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尚时著、曾昭璇译:粤北坪石红色盆地(4)——坪石先师文丛(54)
2021-05-28 上午 10:47   作者:吴尚时著 曾昭璇译   
分享

   按语[1]:

  1938-1940年,中国抗日战争进入最艰难时刻。中山大学从广州、云南澄江至粤北坪石,辗转数千里。危急存亡之秋,一代地理学人共担国难,筚路蓝缕,为存续中华之火种,鞠躬尽瘁。诸位先生无畏敌寇环视,与韶关民众共克时艰,把学问扎根在战火纷乱的南方大地;莘莘学子或救国求学,或投笔从戎,以青春热血书写家国情怀。坪石校史,短短四载,光照千秋,为吾后辈学习之楷模。

  真知是为学根本,是文明传承之力量。逆境中之求索,殊见精神。其时有吴尚时先生之《乐昌盆地地理纲要》《华南弧》《南岭何在》,吴尚时及何大章先生之《广东省之气候》,徐俊鸣先生之《国防地理导论》,陈国达先生之《广东曲江芙蓉山之石炭纪煤系》等大家之作;有坚持不辍影响深远之《地理集刊》;有受韶关市政府委托设置之水文站;有在空袭威胁下20多次的粤湘桂野外实习;有一批脱颖而出的地理学扛鼎人曾昭璇、罗来兴、张保升、钟衍威、钟功甫、罗开富……尺书难尽,唯记下前辈足迹,时时不忘,以为鞭策。

  山林岁月,虽敌寇环伺、饥困交迫,然地理人矢志不移、从容治学。吴尚时先生述及《粤北坪石红色盆地》,“吾人旅居坪石数年,朝夕相见,故本盆地工作也甚为详细”。文以载道、朴实无华,诚如斯言。

南岭葱翠,长夏无冬,中大文脉长存。

  粤北坪石红色盆地(1)

  粤北坪石红色盆地(2)

  粤北坪石红色盆地(3)

 

(二)地层

  坪石红色岩系其岩相变化甚大。故分层甚为困难。因其沉积时之古地形影响,如盆地中隆起有山丘,则沉积情形一到此山丘附近,即为间乱。惟要明了其盆地整个沉积过程,分层亦属必要。是处所述,只就其标准剖面而论,其特殊沉积形态,将于并述于后:

  是处红色岩系大致,可分成三层。各层皆俱有其基部砾岩者。最低为狮子岭层,再为坪石层,再上为娣妹石层。

  狮子岭层因发育于狮子岭一带而得名。此系岩石底部有基砾岩,厚度在一百公尺左右。乃由石灰岩砾石与红色胶结物组成。含石灰成分至富,质地坚硬。砾石大小在10-20cm之间为多,俱角棱,乃山麓堆积物。故若于地方常不见其发育,而不整合于前红岩系之上者,为在其上层之细砂岩,其所成地形与石灰岩相似。岩面上之Lapie,及分立之峰林地貌,洞穴,钟乳石,皆可见于此层分布地方。

  此层之上,为细砂岩。但石砾仍可偶然发现岩石中。层理甚厚,可有四,五公尺一层。全层厚度在40公尺以上。粗砂岩或砾砂岩时可见于其间,含石灰质亦富,整合于基砾岩之上,又常直接不整合于前红岩系之上,由于岩性固结而质幼细均匀。故抵抗力甚强,能做成高山与崖壁,其猪背构造,像狮子之形,故狮子岭之所由称。

  此层之上,又为一页岩,砂岩弱岩地层,厚度在一百公尺左右。含黏土成份较多,颜色呈褐红色,以薄层页岩,薄层砂岩等为主,相间而生。层厚一公尺不足,页理清楚。页岩中常见有黏土结核,此系岩亦整合于细砂岩之上。其地形则为低缓丘陵地带,宜章走廊即由此系组成。其上复为一系厚层细砂岩,厚度在200m左右。其层理厚度2-4m不等,含石灰质甚富。岩性固结,能耐侵蚀,神头岭山系,即由此种岩作为基部。

