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华南地区学校内迁连县办学概况
2021-05-03 下午 03:15   作者:华南师范大学校史研究中心 王独慎   
分享

  抗战之前,广东省教育已具有规模。高等教育方面,有国立中山大学、国立法科学院、省立勷勤大学、省立体育专科学校、私立岭南大学、私立夏葛医学院、私立国民大学、私立广州大学、私立光华医学院、私立广州法学院共十所学校。而后1934年私立广州法学院奉令停办,1936年夏葛医学院并入岭南大学,1937年国立广东法科学院并入国立中山大学,则存七所学校。

  广东省的中等教育在1927—1937年的十年中获得较大发展。当局鼓励私人办学,私立中学发展特别迅速且办学渠道多样,包括社团办学、氏族办学、私人集资办学、华侨捐资办学、教会办学等。全面抗战前一年(1936年),共有253所学校,另有14所师范学校也附设中学班,学生数共有62893人,教职员5668人,经费数6141600元,毕业生10919人,在全国统计占第一位。[1]其中,私立学校占中学总数接近49%。就广州市区而言,1933年有公、私立中学62所,学生22088人。自1932年度提出因地制宜、励行职业教育后,广州市的完全中学有30%开设师范科或商科。设师范科的中学有广东省立第一中学、广东省立第二中学、广东省立女子中学、南海中学、知用中学、执信中学、协和中学等学校;设商科的中学由广州市立第一中学、培正中学、圣心中学、长城中学及青年会中学等学校。[2]

一、抗战爆发与华南地区学校的内迁

  七七事变以后抗战全面爆发,广州市频繁遭到空袭,教育经费和人员上受到影响,于是省厅当局在行政上进行了一番调整。省立勷勤大学改组,其原有工学院并入中山大学,商学院在原校址开办并改称为省立勷勤商学院,教育学院则改称省立教育学院并迁往广西梧州。此时战火尚未真正抵达羊城,迁移和调整受行政改革影响多过战争。从1937年9月开始,一些市区内的中学为保安全让学生能够安心上课,另择授课地点,例如私立大中中学等二十多所中学是就近选择比较安全地点授课,而私立真光女中等十多所学校迁到港澳授课。及至1938年10月日寇南侵,广东局势危殆,广州市区各校迫不得已而相继转移。国立、省立高等学校(中大、体专、勷大教育学院、勷大商学院)迁往内地,私立及教会背景的学校(岭大、国民、广州大学、光华医学院)则迁往香港,市区内各类学校均停办。中学方面,省教育厅密令三角洲东江、潮汕及西江下游各校分别暂行休课或迁校授课。于是,省立庚戌中学等六十九校迁移到他处授课,而省立广雅中学等四十多所学校则停课,其余各校在原址照常授课。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不久香港沦陷。一些外迁港澳地区的中学开始迁往粤北。在港高校(岭南、国民、广州大学)纷纷内迁粤北山区,光华医学院停办。这样,抗战前创办的广东高校转到粤北的有:国立中山大学、省立文理学院、省立勷勤商学院、私立岭南大学、私立国民大学、私立广州大学,合称“粤北六校”。此六校之间常有一些共同举办的学生活动。抗战期间,粤省政府为适应战时教育的需要,于1942年初在粤北韶关成立省立广东艺术院,同年改名广东省立艺术专科学校。翌年秋私立中华文化学院在乐昌成立,1944年私立南方商业专科学校在曲江成立。至抗战胜利前,广州高校共计9所,在校学生3982人,教职员1462人,学校数比抗日战争前增加一所,学生却因战乱减少1254人。[3]抗战后期,1944年秋,日本侵略军大举进攻粤北,在粤北的各学校又迁徙到粤西、粤东的偏僻山区。

