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貌换新颜,华南研学(连州)修复工作完成
2021-07-06 上午 11:15   来源:南粤古驿道网   
分享

  根据广东省人民政府工作部署,省自然资源厅负责对口指导华南研学(连州)打造工作。自2019年启动工作以来,省自然资源厅联合华南师范大学、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广东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等技术单位,为华南研学(连州)打造工作提供坚实技术支撑;并委托省“三师”专业志愿者协会持续每月赴连州市开展技术指导,解决工作推进中的问题困难。目前,在各方大力支持、指导下,华南研学(连州)修复工作已全面完成。

 

  修旧如故,重现历史记忆空间

  经摸查,在连州现存的省立文理学院办学旧址主要有5个,总建筑面积达3000多平方米,分别为东陂镇西塘村陈氏宗祠、东茂祖厅、五福公祠和塘头坪村黄尚书祠、嘉逸福庐等。5栋建筑除黄尚书祠保存相对较好外,其余4栋都存在结构倾斜、屋顶漏雨等现象,亟待修缮。为此,朱雪梅教授带领广东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技术人员在建筑修缮设计中,遵循“保存原形制、保存原结构、保存原材料、保存原工艺”原则,通过拜访老人、收集建筑历史照片等,最大程度地掌握建筑原本的风貌、形制、室内格局等,并坚持最小干预原则,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修旧如故。

1

图为东茂祖厅修复前后对比。 

2

图为修复后的陈氏宗祠。

3

图为修复后的五福公祠。

  同时,马向明总工程师指导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人员在办学旧址的5栋建筑周边及内部进行了景观和文化展示设计。室外景观方面:总面积达5000多平方米,主要依托历史文化资料,提取景观设计元素,营造沉浸式景观表达;设计方案提出“真理之光,连州之路”设计概念,划分为“求学路”“求知路”“传承路”三大主题区,并以故事线的手法将景观节点有序串联,以求历史故事的有序表达;具体景观节点设计坚持“就地取材、变废为宝”,运用“保留、改造”手法,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建筑为线索,结合现状资源,将历史文化与周边环境有机协调,再现历史场景,传承展示先师精神。室内布展方面:坚持“原真性”,主要依托历史文化资料,开展场景复原展示、重点历史人物展示、多媒体设备传播展示、互动活动等;陈氏宗祠和五福公祠主要展示学院历史、求学历史环境、教学设备、师生口述与文字记叙等;东茂祖厅主要展示活化利用工作历程、华南教育研学基地总述等;砺儒书舍和郭大力书舍则分别展示林砺儒、郭大力的生平简介、在省立文理学院工作及贡献、个人学术年谱及学术成就等。

4

图为西塘村入口。

5

图为砺儒书舍。

6

图为郭大力书舍。

7

图为求知林节点(砺儒书舍旁边)。

8

图为桃李园节点。

9

10

图为东茂祖厅室内展览。

 

  村民参与,积极献计献策献力

  华南研学(连州)是一次在乡村地区的文化活化工程,需要“一手”原始资料、群众大力支持。值得一提的是,东陂镇西塘、塘头坪村的村民充分配合并积极主动参与到研学基地的建设之中。在工程实施阶段,连州将西塘村、塘头坪村整治后的效果图全部张贴出来,来来往往的村民看到后,议论纷纷,并主动与村、镇沟通,献计献策,提出了很多实用、有用的意见建议,并充分配合研学基地的建设需要,使其顺利进行。同时,相关单位专门上门征求村民意见,使当地村民更加广泛、深入地参与到研学基地的建设中来。

11

图为修缮时,针对张挂的效果图,村民积极献计献策。

 

  文旅融合,连州再添旅游名片

  随着华南研学(连州)修复工作完成,该基地已成为连州市西塘村及周围几个村庄村民文化传播机、乡村振兴加油站,成为全省知史爱党、知史爱国、自觉践行初心与使命的好去处。去年9月,连州市在西塘村举办了“铭记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走进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活动,通过举办纪念抗战胜利75周年文艺汇演、连州市成立红色志愿者队伍授旗仪式等形式,讲述了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过去的办学情况及发生在这里的抗战故事和感人事迹。

12

图为“铭记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走进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活动。

  此外,华南研学(连州)的修复完成,将进一步完善连州市全域旅游线路格局。华南研学(连州)周边旅游节点众多,紧邻湘粤古道(连州段),距离东陂古街、冯达飞故居等景点2公里不到,距离5A级景区——连州地下河5公里不到,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必将成为未来旅游的“网红打卡点”。

13

图为“连州区域游线组织图”。

  在广东省自然资源厅的对口服务下,下一步,连州市将积极落实省政府工作部署和省自然资源厅工作要求,继续秉承服务乡村的初心,着眼于群众所需所盼,充分激发红色文化基因、活化利用沿线历史文化遗产,将古驿道、华南研学、南岭国家公园等工作统筹推进,做到三者空间上联通、元素上共融,最终实现品牌共振,构建具有连州特色的文旅融合新名片,助力连州市全域旅游和乡村振兴。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自南粤古驿道网,欢迎转载。)

责任编辑:江家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