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语古音考正(6)
2023-03-10 下午 02:08   来源:卢放民   
分享

中听叫作乐[娜妖1]耳

  这是古音,古时“乐”是“疗”的声旁,故有是读。《小雅·正月》“鱼在于沼,亦匪克乐”、《大雅·抑》“昊天孔昭,我生靡乐”可证。

1

  现代汉语“乐”与“悦”二者很难区分,而段玉裁云:“乐者无所着之词,悦者有所着之词。”学界不解,以为是强为区分。就潮语而言,乐读为[罗安8],是与悦相近;读为[娜妖1],则是另一番意思,已不是发自内心的情感,而是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的快感。这源于乐字的古义指声色,声色犬马,男女欢娱产生的快感,难以绘状,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也因为心志难以控制,常令人沉溺其中,不能自拔。就像乐[娜妖1]耳,它可以是正能量的话语,也可能是肉麻的吹捧,后者无异于声色犬马的刺激。南朝民歌“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这种悦是非常纯情;若用乐[罗安8]就显得较为俗气;若读为[娜妖1],义随音生,就变成性欲了。古人制字很有讲究,悦字以心,而乐没有,故段氏谓其“无所着”。

  乐与疗形异而音义皆同,乐古有“治”义,今说“把人给治住了”,潮语用“乐[娜妖1]得落”,如:“这个人你乐[娜妖1]得落算你有本事。”

 

虐[俄妖8]虐[俄妖8]就是死

  虐与乐古音同部,故与乐同入[妖]韵。《小雅·正月》:“鱼在于沼,亦匪克乐,潜虽伏矣,亦孔之炤,忧心惨惨,念国之为虐。”《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今天读来,已难以押韵,这是由于古今音的变化太大了,像上例若用今音读难免不和谐,用保留古音的潮语读,就朗朗上口相当和协。

2

  《左哀十五年传》“无秽虐士”,意思是不要秽待虐[俄妖8]去的士人,今此义已废,但潮语却保存下来。潮人在用它表示人死去时,常会伸出曲成钩的食指,用这个手势配合,如:“他昨夜虐{俄妖8}虐{俄妖8}去。”惠来一带说“虐[俄妖8]虐[戈妖8]”,这也是双声叠韵的声转,中规中矩。

  《说文段注》:“虐,虎足反抓人也。”潮语表示用指甲或爪子抓划,读如字。如:“她虐[俄央5]到同学个面流血。”

  《书·金縢·注》:“虐,暴也。”潮人用以形容未成年人捣蛋恶搞,不服调教。如:“孥囝[哥影2]虐[俄央8],家长头痛。”相互间不友好,经常干仗叫“冤虐[俄央8]”,勿与“冤孽”混。

 

  相关阅读:

  潮语古音考正(1)(2)(3)(4)(5)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由南粤古驿道网补入)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自南粤古驿道网,欢迎转载。)

责任编辑:熊灿坚