二、迁移到连县的各校情况

  广东省学生集训队在连县星子

  广州沦陷前夕,连县首先是作为广东省学生集训队的训练地而接收了一批学生。1938年暑假后,武汉、广州情势危急。国民党广东省政府决定9月进行一次高中以上学生军事训练。国民党当局在广州成立了广东省高中以上学生集中军事训练总队,总队长由省保安司令邹洪兼任。[4]原本大学区团是在石牌中山大学集中训练。10月12日,日寇在大亚湾登陆,惠阳、淡水相继沦陷。没过几天,敌人迫近广州。集训队当局决定撤离广州,于10月18日转移到连县星子。此次集训,中山大学、文理学院都有学生参加。他们先乘火车撤退到坪石,而后步行到连县星子去受训。军训队驻扎在四甲城、黄村、四方城等处,总队下设区团、大队、中队、区队和班。当时有四个区团,学员约1500多人,学员中许多是共产党员和青年抗日先锋队员。如张明勋(即张江明,解放后曾任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长)莫福生、杨瑾英等,就是当时军训队的地下党员。青年抗日先锋队员也有四、五百人。[5]集训于1939年1月结束。此时,中大已迁往云南澄江,文理学院则在广西融县,有的学生疏散回家,有的学生返回学校上课,还有部分学生被省府迁连机构吸收安排工作,大部分学生转入省府主办设在三江的广东省行政干部训练所(简称地干所)继续受训。同年三月省府迁韶关,地干所也随之迁往乳源县侯公渡。

  战时迁连的学校

  战时学校的迁徙受战局影响至大。广州沦陷之后,省府北迁韶关,当时很多学校,包括从港澳回迁的学校都安置在曲江附近。然而,韶关作为战时省会,却并不安定。自广州沦陷后,粤汉铁路的南北两端尽在敌手,日军一直企图全线打通粤汉铁路。而韶关地处粤汉铁路线上,因此遭到日军几次入侵和频繁的空袭。在这种情况下,更为偏远的连县相对来说较为安全,于是成为了曲江疏散的首选地。

  自1939年开始,连县有两次相对集中的学校迁入。一次是1939年冬季,即第一次粤北战役时期,有省立文理学院及附中、钦州师范迁入连县东陂,广东省儿童教养院、省立仲元中学迁入连县星子;另一次是1944年夏至1945年1月,即豫湘桂战役的长衡会战和桂柳会战期间。[6]日军由湖南和广州两路进犯粤北,最终打通粤汉铁路线,坪石、韶关、乐昌相继失陷,众多学校迁来连县。计有中山大学分教处、南方商业学校、江村师范、国立第三华侨中学、真光和培英中学、曹溪小学、黄岗小学,这些学校大部分都是迁入连县三江(今连南瑶族自治县县城三江镇)。此外,省立文理学院也短暂地迁回连县旧址。在这两次比较集中迁校之间,还有省立艺术专科学校、励群中学、省立广州女子师范分别于1940年、1941年和1942年迁入连县,基督教联合中学也于1941在连县成立。以下我们以时间为线索,详细叙述各校情况。

  △1939年 

  是年冬,钦州师范迁来连县。1939年11月,为截断中国广西与越南的国际交通线,日军偷袭钦州湾,向南宁进犯。钦州师范学校正处在日寇进军南宁的通路上。在敌人到达钦州四个钟头之前,钦师余下来的60多个师生,在校长伍瑞楷率领下连夜出走,途经上思、扶南、武鸣等县,绕过战火纷飞的南宁,徒步到桂林,由桂林转到正遭敌机轰炸的韶关,最后翻山越岭步行来到连县。最后选择在连县东陂四甲洞宝梵寺复课。由钦州来的教师4人,军训教官1人,还有4名职员和工人。上课后不久,补充新教师3人。学生60余人,其中简师一、二各一班,高师三年级一个班,普通科高中一年级一个班。各班人数多者十余人,少者六七人。1940年夏,校长由张开照继任。暑期,高师班六七人毕业离校。新招高师一年级、简师一年级各一班,共五六十人,大都来自连县及邻县。几个无力到外地升学的本地青年也被批准插班就读。除此之外,学校为了学生实习的需要,创办了一间附属小学,并于1940年春初开学。附小校长由钦师音乐教师黄子赓兼任(后期由师范教务员李芳兼任)。只招一个班,大约二、三十人。用宝梵寺对面的旧戏台为课室。钦师由于班级和学生人数增加,又增聘了几名教师。其中有从附近的文理学院毕业的青年教师。[7]1940年12月,日寇退出南宁钦州。1941年6月中旬,钦州师范动身迁回白虎庙原址。[8]

