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吃辣巅峰、春天“颜值”巅峰…这里还有许多“巅峰”待开发(3)
2023-03-15 下午 03:00   来源:南粤古驿道网,采编自新浪号“广州日报”   
分享

  广东人吃辣天花板

  韶关地处广东北部,北接湖南,东临江西,韶关饮食既有邻近两个吃辣大省的韵味,又有粤菜崇尚原汁原味的精粹,文化的交融造就了多姿多彩的韶关美食。

1

2

图为梅岭鹅王。(图片来源:南雄市史志办)

  梅岭鹅王是韶关南雄最负盛名的特色菜肴,梅岭鹅王的“王”,是辣得霸道、辣得登峰造极,堪称广东辣味菜的无冕之王。

3

图为韶关酸笋鸭。(图片来源:南雄市史志办)

  酸笋鸭是韶关的传统风味客家菜。特别的酸笋味让鲜美的鸭肉越发余味绵长,而鸭肉味入笋,不仅中和了笋的酸味,还让笋既脆又鲜,别有一番风味。

4

图为白辣椒炒鱼干。(图片来源:韶关市商务局)

  白辣椒炒鱼干选用乐昌本地特产白辣椒和山坑鱼干,将鱼干煎香捞起,放入煮出味的白辣椒水中,加入配料焖透炒匀,口味香辣浓郁,极具特色。

5

图为大塘扣肉。(图片来源:韶关市曲江区史志办) 

6

图为韶关客家莲香排骨。(图片来源:韶关市商务局)

  广东北大门,粤湘赣三省通衢

  韶关市地处粤湘赣三省通衢,自古是中国南方的交通要冲,素有“广东的北大门”之称。

  韶关在2022年建成了“八高三铁二航”的交通网络。“八高”指京港澳高速公路、南韶高速公路、乐广高速公路、韶关北环高速公路、大广高速公路、武深高速公路、汕昆高速公路和韶新高速公路;“三铁”是京广高铁、京广铁路和赣韶铁路;“二航”则是北江航道、韶关丹霞机场。

7

图为南韶高速粤北段与京港澳高速马坝互通立交。(图片来源:广东发布)

8

图为2009年,武广高铁正式开通运营。只需要50分钟,便能从广州抵达韶关。(图片来源:广东发布)

  2022年9月20日,海运货轮顺强远鉴号顺利停泊在韶关港,成为首艘停泊在韶关海运货轮。这标志着北江航道正式告别海船进不了江、江船出不了海的历史,迎来了江海直达时代。

  2021年11月27日,南航CZ8902航班从韶关丹霞机场腾空起飞,前往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标志着韶关丹霞机场正式建成通航。

  韶关丹霞机场正式通航,标志着韶关市“八高三铁两航”综合交通骨架网已基本建成,初步形成“水陆空”立体化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今日的韶关,已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一小时经济圈,成为潜力十足的未来之城,实打实的“宝藏”城市。

  韶关矿产资源种类繁多,多种矿产资源禀赋居全省前列,有“中国有色金属之乡”“中国锌都”之称。

9

图为韶钢厂区外景。(来源:广东省韶关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2021年韶关市工业增加值469.42亿元,比上年增长12%,工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逐年下降态势得到扭转,实现逆增,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2020年增长27.9%。

  2022年2月,国家四部委批复同意广东省启动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枢纽节点,并明确在韶关建设数据中心集群。

  韶关数据中心集群网络级别将提升至国家级骨干网络枢纽节点,引导全省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集聚。预计到2025年,韶关数据中心集群综合承载能力达到50万标准机架规模,服务器规模达到500万台。

  不到一年时间,一大批大数据产业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在韶关发展壮大,为韶关在新时代实现高质量发展打开了令人期待的想象空间。

10

图为华韶数据谷。(图片来源:韶关广电)

  对韶关来说,如果数据产业是“无中生有”,那么汽车零部件产业就是“老树新生”。

11

图为韶关正加快打造“原材料-零部件-模组-整机”的装备制造产业全链生态圈。(图片来源:张伟)

  事实上,装备制造业是韶关最大的工业产业体系,韶关也是广东省装备制造业主要的基础零部件基地和配套基地。目前,韶关汽车零部件产业产值已超50亿元。

  2023年春节后一开年,又传来令人振奋的消息

  在1月28日召开的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上,韶关市委书记陈少荣表示,韶关坚决按照中央和省的部署要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坚持以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项目为王,实施生态立市、工业强市、县域富市“三大战略”。开展绿美韶关、产业攻坚、科教人才、营商环境优化,要素保障、资源盘活“六大行动”。

  全面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规划承接产业转移主平台。锚定大数据、新能源、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

  目前,韶关全力开展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攻坚战、“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攻坚战。

12

韶关同样是广东重要的粮食产区。(图片来源: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卜瑜 通讯员:谢焘、封俊)

13

2022年,韶关粮食播种面积、总产量实现“四连增”,超额完成省下达的粮食生产目标任务。(图片来源: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卜瑜 通讯员:谢焘、封俊)

14

2023年,韶关市提出努力使粮食播种面积达180万亩以上、产量75万吨以上。(图片来源: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卜瑜 通讯员:谢焘、封俊)

  从春天出发,一刻也不耽误

  目前,韶关向“新”发力,先进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制造业、生物医药健康产业、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多点开花、全面提速,为这座老工业城市焕发新生提供更多动能。

  2023高质量发展年,面对经济增长,韶关正“比武打擂、比学赶超、撸起袖子,打一场高质量发展的硬仗”,推动经济增长力争6%,未来可期。

 

  (原文刊登于“广州日报”新浪号,南粤古驿道网采编整理。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南粤古驿道网联系。)

责任编辑:何洛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