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自然,科学绿化,让南粤古驿道焕发活力
2021-12-15 上午 11:28   作者: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 吴永彬   
分享

  引言

  自2016年以来,广东率先开展南粤古驿道保护利用工作,历经五年时光,已经修复了1280多公里的古驿道线路,创新性地以古驿道为载体,连续举办了体育赛事、设计比赛、研学活动等,以多种方式带动古驿道沿线的经济发展,促进乡村振兴。古驿道沿线景观效果的好坏能直接影响体验者的心情。因此,古驿道沿线植被修复和生态保护是整个南粤古驿道修复和活化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

1

图为粤北古驿道沿途景色。

 

  2021年5月18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科学绿化的指导意见》,强调科学绿化是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保护修复自然生态系统、建设绿水青山的内在要求,是改善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维护生态安全的重要举措,对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具有重大意义。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科学绿化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1〕19号),推动我省国土绿化高质量发展,2021年12月8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科学绿化的实施意见》(粤府办〔2021〕48号),为我省国土绿化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具体要求。在南粤古驿道活化利用中,生物多样性保护、植被修复和景观提升是南粤古驿道活化利用中主要内容。如何实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走科学、生态、节俭的绿化发展之路,是我这两天在西京古道参加“南粤古驿道徒步体验活动”过程中一直思考的问题。

2

3

图为西京古道徒步体验活动现场。

 

  一、发现古驿道之美,重新定义南粤古驿道的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

  植物作为南粤古驿道景观和生态不可或缺的生物元素,不管在任何时候,都在发挥着它的作用。首先,从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我们三年多来的调查发现:南粤古驿道沿线是乡土植物分布的密集区,普遍呈多样性高,但分布不均匀的特点;植物种类,不管从种类还是数量上看,在粤东西北古驿道差异性很大,这种差异性表现为不可替代性,例如粤西的很多乡土植物并不适应粤北种植,反过来也然。这也说明保护当地植物多样性的重要性。我曾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施工单位在修复古驿道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原生态植被的保护,因为一旦破坏,就很难恢复到原来的风貌,原生植被对当地生态环境保护发挥着不可估量的生态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

4

5

图为西京古道沿途风景。

  南粤古驿道从2016年正式启动,在广东省委省政府的推动下,凝聚了多方力量,修复了过千公里的古驿道线路,连续几年,通过举办一系列活动,带动了古驿道沿线村庄的发展,创造了就业的机会,吸引了大批青壮年回到家乡创业兴家。从这方面看,南粤古驿道活化利用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

6

图为苦楝树,是广泛分布于乡村的树种。

  西京古道我已经走过很多遍,每次体验都有不同的感受。一百多公里长的西京古道,有什么值得留恋的景色?在我看来,西京古道之美,有时空两个层面上的变化值得欣赏,就算以一天为限,也能感受到日出日落,花开花谢,晨鸟对唱与百鸟归巢的变幻。拉长时间尺度,西京古道四季分明,景色变换差异明显。对于很多广东人来说,西京古道是体会春夏秋冬四季更替的绝佳场所。就像现在,这里的冬天跟广州就很不同,看这里的树木花草,你能看到很多落叶的树,如木油桐,朴树,榆树,皂荚等,看到已经变得很黄或很红的树叶挂在枝头。还能看到很多野花,如黄色的野菊花和千里光,白色的油茶花等。

7

图为木油桐。

8

木油桐在4月份开花。

9

图为西京古道上的榆树。

10

图为野菊花。

11

图为千里光。

12

图为油茶花。

  从空间上,在乐昌和乳源的西京古道不同段落,景观风貌就有所不同。在乐昌,你今天走完这一段,基本上就能体验到经过村庄的古道类型,山地型、田野型、河湖型等不同类型的古道景象。在乳源,这几种古道类型都有,都更加有魅力,但这几种类型彼此之间的距离比较远。相比之下,乐昌境内这一段西京古道是不同类型的浓缩版,乳源境内是具体版的,这也为徒步爱好者提供不同的选择。

13

14

15

16

17

西京古道沿线景色秀美。

 

  二、做好软硬件设计设置,为南粤古驿道开展自然科普活动做好服务

  在古驿道上开展类似于徒步这种户外活动,如果把自然教育科普宣传融合进去,边走边学,是非常好的学习形式,特别在国家对中小学生实行“双减”的背景下,意义尤为突出。古道是线性的活动场所,可以把植物知识、生态保护理念等,通过各种表现形式设置在古道沿线供大家学习。从内容上,可以有局部的、细部的展示介绍,例如一棵树,一丛草,一只鸟、一条虫等。也可以是全面的、宏观上的展示,例如一片林子,一个池塘,一段河流等。这要根据不同的古驿道线路来设计设置,注意突出个性。

18

19

20

21

图为南粤古驿道自然教育的硬件设施设计。

  以上是硬件设施方面的。另一方面,从事古驿道自然科普活动的管理人员、导赏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也是十分必要的。应该鼓励他们从不同的途径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才能在管理中、在具体的导赏中发挥作用,从而更好地发挥南粤古驿道的科普教育功能。

22

23

图为吴永彬老师对科普人员的培训和示范。

 

  三、多用善用乡土植物,打造本土特色的南粤古驿道景观

  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科学绿化的指导意见》第(六)点中,强调“积极采用乡土树种草种进行绿化,审慎使用外来树种草种”,在《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科学绿化的实施意见》中,同样提出“各地应参照《广东省主要乡土树种名录》选择造林绿化树种,审慎使用外来树种”的具体要求。笔者在2019年4月曾撰文《关于南粤古驿道生态修复和景观提升的树种规划初探》,在文章中笔者提出“以乡土树种为主,适当引种经过长期考验的外来树种”。2021年,广东省林业局资助华南农业大学开展“粤北古驿道沿线生态修复与景观提升技术研究与示范”,下面重点介绍分布于粤北古驿道沿线的一些色叶乡土植物,这些植物,计划应用到粤北几条古驿道,提升景观效果,同时吸引更多游客体验南粤古驿道。

24

图为枫香。

25

图为乌桕。

26

图为山乌桕。

27

图为圆叶乌桕。

28

图为无患子。

29

图为山苍子。

30

图为盐肤木。

31

图为沙梨枝条。 

32

图为沙梨。

33

图为栓皮栎。

34

图为野漆树。

35

36

图为银杏。

37

图为马甲子。

38

图为铁冬青。

39

图为落羽杉和池杉。

40

图为映山红。

41

映山红被当地村民作为药材砍伐。

42

图为映山红枝条被粉碎成药材,保护和利用如何平衡是新的研究课题。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自南粤古驿道网,欢迎转载。)

责任编辑: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