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粤北地区植物标本采集研究(4) 以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数据为例
2023-03-16 上午 11:16   来源:华南理工大学   
分享

  4.5 珍稀植物标本情况:芳香、药用、濒危植物

  粤北地区的地形复杂,以山地、丘陵地为主,是中亚热带向南亚热带过渡的地段,野生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植物区系成分复杂多样,主要以热带、亚热带植物区系成分为主。[36]该区森林植被发育良好。尽管经过长期人类活动的干扰和破坏,整个粤北山地森林植被景观已成破碎化之势,但该区仍保存着相当大面积的次生常绿阔叶林和原生性较强的常绿阔叶林,素有“物种宝库”之称。[37]涵盖了大量的芳香植物、药用植物,同时也分布着不同等级的濒危植物,在标本采集中都有涉猎到。

  4.5.1芳香植物

  粤北地区芳香植物资源丰富,芳香植物是指具有芳香气味的植物,大多数芳香植物还具有药用功效。近几年芳香植物研究在我国也越来越受重视,目前我国有关芳香植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栽培技术、精油提取、精油含量测定等方面。因此应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和开发,将会带来一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38]

表4-3  芳香植物标本信息

1

  具体来看,粤北地区芳香植物优势科较显著,如樟科、芸香科、菊科、伞形科、木兰科、金缕梅科等,樟科植物的开发潜力很大。总体的标本采集中涵盖了樟属的植物包括樟、沉水樟和阴香,阴香和樟树叶可提取龙脑和乙酸龙脑酯,是生产天然右旋龙脑的新资源;同时,值得关注的是,在该地区分布着木姜子属的9种芳香植物,如木姜子、广东木姜子和华南木姜子等,在如此狭窄的范围内,分布一个属内的多种芳香植物种类实属少见。[36]此外,标本采集中还涵盖了茎叶可用来开发的植物包括罗勒、薄荷、紫苏。

表4-4  5种芳香植物茎的含水率和可溶性糖及可溶性蛋白变化

(来源:粤北地区 5 种芳香植物成分分析)

2

  未来,在芳香植物开发利用方面,可根据粤北地区芳香植物资源的特点建立“一体化”产业模式,提高产品附加值。首先要确定地方特色的开发品种,逐步建立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模式,从不同层次上提高芳香植物资源的利用率和附加值。粤北地区地理优势显著,毗邻湘、赣、桂三省,为珠三角州的北屏障,因此,应紧密结合“泛珠三角经济圈”战略,发挥资源优势,依靠“珠三角”先进的生产和管理技术,以周边省市和港澳地区为主要市场,建立芳香植物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为地方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注入新的活力。[36]

  4.5.2药用植物

  粤北山区优越的自然条号非常有利于药用动植物的生长,形成了药用植物资源种类繁多的局面,因此有“天然药库”之称。[39]据调查粤北山区常见药用植物707种,分属于167科,472属。不少种类是珍稀的药用植物,在总体的标本采集中,涵盖了铁冬青、石菖蒲、黄连、大豆、巴豆等药用植物。

表4-5 药用植物标本信息

3

  未来,基于粤北山区药用植物资源的经济价值,即其栽培中药的悠久历史,许多野生药用植物资源被驯化为栽培品种的前提,进行中药的扩大开发生产。其中列入收购商品的药用植物达430种:根茎类122种,果实种子类91种,全草类107种,花叶类50种,树皮类18种,藤本树脂类31种,菌藻类8种,药材年收购量占全省20%以上[39]。

4

图4-12  中药资源开发利用层次图

(来源:粤北药用植物资源开发策略探讨)

  4.5.3濒危植物

  粤北山区分布着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岭自然保护区、车八岭自然保护区和丹霞山地质地貌自然保护区。该区域内目前发现共有约2700种植物,有许多国家珍稀濒危植物和重点保护植物及本地特产物种,这些植物资源信息数量庞大,未来针对这些濒危重点植物的保护和记录或许应采取更数字化的存储手段,并加强其模式标本的筛选和采集记录。

