事,发掘省立文理学院历史文化,设计文化解说标识系统。

  7、策划区域旅游线路

12

13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南粤古驿道(历史文化游径)保护利用研究中心主任马向明带领项目组在连州茶盐古道调研(图由马向明主任拍摄)。

 

  05.砺儒书舍的营造

  省文理学院办学旧址东茂祖厅保存了较好的建筑布局、立面,建筑体量和规模在现存的乡村历史建筑中显得弥足珍贵。而这些历史遗迹为已经走向城市化社会的广东保留了一处承载历史记忆的港湾。

  1、综合考虑建筑结构、区域交通和环境,改造西塘村陈氏宗祠为村图书室,命名为:砺儒书舍

14

  2、“志愿者+政府+村民” 模式下的共建共治共享

15

  3、砺儒书舍建筑改造修缮建设指引

16

17

  如今, “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已然成为文旅融合的典范,也成为了知史爱党、知史爱国、自觉践行初心与使命的好去处。

  未来,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将继续秉承服务乡村的初心,着眼于群众所需所盼,充分激发“古驿道+”创新模式的潜力,活化利用沿线历史文化遗产,带动沿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助力南粤古驿道及其周边村庄焕发更多生命力和灵气,让乡村看得见发展,“留得住乡愁”。

 

  (原文刊登于公众号“南粤规划”,南粤古驿道网采编整理。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南粤古驿道网联系。)

责任编辑:何洛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