  12月,省立文理学院及其附中(粤秀中学)迁来连县。1939年秋,教育学院从广西搬迁回乳源侯公渡,改称广东省立文理学院。[9]之后,日军进犯广西的同时,困守广州的另一批日军试图打通粤汉铁路,进犯翁源、英德,逼近曲江。乳源近曲江,因曲江戒严,文理学院及其附中遂于12月从乳源县侯公渡迁至连县的东陂。学院设在西塘和江夏,附中设在塘头坪,为方便教师的小孩读书,在下山坪还设有文理学院附小。1942年初,当局为便于控制,将文理学院迁至韶关曲江桂头,学院由于经费缘故不能多置校舍,附中没有随同搬迁,而是承接了学院在连县西塘和江夏的校舍。2月,附中奉令改名为“省立粤秀中学”,脱离文理学院,独立办学。[10]直到1945年抗战胜利,粤秀中学迁往惠州,与惠州师范合并,原在校的连阳学生,多转学连县中学或基联中学。[11]

1

东陂塘头坪村小学 文理附中办学旧址

资料来源:《连县文史资料》第5辑

  12月,广东省儿童教养院第一院(总院)迁来连县。广州沦陷后,为安置军人遗孤、战时难童,省府主席李汉魂的夫人吴菊芳女士在儿童训练团的基础上建立了儿童教养院。儿教院由中赈会支持,收容的是学龄期儿童,“教”、“养”结合,不仅给予儿童生活上的照顾,还开设课程,培养儿童各方面技能,后来又创办了中学、职校等为毕业生提供升学和就业出路。儿教院于1939年8月在韶关近郊的沙园正式成立。不久之后,沙园收容的难童就达到千人,便另外在连县城外的龙嘴成立第二院,此后沙园就被称为第一院。1939年12月下旬,韶关疏散,儿教院在疏散之首列。由火车先把儿童送到坪石,再由坪石步行入连县星子镇。儿教院迁来之后就没有再迁回韶关,沙园的院址此后作为接运站。因连县是粤北比较安全的地区,儿教院总办事处便陆续在连县城郊的元村、在连县保安镇的福山,分别设置第三院和第四院。至此,儿教院的第一、二、三、四院都在连县。[12]1945年初,粤北战事紧张,韶关失陷之后,日寇也从湘南地区向连县侵扰,儿教院在连县的总办事处及四个分院撤离到了阳山一带。抗战胜利后,1946年3月,第一、二、三院迁至广州市岭南大学(今中山大学)附近,改名为“广东育幼院”。[13]

2

位于连县保安镇的福山的广东省儿教院第四院

资料来源:吴菊芳《广东儿童教养院史史稿》

  本年冬,还有省立仲元中学疏散来连。广州沦陷后,省立仲元中学于1939年秋才迁至韶关南郊二公里的鹤冲乡,学生约300人,当时的校长为邓仕釆(北伐战争前,国民党粤军将领邓仲元之弟)。不久邓去了惠阳当县长,由黄敏余代校长。因韶关战局紧张,于本年冬迁至连县星子。1940年1月迁回韶关。1941年夏,由梁镜尧任校长。1945年1月24日(韶关沦陷前一日),日寇入侵韶关,梁镜尧校长率领70余名留校师生员工进行抗击,不幸中弹牺牲。同时牺牲的有梁校长的长子梁铁、教师梁冠球、学生张国常、邓焕燎、张永涛、梁加林等,受伤的师生有五、六人。[14]仲元中学师生英勇抵抗日本侵略者的事迹震惊中外,广为流传。抗战胜利后,仲元中学迁往番禺市桥。[15]