  具体来看,粤北分布有国家级珍稀濒危植物31种、广东省重点保护植物4种,合计占广东省内分布的珍稀濒危植物数量的52.3%。在这些种类中,有些是有重要科学价值的古老残遗属种,在植物系统进化中处于关键的环节,如三尖杉、福建柏、伯乐树等;有些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如南方红豆杉,其树皮能提取抗癌特效药紫杉醇;有些则是我国重要经济植物和作物的野生亲缘种,对于种质改良有重要意义,如野茶树和野大豆。在总体的标本采集中,涵盖了红椿 、福建柏 、银钟花、喜树 、吊皮锥、红豆杉等濒危植物。

表4-6濒危植物标本信息

5

  在濒危植物保护方面,我国已经有了很多实践,于1984年由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公布了第一批《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1987年正式出版了《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第一册;1991年出版了《中国植物红皮书》第一册;在1994年由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中列出了优先保护物种名录,其中的“植物种优先保护名录”和“急需保护的农作物野生亲缘种残存地点”与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有关。 一些部和省也采取了相应的行动,如林业部于1992年10月公布了首批《国家珍贵树种名录》[37]。

  未来,基于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发展的考虑,更应加强对粤北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扩大或增设保护区;对重要的珍稀濒危种类要列入优先保护名单,加强就地保护,探索其迁地保护途径,研究其种质保存的方法,以恢复退化的种群。同时,加强对珍稀濒危、系统位置特殊、尚未有馆藏或标本很少的植物的采集,如姜科、爵床科、苦苣苔科等一些热带科的植物[40]。但最重要的还是,走出一条自然保护与当地经济协调、持续发展的道路[37]。

 

  5 总结

  在那个充满硝烟的动乱年代,科研教育者依旧在烽火之下坚守,他们用满腔的热血在热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用毕生的智慧只为科研种子稳稳扎根健康发芽,而本报告对于前辈们标本的整理研究即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之上,继承前辈工作成果,为我国未来植物标本的研究提供更为直观详尽具体的资料,同时也为华南植物的研究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36]白音,包英华,王羽梅,刘发光,马丽霞.粤北地区芳香植物资源及其综合利用对策[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5(06):62-63.

  [37]苏志尧,陈北光.粤北珍稀濒危植物的区系特点和保护对策[J].林业科学研究,1999(01):26-32.

  [38]郭克婷.粤北地区5种芳香植物成分分析[J].江苏农业科[36]学,2013,41(09):295-296.DOI:10.15889/j.issn.1002-1302.2013.09.088.

  [39]冯承浩.粤北药用植物资源开发策略探讨[J].韶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03):77-80.

  [40]林春蕊,刘演,何成新,沈晓琳,邹蓉,于息息.广西植物标本馆标本数字化信息统计与分析[J].广西植物,2008(02):278-284.

  [41]龙腾芳.基于WebGIS的粤北野生植物资源信息系统的研究[J].微电子学与计算机,2005(10):182-184.DOI:10.19304/j.cnki.issn1000-7180.2005.10.051.

  [42]缪绅裕,王厚麟,黄金玲,郭培国.粤北和粤东北若干珍稀濒危野生植物的种群特征[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08(05):397-406.

  [43]杨永.我国植物模式标本的馆藏量[J].生物多样性,2012,20(04):512-516.

  [44]林春蕊,刘演,何成新,沈晓琳,邹蓉,于息息.广西植物标本馆标本数字化信息统计与分析[J].广西植物,2008(02):278-284.

  [45]陈三茂,田晔林.21世纪植物标本馆的发展方向——数字植物标本馆[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3(03):208-210.DOI:10.13473/j.cnki.issn.1002-3186.2003.03.013.

 

  相关阅读:

  抗战时期粤北地区植物标本采集研究(1)(2)(3)

 

  [报告作者:林宇栋、庄祖琳、杨茉、张钞富、周思彤(华南理工大学);指导老师:施瑛、肖潇(华南理工大学)]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自南粤古驿道网,欢迎转载。)

责任编辑:何洛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