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师”专业志愿者在行动(50) 2021年南粤古驿道重点线路保护利用工作技术指导第八组赴云浮、肇庆指导古驿道工作
2021-04-09 上午 10:28   来源:南粤古驿道网 何月   
分享

  3月23日—26日,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原党委书记、结构工程领域专家钱中强,2021年南粤古驿道重点线路保护利用工作技术指导组第八组组长--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副教授吴永彬、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王浩,带领“三师”专业志愿者赴云浮南江古水道(封开段)、肇庆潇贺古道(封开段)分别进行第三、第四次实地调研与技术指导工作。

 

  云浮南江古水道(郁南段):扩大节点特色文化宣传,服务古驿道未来发展

  云浮郁南南江古水道(兰寨—大湾古码头)是全省首批南粤古驿道重点示范段之一,沿线有古码头、古寺庙、古窖址等众多古驿道遗迹,有国家重点文保单位大湾古建筑群及省文保单位兰寨村古建筑群,有被称为乱世中“诺亚方舟”的“清朝古堡”光二大屋、始建于明朝万历六年(公元1578年)的张公庙等一批历史人文景观,有与北京周口店同期的河口磨刀山古人类活动遗址,有被称为民族舞蹈“活化石”的国家级非遗“禾楼舞”和省级非遗“连滩山歌”等一系列非物质文化遗产。

1

图为兰寨村百里花海节点。

2

图为南江古水道沿线标识系统。

  3月23日—25日,技术指导组一行来到云浮郁南县,实地调研南江古水道及其沿线兰寨百里花海、康家大屋、磨刀山遗址展示馆、和都村等重要节点建设情况,调研过程中,技术指导组建议:

  (一)加强节点建筑建设,充分展示文化内涵

  一是提高古建筑保护修复技术水平。南江古水道沿线有多处存在古建筑等历史文化遗产节点,对此应提高相应的保护修复技术水平,多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在确保建筑安全的前提下修旧如旧,充分展示其历史底蕴。如对于正在进行修复工作的康家大屋,需要注意加强结构观察,并注意控制开放后的人流。

3

图为康家大屋。

4

图为施工中的康家大屋。

5

图为技术指导组在康家大屋调研。

  二是注意节点建筑设计与其内涵的一致性。磨刀山遗址展示馆展现了广东省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建筑设计要与其内涵相统一,且是南江古水道上出彩的文化节点。但是,临近的和都村码头节点的现行设计方案与其文化内涵不够协调统一,码头设计不仅需要考虑罗定江在汛期涨水的实际情况,还需符合该节点的文化特色,宜以码头的主要功能、和都村民俗特色为落脚点进行改造,提高节点的利用效率,杜绝资源浪费。

6

图为磨刀山遗址展示馆。

7

图为技术指导组在磨刀山遗址展示馆调研。

8

图为技术指导组在和都村古码头调研。

9

图为和都村码头节点。

  (二)高效推进节点工程建设进度

  目前南江古水道的工作已经进入后期阶段,各节点建设需要提高效率,如期完成古驿道的建设宣传工作,以达到预期效果。南江古水道各节点的工程量较多,所涉及工程种类也较为复杂,在工程建设中需要发挥各个节点的优势进行建设,并确保在截止时间内保质保量地完成节点工程建设。

  (三)扩大节点特色宣传,服务古道未来发展

  一是扩大节点特色文化宣传。南江古水道历史文化悠久,各个节点各具特色,应在尽快完成工程建设的基础上,以各个节点的特色为抓手,归纳梳理所做工作,进一步扩大文化宣传,形成有当地特色的古驿道文化品牌,即将出版的《古道南江》书籍就是很好的宣传方式,后续可着重开展。二是节点建设需服务未来发展。根据南江古水道的定位,现阶段建设工作需高度重视其包含的文化内容,包括红色基因、古建筑、民风民俗、古树等,为古驿道未来发展打好基础。

