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南来志坚以报国,红色基因传承以发扬
2021-08-28 上午 10:59   来源:华南农业大学团委   
分享

  实践背景

  为铭记烽火历史、传承红色基因,深入挖掘华南教育历史蕴含的爱国主义精神,积极准备第一届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研学课程设计大赛。

  八月初,由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吴润民、园艺学院蔡源、工程学院樊港奥等同学组成的华南农业大学“知农报国队”一行由广州出发,赴广东韶关乐昌市坪石镇和清远连州市东陂镇的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开展实地调研,队伍指导老师为华南农业大学审计处吴斌老师和校团委陈亚励老师。

 

  实践形式

  队伍采取“线上+线下”形式分批开展活动,以实地走访、现场实践与资料搜集相结合,探访华南地区战火烽烟中坚守办学的历史,体会民族存亡时期岭南师生的爱国情怀,感受救亡图存年代华农先辈的使命担当!

 

韶关乐昌市坪石镇

1

  在乐昌市博物馆白和琴副馆长的带领下,知农报国队全体成员去往中山大学理学院天文台旧址、中山大学师范学院陈列馆、定友图书馆、院士广场、坪石老街等研学场所,追寻农学根脉,重温烽火记忆。

 

  烽火办学有遗迹

  天文台上觅踪影

  途径坪乳中路,在加油站旁,有一座名叫“天文台山”的小山包。据资料记载,1940年,国立中山大学迁址坪石镇,理学院设在塘口村,而理学院的天文台就坐落在这座天文台山上,于艰苦动荡的岁月中坚持着天文学教育和研究。

1

  登山俯瞰,蜿蜒的溪流仿佛还能将队员们带回到先人们沿江治学的烽火岁月。在天文台山上,队员们被此处矗立着的纪念柱深深吸引,上面张挂着众多原中山大学农学院的珍贵历史照片。看着一众农校先辈的熟悉面孔,瞻仰着他们严谨治学的斑斑字迹,队员们无不倍感振奋。时代风云更替,农学薪火不灭,团队成员们在此处展开集中讨论,纷纷结合实地情况提出情景式研学课程设计想法,引导更多研学群体感受农学魅力。

2

 

  陈列厅中德艺馨

  图书馆内藏天地

  1940年9月至1945年1月,国立中山大学师范学院迁至韶关市坪石镇管埠村,队员们追寻着历史踪迹来到了这里。步入师范学院历史陈列厅,中国古典音乐的重要开拓者马思聪先生、音乐家黄友棣先生、电影导演许幸之先生、版画家刘仑先生等众多名师在这里创作出的,富有浓厚生活气息与深厚人民情感的划时代艺术作品。

3

  行至定友图书馆,墙上的“圕”字引得队员们纷纷驻足观赏,这是我国近代图书馆事业和近代图书馆学的奠基人之一杜定友先生所创造的“图书馆”集成字。这个字,不但蕴含着勇于创新的精神,更凝聚着定友先生对中大图书馆的深厚感情。广州沦陷前夕,杜定友指挥图书馆员工将中大贵重图书装箱搬运,使5万余册书籍得以保存,书写了一段“在战火中与图书共存亡”的动人故事。

4

 

  院士广场丰碑立

  坪石老街见真情

  下一站,知农报国队一行来到位于武水河畔的坪石老街,昔时这里的民居、商铺鳞次栉比。1940年10月,国立中山大学迁往坪石,其校本部与研究院就设在这里。而现在,这里建成了中山大学纪念园,记录着中山大学各下属学院在坪石时期的办学情况,见证着华南教育的不凡历史。队员们来到刻着“农学院”办学介绍的石碑前,共同追忆我校烽火办学的历历往事。

5

  来到院士广场,这里矗立着十余名“坪石先生”的纪念碑。首先出现在大家眼前的,便是让华农学子倍感亲切的我国现代稻作科学主要奠基人、原华南农学院院长丁颖院士。在丁颖院士的纪念碑旁,华农“卢永根先进事迹宣讲团”成员张豫西同学向全体队员讲述了两位老校长——丁颖院士与卢永根院士之间的忘年交故事。他们的师生情谊令人感动,更催人奋进,激励着后辈华农学子求实创新,奋勇拼搏!

