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游南粤古驿道之阳山水口秦汉古道(三)
2022-08-20 下午 02:00   来源:南粤古驿道网,采编自“马蜂窝旅游网”   
分享

1

  山脚下的村庄,浓浓的乡土气息。

  这个徒步的线路还有一个特色,就是动物比较多,在山地里可以不断地看到牛羊,虽然群落都不是很大,但基本上伴随着全程。走到山底下的平路上,到处都是走地鸡,好像家家户户都在养鸡。而且鸡长得都很壮,精神头都很好。

2

  看!一个大爷正在给鸡剁鸡食。所以走地鸡抓虫子吃到处乱跑,确实只是为了补充营养和锻炼,绝对不是解决温饱。

  走过很短一段村房屋间的小道,就会来到大道上了,省道或者是国道。记着一定要过马路再往前走两步,因为只有那样你才会看见到一条清绿的江水。

3

  走过马路,再走过一块儿被开辟出来不知道准备建什么的平地,下一个小缓坡就可以直到江边,并且能够看到船的完全不同的用途。

4

  当时我们都被江水的清澈感到震撼。

5

  我觉得这个地方照出来的照片,没有当时的实景好看。可能是因为时间较晚了,又是阴天,天色较暗,也可能是因为手机的智能滤镜功能,照顾的青山就忽略了绿水或者照顾的绿水,又不能完美地反映青山。

6

  正因为能够比较轻松地下到水边,可能也是因为这个地方有一个需要人来维护的灯塔。这个地方江水看上去比较平缓,是个划船的好地方。可惜这个船应该是灯塔的工作人员用的,而且我划船的技术一般,所以只是在江边上比划比划,不敢深入江心。出来玩儿,安全还是要摆在第1位的。而且把这船弄丢,是不是要赔很多钱?

  这么好的景色当然不可以浪费,在灯塔脚下稍作休息,喝喝茶水发发朋友圈,我此行的第1条朋友圈就是在这个灯塔底下发出的。

7

  从这个角度可以更好地看出江水是比较清澈的。

  整个6公里的小环线,有5公里是在丘陵山地,最后的1公里是机耕路,常理来讲,应该是徒步路线中最无聊的部分,但这里的最后1公里却有着别样的景色——八九十年代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曾经风光无限、辉煌无比,90年代末国企改革,无数职工下岗从头再来,厂区一无他用,甚至沦为废墟。

8

  这个厂的厂房已经逐渐被自然重新接管,看上去比较凄凉,但是和我从小到大生活了十八年的青海三毛相比,那里的车间厂房已经被完全拆除、不见踪迹,家属院已是破败不堪,完全没有金色童年记忆的一点痕迹。被自然接管难说不是一种更好的归宿。

9

  在秋色寒风中显出更加的苍凉。

10

  依然有人在破败中生活。

  我们很多时候总会觉得自己过得不如意,但看到还有人在这种破败中生活,应该作何感想?而且我们能看的,远远不是最恶劣最贫困的,现实永远超乎你我的想象。旅行的意义不仅限于美景,更在乎于心灵。

11

  “阳山、将军”到底都没能撑住一个化工厂。不过话又说回来,现在完全没有必要为20甚至30年前的下岗工人瞎操心,那样纯粹就是矫情了,倒是因为工厂的倒闭,周遭才会有这么好的环境。厂后有青山前有绿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不知道这被自然逐渐接管的废旧厂房会不会成为以后工业旅游、工业遗迹游的一部分,即使再难恢复往日热火朝天生产的辉煌,毕竟可以以另一种方式存在的更有价值,能为造福当地的百姓再尽一份力量,甚至可以慢慢讲诉这个厂那些年的那些人和那些故事。

  正是有青山绿水的美景,遥远秦汉的历史,回首可望的昨天,汇聚在一起,才有了这篇游记,也有了推荐大家去这个不太知名景点的充足理由。

  由于做的是当天往返的计划,徒步结束后,我们只在村里做了短暂的停留,买了6块钱一大包很好吃的橘子,5:00开始返程,大概7:30就到家停车场,比来时快了十几分钟。因此,对当地的住宿情况没做过很深的了解,只是在路上看见了一间大门紧闭的民宿,看上去不像是营业的样子。大家以后如果去走15公里的环线,住宿的问题还是要事先探索一下。

12

  最后,以路上遇见的某农业基地园区还是什么示范区的大门为最后一张图片,这个庞大绿色星星的雕塑可以表达我对这个古道的态度,那就是赞,非常赞,鼻孔冲天也要赞。 

 

  (原文刊登于“马蜂窝旅游网”,南粤古驿道网采编整理。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南粤古驿道网联系。)

责任编辑:杨澍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