10

图为南江古水道沿线风景。

  据了解,南江古水道(郁南段)2019年度约束性任务包括文化设施35处、植被复原4公顷、信息牌建设30个、历史遗存修复(兰寨村古码头)1个、服务节点优化提升9个。截止目前,已完成文化设施26处,植被复原4公顷,信息牌建设30个,历史遗存修复1处,服务节点6处,年度约束性任务进度约为70%,整体工作进度仍旧相对滞后。技术指导组建议相关单位务必进一步加强重视程度,加快工作进度,提高建设效率,尽快落实所有2019年度约束性任务。

  下一步,技术指导组将继续跟进此前调研针对各节点设计方案提出的反馈意见落实情况,并将重点关注南江古水道的整体工作进度推进情况。

 

  肇庆潇贺古道(封开段):加强节点建设的生态保护与安全防护

  潇贺古道(封开段)是历史上岭南地区与中原地区之间最重要的交通通道之一,历史文化价值突出,2020年被纳入南粤古驿道重点线路,年度约束性任务为新建绿道25公里、安装标识50个、配套服务设施20个、新建驿站5个。截止2021年3月底,新建改建完成绿道约22.3公里,标识牌完成安装50个,配套设施8个,驿站已改造完成4个,足食段与位于江口镇沿湖段的驿站尚未完工,现正抓紧施工中。

11

图为龙皇岛古道公园。

12

13

图为潇贺古道大洲段沿线风光。

  3月25日—26日,技术指导组来到肇庆潇贺古道(封开段),对潇贺古道及其沿线渡口、两广源流博物馆、大湖塘等相关节点建设情况进行实地调研。经走访后发现,与上次调研相比,当地对技术指导组提出的意见有了进一步的完善落实,在古驿道沿线景观营造方面,贺江第一湾处已加种桃花树等具有季节观赏性的植物,提升了景观的丰富性与多样性;在沿线古树保护方面,古树被水泥埋压问题已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两广源流博物馆后的榕树已清理“树围”,树木生长情况得到一定改善。

  (一)注意节点工程建造与生态保护红线的协调性

  一是要注意增加施工节点的生态性内容。潇贺古道渡口的工程建设范围,整体面积不宜过大,尽量采取生态化处理方式,施工需注意对附近范围内古树、大树等的影响,可适当增加生态性的内容,并注意工程建造与生态保护红线的协调性。

14

15

16

图为技术指导组在潇贺古道调研。

  二是要注意生长状况不佳古树的恢复。节点工程建造导致部分古树出现生长状况不佳的情况,对于这部分古树需要采取一定补救措施,如两广源流博物馆后的榕树,其根埋土过深导致一定程度的枯萎,需要将其上覆的泥土进行清理,重新种植,注意填埋不可过深,泥土覆盖树根十厘米左右为宜,以保证榕树正常生长。

17

图为两广源流博物馆后,清理树围重焕生机的的榕树。

  三是要注意沿线植物、道路和建筑物的保护工作。潇贺古道沿线种植了数量繁多的植物,也修建了较多的工程设施,穿插村落,人流量较多,需要注重生态环境及建筑设施的保护工作。此外,大湖塘段绿道切坡上的一处住宅楼房底脚出现裂缝,需引起重视,对其结构安全进行评估,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必要措施。

  (二)加强古驿道沿线节点的充分利用与安全防护

  一是加强利用古驿道节点空间。大湖塘驿站设计颇具特色,但驿站下层空间利用率较低,宜进一步充分利驿站下层部分,通过摆放休息桌椅等打造游客休闲区。

18

图为大湖塘驿站节点。

  二是加强古驿道沿线节点的安全防护。大湖塘驿站修建在软基上,建议设立沉降观测点以保证安全性;大湖塘绿道湖边一侧边坡有局部明显的沉陷现象,并导致路面出现开裂,须采取边坡加固措施,控制塌陷。

19

20

图为大湖塘绿道及沿线风光。

  经实地调研,技术指导组认为封开潇贺古道的整体工作推进顺利。下一步,技术指导组将继续跟进本次及上次技术指导反馈意见的落实情况,协助当地进一步完善古驿道的建设工作。

 

  (注:图片由技术指导组提供)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自南粤古驿道网,欢迎转载。)  

责任编辑:熊灿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