  坪石层 此层以其发育于坪石走廊,故以名之。其基部亦为砾岩层,厚度在一百公尺左右。在神头岭山顶即见此层砾岩,披覆于狮子岭层厚砂岩之上。石砾以石英岩,砂岩等为主。角棱稍经磨剥,大致圆滑,岩层甚厚,在2-4m不等。此层向西延至冷水坑一带,则岩相大变。石砾以石灰岩为主,呈棱角状,大小在5-30cm间,其厚度在100m左右。再上为石英岩砾石所成之砾岩所代替,亦厚逾100m。此岩相之变化,乃因此处之古地形为隆起区域,石灰角砾等可沉积于此。

4

图为神头岭。

  此层之上,为细砂岩层。厚度在一公尺左右。含石砾亦多。渐上则为一系薄层砂岩,页岩之弱岩系。层理交错。时显Cross-bedding,或尖减现象。故甚难作层位比较。但知此弱岩系中,时有不少纯粹砂岩,岩层厚达一,二公尺。介于弱质页岩中。故常使地形上呈悬崖或急坡,与星子,南雄所见之弱岩系不同。其所成地形,虽为丘陵, 而岩石露头与石块散布丘陵面上,地景亦与南雄,星子者异。全层厚度在300左右,整合狮子岭层之上。

  此系派上部之页岩有结核之特殊岩相。此层连续性甚大,乃黏土与石灰质之结核。因之,此层胶结甚为坚固,厚度在一公尺左右。此系岩石岩相变化甚利害,在坪石走廊一带,沉积时或较近岸边,故cross bedding, thin out,浅水沉积状态可充分发育。惟在分碎高原之涧谷中所见者,其岩相又不相同。

  在粤汉铁路坪石站处为坪石层没入姊妹石层之处。当铁路穿过梯子岭隧道后,坪石层再行露头。其与车站附近之坪石层对比,除由层位外,尚有结核页岩可资比较。惟此处结核现象渐变显明,石灰结核亦更清楚。成分之高直可称为石灰岩者。此结核层有二层甚显明,每层约2-30cm左右。其上下面之弱岩系皆含石灰成分甚足。此层之下,尚有二层结晶石灰岩发现,并有化石保存其间,是为昔日盆地中部之指示。此层色白厚约半公尺,结晶甚佳,硬固异常,其下部则为砂岩,页岩相间之弱岩系。

7

图为坪石的两个火车站,近处是南岭铁路的车站,远处是京广铁路(民国时是粤汉铁路)的车站。(图片来源:何昆亮)

6

图为坪石火车站附近之坪石层。(图片来源:何昆亮)

11

图为坪石火车站旁边的石狮。(图片来源:何昆亮)

  姊妹石层 本层为厚层砂岩岩系,分布于地形呈高原区域,在坪石走廊以东, 皆属之,此层亦披覆于坪石层之上,其基部又有砾岩。此层砾岩在肥岗寨所见为一层圆砾岩。砾石为石英岩及砂岩等,厚度在2m至3m左右。但白面石所见者, 则为典型山麓堆积,半公尺之石灰岩石块所胶结成之砾岩,苟其隙间不为红色物质 与细砂填充,不敢据认属于红色岩系者,其厚度估计可建一百公尺。而在金鸡岭脚下,此砾岩全无踪迹。上述三例,乃表此其沉积形态至不一定,近盆地边沿则为原产地。故岩石呈角砾而层厚亦至利害,愈远则砾石愈少,至肥岗褰则只有石英岩圆砾可达,故成薄层砾岩,而金鸡岭则为砾岩不能达到之处,故细砂岩可与砾岩同层位。

2

图为姐妹石。(图片来源:何昆亮)

1

图为姐妹石附近的石头。(图片来源:何昆亮)

  砾岩之上,为厚层砂岩,岩层厚度在1-3m为多,其间复含有砂砾不少,交错层理,至为发育,露于断崖之上,斑斑如锦,增加风景不少。砾石层亦可见之,惟大体上以细砂岩为主要。全体厚度至少在500m以上,胶结甚坚,含石灰亦多,以盐酸浠溶液滴于岩石上,即见有气泡涌出。