  △1940年

  年底,省立艺术专科学校迁至连县。省立艺术专科学校是战时创办的一所艺术学校,抗战期间几番易名,数度迁徙,期间曾两度迁来连县。该校创办于1940年春,最初的校址在韶关西北郊塘湾,是在原儿童保育院的破棚三座基础上,再建棚两座,于1940三四月间正式开学。当时称“广东省艺术馆”,设戏剧、美术、音乐三个部。馆长由省教育厅厅长黄麟书兼任,副馆长赵如琳兼戏剧部主任,教务主任胡根天兼美术部主任,黄友棣任音乐部主任。学生来源是由机关、团体、学校保送有一定基础的艺术爱好者并经考试录取,学习期限由三个月或半年。当时,曾组织学生演出抗敌戏剧、歌曲和举行画展。1940年底,日敌北犯,韶关紧张,艺术院西迁连县,租赁了一间祠堂继续上课。不久日军退却,又迁回韶关。在市郊五里亭建大棚七、八座作校舍,改名为“广东省艺术院”,学制改为两年毕业。一年后,由于院内科系尚未达到院体制,乃再改名为“广东省立艺术专科学校”。之后日军来袭,学院又要疏散,省府各厅迁连县,艺专也要随着搬迁。后来李汉魂又决定将连县的省府机关迁一半回韶关,于1942年底,再迁校于韶关上窑。师生组成“实验剧团”,对演出的内容和演技方面不断提高,颇负盛名。曾于1944年赴桂林参加田汉、欧阳予倩、夏衍等人所发起和组织的“西南剧展”,演出多场并获得好评。1944年夏,韶关形势紧张,“艺专”因战事再次迁校连县。韶关沦陷后,连县吃紧,“艺专”再辗转迁于连山、梧州、开建、封川、郁南等县,后在罗定卢镜设校上课。1945年秋,日本投降,“艺专”再迁校广州,暂借宝华路正中的一所小学设校。[16]

  △1941年

  本年夏,励群中学迁来连县。励群中学原是韶关天主教开办的一所教会学校,设在韶关孝悌路天主堂内。由于韶关经常吃紧,励群中学于1941年夏,迁到连县县城东山街天主堂内复课。励群迁连后,在新的董事会理事长耿其光、董事伍岳嵩、严步云、王贵森、汪德忠、汤迪光、陈溢浦等的努力下,聘请当时在连州中学任教的黄芳仁为校长,原连中训育主任陈兆辉任教导主任,原连州中学教师陈瑞云任班主任,翟秩权任体育教师,继续招生上课。励群在连县只办初级中学,学生主要是连阳四县学子,共培养了三届,为连阳培养了不少人材,如上海复旦大学教授张自广等,就是该校的初中毕业生。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励群中学迁回韶关复课。[17]

  9月,基督教联合中学在连县成立。省府北迁韶关之后,原在穗、港、澳办学的基督教会学校纷纷内迁。在岭南大学校长李应林、培英中学校长傅世仕等人的倡议下,广州的岭南大学附中、华英、培英、真光、美华、协和、真中,香港的岭英、协思、澳门的广中等十所基督教会主办的中学,联合在连县创办基督教联合中学(简称基联中学)。该校于1942年7月立案,校址在连县城西双喜山原民望小学的旧址(当时民望小学已与光惠女校合井为民惠小学,在原光惠女校校址上课)。1942年秋开始招生,设有高初中各年级,每级一个班。学生除部分穗、港、澳青少年外,大部分是连阳学子。经费由上述十校维持。在此期间,由于各校学生纷纷由香港回到内地,因此有些学校,如培英、真光、岭南大学附属中学等又分出独立设校,但并未与基联中学完全脱钩,在基联中学经济困难的时候,还有个别学校主动出资援助。抗战胜利后,十校分别迁回原址复课,基联中学由美国长老会和连县基督教会继续主办。解放后,1951年,连县人民政府接管了基联中学,改名为连县第中学。基联中学前后经历了十个年头,是外来学校在连县办学时间最长的一所。基联中学历届校长有简国铨、杨景循、黄培肇和张兴孝等,他们都是热心教育事业的基督教人士。[18][19]

