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学术报国情怀!大湾区“人才行”走入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
2022-06-20 下午 03:16   来源:南粤古驿道网,采编自“广州日报客户端”   
分享

  从2020年开始,推进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建设,已经连续三年写入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3年来,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建设工作得到了广东省文旅厅、教育厅、自然资源厅、住建厅、广播电视局、体育局等部门,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韶关学院等高校,韶关、云浮、梅州、清远等地市,省“三师”志愿者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和大力支持,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1

  6月14日-15日,韶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充分活化利用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的历史资源,组织华南研学顾问、大湾区“人才”代表到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开展“人才行”“再见岭南在粤边”等主题研学活动。

2

  参加活动的专家、学者们一行近20人先后走入了位于乐昌坪石、浈江大村的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亲身感受基地日新月异的巨大变化,感悟岭南先师们烽火逆行、教育兴邦、学术报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3

  据了解,今年以来韶关立足北部生态发展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定位,谋划“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韶关行”系列活动,先后推出81场人才活动、10条人才行路线,探索以“人文旅”相结合的新模式,为海内外和湾区人才团队提供一个科考研究、互动体验、跨学科交流、产业化合作的平台,着力打造服务湾区人才的康养地、后花园、体验场,“聚智集力”全方位融入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

  韶关华南研学基地建设“多点开花”、成果斐然

  分别来自广东教育界、文化界、考古界的专家学者们欣喜地发现,在坪石基地方面,韶关已经完成了坪石老街国立中山大学校本部纪念园、三星坪国立中山大学工学院纪念地、铁岭国立中山大学文学院纪念地、长尾洞培联中学纪念地、武阳司国立中山大学法学院纪念地五大纪念地建设,完成了野马轩文化体育公园和长尾洞社区体育公园篮球场、足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场等项目建设。李达书舍、梅龚彬书舍完成修葺改造,定友图书馆、亚南书舍、《资本论》与中国经济学教育历史陈列馆、管埠国立中山大学师范学院历史陈列馆、中师剧场完成建设并对外开放。

4

  在大村基地方面,完成了怀士堂、大村驿站、大村展馆、文创商铺、大村饭堂、玉清书舍、四姑医务室、大村旅游服务中心、东吴大学校门、东吴时光、岭大岁月、“烽火中的医学”纪念墙、大村文化广场、大村小舞台、青砖房修缮、纪念广场、乡村健身场所、信息纪念柱、大村石拱桥、大村仿木桥、水风车、岭大遗址公园景观墙等景观点和10条景观道路建设,完成了配套景观电气工程、基地标识牌、污水排水工程的建设及周边环境美化和整治提升。

5

  “漫步于此,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那时候,粤北的青山绿水间,没有大楼,却有大师,群贤毕至,人才济济,硕果累累,让人有一种穿越时空和大师对话的错觉。”学者们徘徊于诸多修旧如旧、底蕴深厚的纪念地之间普遍认为:“岭南先师先贤们不着戎装,却以笔为矛,庚续中华民族的文脉,同样在进行着文化的抗战,其意义不亚于对领土的光复。”

6

  据了解,韶关市高度重视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建设,围绕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研学旅行目的地城市”目标定位,有力有序推进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建设和活化利用工作,为擦亮华南研学品牌作出了积极贡献。韶关学院作为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学校联盟理事长单位,在史料挖掘、联盟学校共建共享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7

  目前韶关研学品牌已初步建立,共接待研学人数超30万人次。韶关还初步形成并进一步完善配套政策链、资金链和服务链,建成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研学实践教育基地45个,为发展红色旅游、研学旅游奠定了坚实基础。

  重访现场:

  每一次来都有新变化,群众从心里认可基地建设

  “每一次来韶关都有新变化。看着之前许多设想、规划,从纸面变成现实,让我非常欣慰。”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施瑛一直关注并亲身参与了基地的建设。漫步于华南诸多名校曾经“晚迁早归、烽火逆行”的一处处遗址中,他感慨地说:“基地建设不仅得到了广东省委省政府、韶关和乐昌两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也得到了当地百姓的普遍拥护与大力支持。”

8

  施瑛表示:“我们去到坪石老街时,可以看到如今许多和岭南先师相关的遗址得到了保护、修缮、利用,重新焕发了‘第二春’,周边街道、村庄的环境也变得整洁而美观。许多曾经破败的遗址如今成为当地百姓一有空便爱去的休闲、学习场所,甚至也成为节假日许多游客必去的‘打卡’点,这便形象地说明了华南研学基地建设给普通百姓、游客们带来了美好的体验,说明我们政府和相关部门、专家学者、专业志愿者们的努力、付出得到了群众的高度肯定与认同。”

