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击队员北上抗日集合地——大岩洞
2022-10-11 上午 10:32   来源:欧伦彬   
分享

  在韶关市乐昌市坪石镇京口村委会附近的山上有一个大岩洞(京口村与牛栏冲村交界处),因红军游击队长期在此开展革命活动,人们叫它为“红军岩”。大岩洞有两个,呈弧状左右排开,四周山势陡峭,绿树成荫,杂草丛生。当地热心人士李翱翔告诉笔者,村里老人说,以前岩洞前面很宽大,可容纳上千人。以前游击队员经常在此处练兵。几十年过去,这里已长满了灌木和杂草。经目测,左边岩洞长约150米,宽25米,面积约为3750平方米;右边岩洞长约120米,宽约23米,面积约为2760平方米。岩洞最高处约有5米。整体看起来气势颇为宏大。在左前方不远处,还有一泓清流,静静地流淌着,似乎在默默地叙说着过去的往事。

1

图为右边大岩洞。(李灶生/摄)

  据《中国共产党乐昌地方史》和《谷子元革命回忆录》记载,1930年4月,中共乐昌县委书记李光中被捕牺牲后,敌人到地下党活动区域大肆搜捕,乐昌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幸存的同志被迫转入皈塘地区山上的十五六个岩洞里秘密从事革命活动,由湘南特委领导,直到1937年冬。在此期间,先后组建了“湘粤边工委”、“湘南(驻粤)工委”、“宜乐县委”、“乐(昌)乳(源)宜(章)边工委”和“乐乳特委”等,在乐昌建立了一个区委和10个党支部,保证了乐昌革命斗争的向前发展。先后奇袭国民党坪石田头警卫中队、突袭破阳炮楼、偷袭樊公祠碉堡、雷打石大捷、惩治叛徒和地主恶霸等。

2

图为游击队员憩息在大岩洞留下的遗迹。(李灶生/摄)

  1938年2月,曾任湘南特委书记四年的王涛以新四军中校秘书的身份,从延安到达乐昌,传达党中央的指示精神,湘粤边区游击队下山改编为新四军,准备北上抗日。游击队接到通知后,队员的认识不统一。有的说,我们相信党中央的抗日政策,党指到哪里就打到哪里,但不能和国民党合作;有的说,什么国共合作,蒋介石心狠手辣,是想骗我们出去一口吃掉;有的说,现在彼强我弱,和国民党合作就意味着向他们投降。游击队员对国共合作抗日的政策不理解,一时思想转不过弯来。湘南特委和宜乐工委主要领导人王涛、周礼、谷子元以及党中央从延安派来的谢忠良、欧阳、陈润、王志萍等八路军政治、军事、文化工作人员,来到游击队大队部坪石牛栏冲,对游击队员进行宣传和动员工作。上级领导到达后,游击队长李林马上发出通知,命令三个区队即到坪石牛栏冲集中。分散在各处的游击健儿接到命令后,以最快的速度赶到大队部集中。在梅子坪、狮子岭、斋公堂的游击队于第二天黎明前到达大队部,在梅花等路程较远的也于天亮后赶到。全部游击队员集中在牛栏冲一个可容纳几百人的大岩洞里开了三天大会。王涛向全体游击队员分析了全国的形势,介绍了日军侵华的暴行,传达了中共中央抗日救亡的方针政策,详述了国共合作、抗日救亡的伟大意义。“记得王涛当时有几句话是这样说的:‘你们这些山老鼠、土包子,一不看报,二不想一想……’同志们也如昔日一样在他跟前好说话,便七嘴八舌地说:‘报也看了,道理也懂得,如果不停止内战一致抗日,那就会亡国灭种!可是谁也不敢讲呀,王明路线‘整人'咧!’经过王涛向各层干部的说服,大家第一次领会到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总路线的精神。”政治工作人员还率众高呼:“国破家亡,匹夫有责”、“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等宣传口号,全体队员激动万分,情绪高昂,莫不同仇敌忾,磨拳擦掌,誓雪国耻。通过传达动员,游击队员对国共合作、下山接受改编的认识统一了,北上抗日的决心坚定了。在三天之中还穿插进行军事训练、政治学习、教唱抗日歌曲。年仅16岁的文化教员王志萍教游击队战士唱《大刀进行曲〉等抗日歌曲,她教得非常起劲,游击队战士们也唱得非常激昂。游击战士刘普生时隔四、五十年至今仍记得当时抗日歌曲的歌词和旋律:

 

  (一)抗战一发生,遍地炮火声。你看呀!

