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早的启闭式桥梁——潮州广济桥
2024-05-26 上午 10:56   作者:黄清   
分享

  潮州地处广东省东部,有一条古道,是联结闽粤两省四县的通路,是一条红色之路。潮州城中有金山、葫芦山、笔架山三山和韩江一水,构成“三山一水护城郭”的格局。韩江上,架着一座世界上极有名的桥,叫广济桥。

  传说广济桥是仙佛所造,从唐代韩愈“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这首写给侄孙韩湘子的诗可以看出,他被唐宪宗贬到了潮州做刺史,于是就有了他为了沟通潮州韩江两岸居民往来的便利,请他的侄孙韩湘子等八仙与潮州的广济和尚分东西斗法造桥的说法。结果斗法中途失效,致使桥中间一段未能连接,由广济和尚用禅杖和八仙之何仙姑用莲花化作巨缆和十八只梭船连接起来,因此此桥分别称为“湘子桥”和“广济桥”。

 1

(图:黄清摄)

  从历史记载来看,此桥是南宋乾道七年(公元1171年),知州曾汪,造舟为梁,舟八十有六只,以接江之东西岸,且峙石于中,以绳其势,根其址,名曰“康济桥”。这就是最早的造桥记载,至今有852年的历史,现在是潮州八景之一,是潮汕地区著名文物旅游胜地,中国四大古桥之一,被桥梁专家茅以升誉为“世界上最早的启闭式桥梁”。它集合了梁桥、浮桥(梭船)、拱桥为一体,是我国桥梁史上的一个特例。

 2

(图:癸卯年黄敏摄)

  历史的变迁,让古桥发生了很多变化,南宋淳熙元年,

  韩江大水冲走过半梭船,时任知州常祎于是将梭船改小,数量由86只增加至106只;淳熙六年,知州朱江在曾汪的基础上从江岸向江心建两个桥墩,并在三个洲上分别建亭,开启墩上建亭的历史;淳熙七年,通判王正功在靠西岸的江面增建一墩,并尝试铺架梁板,解决浮桥妨碍上下游航运的矛盾,进入浮桥与梁桥相结合的阶段;淳熙十六年,知州丁允元从西岸增建四墩,至此西岸至江心便有八洲七孔。潮州百姓将这段桥称为“丁侯桥”;南宋庆元二年,知州陈宏规建东三、四洲。进入东西桥异称的阶段,西桥称“丁侯桥”,东桥称“济川桥”;南宋开禧二年,知州林会一举而建五洲,是建墩规模中最大的一次,至此,东桥十三洲遂告完成;南宋绍定元年,知州孙叔谨在西岸八洲的基础上增筑二石洲,西桥十洲宣告完成,全桥二十三个洲全部落成,格局初定;元大德十年,判官买住将木梁改为石梁,但经验不足,架了四孔,石板过薄,不久便折断,后又换成木梁,开石板代替木梁的先河;元至正四年,府判乔贤对全桥大修,结束东西桥异称,专用“济川桥”;明宣德十年,在知府王源的主持下,古桥迎来规模空前的维修,东西两桥全用亭屋覆盖,十二座楼阁分布其间。竣工后,因“取济百粤之民,其功甚大也”,更桥名为“广济桥”,沿用至今。

 

  到了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知府丘其仁继续“易梁以石”,将原有的24只梭船减去6只。至此,“十八梭船廿四洲”的格局才确立,并开创桥上设管理机构的先河;清顺治七年,郑成功围攻潮州城,久攻不下,广济桥毁于兵火,总兵蔡元修复,三年后复遭兵毁;清道光二十二年(公元1842年),大水冲毁东岸桥墩,一只铁牛跌入河中。便有“潮州湘桥好风流,十八梭船廿四洲,廿四楼台廿四样,二只鉎牛一只溜”的民谣。

 4

(鉎牛图:黄清摄)

  到了新中国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韩江纵队第四支队从凤凰山根据地出发,经过广济桥进入潮州城,潮州城宣告解放。潮安人民政府加固旧桥墩,在中间原浮桥部分增建2个高桩承台式桥梁,铺设路面。次年4月1日,正式通车,改名“跃进桥”,这是有史以来汽车第一次驶过广济桥。