  △1942年

  6月,省立广州女子师范迁入连县。该校创办于1908年,广州沦陷后停办,后辗转迁到南海西樵。1940年6月迁到韶关北郊黄塱坝复校。1942年6月,该校从曲江迁到连县县城西北郊鸬鹚咀村。[20]全校分简师、普师和初中三个部分,每部分三个级,每级两个班,共九个级十八个班。全校有50多名教职工,一千多名学生。校长是曾留学美国的李雪英女士,不少教师水平也很高。如校长的妹妹李雪鸿,也曾留学美国,原是岭南大学数学教授;广东有名的音乐家俞安斌和很有文学根底的黎敏子等都在这里任教。黎敏子、罗骥等老师,还是中共地下党员。这些老师,对女师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思想的进步,都起了很好的作用。女师在连县的时候,开办了国民教育师资短期培训班,当时各县小学教师紧缺,女师请准省教育厅同意之后开设了速师训练班,由各县选送具有初中以上程度的学生到校培训,半年可毕业。[21]这个培训班对于解决战时国民教育的师资问题起到了一定作用。1945年11月,省女师迁回广州上课,在连县头尾四年。[22]

  7月,私立真光女子中学迁来连县。[23]广州的真光中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的教会学校,由美国长老会派遣的传教士那夏理女士于19世纪70年代创办。七七事变后,广州日夜遭到敌军的轰炸,真光中学于此时撤出了广州。1938年,学校迁到了香港复课。1941年底香港沦陷,真光中学全校师生在校长何荫棠的率领下绕道迁徙到粤北,于1942年初到达粤北临时省会曲江。正值筹备复课之际,日寇的飞机又飞到曲江,对粤北临时省会进行大轰炸。全校师生只有撤出曲江,徒步到连县三江墟,借用中华基督教教堂为课室复课。在三江墟复课期间,真光女子中学打破传统,招收男生,此时真光学子仅剩下150人。1943年,粤北渐渐地恢复了安定。为了办学和生活的便利,真光中学又迁回了曲江,校址在曲江郊外武水之滨的上窖。[24]

3

1942年真光中学以连县三江墟东门城楼为背景的复校开学典礼师生合照

资料来源:黄建国《走进真光中学文物建筑》

  △1944年夏~1945年初 豫湘桂战役时期

  1944年春夏,日军发动豫湘桂战役,5月底,日军侵犯粤汉线,广东省民国政府要求战时省会韶关所有机关、学校于6月4日前紧急撤离。[25]但稍后不久,日军暂时放弃对广东的进攻,粤北局势渐趋缓和,直至1945年1月粤北战局重又紧张起来。因此这一时期,很多学校于1944年6月份紧急疏散连县,而后有些学校又返回韶关或改迁他处。

  5月底至6月,真光中学再迁连县,与同迁来培英中学在双喜山办理联校。培英中学是真光中学的兄弟学校,两校的创始人那夏礼博士与那夏理女士是亲兄妹,真光为女校,培英是男校。抗战之前,两校校址都位于广州白鹤洞。培英中学于广州沦陷后迁来香港。1941年底香港沦陷,培英中学迁往澳门。1943年,培英中学从澳门迁回曲江,傅世仕为校长。后因日机轰炸,校舍被毁,迁东河坝继续开办,同时兼收女生,为该校高中部男女同校之史。1944年夏,日机侵桂,韶关被迫疏散。[26]5月30日,真光女子中学接到撤出曲江的命令,再度迁移到连县,并选任李耀宇女士为校长。培英中学此时也从曲江迁到连县双喜山。两校的校长均是三江人,因两校关系原本密切,遂决定在双喜山联合复校,实行合教分管,在基联中学的背后搭起茅棚上课。真光中学的李耀宇校长决定以后不再招收男生,而此时真光女中只有66名女学生。两校合教,男女共班,高中、初中一、二、三年级各一个班,招入的新生,多数是连县子弟。1945年1月,日寇又入侵连县。在接到连县政府下发紧急疏散命令之后,李耀宇校长率领真光女子中学师生又徒步走了30里路回到了三江墟,全校师生住在三江墟的教堂内。[27]1945年日寇投降,9月18日,真光中学滞留连县的师生返回广州,22日正式在白鹤洞复课。[28]