  在较上面部份,砂粒似较更粹质,颗粒亦少,含石灰份较多,故胶结更坚固。岩层厚度可在10公尺以上。所以在地形上,其形状至为壮观,姊妹石即为其代表。因其岩相极端,故用此名以称全系厚砂岩。散布高原上之残丘,如为此类岩石所成。

  总而言之,姊妹石层与坪石层其岩性适相反,一强一弱,一以厚砂岩为主,一以薄层页岩为主,而下部狮子岭层,大体以较薄层砂岩(比较而言)为主,中夹有一系弱岩岩系。

  以上所述,乃就全体一般性质上而论,其特殊形态,虽有论及,然此处当更扩广 而论:吾人试以梯子岭后山为例,岩性变化之急,直接表现目前。左边为石灰角砾岩,其分子大小在5-10cm之间;而右方则为细砂岩山岗,其下部为一含砾粒细砂岩,岩层连续于二者基部,绝无断裂痕迹,此剖面亦见于自坪石赴管埠途中,其处距盆边有相当远,而岩相之急变如此。

  同样实例又复见于三星坪附近之大岭(山名)中,乃一隆起于红岩盆地中之前红岩系山丘。其地为一褶曲剧烈之石灰岩山地。红色岩系沉积其上,显成不整合。吾人自一小径西行,见右侧石灰角砾岩铺于石灰岩之上,而左侧则为质地细匀之幼砂岩,其间毫无构造之痕迹。而石灰岩之壁坡,今仍耸出石灰角砾岩之后。原始堆积状态,一一可寻。

1

图为大岭环境。(图片来源:何昆亮)

2

图为大岭红色砂岩。(图片来源:何昆亮)

  又一实例,如在卵石坑所见。石灰角砾岩堆积于古地面之溪谷中,而其上则覆以石英圆砾岩。其层位与坪石层相当,而此砾岩乃直覆于古地层之上,与狮子岭层基砾岩岩相一致。其岩相不可靠之情形,一如白面石砾岩与金鸡岭下细砂岩岩性绝异,而层位与相当之事实,相得益彰。

  至于宏大石灰角砾岩之直接为细砂岩披覆,或细砂岩直接堆积于古地面之河 谷中情形,于盆地边缘部份至为常见。

  由其岩相相似,而层位相差甚远之情形,已知当红色岩系沉积时,古盆地地面尚有甚多高丘,使今日前红岩系露头殊广,如三星坪附近之石灰岩山地,卵石坑附近之石英岩山地,及车田坝对岸之煤系,页岩等山地,均为适例。虽其附近常有断层现象,但由其岩层之沉积形态,如倾角与倾向之缓和,且能展延至相当距离,表示其为整体上升,而非局部断裂作用使其逢起。故其为本来古山地亦甚可靠。

3

图为三星坪地貌。(图片来源:何昆亮)

  此古盆地四边,断崖急坡甚多,或更为高山地带,坡度甚大,然后能做成此等砾岩普遍发育之事实。而盆地中之山丘亦深受侵蚀,河谷深切,然后有上述之极端岩相发生,故此盆地可视为尚在幼年时期,石灰岩山址已有岩洞之发育,其实例可见于管埠北面一村落中。红色岩系沉积于洞穴之内,使石灰岩似披于红色砂岩上,地形学常识缺乏之地质学者,每为所感,以为石灰岩覆盖于砂岩之上,而产生奇怪之推论。

 

  (未完待续…)

 

  注释:

  [1]按语作者为林耿博士,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城市与区域规划系系主任,中国地理学会文化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历史地理研究会副会长。

 

  (以上图片由南粤古驿道网补充。)

  (本文由阿瑞推荐。原文刊登于《岭南学报》第九卷、第一期《粤北坪石红色盆地》,吴尚时著,曾昭璇译。南粤古驿道网采编整理。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南粤古驿道网联系。)

责任编辑:熊灿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