  那日本鬼子多疯狂,屠杀我们中国人。

  (二)帝国主义小日本,他是我们的对头人。刀枪呀!

  在我健儿手,杀他一个也不留!

 

  这些抗战歌曲,对游击队战士教育非常大,激发了他们的抗日情绪和革命斗志。

  三天的会议、训练结束后,有4位游击队战士经组织上动员留下来,其余全部整装待发,准备奔赴抗日前线。出发前一天,为了减轻游击队军需人员的负担,将队部仅有的数千元银洋,分给战士们带在身上,到时候待令交回。

  阳春三月的一个早晨,游击队战士吃过早饭后,集中在牛栏冲大队部石岩洞前的草坪上。游击队长李林作简短讲话后,队伍立即向湖南良田进发。从延安派来的政治、军事、文化工作人员随队同行,北上抗日。

3

图为大岩洞附近的溪流。(李灶生/摄)

  这天游击队战士穿着清一色的服装,肩上挂着一条灰色的棉毡,扛着步枪。有些新入伍的战士没领到枪,每人扛着一把大刀排成一行前进。乡亲们得知游击队北上抗日,一早就在路边等着见上一面。人们含着泪花,依依不舍地为游击队送行,并祝愿游击队旗开得胜,希望战士们奋勇杀敌,不要辜负乡亲们的心愿,赶走鬼子。游击队斗志昂扬,下山后即走大路。为了游击队的安全,中共湘南特委书记王涛与湘粤边区国民党当局谈判,要求国民党军队撤离游击队驻地30里,游击队开拔时,两边让开15里,以避免冲突。游击队马不停蹄,当天从坪石出发,直达距坪石40多里的湖南郴县良田圩,驻扎在一间庙宇中。游击队在良田进行了10多天的休整和扩编后,开到乐昌黄圃新塘开展抗日宣传工作。游击队在黄圃新塘等地刷写标语、画漫画、教群众唱抗日歌曲,号召人民起来抗日。队伍在黄圃新塘期间,帮助群众干农活,做好事。游击队严格执行纪律,自筹军饷,不拿群众财物,深受群众拥护,大家都称赞游击队是“工农自己的队伍”。游击队在黄圃开展了抗日宣传后又开到湖南宜章赤石,驻扎在一间学校里。在赤石,游击队一边扩充队伍,一边进行军事训练。

  经过一个多月的扩编和训练,1938年3月,游击队离开赤石,开到湖南耒阳江头继续整训。在耒阳与刘厚总(后叛变革命)率领的游击队汇合,两支队伍在耒阳进行了三天合编整训,然后从耒阳乘火车到株州,在株洲排除国民党的干扰阻挠后,转乘火车开赴浙江金华。到了金华,步行去安徽省太平县太平镇汽车站。在太平镇汽车站,新四军参谋长张云逸接见了这支北上抗日的队伍,并作了亲切的慰问,对游击队作了有关抗日任务的讲话,宣布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警卫团(当时称特务团)。尔后,队伍开到新四军军部所在地太平镇的云岭村,进行整编训练。此后开到抗日前线,转战在皖南一带,为国家为民族解放英勇作战,狠狠打击了狂妄一时的日本侵略军。数十名北上抗日的乐昌藉游击战士为抵御外侮,不畏艰辛,不怕牺牲,血战沙场,除数人如李太生等幸存外,其余的战士为抵抗日军献出了宝贵生命,为抗日救国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作者简介

  欧伦彬,乐昌市博物馆馆长。出版了诗集《踏梦而去》和文艺作品选集《艺苑情愫》。主编了乐昌10多本书籍和刊物。系广东省作家协会、广东省戏剧家协会会员,乐昌市第八届、第九届政协委员、乐昌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韶关市散文诗协会副会长。先后被评(聘)为韶关市韶文化研究员、韶关市文艺带头人、韶关市“育鹰”工程人才培养对象、乐昌市首届“敬业奉献”好人、乐昌市第七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广东省南粤古驿道保护利用工作“敬业奉献”文物工作者和广东省宣传文化能人。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自南粤古驿道网,欢迎转载。)

 

责任编辑:彭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