4

1945年真光中学以连县三江墟中华基督教教堂为背景的毕业典礼师生合照

资料来源:黄建国《走进真光中学文物建筑》

  南方商业学校也于曲江疏散时迁来连县。该校是一所战时创办的大专院校,由广东财政学会部分会员于1944年1月创立,校址在韶关北郊黄岗小学内,以张导民为学校董事会董事长,许崇清为校长,设财务、会计、银行三科。韶关进行紧急疏散时,该校迁来连县,并在梅县设置分校,推张兆符为分校校长。分校设有财务行政、会计、土木工程、化学工程等科和税务训练班。1945年1月,韶关沦陷后,正校也迁往梅县与分校合并,并增设银行及工商管理两科。[29]

  6月,省立文理学院自曲江迁回连县。1944年韶关紧急疏散时,省立文理学院校址在曲江桂头,学院已经在此办学两年多。接到消息之后,文理学院于6月从曲江启程,经坪石疏散到连县,当年9月又从连县迁移到罗定。[30]

  本年秋,国立华侨第三中学迁来连县。抗战时期,为了安置大批海外华侨子弟和港澳青年回国升学,当局先后创办了三所国立华侨中学。其中,国立华侨第三中学于1942年10月创办于广东乐昌,校址设在风景秀丽的武江河畔杨溪安口村。[31]1944年秋,日寇入侵危及乐昌,为了师生的安全,学校迁移到连县,校址选在连县三江镇的石子坪、关帝庙和九隍庙。[32]侨三中在连县三江期间,共有高初中七个班,学生四百余人。其中初一、高一都招收了大量的连县新生。校长周元吉、教导主任谷中龙、训育主任何绍甲,在当时教育界都有一定的名望。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8月学校迁移到广西省龙州县。[33]

  年底,省立艺术专科学校因战事再次迁校连县,详见前述。

  1944年迁来连县的还有省立江村师范,黄岗小学和曹溪小学。江村师范于1929年3月在广州市北郊江村创办,是广东省著名的师范学校。[34]广州沦陷后迁至韶关北郊,之后又从韶关迁来连县附城水口乡,并曾在连县招生。但在连县的时间较短,不久便改迁韶关。此外,还有黄岗小学和曹溪小学也从韶关迁来,黄岗小学设在公园内民众教育馆旁边的公产屋,曹溪小学则在三江镇复课。[35]

  1945年1月,中山大学部分师生迁来连县,设中大分教处。1944年中山大学当时的校址在乐昌坪石镇,接到疏散消息之后也计划撤离,然而就在学校准备疏散之际,战事突然又有转机,中大疏散放慢了步伐。直到1945年初,日军发动粤汉线战役进犯粤北,粤汉线失陷。1945年1月16日,日军占据湖南宜章县属栗源堡,并窜扰管评、梅花等地,坪石陷于被敌包围之势。中大员生于仓促中分两路迁移:一路由训育长任国荣等率领辗转东迁到梅县;一路由教务长邓植仪、总务长何春帆率领西退到连县。何春帆率领的师生于1945年1月20日,由坪石突围,循连坪公路,抵达连县三江镇。由教务长邓植仪率领的各院部分师生,亦陆续从栗源堡,笆篱堡到达三江镇。于是就由这两部分师生组成中大连县分教处。研究院、先修班以及文、理、法、工、师范五学院师生,均安排在三江镇,农学院则设在连县东陂西岸,医学院设在连县城内。各院师生公推教务长邓植仪教授为连县分教处主任。[36]何春帆以及贷金委员会总干事董伯洵都是连县三江人士,在他们的多方筹措之下,安顿好了师生的食宿,并借用了莫屋祠堂、三江小学的宴坪图书馆等处作为课室,于1945年3月间恢复上课。抗战胜利后,中大连县分教处和梅县本部都迁回广州石牌原址。[37]

5

国立中山大学连县分教处呈本分教处组织章程等件的呈

资料来源:连州市档案,档案号:020-003-116-002

6

抗战期间迁至连县各校的时间分布图

7

迁连办学的外地学校空间分布图(红色标记为笔者所加)

资料来源:《广东全省地方纪要(附图)》第三册,(1934年)