9

  广东省博物馆馆长助理王芳博士对此表示赞同,在为纪念原中大图书馆馆长的杜定友的坪石“定友图书馆”里,她指着一张厚重的长书桌告诉人们:“当时为了复原图书馆场景,我们在市场上要求定制一张书桌。店主听说我们是为了纪念杜定友先生为师生们撑起的一片净土,立即以很低廉的成本价赶制了这一张坚固结实的大书桌。店主郑重地告诉我,‘你们做的事情很有意义,我不能赚你们的钱。’如今,我们很欣慰地看到,每逢课余时间、节假日,都有很多师生、甚至家长带着孩子在定友图书馆中遨游于书籍的海洋中。”

  现场还可以看到,当年杜定友创造的多音节新字“圕”,如今已成为坪石定友图书馆的著名标志。杜定友以“圕”字代替笔画繁多书写不便的“图书馆”三字,虽为一个单字,但读音仍为“图书馆”,这是为了在排版和印刷方面更为紧凑、经济。

10

  在定友图书馆里,有一间阅览室里铺着一些从山上采来的松针。韶关市韶文化研究院研究员何昆亮解释说,再难觅一张安静书桌的1940年,辗转迁至韶关乐昌坪石的中山大学图书馆里,却有一份罕见的宁静——阅览室木地板用松树针铺成,读者行走起来没有一点声音,不会影响他人阅读。这是时任中大图书馆馆长的杜定友为师生们撑起的一片净土。他历尽千辛万苦在战火中保存图书、坚持开放阅览的故事,至今仍在坪石这个小镇传扬。

  “我个人学无所成,但望每天到图书馆来的读者,都有所获益。在千百万读者之中,能有一二杰出之士,有以造福人群,则我愿以无名英雄自居。”这是杜定友发自内心的良愿,如今在当年他曾经战斗过的粤北小镇已然化作现实。

11

  实际上,这只是基地建设的一个缩影,韶关不仅重新修缮了历史遗迹,更重要的是让岭南先师们的宝贵精神深入人心,重新焕发教化育人的生机。

  议可持续发展:

  守护传承岭南文脉,让文旅融合迈出开创性步伐

  在省市统筹规划、推进的活化利用行动中,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重新焕发生机,已然成为韶关乃至广东挖掘历史文化、保护生态环境、推动乡村振兴、助力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韶关正在探索以此为抓手守护传承岭南文脉,让文旅融合发展迈出开创性步伐,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旅游目的地,让粤北大地上的“诗和远方”越来越美。

12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曹劲说:“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部分。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除了旧址做好了修缮工作,还开辟了阅览室,研学基地,让学生们能够追寻先师的脚步,走上对历史的寻根之路,同时也为今天仍然相对落后的小山村带去一些活力,这实际上是走向城乡共融的目标。”

13

  曹劲表示:“比如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及其周边的南粤古驿道建设,是通过‘线性文化遗产’的保护,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如定向大赛、文化之旅等,让城市的人,尤其年轻一代顺着古道沿线深入到乡村去。通过活化利用带动乡村振兴,让文化遗产与社会发展形成一个有机体,这也是活化最有价值的地方之一。同时,这也打破了以往某些人认为‘保护遗产是经济发展的对立面’的观念,我甚至认为,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部分。”

14

  她同时提醒:“文物的活化利用有一些基本原则,就是在价值评估的基础上,延续原有功能或者植入新的业态。有一些建筑遗产是可以延续原有功能的,例如祠堂、学校等,尤其是古村、古镇、古街,我们是倡导尽量留住原住民,尽可能地保留他们原来的生活和生产方式,而不是都变成一个个旅游景区。”

15

  曹劲建议,韶关下一步可以更关注研学活动的可持续发展,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让越来越多的学校、机构、师生走入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了解这段可歌可泣的悲壮历史。同时,这也可以让更多关心历史、喜爱乡村旅行的市民参与研学基地建设,进而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议粤港澳三地“精神家园”:

  韶关在“文化湾区”建设中地位不可代替

  越来越多的粤港澳三地青年学子来到韶关,追寻大师足迹、重温共同的记忆。目前,华南研学基地已经成为粤港澳学生加强对岭南优秀文化的了解与认同,搭建大湾区青年交流的重要平台,在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发展方面拥有不可代替的地位。

16

  曹劲认为:“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是整个粤港澳地区共同的精神家园。因为这段办学历史是属于粤港澳三地的共同记忆。抗战时期广州沦陷后,很多广东的学校都搬到香港去办学。在香港沦陷后,许多师生又辗转北上,在粤北有很多学校再次复课,大量粤港澳师生得以在粤北继续他们的求学生涯。在韶关这几年的教育历史里,体现了粤港澳三地的血肉相连、守望相助、同舟共济的精神。”

  “比如这次展览里展出了一些学生的借读证,当时的广东教育界有一个政策是所有的学生拿着借读证,可以在任意一个学校继续完成他的学业,每个学校都不能拒绝持有借读证的学生。这真的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政策!冼玉清先生就是从澳门辗转40多天来到曲江大村进行教学,像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这是粤港澳三地不容忘却的珍贵记忆。”

