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遗漏那些默默耕耘的学人
2020-06-10 下午 04:30   作者:阿瑞   
分享

111

  2019年7月8日在南粤古驿道网站刊出的《翻开80年前坪石中山大学工学院的教师名册》一文,开始着手收集资料是2019年6月份,至今,已经过去了一年。当朝霞露出来时,从坪石先师丰厚的学海中已经获得心得,并形成心灵感受的文字,顿感到和平旭日的可贵。南粤古驿道活化利用5年的耕作,寻找的是国家记忆的故事,现为得到这片联系着国家命运和国家教育史丰沃的田野而满足。365天所写的东西,难以诠释坪石学人丰富的精神世界和学术精神。

  “坪石学人”对国家科学和政治的双贡献

  众多坪石学人中,董家遵先生是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在2004年出版的《董家遵文集》中[1],收录了1995年出版的董家遵的著作《中国古代婚姻史研究》,同时收录了国立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章文钦和董先生的儿子董匡、董比写于1993年的“董家遵小传”,其中,关于坪石撤往梅州的那一段催人泪下:

  在抗日战争那颠沛流离的岁月,先生两个女儿因生活困难艰苦、环境恶劣而病夭于坪石,在极度悲痛中,他继续著述不辍。1944年,中山大学从坪石迁往梅县、蕉岭等地,先生携家同往。在逃难途中,他手提两只箱子,箱中装满书籍和资料,夫人牵抱着儿女,在崎岖的山路间辗转跋涉,每天步行几十里。常常走到半夜,才见农户,敲门投宿。农户听到婴孩的哭声,知道不是坏人,才开门出来。全家将就着吃过晚饭,已更深夜静,先生仍在这逃难途中落脚的农家的狭窄的泥屋里,伴着如豆的孤灯,伏在饭桌上读书写作。第二天继续赶路,还沿途做社会调查,搜集民间风俗方面的资料。

1

图为1942年董家遵先生聘为教授时的照片。

  中科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简称“长春光机所”。在光机所建立过程中,不少坪石学人知识报国,在这里工作,后来成为两院院士。长春光机所的创办人之一是1941年毕业于坪石三星坪国立中山大学工学院机械工程学系的广东兴宁学人张作梅院士,他从香港英文书院中学毕业,新中国刚成立时在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留学做研究,于1951年回国参加新中国建设,参加筹建中科院金属研究所。在长春光机所建立初期,作出贡献的广东学人还有:抗日战争时,随在三星坪工学院土木工程学系任教的父亲邓盛仪就读于中大附属中学,毕业于坪石的东莞人邓锡铭院士;1947年就读原广东省文理学院的广州人刘颂豪院士;1951年毕业的刘颂豪先生回忆学生时代念念不忘的“坪石先生”——在清远东陂时任广东省文理学院物理系主任黄右谋教授;1950年就读国立中山大学工学院化学工程系,1953年毕业于华南工学院,出生于广东台山的姜中宏院士等,他们均是从建所初期工作至1964年,为中国的科技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今天,我国众多科学技术包括航天技术仍然是他们默默耕耘出来的研究成果。他们在1964年离开长春是为了创建更多的研究机构,其中最重要的是中科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他们再一次成为了这所研究机构的奠基人。这是因为在抗日战争烽火中,坪石学人教育火种不断,他们本人或者就是“坪石先生”,或者战火刚熄灭,随学校迁回广州复课的师生。

2

图为张作梅院士留学英国时的历史照片。

  广东省话剧团将在6月14-15日公演讲述中国科学家黄旭华先生事迹的话剧《深海》,我建议不要忘记提及黄老的引路人、他的大哥——坪石学人黄誊。2020年6月8日,肇庆林业局原书记黄绍赞应本人之约提供了黄老哥哥黄誊先生的资料。黄誊,1919年出生于汕头,后随父母定居汕尾。抗日战争爆发,汕尾沿海中学停办,1938年大年初四(2月3日),黄誊带着14岁的三弟黄旭华步行了四天山路,从汕尾到了已经从汕头避难搬至揭西五经铺的汕头聿怀中学就读,后来转学至广西桂林中学。1941年秋,黄誊考入国立中山大学工学院电机专业(本人查文献应该为电气工程学系),一年后战事吃紧,转读重庆的上海交通大学、后又转读西南联大。“黄誊对弟妹们说,在坪石,读书生活环境艰苦,但革命进步思想氛围浓厚,学校给了他很多人生志向的良好熏陶和深刻教育,对他后来在多所大学读书时积极参与爱国学生运动,最后走上、走好人生路并引导六个弟妹参加革命工作产生深刻的影响。”1953年后,黄誊先生前后参加了长春一汽、湖北二汽的建设,为新中国汽车制造业腾飞做出了重大贡献。1994年6月,黄誊去世。

3

照片为1946年黄誊到上海与就读上海交通大学的弟弟黄旭华的合影。(黄绍赞先生提供)  