 5

(图:癸卯年黄清摄)

  癸卯年爽月,我的潮汕之旅中,广济桥成为了最亮眼的风景。夜幕降临,广济桥上的灯光逐渐亮起,那灯火阑珊处,仿佛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在吸引着我。“凤城之光”(潮州古称凤城)映照潮州的历史,潮人的故事。站在桥对面的岸边,望着那远处的灯光,变幻莫测,那不是一座桥,那是盛世的华章,是地上的仙宫,在彩色的地面,看不到河水,看到的是美丽的屋宇,是神秘的人间仙境,心中的敬佩之意悄然升起。这是广济桥的魅力所在——它不仅仅是一座桥,更是一道绚丽的风景。

 6

(图:癸卯年黄清摄)

  清晨,伴着和煦的阳光,我们走进广济桥,桥面的亭台楼阁形态各异、构思巧妙,有桥屋、亭、阁、栏杆以及牌坊等。桥上的亭台楼阁没有一个是相同的,正是民间所说的“廿四楼台廿四样”。屋顶的形式多种多样,有攒尖、歇山等,屋脊头上还融合了潮州民居特有的金、木、水、火、土形式、既富有变化又保持地方特色。

 7

(图:癸卯年黄清摄)

  桥上的楼台也是广济桥的一大特色,每一座楼台都有着独特的名字和风格,“方丈一楼,十丈一阁,华棁彤橑,雕榜金桷”。它们或古朴典雅,或精致玲珑,每一座都仿佛诉说着一个古老的故事。桥上的亭台楼阁均使用坤甸木,具有防蛀、防潮的作用。古石梁,长度约13到15.8米,截面长、宽约1.2米,重约50到60吨,在古代设备简陋的情况下,架设这样巨大的石梁,其难度超乎想像,这充分体现了古代人民的智慧和精湛的建桥艺术。除了楼台之外,广济桥上的商贩也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他们或卖着特色小吃,或卖着手工艺品,每一样都充满了潮汕地区的特色,这也是古道的上的“四方盐商辐辏之所”,潮人称之为“洲”的古桥墩,为桥上集市提供了便利。

 8

(图:黄清摄)

  来到广济桥东岸的桥墩,我凝神注视着冲天牌坊上书写着的“民不能忘”,那个名字的独特写法,令不少游客困惑不已,每每经过此地,都会有游客驻足打量、思考,这是纪念清代太守刘洵、吴均当时修桥的功绩。吴均为官清廉,爱民如子,甚至将自己俸禄之外的养廉银也捐出以资助广济桥工程的修缮。(史载:均捐五千金倡众,而桥以成)咸丰三年,暴雨河溢,北堤垂决。吴均捐资3000两银修筑北堤,因此,北堤也被称为“吴公堤”。(史载:而堤身少曲,终有冲激之患,又捐三千金固之。利赖至今人,因号为“吴公堤”云)为政清廉才能取信于民,正是因为吴均从政不忘百姓,掌权不忘廉政,如此以民为本的好父母官,潮州百姓必然感恩戴德,世代不忘。这是中国四大古桥上唯一的一座牌坊,牌坊上的“?”,是忘的异体字,字形是“心上有人”,寓意潮州百姓不会忘了一心为民的好官员,同时也提醒为官之道要心中有人民,要为百姓造福的行为。“?”字象征了潮州百姓用心、用手托起有政绩的父母官,历任知府知州和那些扎根海外的游子也大力捐赠,感恩故乡,怀念故祖。“民不能忘”,不能忘的亦是家乡。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一尘不染克己奉公,一丝不苟勤于政务,一生为民乐在其中。这段官不忘民,民不忘官的传奇佳话,深深地镌刻在了“民不能忘”坊之中,让廉政爱民的清风伴随着广济古桥长留至今,滋润人心。

 9

(图:黄清摄)