  抗战期间,由于战时省会韶关经常受敌人侵扰,连县作为韶关疏散的首选地,为韶关附近的重要学校提供了避风港。总体来看,在连县办学时间较长的学校有钦州师范、省立文理学院、文理学院附中(粤秀中学)、广东省儿教院、励群中学、基联中学、省立女子师范学校、真光中学和培英中学、国立华侨三中(如上图所示)。这些学校迁来连县,得以在风景秀丽、民风淳朴的环境中休整和办学,持续地发挥它们培育人才、服务战时教育的作用,是民族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内迁办学也有力地保存本省教育实力,为战后教育复员和复兴奠定了基础。

  外地学校迁入连县,对连县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首先,外地学校的迁入使得连县学子有了更多入学机会,它大大促进了连县的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其次,这些迁连的学校促使邑内有识之士看到了兴办教育的重要性,进而激发了当地的办学热潮。抗战期间,连县当地人创办了多所学校,称为粤北教育比较发到的一个县。然后,迁连的学校传播了新的革命思想和抗战思想,提高了连县人民对于抗战的认识。最后,外来学校的迁入,带来了大量人口的增长,大大刺激了连县商业和各行业的发展,促进了连县经济的繁荣。

 

  参考文献:

  [1]《广东教育战时通讯》1936年第50期[J].广东教育战时通讯,1936,(第50期).

  [2][3]广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广州市志 卷14 教育志 科学技术志 社会科学志[M].广州:广州出版社,1999.10,第68页;第190页.

  [4] 卢权主编.广东革命史辞典[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3.11,第5页.

  [5][17][19][22][33][35][37] 广东省连州市政协文史委员会编.连州文史资料 第21辑[M].2005.06,第44-54页.

  [6] 豫湘桂战役自1944年4月开始,波及粤北的主要为第二、三阶段的长衡会战(5月25日~8月8日)和桂柳会战(9月8日~12月10日)。参见:郭雄,夏燕月,里效莲,李俊臣编著.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正面战场[M].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2016,第126-136页。

  [7]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连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连县文史资料 第4辑[M].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连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1986.11,第52-56页.

  [8]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钦州文史 第1辑 钦州军民抗日斗争史料专辑[M].1995,第48-49页.

  [9] 连县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连山文史资料 第5辑 文理学院附中(粤秀)在东陂专辑[M].1987,第48页.

  [10] 惠州学院校史编写组编.惠州学院校史[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1.06,第4-6页.

  [11]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东省韶关市委员会文史委员会.韶关文史资料 第11辑[M].1988.

  [12] 韶关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韶关市志 下[M].北京:中华书局,2001.07,第1887页.

  [13] 何国华著.民国时期的教育[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12,第87页.

  [14][18][23]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东省韶关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韶关文史资料 第20辑[M].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东省韶关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1994.10,第128-145页.

  [15]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东省韶关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韶关文史资料 第18辑[M].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东省韶关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1992.07,第189-190.

  [16]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东省广州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广州文史资料 选辑 第25辑[M].1982第157-163页.

  [20][25]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东省韶关市委员会文史委员会编.韶关文史资料 第13辑[M].韶关市粤北印刷厂,1989.06,第24-36页

  [21] 郭海清著.民国时期的广州教育[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13.06,第113页.

  [24][27] 黄建国著.走进真光中学文物建筑[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2.10. 

  [26] 安树芬,彭诗琅主编.中华教育通史 第13卷[M].北京:京华出版社,2010.01,第2893页.

  [28] 广州市芳本地区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芳村文史 第1辑[M].1988,第61-62页.

  [29] 曹思彬著.广州近百年教育史料[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3,第166-167页.

  [30] 《广东省立文理学院报告迁连重要事项》,广东省档案馆藏,档案号:21-2-19.

  [31] 黄绍胤.诞生于抗日时期的国立第三华侨中学[J].八桂侨刊,1996,(第4期).

  [32] 唐彪主编.连南文史资料 第4辑[M].第43-48页.

  [34] 罗进主编;广州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广州文史 第52辑 羊城杏坛忆旧[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01,第239页.

  [36] 黄义祥编著.中山大学史稿 1924-1949[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10,第408-410页.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自南粤古驿道网,欢迎转载。) 

责任编辑:何洛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