6

  抗战时期,虽然条件十分艰苦,但广东省各高校仍继续坚持办学,培养出了许多为新中国建设做出巨大贡献的专业人才。斯人已逝,时光荏苒,知农报国队还将继续深入调研,讲好一个个可歌可泣的历史故事,因地制宜地设计出符合时代精神、具有农学特色的研学课程方案,深刻把握“红色”内涵,传承华南教育坚持学术理想、践行知识报国的优良传统。

 

2

  每片土地上,都有属于自己独特的红色印记,坪石镇更不例外。看过了天文台上的办学遗址,重温了“坪石先生”的动人事迹,次日,知农报国队一行来到了亚南书舍、《资本论》与中国经济教育历史陈列馆、许崇清故居与西京古道三星坪码头,继续开展实地调研,一同追寻这片青山绿水中的星星之火。

 

  武阳司村勤授课

  野马轩下著文章

  当汽车驶入黑瓦灰墙之间,一路蜿蜒,队员们终于停在了“亚南书舍”的门前,这里曾是国立中山大学法学院经济系主任王亚南先生的旧居。踏进书舍,墙上挂着收集考证后的史料,队员们从中了解了王亚南先生的生平事迹,探索了李约瑟难题,更叹服于亚南先生的高尚才情。屋内悬挂的“野马轩”几个大字,彰显着先生“‘像脱缰的野马一样冲破当时旧秩序的束缚’的壮志豪情”。

7

  大字之侧,是野马轩的线稿图和事迹介绍。或许是“野马轩”笔走龙蛇的飞扬字迹敲开了队员们研学课程设计的涓涓思路,亦或是亚南先生的生平事迹令团队成员感触良多,队员们结合现场实际展开激烈讨论,纷纷针对课程设计争相发言,一堂有声有色的研学课堂已在队员们的脑海中徐徐勾画出来。

8

 

  《资本论》里论资本

  时光隧道忆时光

  习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指出,1867年问世的《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最厚重、最丰富的著作。队员们来到《资本论》与中国经济教育历史陈列馆,这里也是华农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实践教学基地。从极具震撼力的四个大字“真理光芒”开始,感受烽火下坚持办学、探求中国经济发展方向的民族精神,感受古驿道旁、武水河畔师生们的激昂年华。

9

  为了不让教育因战争而荒废,1940年中山大学迁至粤北坪石,法学院迁至坪石镇附近的武阳司村。平静的小镇充满了朗朗书声,乡间小路不乏相互畅谈的身影,老师们勤耕不缀,学生们孜孜以求,学术理想在流离中得到坚持,抗日决心也在动荡中更加坚定。 

10

  从“前言”到“结语”,队员们仿佛通过了时光隧道,当年以王亚南、李达等为代表的国立中山大学法学院的师生们日夜钻研的身影,恍若眼前。他们热烈探讨《资本论》与中国经济发展方向的声音,仿佛萦绕耳边。参观结束后,队员们纷纷翻开《资本论》细细研读,并展开交流讨论,在陈列馆的静谧氛围中,队伍成员也有了更加深入的心得体会。

11

 

  遥思水运经济路

  而今立岸望江风

  来到三星坪码头,顺着青石板小路前行,许崇清校长故居映入眼帘。许崇清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政治家、教育家,曾三次担任中山大学校长。1940年中山大学校址定于粤北乐昌县坪石镇,在艰苦的抗战时期,许崇清坚持教学,提倡学术研究,推动学校政治民主、进步自由风气和学术的发展,深得师生的爱戴和拥护,为培养人才、提高人民文化教育水平贡献了毕生的精力,值得尊敬。

12

  而粤北地区在极其艰苦的岁月中对教学传递薪火的坚持与坚韧,成为了如今诸多高校的根基所在,在中华学术史上谱写了一幅幅壮丽的画卷。而这些旧址,也成为了华南教育研学基地规划建设当中的重要见证。

13

  队伍走在沿途刚修缮好的道路上,追忆先辈事迹,重温烽火岁月。国立中山大学工学院主要设址于三星坪和对岸的新村,位于武江边上,村内钟灵毓秀,对岸即是西京古道三星坪码头。站在码头旁,面向碧波荡漾的江面,即便烈日当头,也有徐徐凉风。这儿树木丛生,湖面的微风,从对岸吹到这头,扑面而来,带着历史的气息,仿佛诉说着曾经古老的故事:码头,水运,经济还有华南办学的往事......

14

 

清远连州市东陂镇

  抗战时期,广东高校纷纷内迁至粤北韶关、清远等地办学,在烽火中坚守教育“火种”。完成了两天的韶关坪石镇调研之旅后,华南农业大学知农报国队一行,继续前往广东清远连州市东陂镇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实地走访了位于东陂镇西塘村内的广东省立文理学院办学旧址,挖掘华南高校烽火办学的史料,追忆华南农业大学的历史办学往事。

 

  东茂祖厅

  进入东茂祖厅,馆长为队员们介绍了华南高校校谱,让队员们从中了解了华南地区部分高校一路走来的艰辛办学历程。在这里,队伍成员回顾了中大与华农的“血缘关系”,深刻感受到华南高校间的深厚渊源。祖厅内,还保留着当时训导处老师办公的场景,一张木桌、一个煤油灯、几杆毛笔、几本书,足以窥得当时条件的艰苦、办学的不易。

15

 

  五福公祠

  走进五福公祠,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块悬挂在正中央的黑板,以及周边摆放着的许多教学桌椅,队员们在此处感受着当年兵荒马乱的年代,华农师生坚守治学的场景。并共同思考着如何设计课程,让研学对象更加真切地感受到华南莘莘学子那段艰苦的求学岁月。