  走过一座座亭子,亭梁上的楹联丰富多彩,让你大开眼界,我细看每一幅楹联,一张张拍照留存记录,首先是饶宗颐撰写的“广济桥 ”牌匾和楹联“广川利涉开新运,杰阁重楼见旧仪”,表达了在宽广的大江上顺利渡河,新桥将开启新的气运;从桥上的杰阁重楼,我们可以重见广济桥旧日的风仪。仰望“凌霄”牌匾的楹联“一塔云边作笔,三峰桥畔摇空”;“得月”牌匾的楹联“魄到中天满,光分万里同”;“乘驷”牌匾的楹联“腾露夜过峰顶月,嘶风晓逐海门潮”;“涉川”牌匾的楹联“峰低山让月;舟小水亲人”;“左达”牌匾的楹联“ 穴引龙湫通曲窦;灯悬貌座镇层峦”。    

 10

(图:黄清摄)

  “云衢”牌匾的楹联“云绕瀛州,江流天外;衢通蓬岛,阁耸日边”。表达了云彩绕着瀛州,江水流向天外; 桥道通往蓬莱,楼阁耸在日边。本联的“衢通蓬岛”有双关之意,一是桥道通往蓬莱仙岛;二是下一个楼阁即“小蓬莱”。“小蓬莱”牌匾的楹联“触日有情皆胜景;放怀无处不仙山”;“摘星”牌匾的楹联“手攀星斗近;目接海天苍”;“飞虹”牌匾的楹联“亭前叠嶂飞千绿;江上流波起两虹”;“浥翠”牌匾 的楹联“鳄渡风清波泛绿;韩祠雨润树摇青”;“升仙”牌匾的楹联“海月人千里;云天鹤一声”。

 11

(图:黄清摄)

  再看另一处“广济桥”牌匾的楹联“白浮雉堞三分雨; 碧锁虹桥万派云”,这是清代广东海阳人黄有源写的句子,匾额是广东潮州人原广东省省长卢瑞华书。表达了乳白的城墙上飘着一片微雨;碧波虹桥映着天上万种彩云。“澄鉴”牌匾的楹联“观影舟从梁上过; 赏心云在水中飞”;“凌波”牌匾的楹联“浪柔兰浆软;风饱蝶帆张”;“冰壶”牌匾的楹联“春秋史笔收金鉴;冰雪诗心在玉壶”;“济川”牌匾的楹联“鸥声带雨随潮去;帆影连云认塔还”,这是清代广东海阳(今潮安)人陈衍虞句子,原广东省委书记吴南生书。表达了鸥声带雨,随潮而去;帆影连云,认塔而还之意。“右通” 牌匾的楹联“云里三峰迎槛出;烟中一水抱城来”;“飞跃” 牌匾的楹联“鸢飞影拂东山树;鱼跃波摇北阁灯”;“朝仙” 牌匾的楹联“沧海月明吹笛去;瀛洲景美赋诗来”;“登瀛”牌匾的楹联“凤台霭隔三千界;鳄浦波分廿四洲”;“奇观” 牌匾的楹联“舟锁长桥,乾坤浮一线;阁衔远岭,日月跳千秋”。这二十二副楹联给整座桥增添了古色古香的文化色彩,可以阅古今、壮观瞻、激诗情、生妙趣、添游兴和长见识的难得的一座古桥。1988年3月,鉴于广济桥具有极大的历史、艺术及科学价值,因而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漫步在桥上,我不禁想起了那些曾经在这里留下的文化足迹。“玉壶冰底卧青龙,海外三山堕眼中”“渚霁惊看虹卧久,天空疑见鹊飞遥”……文人墨客以诗画重现广济楼的风光。民间百姓则选择以“仙佛造桥”“两只鉎牛一只溜”“桥脚鲤”的传说,以“到潮不到桥,枉向潮州走一遭”的俗语来钟爱它。他们有为了生计而奔波来到广济桥,也有为了寻求一份宁静而驻足广济桥。如今,我站在这里,仿佛能够感受到他们的气息,听到他们的低语。这座古老而美丽的桥梁,见证了潮州的历史变迁和文化传承。

  古桥之韵,时光之痕。广济桥在风雨中屹立不倒,成为了潮州人民心中的骄傲。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自南粤古驿道网,欢迎转载。)

责任编辑:彭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