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水古道去来
2022-07-01 下午 02:21   来源:南粤古驿道网,采编自“梅州网”   
分享

  位于梅州市梅江区城北镇的玉水古村落,是一个美丽而古老的地方,距离梅城不过20公里,大概半个小时的车程可至。这里四面青山环抱,古树郁郁苍苍,山麓小溪,流水叮咚。耳边没有城市的喧嚣嘈杂,所见也是风景旖旎,古风浓郁。那一块块的田地,那灰瓦白墙的古民居,还有那古道、古商铺、古井、古桥等,恍然之间似乎让人闯进了世外桃源,只想沿着那蜿蜒的古道寻找历史的痕迹。

  这是一条有着几千年历史的古道,早在宋元时期,位于梅城北部的五里亭,就已是当年迎送朝廷官员的重要地点,从五里亭出发,途经玉水古道而直上江西的筠门岭,在古代曾是重要的古道。据史料记载,从清朝初期到民国期间,粤东客家地区一直是盐丰粮缺,而邻省的江西则是粮多盐少,所以,两地商贸流通活跃,这条过往常作官方通讯之用的古道便逐渐成为商贸交流的盐米古道。

  客家先祖自从南迁以来,开山辟地、披荆斩棘,历经了千辛万苦,在这个“南蛮”之地建立了自己的家园。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在这个开门见山的客家地区,先民们以农耕为主,但山地多贫瘠,所获粮食匮乏。由于彼时粤赣两地交通不便,大山横亘,水路不能直达,两省通商多走山路,货物多由劳力肩挑来完成。

  其时,广东潮汕地区盛产海盐,当地海盐经水路逆韩江而上,运至大埔三河坝,而后转从梅江而上,至梅县东山码头后,则改为陆路,由挑夫肩挑北上,从玉水村经梅县大坪、平远石正进入江西留车、寻乌,至江西筠门岭后进会昌县城为终点,全程约230公里。虽然艰苦,但是成为很多客家人尤其是客家妇女农事之外的最大副业。在今天的玉水村,仍然可以见到一条用大小不一的卵石砌筑的石板小路穿过村庄,最后蜿蜒着伸向远处的山岭。这是一条宽不过半米的石道,就是当年川流不息的盐商古道。

  客家人历来崇文重教,学而优则仕,所以过去的客家男子多追求读书进仕,再则,梅州也是全国著名的侨乡,很多男子无缘于功名利禄后,大多背井离乡漂洋过海去谋求生计。留下的老幼守家,为维持生计,客家妇女多选择挑盐这个苦役。无数勤劳的客家妇女涌入这支挑盐大军中,借此补贴家用。从家乡挑盐出发,到江西再换米回梅,来回数百公里,路途遥远,全靠“脚板”一步一步走来。为了赶路,每次挑盐上江西,还没到天亮便出发。曾有客家民谣“穷人日子苦难堪,路远迢迢来挑担,食多食少也爱去,脚盘血水流脚踵”,挑担人的辛酸由此可见。

  今天沿着这条村中的斑驳陆离的小石板路寻觅历史的痕迹,古道中间那一块块已经被岁月磨得光滑的卵石,在经历了数百年来挑担人艰辛汗水的濡湿和身负百斤“重担”的一双双穿着破旧草鞋的“脚板”磨砺之后,至今仍旧保存完好,静静在那里述说着历史车轮从它们身上碾过的痕迹。石砌小路的两边,还有很多已经废弃的破旧小屋,那是当时供挑担人歇脚的古驿站或古商铺,这其中有一处“松柏楼”的古建筑,石雕的题刻者为清康熙年间的翰林院庶吉士陈鹗荐,而今天也已是杂草丛生。从现存沙灰夯筑高墙看,其厚度竟达40厘米,可以想见当年的规模之大。一个偏安一隅的小山村,竟然有清代翰林的书法题刻,透过这些只剩断壁残垣的当铺,我们仍能依稀看见百年前的繁华。

  历史的车轮在滚滚前行,昔日的古道如今掩盖在葱绿的青苔下,曾经盛极一时的当铺、民居也已经褪去往日的浮华,安静地处于村子的一角。只是,那段客家人吃苦耐劳的秉性,穿过时空的隧道,今日仍旧在世界各地闪烁光芒,并激励后人不断砥砺前行。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由南粤古驿道网补充。)

  (原文刊登于“梅州网”,南粤古驿道网采编整理。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南粤古驿道网联系。)

责任编辑:何洛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