  坪石联系着国家命运,从坪石走入中南海的学人有10位,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具有投票选举资格的共有1197位代表,其中坪石先生约占百分之一。参加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坪石先生是:天津团代表马思聪,安徽省代表李达,河南团代表林砺儒,湖北团代表龚梅彬,贵州团代表洪深,福建团代表王亚南,广州团代表梁伯强、许崇清,广西团代表雷荣珂,广东团代表丁颖。9月20日,他们参与投票通过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同年也有多位离开坪石近10年的先生重逢,欢聚于北京。1954年12月又召开了政协第二届全国委员会,属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界别的梅龚彬,他是极少数同时担任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的社会活动家。在无党派民主人士界别中有洪深,中华全国民主妇女联合会界别中有邹仪新,社会科学团体界别中有李达、郭大力,教育界别中有沈体兰,特别邀请人士界别中有吕复。

  阅读广东民盟官方网站中的历届省委主委介绍栏目,广东省民盟主委从第四届到第八届分别是许崇清(1958-1960,1960-1963,1963-1980)和罗雄才(1980-1984,1984-1988),他们都是抗日烽火下坚持教育的重要教育家,应该增加这段历史。阅读中央民革和广东民革官方网站,梅龚彬是四届秘书长,也是1948年民革《响应中国共产党五一口号的通电》的起草者。1948年1月1日,他代表中国共产党协助组建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从1948年任第一届代秘书长至第二、第三、第四届皆担任民革中央委员会秘书长,但愿有心人再读《梅龚彬回忆录》。同时别忘了老委员吕复,吕复先生是同盟会会员,在坪石武阳司法学院有着最老资格的社会活动家、教育家,百度词条介绍他是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应该更正为第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其于1955年6月5日去世,同年有7位政协委员去世,故全国政协增补了7位政协委员。

  中国致公党广东省委员会网站在致公党简介中写到:1946年致公党在广州成立广州支部,1950年5月华南总支部在广州成立,管辖广东、广西、香港的组织。雷荣珂就是1946年加入致公党的,并在1947年致公党三大选举中当选为中常委和宣传部长。在坪石担任法律教授时,雷荣珂的哥哥雷经天在陕甘宁边区任最高法院院长。《民族青年》第二卷第一期于1943年元旦出版,在此之前,1942年12月15日出版的《民族青年》第一卷第六、七期刊登了《服务经验特辑》,邀请了中山大学工学院院长陈宗南先生、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陈安仁先生,以及中山大学法学院政治系主任刘求南先生、中山大学文学院教授詹安泰先生撰文。值得注意的是,陈宗南先生的文章是“怎样成为一个完善的工程师”,詹安泰先生的文章是“谈‘人格问题’”。雷荣珂先生在这一期发表的文章是“我的一点经验”。1932年雷荣珂的著作《法学通论》成为黄埔军校政治学的教材,其在权利的类别中已经讨论了“人格权”这一类私权[2],刚刚通过的《民法典》正式从法律上定义了人格权,一晃眼已是90年过去了。

  请为坪石学人添一笔

  阅读了各相关高校和民主党派的官方网站,感觉到坪石学人不应该被忘却。

  在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官方网站中,电力学院的学院历史沿革写着:1934年根植中山大学电机系,有误,其从建系到坪石均称为“电气工程学系”,在坪石的系主任是关东伯。

  中山大学法学院官方网站学院简介对这段时间的办学介绍:“原国立广东大学法学院改称国立中山大学法学院。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大调整,中山大学法学院取消。”难见其1940至1944年法学院群星璀璨的历史岁月的记录。

  中山大学物理学院网站历界主任介绍独缺坪石时期的方嗣1,(读“棉”,曹劲提供)。在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网站的介绍中,方先生是在1954-1958年为系主任,这位坪石学人,似乎不应该被遗漏。

  中科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官网上对张作梅等人的介绍仅在院士专栏中有这几位院士的照片和一行字,并没有详实的文字介绍。

  在民革中央的官方网站,似乎应该为梅龚彬补一笔;在致公党的网站,这位最早的创始人之一,参加中国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议的致公党5人代表,又参加共和国国旗选定的19人小组的坪石学人,感觉应该有所介绍。

  所幸, 6月13-14日在韶关将举行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广东主会场暨“全域旅游在行动·广东人游广东”健康出行季系列活动、2020年南粤古驿道“Hello 5G杯”定向大赛(第一站·韶关乐昌)等文体旅活动,坪石先生将再一次被后辈提及。

初稿草拟于乐昌金鸡岭下、完稿于古大存故乡五华

 

  注释:

  [1]《董家遵文集》,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年,503页。

  [2]广东省立图书馆等编:《黄埔军校史料汇编》第44册,197页。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自南粤古驿道网,欢迎转载。)

 

责任编辑:彭剑波 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