17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南粤古驿道艺术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李志刚说到:“去年我们承办了‘基于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认同的南粤古驿道文化考察’系列活动,以‘云研学’方式走进韶关乳源的西京古道及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这些活动让粤港澳青年学生对岭南文化的内涵、形式及魅力有了更直观、深入感受。活动精准对接粤港澳三地60余名青年学生,得到了三地青年学子的高度认可。”“下一步,我们将完成教育部‘万人计划暨港澳与内地大中小学师生交流计划’项目中的‘基于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认同的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坪石)研学’活动。”

18

  李志刚表示:“源远流长的岭南文化是中华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粤港澳三地同根同源,以岭南文化为纽带、桥梁,讲好大湾区文化故事,将进一步提振三地民众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换、创新性发展,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同时,也可以进一步拓展粤港澳大湾区在文化和旅游领域的交流合作,共建人文湾区,构筑休闲湾区,推进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建设。”

  议史料挖掘与发现:

  讲好文化强省建设中的韶关故事

  参加活动的专家每一位都曾多次造访韶关、乐昌、坪石与大村等地。重新回到故事的发生现场,几乎每一位专家学者都有许多故事。曹劲说,让她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中大天文台旧址的发现。

  2019年底,当时正在建设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的省“三师”专业志愿者和学者们从乐昌当地山名和村民口中发现了一些有价值的线索,经过综合推导研判,省“三师”专业志愿者、省考古所、华工和中大的多位教授在一座叫“天文台”的山中进行了周密的探查。随后在荒草丛中发现了条石和青砖等痕迹。随着地表杂草被清理,残存的地基痕迹渐现。经过对比相关文献档案,可以初步确定那就是当时的中山大学天文台的遗址。

19

  曹劲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当时天文台平面完整的呈现出来的时候,我的心里无比激动!因为在此之前看到过邹仪新教授在天文台工作的照片,照片中体现她在艰苦环境中依然表现出的优雅、严谨、敬业精神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邹仪新学成归国以后,在中山大学任教,成为东亚第一位现代女天文学家,开风气之先。当时我看了照片就非常想知道,她工作的地点在哪里、工作过的建筑还在不在?”

  “直到我们找到了天文台遗址,我们把照片上的场景跟天文台的现场实景相印证的时候,我非常兴奋。后来我们又在省档案馆找到了它的建设图纸,这下图纸、照片、实物完全对应上了,当时的感觉真是奇妙无比。岭南先师们在大半个世纪前驻足于此仰望星空和探索宇宙的场所、见证物,再一次抹去历史的浮尘重现人间,怎能不叫人兴奋?”

20

  而李志刚则回忆起了坪石的孩子们。“2020年,在参加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活动时,受乐昌市教育局委托,我们组织开展《以合唱打开儿童心扉,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教学研究》的课题研究,创作了童声合唱歌曲《为了明天的绽放》。当年6月,歌曲参加了在坪石三星坪码头的‘关爱留守儿童扶贫行动’展演,当广州的孩子和乐昌的留守儿童共同演唱歌曲时,我和观看的嘉宾都被孩子们的真情所感动,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南粤古驿道活化工作的价值和意义。”

  李志刚表示:“这些年来,我和团队成员参与了研学基地建设、南粤古驿道活化的工作后,收获非常大。这不仅让我们对岭南文化有了多一份的了解和探索,增强了文化自信,也对传播中华优秀文化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希望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人才行’活动能在大家的推动下,能结合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高层次项目的建设,为未来的高水平可持续发展打下更好的基础。”

  谋划发展:

  文旅体深度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当前,韶关市文广旅体局正按照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和省委省政府、韶关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立足生态优势,围绕打造“双区”的“后花园”“康养地”“体验场”,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契机,充分发挥红色文化、华南教育历史等优势资源,加快推动文旅体深度融合发展。

21

  韶关市文广旅体局表示下一步将深入挖掘华南教育历史内涵,加强文物保护修缮和华南教育历史名人故(旧)居保护及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加快研学基地项目建设,着力构建粤港澳大湾区同根同脉同源精神家园。该局将以常态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围绕活化华南教育历史资源,积极组织全省大中小学生到研学基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汲取奋进力量。还将以全域旅游为抓手,加大研学线路和研学产品开发力度,持续完善研学配套服务,大力发展研学旅游、红色旅游、乡村旅游等文旅融合新业态,进一步擦亮华南研学品牌,助力乡村振兴。

  新闻链接:东莞举行“坪石先生”专题展览

  记者同时了解到,6月10日,《弦歌不辍·薪火相传——华南教育丰碑“坪石先生”专题展》于东莞展览馆开幕。本次专题展总面积600平方米,展线长160米,展出200多件展品。展览主体内容分为三个单元,主要讲述抗战爆发后中国高等院校开启大迁移,粤北坪石成为华南教育重镇、东莞籍“坪石先生”的革命经历和平生事迹以及近年来省市挖掘保护“坪石先生”历史资源的实践和成果。

 

  (原文刊登于“广州日报客户端”,南粤古驿道网采编整理。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南粤古驿道网联系。) 

责任编辑:周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