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
2022-04-21 上午 10:09   来源:陈国荣   
分享

  广州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坐落在广州市的先烈路,陵园规模恢宏壮观,建筑风格别具一格。陵园气氛幽静里凸显庄肃,安宁中倍觉敬仰。这里是纪念辛亥革命广州起义中牺牲的72位烈士,现在也成了一处主题公园。

图为陵园大门之浩气长存。

  1990年,我曾经在先烈路这边小住几天,有来过陵园,之后就一直没有再来了,前些日子,我一次有事经过这里,因为办事的时间还早,因此,我再一次到陵园里走走,时隔三十几年了,再次进园瞻仰烈士墓,整个感觉就与过去完全不一样了。90年的时候,我还是算一个小年轻吧,那时候进园的感受就没有太多太深,简直就是当旅游参观而已,但这次来了,可能是多吃了30年的米,认知应该也多了些,所以在园里走了一圈(时间也没有太多)之后,就有着深深的一股敬仰之情,而这样的敬仰情怀是发自内心的。

  1911年4月27日,农历辛亥年三月二十九日,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为推翻满清政府,在广州发动了武装起义,起义最终是以失败告终,革命党人牺牲了百余人。后来,由同盟会会员潘达微冒着生命危险收殓了烈士遗骸72具,葬于这里。

  黄花岗纪念墓园始建于1912年,其建筑规模宏大,气魄雄伟,园内300多米长的主干道两旁苍松翠柏排列有序。巍峨的正门为高13米的牌坊,上面镌刻着孙中山先生亲笔题词"浩气长存"四个大字。园内有墓亭、陵墓、纪功坊、记功碑等。记功碑上刻有历史缘由和烈士英名,顶部是高举火炬的石雕自由神像。岗陵上安放着七十二烈士之墓,墓后的纪功坊上屹立着自由女神像,墓旁有孙中山先生亲手种植的松树。墓道两旁苍松翠柏,烘托出满园的庄严肃穆气氛。

图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十分重视陵园的建设和保护,筑起围墙,加强整治和规范管理。

  1961年广州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被国务院第一批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1年和1986年政府两次拨款维修,1986年被评为"羊城新八景"之一,名"黄花浩气"。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成为广州市作为中国近代革命策源地的重要见证。

  新中国成立后,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改为纪念公园。2016年9月入选"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

  2016年12月,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入选《全国红色旅游景点景区名录》。

图为庄肃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

  我这次到陵园,感触最深的是看到义士潘达微的墓,和旁边的简介,深受感动。

  潘达微,广州番禺人,1905年潘达微在日本东京参加孙中山组建的中国同盟会,广州起义不幸失败后,众多革命党人被杀害后暴尸街头,是潘达微义士冒着生命危险前往收敛遗骸七十二具,以自己房产抵押出资购地安葬于此。并将原来的地名“红花岗”改名为“黄花岗”,寓意“碧血黄花奠先烈”。

  1929年8月27日,潘达微病逝,他临终前留下的遗愿就是希望陪葬于黄花岗,长伴72位烈士。但当时的民国政府并没能满足潘义士这一遗愿。

  等到新中国成立后,是广东省人民政府实现了潘达微义士的心愿,将其遗骨附葬于黄花岗烈士陵园内东侧,被人们誉之为"七十二烈士的守护神"。

图为潘达徽墓。

  看到眼前这一幕,我的眼眶湿润了,感动了。为潘义士的大爱精神和正气正义所感动。

  潘达微的事迹,虽然没有和牺牲烈士那样的轰轰烈烈,但是潘达微义士的革命意志更是坚韧不屈,对革命对理想的追求和信念更是坚定,特别是在起义失败时候,清廷大肆搜捕革命党人的时候,他没有选择逃避,而是挺身而出,以大无畏的精神,以身家性命为代价完成这一义举壮举,可以这样说:没有潘达微,就没有黄花岗。

 

  不同的年龄看同一件事,总是会有不一样感受和收获的。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自南粤古驿道网,欢迎转载。) 

责任编辑:何洛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