16

  为了不让教育因战争而荒废,1940年中山大学迁至粤北坪石,法学院迁至坪石镇附近的武阳司村。平静的小镇充满了朗朗书声,乡间小路不乏相互畅谈的身影,老师们勤耕不缀,学生们孜孜以求,学术理想在流离中得到坚持,抗日决心也在动荡中更加坚定。

 

  桃李园

  在馆长的带领下,队员们参观了桃李园,了解了挽林石背后的故事;浏览了广东省立文理学院的校歌,感受到了那个年代文人志士的慷慨激昂;走过双桂广场,看到了当时师生们的住宿情况以及他们用过的水井……一路上,同学们认真听着馆长的介绍与叙述,往日的办学场景犹如电影般重现在眼前。

17

 

  花卉扶贫产业园

  在参观完办学旧址后,队伍继续前往连州市红满天花卉扶贫产业园进行参观。身为农科学子,来自园艺学院的队员们,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用所学知识为队员们介绍了花卉产业园内的一些情况,如营养液的配比、微喷灌技术等等。在相关负责人的介绍下,队员们了解了当地的花卉产业,并对农业扶贫有了更加深刻的体悟。

18

 

  冯达飞将军纪念馆

  时过正午,队伍一行来到了冯达飞将军纪念馆。在讲解员的讲解下,队员们参观了冯达飞青年时代、广州起义、百色起义立头功、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次飞行员、红色教官功勋卓著、新四军、铁窗烈火等十个主题,了解了冯达飞将军短暂而又传奇的一生。正如展厅的结束语所言,冯达飞用他的一生,演绎了作为军人的责任与担当,诠释了作为党员的信念与情怀,以书生意气,怀天下兴亡的胸襟,谱写了一曲壮美的史诗。

19

  参观完纪念馆后,知农报国队一行来到了冯达飞将军的故居,聆听了冯达飞的母亲为了供儿子读书而变卖家产的故事,更为冯达飞的妻子不知道冯将军已经殉职而苦苦等待数年的深情而动容。行至里屋,故居内高悬的两块“革命之家”的牌匾令人敬仰。参观完冯达飞将军故居后,知农报国三下乡团队中的五名党员同志,面对党旗,高举右拳,庄严宣誓。在革命先辈的纪念堂前,继承先辈遗志,重温入党誓词。

20

 

  黄尚书祠与炮楼

  参观完冯达飞将军纪念馆后,知农报国队一行前往参观了黄尚书祠与塘头坪村炮楼。据村干部介绍,黄尚书祠就是当年文理学院附中的师生们上课的地方,在那个年代,学生们就坐在书祠的地上,把书放在一张椅子上听老师讲课。如今的黄尚书祠已经得到保护进行了修缮,没有了往日的艰苦与破败,但仍可窥见昔年华南学子殷切求学的强烈渴望。

21

  扶着木梯,登上炮楼,那一段战火纷飞的历史骤然变得生动。据村干部描述,炮楼是当时村子里最高的建筑,炮楼里那环绕在周围观察敌情的一个个炮眼,一眼望去便是如今村子里的各个建筑。虽然没有亲历过那个年代的故事,但也可以从中窥得历史的一角。

2

 

  嘉逸福庐

  嘉逸福庐,据介绍是当时村子比较富有的家庭,提供给来到东陂办学的老师们借住的地方。在这里,迁到此地的老师们丝毫感受不到异乡人的窘迫,村子里的村民家家户户都把自己家里好吃的食物拿出来给当时的老师们,让他们倍感亲切……知农报国队的队员们,跟随村干部的步伐,参观了嘉逸福庐的内部布局,重温了当时老师们的住宿环境和往日训导处的场景。并根据实际场地,进行了研学课程设计的现场规划,集中策划了在嘉逸福庐的课程环节。

3

  通过在坪石镇与东陂镇两地的实地考察,知农报国三下乡团队的同学们深刻了解到当时华南高校在抗战烽火中办学的峥嵘历史,体味到了那个年代的师生往事与村情民情。致力将华南教育历史与先辈先进事迹相结合,农学实践融入红色教育,使“爱农”与“爱国”主题贯穿课程始终。并对抗日战争时期高校艰难办学,延续教育火种的历史进行宣传,结合专业特色和学校历史,宣传本校风采,激发研学服务群体的爱国主义情感与学农爱农热情。

4

5

  此次粤北之行,队伍在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带回了丰富的调研考察材料,为研学课程设计打下坚实基础。知农报国队全体成员将努力结合当地资源,把这段历史以实践课程形式呈现给更多的研学对象,引导研学服务群体爱国报国、知农爱农,努力成长为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一懂两爱”的乡村振兴建设者!

6

 

  (原文刊登于公众号“ 华南农业大学团委”,南粤古驿道网采编整理。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南粤古驿道网联系。) 

责任编辑:熊灿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